吃什么治内分泌失调肥胖(吃什么解决内分泌失调)
健康湖南:内分泌失调肥胖怎么减? 中医有妙招!
在以瘦为美的当下,减肥成为了许多人不懈的追求。人们尝试着各种方法,从节食到运动,再到服用减肥药和尝试各种新奇的减肥偏方,但求一瘦。然而,很多时候无论怎么努力,减肥的效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经过多方探索,有人意识到,减肥的关键可能在于内分泌系统。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内科副主任医师胡维提醒,内分泌系统就像是人体的一个神秘调控中心,通过分泌各种激素来调节身体的代谢、生长和发育等生理功能。在减肥的过程中,内分泌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甲状腺激素是影响代谢的重要因素之一。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人体的代谢率会明显升高,即使不刻意减肥,也可能会消瘦;而甲状腺功能减退时,代谢率降低,身体容易发胖,减肥变得异常困难。许多长期减肥无效的人,可能正是因为甲状腺功能出现了问题。其次,胰岛素也是减肥路上的关键角色。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血糖水平,但它同时也会影响脂肪的合成与分解。当胰岛素分泌过多时,身体会倾向于将多余的血糖转化为脂肪储存,导致体重增加。对于一些胰岛素抵抗的人,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不能正常进入细胞利用,进而促使身体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进一步加重肥胖问题。此外,性激素与体重也有密切关系。女性在更年期前后,由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身体的脂肪分布会发生改变,腹部脂肪容易堆积,减肥难度也会增加。男性如果雄激素水平过低,也可能会出现肥胖和肌肉减少等问题。
湖南中医附一提醒,当人们在减肥的道路上屡屡受挫时,不妨关注一下自己的内分泌系统。通过医院进行全面的内分泌检查,了解自己的甲状腺功能、胰岛素水平和性激素水平是否正常。如果发现内分泌失调的问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和调整。
对于因内分泌问题而导致的肥胖,单纯的节食和运动可能效果有限,我们需要采取更加综合的治疗方法。一方面,要调整饮食结构,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优质蛋白质和健康脂肪的比例,以稳定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另一方面,要适度运动,不仅可以消耗热量,还能提高身体的代谢率,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同时,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以调节内分泌功能。总之,减肥不仅是一场与卡路里的较量,更是一场与内分泌系统的博弈。当我们认识到减肥的尽头可能是内分泌时,就能更加科学地对待减肥,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减肥方法,开启健康减肥的新征程。
当减肥的尽头指向内分泌时,中医以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意见。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分泌失调导致的肥胖往往与脏腑功能失衡密切相关。若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而致肥胖,可采用健脾利湿之法,饮食上多吃小米、南瓜、山药等健脾益胃的食物。
中药方剂可选用参苓白术散,以健脾益气、渗湿止泻,并可通过艾灸中脘、足三里、脾俞等穴位,促进脾胃功能恢复。若脾胃湿热,出现口苦、口臭、大便黏滞等症状,可清热利湿,饮食上避免辛辣、油腻、甜食等易生湿热之品,多吃绿豆、苦瓜、冬瓜等清热利湿的食物,中药可选用三仁汤等方剂,以宣畅气机、清利湿热,针刺内庭、阴陵泉等穴位也有助于清利湿热。
对于因肝肾阴虚导致的肥胖,常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五心烦热等症状,可滋补肝肾,多吃黑芝麻、桑椹、枸杞等食物,中药方剂可选用六味地黄丸,以滋阴补肾,按摩太冲、涌泉、肾俞等穴位,可起到滋养肝肾的作用。若肾阳亏虚,表现为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腰膝冷痛等,应温补肾阳,可食用羊肉、核桃、韭菜等温补肾阳的食物,中药可选用金匮肾气丸,艾灸关元、命门等穴位,以振奋肾阳。气血运行不畅也是导致内分泌失调和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有瘀血阻滞的肥胖者,可能出现皮肤瘀斑、舌下脉络紫暗等症状,可采用活血化瘀之法,饮食上多吃山楂、玫瑰花、桃仁等食物,中药方剂可选用血府逐瘀汤,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针刺血海、膈俞等穴位,可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通过针灸、推拿等方法疏通经络,可调节内分泌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常用的穴位有合谷、曲池、肩井等。
推拿可选择全身经络推拿或局部穴位按摩,如腹部按摩可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脂肪堆积。中医强调情志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过度的焦虑、抑郁和压力等不良情绪会影响内分泌系统,加重肥胖,可以通过冥想、瑜伽和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调节情绪。规律的作息对内分泌平衡至关重要,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适度的运动也是减肥和调节内分泌的重要手段,如散步、慢跑和太极拳等,可增强体质,促进气血流通。
总之,中医在减肥与内分泌的关系中,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通过调理脏腑功能、调节气血、养生调理等多方面入手,为减肥提供了一种综合、有效的方法。但在应用中医方法减肥时,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
肥胖?用这个方子减肥,把痰瘀清除体外!
