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型脂肪肝怎么治疗(肥胖型脂肪肝怎么形成的)
太胖导致脂肪肝怎么办?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质,特别是甘油三酯(TG)过多堆积。正常肝脏脂肪的含量约占肝重的3-5%,当脂肪异常堆积超过5%是即为脂肪肝,严重者脂肪堆积达40-50%。
哪些症状提示你有脂肪肝?
轻度肥胖型脂肪肝患者,大多没有临床症状;中度以上的脂肪肝患者,可以出现肝区不适、乏力、腰背酸痛等症状;重度的肥胖性脂肪肝患者,可以男性阳痿、女性月经不调、继发性停经、不孕等。
肥胖性脂肪肝的治疗主要是减轻体重。
单纯性脂肪肝:通过减轻、恢复正常体重,可以改善体内的脂肪代谢,使脂肪肝康复;
脂肪肝性肝炎:需要应用中西医药物保肝降酶治疗;
脂肪肝性肝硬化:治疗就更为复杂了。
饮食基本要点是低糖、高蛋白饮食;脂肪的摄入不一定需要限制。
限制糖类饮食,可以减少肝内二碳集团的供应,减少胰岛素的分泌,减少肝内脂肪的生成。
临床研究中有人分别对脂肪肝患者作标准饮食(蛋白质15%,糖50%,脂肪35%)和同等热卡的低糖、高脂肪饮食(蛋白质25%,糖30%,脂肪50%)对比观察,3个月后复查肝脏活检,发现摄取后一种者肝内脂肪浸润慢性好转。
医生打死都不会说的30个秘密
查出脂肪肝该怎么办?不用太害怕,2个办法教你“甩”掉脂肪肝
说到脂肪肝,大部分人的脑海里都会冲入两个词汇“肥胖”、“减肥”,但是让人想不到的是,北京23岁的小白(化名)竟然因为减肥减成了中度脂肪肝。
想要“颜值爆表”,首要条件就得瘦。小白在这股子颜值浪潮里,彻底地放纵了自己。
为了减肥,她疯狂地在网上搜减肥的办法,通过一些网红方法来减肥,比如节食、喝减肥茶等。小白按照网上的方法制定了减肥计划,每天吃焯水过后的蔬菜,不吃主食和甜食,通过努力,小白3个月就狂瘦15斤。
但好景不长,她开始出现各种身体不适,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去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中度脂肪肝,是由于过度减肥引起的。
很多人认为脂肪肝是肥胖者的专利,却不知道原来身材太瘦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发生的原因主要有营养不良引起的瘦小和营养过剩引起的肥胖。
首先,我们来说说肥胖型脂肪肝。这类脂肪肝的主要原因是营养过剩,引起的肥胖导致肝脏内脂肪浸润,也称为肥胖型脂肪肝。当人体摄入过量的动物脂肪、蛋白质、植物油和淀粉,在体内会通过生化反应来转化成脂肪储藏在体内,这也是肥胖型脂肪肝形成的基本原因。
另外,虽然说肥胖是导致脂肪肝的主要原因,但是很多人因为盲目减肥而出现营养不良,最终导致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为什么营养不良也会导致脂肪肝呢?这是因为长期营养不良会造成低蛋白血症,同时造成缺乏氨基酸、胆碱,就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身体就会调动其他部位来储存脂肪和蛋白质,通过肝脏来将其转化成能量。在能量转化的过程中,大量脂肪进入肝脏,一旦超过肝脏的负荷,大量的脂肪就会蓄积的肝脏中,从而诱发脂肪肝。
在正常情况下,肝脏内的脂肪占肝重的3%~4%,如果脂肪含量超过肝重的5%就是脂肪肝,严重的脂肪肝患者的脂肪量甚至高达40%~50%,脂肪肝对健康的危害大,容易引发多种疾病。
首先,脂肪肝会导致糖尿病。据统计,脂肪肝患者中合并有糖尿病的为30%~40%,糖尿病患者中合并有脂肪肝的约占50%。哥本哈根大学的科学家在Molecular Metabolism的一项研究发现,由胰岛α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能够迅速调节肝脏内氨基酸的代谢,肝脏脂肪会变性扰乱胰腺和肝脏之间的连接,并产生“胰高血糖素抵抗”,这可能就是脂肪肝患者比普通人更容易患糖尿病的原因。
其次,脂肪肝导致肝硬化也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肝细胞中的脂肪增多,会加速肝细胞脂肪变性,而长期的肝细胞变性容易导致肝细胞坏死和再生障碍,进而形成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脂肪肝如果不加以重视,10%~20%的脂肪肝会进展成为脂肪性肝炎,十年后,约有10%~28%的脂肪性肝炎会发展成为肝硬化。
另外,脂肪肝还可能诱发肝癌。脂肪肝会导致肝硬化,并最终导致肝癌的发生,据统计,有4%~27%的肝硬化会发展成为肝癌。
