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肥胖小报(预防肥胖小学生手抄报简单)
「健康小报」肥胖如何伤了你的肾
健康小报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也越来越重视。将健康送到您身边,我院策划了这份健康小报,为您提供贴近生活、专业、可信的健康提示。
(第七期)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是由清华大学与北京市共建共管的大型综合性公立医院。
医保号:21110130
电话:010-56118899
世界肾脏日 | 与肾病相伴,过健康人生
2021年3月11日是第16个世界肾脏日, 世界肾脏日(World Kidney Day)是由国际肾脏病学会和国际肾脏基金联盟联合提议设立的,定为每年3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今年的主题是“与肾病相伴,过健康人生”(Living Well with Kidney Disease)。
肾脏就像是24小时工作的“清洗工厂”,是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主要功能是排泄和内分泌,可以通过尿液排出代谢终末产物、调节人体酸碱平衡,也可以生成肾素、血管紧张素、前列腺素调节血压,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参与造血,参与骨代谢等。
慢性肾脏病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疾病的统称,肾损害≥3个月,有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均可诊断慢性肾脏病。在我国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高达10.8%,患者人数超过1亿,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多达150多万人。
肾病是沉默的杀手
肾脏具有强大的储备功能,肾病开始时通常没有症状,往往被忽略。当肾脏功能的破坏大于75%时,患者才会出现贫血、乏力、恶心、呕吐、腹胀、厌食、高血压、口中有尿味等。看似健康却患有慢性肾脏病的人死于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却是正常人的十倍以上。
肾衰病人最易被误诊、漏诊。患者食欲不好时看消化科,贫血时去血液科,头痛时去神经科,视力下降时去眼科,很少有人想到是肾脏出了问题。等到肾内科就诊时,肾脏剩余的功能已不到正常人的10%,最终只能通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
其实,慢性肾脏病发展过程中常有一些信号,只是患者没有在意而已。
哪些信号提示有肾脏疾病?
1.水肿
常出现于眼睑、足踝及背臀部。严重时可伴有胸水、腹水及会阴部水肿。水肿位置可随着体位的变化而移动。
2.高血压
对没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年轻患者,若血压升高,应高度怀疑是否为肾病所致的继发性高血压。长期高血压病人亦应注意检查尿常规及肾功能。
3.少尿或无尿
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在1000-2000ml,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100ml为无尿。
4.多尿及夜尿
正常人日夜排尿量有一定规律,日间尿量应多于夜间,其比例为2~3:1,夜尿不应多于750ml。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超过2500ml称为多尿。
5.尿频 、尿急、尿痛
尿频是指小便次数多,但每次的尿量却很少;尿急是指憋不住尿;尿痛指排尿时尿道口及小腹胀痛。
6.尿液颜色改变
尿液颜色突然变深、变红,呈现洗肉水样、浓茶样改变,都要引起警惕,尤其是呼吸道或肠道发生感染后出现小便颜色变红,可能是肾病的表现。
7.尿中泡沫增多
可能是尿中出现大量蛋白时的表现,此时应查尿常规及24h尿蛋白定量。
8.腰痛
肾区酸痛不适、隐隐作痛、持续性钝痛或肾区绞痛,均应引起重视。
9.其他
如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肢软乏力,面色苍白、贫血等,应考虑慢性肾衰竭的可能,宜及时做血、尿的相关检查。
慢性肾脏病如何预防?
1.合理饮食:低盐、低脂、适量蛋白质饮食,适度多饮水,保证营养均衡;
2.调整生活方式:戒烟戒酒、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适度锻炼,提倡有氧运动,避免过度肥胖;
3.避免滥用药物:该吃的药一个也不能少,不该吃的“补药”一样也不要碰;
4.积极治疗基础病: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
5.定期体检:提高肾病防控意识,定期检查尿常规、肾功能、肾脏彩超。
一旦确诊肾病,也请患者不要恐慌,要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控制饮食,按时用药,定期复查,肾病并不一定意味着要透析,透析治疗仅仅是终末期肾病的治疗手段。
部分图/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刘翠萍、副主任医师、北京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老年肾病学组委员