中医有一个治疗单纯型肥胖症的方子,叫做消肥汤。什么是单纯性肥胖患者,就是说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
消肥汤组成:桃仁、红花、川芎、当归、泽兰、炒白术、苍术、泽泻、半夏、皂角各10克,益母草15克,茯苓30克,白矾2克。
此方能利湿化浊,活血化瘀。脂肪过多的实质,其实就是痰瘀水湿等病邪堆积于体内的一种表现形式。
李东垣等将肥胖的发生归结为“肥白人多湿,肥白人多痰饮”,明确提出肥胖之人多痰湿的观点。张景岳则提出先天禀赋和后天饮食因素是导致肥胖发生的根本。而清代的陈无铎则提出了气虚多痰致肥的观点,“肥人多痰,乃气虚也。”结合以上医家之言,肥胖的诱发因素包括先天遗传、后天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习惯等。
致病因素主要是痰瘀水湿
无论是水湿还是痰瘀,都为阴寒之性,需要阳的温化、气的推动,才能清除出体外。气虚则推动乏力,阳亏则温化无权,致使水湿痰瘀堆积体内,形成肥胖。其治若纯以补气,有碍痰瘀,故当先清除病理产物,以开痰瘀之阻遏。
- 方用苍术、白术,泽泻、茯苓健脾利水;
- 半夏、皂角、白矾燥湿祛痰,与活血药配用,能降血中之痰浊;
- 桃仁、红花、当归、川芎、泽兰、益母草活血祛瘀,且泽兰,益母草相合,入肝经可活血行瘀;痰瘀散则脉络通,枢机畅而体自康。
诸药合用,因药切病机,故颇见效验。
单纯性肥胖症与先天体质有关,加上平时饮食过于肥厚,久坐久卧缺乏运动,或者外感湿邪,由表入里等原因,导致膏脂痰湿蕴于肌肤。
中药减肥,主要是治本。身体上下气血津液循环正常,增肥、减肥都只是顺带的事情。单纯型肥胖患者除了需要按照体质调理,平时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也要多注意,肥腻食物少吃,还需增加锻炼。
拍黄瓜、盐水虾、紫菜汤……权威“减肥食谱”来了
“体重异常容易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脂肪肝,甚至一部分的癌症也和体重异常有一定的关联。”
“有些人腰围太大,体重超重,甚至患上了慢性病……这就需要专业医生和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
昨天(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国家卫生健康委面向公众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到70.5%,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
■ 什么样的胖才是真的超重肥胖?
超重和肥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了遗传、饮食、身体活动水平、生活习惯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变等。
体质指数(BMI)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标准。
BMI=体重(kg)/身高(m)²
我国健康成年人的BMI正常范围在18.5至24之间。
BMI在24至28之间被定义为超重。
达到或超过28就是肥胖。其中,又根据BMI分为轻度肥胖、中度肥胖、重度肥胖以及极重度肥胖。
■ 健康减肥该怎么吃?