此外,脂肪肝还会造成生理障碍。严重的脂肪肝患者会造成生理障碍,容易出现下肢水肿和腹水的症状,导致女性出现不孕、闭经,导致男性睾丸萎缩、乳房发育、阳痿等症状。
脂肪肝的治疗离不开饮食和运动,因此治疗脂肪肝一定要饮食和运动双管齐下。
•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遵循“343”原则信州大学医学院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发现,减少30%的食物摄入量或减少70%在完全吃饱前的饮食摄入,能够有效降低从脂肪肝发展成肝癌的可能性。因此控制饮食有助于降低脂肪肝和肝癌的发生。该研究小组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仅通过饮食限制,在15个月内肝癌的发生率从41%下降到8%。
脂肪肝患者要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在每日总热量确定的情况下,早餐、午餐和晚餐可以按照30%、40%、30%的比例进行分配,简单来说就是“343”原则。
早餐要保证食物品种丰富和热量摄入,适当摄入水果和蔬菜;晚上容易将过多的热量转化为脂肪,导致肥胖,所以晚餐要严格控制热量摄入,少吃高热量的食物。
脂肪肝的人要多加运动,以锻炼全身耐力和体力为目标,进行全身性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慢跑、步行、打羽毛球、骑自行车、跳舞、踢毽子和游泳等。
这类运动可以兴奋交感神经,儿茶酚胺、生长激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抑制甘油三酯的合成,加快脂肪分解,有利于脂肪肝人群降脂减肥。
脂肪肝人群的运动强度不宜过小,以中等强度为宜,运动时间每次不少于30分钟,运动频率以每周3~5天为宜,还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肥胖程度等因素来决定。
近年来,脂肪肝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呈年轻化的趋势,我们在生活中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预防脂肪肝的发生。#39健康超能团##清风计划#
参考资料:
[1]警惕营养不良性脂肪肝[J].《长寿》,2016:50-51.
[2]李砚,陈东风.脂肪肝的危害不止于肝脏[J].肝博士,2013:11-12.
[3]于康.脂肪肝患者,怎么吃?[J].癌症康复,2016:57.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发现脂肪肝怎么办?能吃降脂药吗?医生提醒:科学防治是关键
30岁的小赵是一名办公室职员,由于工作性质导致其需要时常在外应酬,大酒大肉是常有的事,而且他本人也不爱运动,所以体型比较肥胖,不过幸运的是他的血脂一直不高。
有一次公司组织在职人员体检,小赵拿着自己的体检报告后发现这次多了一项问题,就是在肝脏彩超下发现他已经有了轻度的脂肪肝,但是血脂分析又没有明显的血脂升高,于是他赶忙拿着体检报告向医生询问,医生告诉他脂肪肝不仅仅是由于血脂升高引起的,例如酗酒、抽烟、肥胖、糖尿病等也会导致脂肪肝,小赵连忙询问医生能不能开点降脂药把脂肪肝逆转,医生解释道降脂药对于脂肪肝是没有作用的,小赵的主要问题在于饮食和缺乏运动,而改善脂肪肝的关键在于改善生活习惯,而且小赵现在的脂肪肝只是早期,还有逆转的可能,如果进展导致中重度脂肪肝就比较晚了,于是结合小赵的工作性质给他制定了一套生活康复方案,小赵回家后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方案执行,半年后他的脂肪肝消失了。
脂肪肝是指脂肪在肝细胞内大量累积导致肝功能异常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在中国50岁以上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病率达到了13.7%,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其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由于早期脂肪肝缺乏相应的临床症状,因此许多人是在体检时发现的,但是由于其不影响生活所以没有放在心上,但是脂肪肝已经成为影响肝功能的重要诱因,随着并且的发展期可能造成肝硬化、肝癌等多种严重疾病,因此其危险性不得不引起大家注意。有许多人认为脂肪肝与血脂高相关,于是认为降脂药可以治疗,但其实这是不对的,脂肪肝的患者并不都是血脂高,而且药物治疗也并非防治脂肪肝的首选,改善生活习惯,减少不良嗜好才是关键。