肾内科工作十余年,熟练掌握急慢性肾炎、急慢性肾衰竭、糖尿病肾病等临床常见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血液透析患者的综合管理,擅长制定个体化血液透析治疗方案,可独立完成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手术。参编书籍两部,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获得北京老年医院“525”人才资助。
世界肾脏日|呵护肾脏,从小做起
2023年3月9日是第十八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肾脏健康”。慢性肾脏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为了提高患儿和患儿家属对慢性肾脏疾病的认识,重视对儿童肾脏疾病的早期识别和预防,3月8日下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肾脏风湿免疫科举行了一场“呵护肾脏,从小做起”——世界肾脏日主题活动。
医务人员通过形象的科普小视频播放、生动的科普PPT讲解、热闹的有奖竞答等环节,让活动现场的学习氛围高涨,大小朋友们都收获满满。
肾脏是我们人体的重要器官,就像一个工厂,肩负着清除人体垃圾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它还兼职着内分泌的功能,促进人体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它每天都在进行着以下的工作。
1、通过排除代谢废物,维持内环境清洁,保证身体中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2、人们吃的食物及水,经过消化系统的吸收进入血液,再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作用产生尿液。肾脏通过尿液,可调节体内水和渗透压的平衡,保证身体的水分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3、肾脏还有分泌激素,调节血压的作用,例如肾素会使得血压升高,而前列腺素则促进排尿而达到减压。
4、肾脏还肩负着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功能,作为红细胞的“原动力”,是红细胞产生必不可少的物质。
5、肾脏还能生成活性维生素D,维生素D通过肾脏转变为1,25-二羟维生素D3才能发挥其生理作用,维持骨代谢平衡。
所以,如果孩子肾不好,不仅代谢废物排不出、分泌激素不稳定,还可能导致贫血及钙磷代谢紊乱。然而,“肾脏病有‘沉默的杀手’之称,由于疾病信号不明显,人们很容易忽视这个器官,儿童肾脏病起病隐匿,更易被家长忽视”儿童肾脏风湿免疫科主任谢兴元说,肾脏病也并非完全无迹可寻,他提示,当我们的身体出现以下异常时,要考虑是肾脏病释放的早期信号。
①来自尿液的提示:尿液是反映肾脏功能的一面镜子,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尿色异常:正常小儿新鲜尿呈淡黄色或黄色、透明,虽然尿色可能会因特殊食物、药物改变,但当尿液呈红色或酱油色、茶色、淡绿色、白色,或有白色絮状沉淀时,应送检。
尿有异味:正常小儿尿液久置后尿素分解而出氨臭味。如果新排出的尿即有氨臭味、烂苹果味、鼠尿样臭味、甜味等要送检。
尿量异常:正常小儿尿量个体差异较大,受摄入液体量、活动量、周围环境等影响较大。但如果持续每日尿量>2000ml,夜尿明显大于日间尿量,或尿中泡沫细密,不易消散,应及时就医。
②排尿时异常表现:如年长儿说排尿时有尿频尿急尿痛,腹痛等需要警惕尿路感染。但3岁以内的婴幼儿更多表现为发热、胃口差、排尿哭吵、尿有异味等。
③浮肿:时常有双上眼睑浮肿,晨起较明显,同时伴有尿量减少,强烈提示肾脏出了问题。
④生长发育落后、长期厌食、恶心、呕吐、无力:小朋友总是位于正常儿童生长曲线P3以下,或者体力差、易劳累,有佝偻病表现但补充维生素D治疗无效的话,可不能只想着营养缺乏、消化不好等原因。有些肾小管疾病如肾小管酸中毒等怡怡就表现出以上这些症状。
肾脏是强大的,每天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但同时,肾脏也是脆弱的,是比较容易“受伤”的器官。即便是健康的小朋友,也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各种细节中好好的呵护对待。
呵护肾脏,从小做起!这里有一些护肾小妙招教给大家:
1、喝白开水,少喝或不喝饮料。发热、大量出汗或腹泻等体液丢失过多时,尤其要注意补充水分,不能以饮料或果汁代替白开水。
2、不憋尿。憋尿容易引发尿路感染、血压升高、尿路结石等疾病。
3不吃咸。清淡饮食为主,勿吃咸鱼、腊肉、咸菜等腌制食物。
有生物钟的,有研究指出经常熬夜、失眠的人,肾功能下降更快。
3、不乱吃中药“偏方”。切勿病急乱投医乱吃药,病友口口相传的所谓“老中医”实则无照经营的私人中医不可信。许多中草药都有肝肾毒性,非正规中医院开出的偏方不能吃!
4、感冒时不乱吃感冒药,尤其不能多种药混合吃。感冒药多为复方制剂,多种药物同服可能导致某些药物成分重复过量摄入,极易对肾脏造成损害。
5、爱运动。生命在于运动,户外运动更佳。阳光、新鲜的空气、户外撒野是小朋友健康快乐成长的三要素奥。
6、保持身材,不要太胖或太瘦。虽然胖嘟嘟的小朋友看起来很可爱,但是请注意:儿童肥胖症也会引发肾功能损害等一系列问题,正常的BMI(身体质量指数)才是我们的目标。
7、定期体检:每年查尿常规、泌尿系B超及肾功能。许多肾脏疾病起病隐匿,毫无症状。每年定期检查以上三项,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儿童的健康牵动着每个家庭的心,让我们更新知识,付诸行动,呵护孩子幼小的肾脏,养肾、护肾从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始,“肾”利属于我们!
供稿:儿童肾内科 欧阳萍
一审:彭丽娟
二审:王卉
三审:吴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