此前,国家卫健委发布《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手把手教你科学减肥!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食谱细化到了全国不同地区的食谱示例,并备注了食谱的“总能量”。
例如,东北地区的春季食谱有“铁锅炖鱼”“菜包饭”,西北地区的食谱里有“臊子面”“油泼面”。
这些食物优先选
鼓励主食以全谷物为主,适当增加粗粮并减少精白米面摄入;
保障足量的新鲜蔬果摄入,但要减少高糖水果及高淀粉含量蔬菜的摄入;
优先选择脂肪含量低的食材,如瘦肉、去皮鸡胸肉、鱼虾等;
优先选择低脂或脱脂奶类。
这些食物要少吃
减重期间应少吃油炸食品、含糖烘焙糕点、糖果、肥肉等高能量食物(高能量食物通常是指提供400kcal/100g以上能量的食物)。
减重期间饮食要清淡,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烹调油不超过20~25g,添加糖的摄入量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减重期间应严格限制饮酒。每克酒精可产生约7kcal能量,远高于同质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产生的能量值。
每天具体吃多少?
控制总能量摄入和保持合理膳食是体重管理的关键。控制总能量摄入,可基于不同人群每天的能量需要量(如下表),推荐每日能量摄入平均降低30%~50%或降低500~1000kcal,或推荐每日能量摄入男性1200~1500kcal、女性1000~1200kcal的限能量平衡膳食。
可根据不同个体基础代谢率和身体活动相应的实际能量需要量,分别给予超重和肥胖个体85%和80%的摄入标准,以达到能量负平衡,同时能满足能量摄入高于人体基础代谢率的基本需求,帮助减重、减少体脂。
可根据身高(cm)减去105计算出理想体重(kg),再乘以能量系数15~35kcal/kg(一般卧床者15kcal/kg、轻身体活动者20~25kcal/kg、中身体活动者30kcal/kg、重身体活动者35kcal/kg),计算成人个体化的一日能量。
■ 科学减肥,这4件事要记牢
《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建议,三大宏量营养素的供能比分别为:脂肪20%~30%、蛋白质15%~20%、碳水化合物50%~60%,推荐早中晚三餐供能比为3:4:3。
定时定量规律进餐
要做到重视早餐,不漏餐,晚餐勿过晚进食,建议在17:00~19:00进食晚餐,晚餐后不宜再进食任何食物,但可以饮水。
少吃零食,少喝饮料
不论在家还是在外就餐,都应力求做到饮食有节制、科学搭配,不暴饮暴食,控制随意进食零食、喝饮料,避免夜宵。
进餐宜细嚼慢咽
摄入同样的食物,细嚼慢咽有利于减少总食量,减缓进餐速度,可以增加饱腹感,降低饥饿感。
适当改变进餐顺序
按照“蔬菜一肉类一主食”的顺序进餐,有助于减少高能量食物的进食量。
■除了吃,减肥还有这些小窍门
睡觉
经常熬夜、睡眠不足、作息无规律,可引起内分泌紊乱,脂肪代谢异常,导致“过劳肥”,肥胖患者应按昼夜生物节律,保证每日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
运动
身体活动不足或缺乏以及久坐的静态生活方式是肥胖发生的重要原因,肥胖患者减重的运动原则是中低强度有氧运动为主,抗阻运动为辅,每周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5~7天,至少隔天运动1次,抗阻运动每周2~3天,隔天1次,每次10~20分钟,每周通过运动消耗能量2000kcal或以上。
少坐
每天静坐和被动视屏时间要控制在2到4个小时以内,长期静坐或伏案工作者,每小时要起来活动3到5分钟。
温馨提醒
减肥要循序渐进
较为理想的减重目标应该是
6个月内,减少当前体重的5%~10%
合理的减重速度为
每月减2~4公斤
转自:央视新闻
来源: 潍坊高新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