一、脂肪肝是怎么形成的?肝脏是人体重要代谢器官之一,其参与人体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物质代谢,其中与脂肪代谢最为密切。肝脏是人体内合成脂肪的主要器官,其不仅可以对外来的脂肪进行分解代谢,还能将血液中的糖分经过代谢转化后形成游离脂肪酸,然后在合成甘油三酯、磷脂和胆固醇等多种脂类物质,从而保障人体对于脂肪组织的分解动态平衡,对于人体维持体温、提供能量等具有重要作用。正常人的肝内总脂肪量约占肝重的5%,但是如果肝脏受到损害时,肝脏内合成的脂类物质无法及时转运就会导致脂肪在肝内累积,形成脂肪肝。
所谓的脂肪肝就是脂肪组织滞留和累积在肝细胞内,从而导致肝细胞出现损伤和功能异常。脂肪肝病理学上主要表现为肝细胞内出现大量脂滴,这些脂滴会导致肝细胞内线粒体能量代谢出现障碍,进而导致肝脏分解和运输脂肪的能力减弱,导致过多的游离脂肪酸输送入肝细胞却无法被及时运出,而过度的脂肪积累会导致肝脏出现炎症反应,进而引起肝细胞周围发生纤维化,导致肝脏出现严重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如果病情发展到末期甚至会导致肝硬化的出现,进而导致肝功能完全丧失。
目前临床上对于脂肪肝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相关研究表明长期饮酒、高脂饮食、高糖饮食、肥胖、缺乏运动、糖尿病、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都有可能导致诱发脂肪肝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会对肝细胞的正常代谢造成阻碍,甚至可以直接引起肝脏损伤,从而导致肝脏分解和代谢脂肪的功能出现异常,进而诱发脂肪肝,因此对于脂肪肝患者而言,积极纠正诱发因素,改善不良生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二、有脂肪肝的人一定血脂高吗?生活中体型肥胖的人经常会合并有脂质代谢异常,容易出现高脂血症、糖尿病、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既然都是脂质代谢异常性疾病,那脂肪肝患者一定有高脂血症吗?答案是否定的,高脂血症并不是诱发脂肪肝的必然条件。
诱发脂肪肝的主要机制在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肝细胞损伤,从而导致肝细胞无法正常代谢和运输脂肪,因此生活中可能诱发肝细胞损伤的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脂肪肝,其中长期饮酒最为常见,肝脏是酒精代谢的主要场所,长期酗酒会导致肝细胞中毒,进而引起肝内脂肪氧化减少,从而诱发脂肪肝;其次,长期高脂、高糖饮食也会导致肝脏负荷过重引起肝细胞损伤,进而导致脂质累积在肝脏,这种人群往往兼有肥胖、超重、高脂血症等健康问题,但是这种单纯肥胖型的脂肪肝往往是可逆的,只要控制饮食,同时积极减轻体重,其肝脏中的脂肪浸润也会跟着减少或消失;最后,各种肝炎也是诱发脂肪肝的病因,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免疫性肝炎等,这些肝炎会直接对肝细胞造成损伤,所以肝炎引起的脂肪肝往往程度较重,治疗也主要以去除诱因和控制病情为主。
三、脂肪肝患者需要吃降脂药吗?既然脂肪肝是脂质代谢异常导致的,而降脂药可以降低血脂,那能吃降脂药来治疗脂肪肝吗?答案是否定的,降脂药并不能改善脂肪肝,甚至有可能导致脂肪肝加重。就如同上面所讲,脂肪肝并不一定是高脂血症引起的,因此虽然降脂药可以将血液中的脂类物质的水平降低,但无法进一步改善肝细胞的代谢功能,所以降脂药对于脂肪肝是无效的,甚至会加重脂肪肝。
临床研究表明脂肪肝患者在用了许多降血脂药物后,其脂肪肝的程度不仅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究其原因是因为降脂药的主要的作用机制是将血液中的脂质驱赶到肝脏,这样做反而会加重脂质淤积在肝脏中,而且降脂药大部分都是在肝脏中进行代谢,因此长期服用会加重肝脏负担,反而进一步加重肝功能的损伤,因此脂肪肝的患者并不能依靠降脂药来治疗。
四、科学防治脂肪肝应注意以下5点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治脂肪肝的重要原则,特别是对于轻度的脂肪肝患者而言,积极改善生活习惯,去除不良诱因,绝大多数患者是可以逆转脂肪肝的,而如果对于脂肪肝不够重视,导致其进一步发展为肝炎、肝硬化等疾病,则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因此科学防治脂肪肝应做到以下5点。
1、高危人群要定期复查
脂肪肝是一种隐匿性疾病,早期其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对于生活的影响也不大,所以许多人即使发现也没有放在心上,殊不知这种放任的心态会加速脂肪肝的发展,因此建议具有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长期饮酒、病毒性肝炎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定期对自己的肝脏进行检查,每半年做1次,检查项目包括肝功能、血脂分析、肝脏彩超、腹部CT等,如果已经是重度脂肪肝的患者则建议进一步完善肝脏磁共振、肝脏活检等专科检查以明确病因,积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2、戒酒
酒精性脂肪肝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脂肪肝,酒精对于肝脏的损伤是隐匿而又严重的,过量的酒精摄入会导肝细胞出现中毒反应,进而丧失调节脂质代谢的能力,而临床研究表明轻度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在减少饮酒4-6周后,其肝脏的功能就能得到恢复,而其肝酶水平也能减少到正常水平,因此对于有饮酒习惯的脂肪肝患者而言尽量不喝酒或者少喝酒。
3、控制饮食,戒除不良习惯
生活中有学的高脂、高糖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碳酸饮料、奶油等,虽然这些食物都很美味的,但是过量摄入高脂、高糖饮食却是诱发脂肪肝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脂肪肝的患者一定要调整自己不良的饮食习惯,限制糖、脂肪和盐分等物质的摄入,坚持低糖低脂饮食,严控热量摄入,可以选择多吃瓜果蔬菜和谷物,减少动物内脏、煎炸食品、巧克力、奶油、碳酸饮料等食物的摄入,研究表明肥胖型脂肪肝的患者大多数经过饮食调整后都可以减轻或者逆转脂肪肝。
4、适量活动,减轻体重
肥胖和运动量不足都是诱发脂肪肝的重要诱因,而临床研究表明适量运动,减轻体重对于改善脂肪肝有着明显作用,因此保证运动一直是脂肪肝患者的基础治疗方案之一。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选择合适自己的运动方式,特别是肥胖的患者一定不要选择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活动,如爬山、长跑等,这种剧烈运动并不适合肥胖患者,因为容易导致关节磨损。生活中应尽量选择有氧运动为主,其中游泳、慢跑、太极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每天保持30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并且配合健康饮食,大多数的脂肪肝的患者都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5、积极治疗和控制原发病
糖尿病、病毒性肝炎、自免肝等都是诱发脂肪肝的因素,这是这些疾病对于肝脏的不断损害才会导致大量脂肪积累在肝脏,因此针对这种继发性的脂肪肝,积极治疗和控制原发病才是关键,特别是糖尿病的患者一定要重视对于血糖的控制,否则容易导致糖分转化为脂质,导致脂肪肝进一步加重,而各种肝炎的患者在控制肝炎发作的基础上,往往需要配合保肝护肝治疗来减轻炎症反应对于肝脏的损伤。
五、总结综上所述,脂肪肝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与高脂血症无必然联系,因此降脂药的治疗往往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其次,面对脂肪肝,早发现、早防治是关键,其中饮食调控、适量运动、戒酒等都是可以有效改善脂肪肝的措施,同时建议脂肪肝的患者可以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定期复查相关指标。
#谣零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