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型肥胖苹果型肥胖(梨形肥胖和苹果型肥胖的区别)
“梨型”和“苹果型”身材,哪种对健康危害大?看看自己属于哪类
现代人的饮食条件比较好,在普遍营养过剩的情况下,加之锻炼不足,很容易出现肥胖的情况。但因为人与人的生活习惯以及身体素质的不同,肥胖人群也会以不同的体型来进行区分。
而最为常见的,无非就是“梨型”和“苹果型”两种肥胖身材,肥胖本质上是脂肪堆积的一种现象,而脂肪堆积的位置,对健康的影响也会不同。对于梨型或苹果型身材的肥胖者而言,对健康的伤害程度自然也不一样。
“梨型”和“苹果型”的身材,分别是怎样的?
上文有提到,肥胖本质是脂肪堆积的现象,堆积的位置不同,导致肥胖者的体型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梨型”身材的肥胖者,意味着身体脂肪堆积分布得像梨一样,既丰满又广泛,不仅仅是身躯肥胖,而且四肢同样有不菲的脂肪残留。
而“苹果型”身材的肥胖者,自然是说明身体脂肪堆积得类似苹果,大多全部集中在腹部,显得矮胖且圆润,但四肢却没有明显的肥胖迹象。
以上两种,也是肥胖人群最常见的2种体型特征,感觉自己体重超标的朋友,也不妨对照自查一下,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种。
既然如此,梨型和苹果型两种常见的体型,源自于日常生活和身体素质的差异,它们对于身体健康的伤害不同,究竟哪一种肥胖体型更需要我们重视,又更具有威胁性呢?
梨型?苹果型?哪种对身体健康的伤害更大?
从生理角度而言,任何的肥胖症状,都是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的,过剩的游离脂肪储存在身体里,无论堆积在任何一个身体部位,对相应的器官和组织造成负担刺激,都很容易造成健康风险。
但如果在体重差距不大的前提下,苹果型身材对于身体的伤害会更显著。
这是因为苹果型身材属于“腹型肥胖”的种类,也就是说脂肪几乎全部集中在腹腔。而腹腔中有肠胃、肝脏、脾、肾等多种重要的器官组织,如果长期保持苹果型的身材,意味着这些重要的器官会长时间浸润在脂肪中,容易增加脂肪肝、肠胃炎、肾衰竭等疾病的风险。而相比之下,梨型身材的腹部脂肪堆积相对较少,对健康的威胁性也会相对更低一些。
由此可见,苹果型身材,也就是“腹型肥胖”,对身体健康的伤害更大,如果您存在类似的身体状况,就要考虑针对苹果型身材采取减肥计划了。
拥有恼人的“苹果型身材”,怎么减肥才最有效?
其实,苹果型身材在减肥方面是具有一定优势的,因为梨型身材的脂肪遍及四肢,虽然四肢脂肪造成的危害性相对较小,但消耗的效率却非常低。
而苹果型身材的脂肪集中在腹部,减肥的效率自然也会更高。针对苹果型身材的朋友而言,推荐这3种减肥方式:
首先,是针对性地腹部运动
既然是苹果型身材,针对腹部减脂的运动,自然也是最高效的减肥方式,比如平板支撑,仰卧起坐,转呼啦圈等,充分调动腹部肌肉产生热量,消耗脂肪。一般来说,每天进行腹部运动30分钟左右,一个月就能产生明显的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腹部涉及肠胃以及消化系统,切勿在吃完饭以后立即运动,以免对肠胃造成刺激和负担。
然后,每天揉一揉腹部也很有效
如果您的年龄偏大,或者不太方便进行剧烈运动,养成每天揉一揉肚子的习惯,也能协助燃烧腹部脂肪,调整苹果型身材。
比如每天饭后或者睡前,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轻轻按压 揉搓腹部,提高腹部局部温度,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脂肪的消耗代谢效率。这种方法的减肥速度较慢,贵在坚持。每天养成揉肚子的习惯,对促进消化,预防风寒感冒也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最后,尝试无氧运动,以肌肉“取代”脂肪
腹部的肌肉相对平滑,并且没有什么屏障保护,因此非常容易受到脂肪的围攻。而对于苹果型身材的朋友来说,如果能够帮助腹部增肌,对脂肪的抵抗能力增加,减肥的作用也会有所体现。
要说到增肌,无氧运动自然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比如杠铃,俯卧撑,爬楼梯等,在消耗脂肪减肥的同时,也能促进增肌,让肌肉“取代”脂肪,也不失为摆脱苹果型身材的好选择。
综上所述,苹果型身材的肥胖人士,对健康的威胁性更大,也更有必要提前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减肥,上述的方法希望各位能够适当尝试,或能产生一定的帮助。另外,对于还没发展成苹果型身材的肥胖潜在人群而言,提前预防肥胖也很重要:日常生活中,适当减少碳水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改掉久坐和懒惰的习惯,对健康也能产生更多好处。
参考资料:
[1]史琳娜, 关阳. 远离苹果型身材[J]. 中国家庭医生, 2011(16):2.
[2]余明玉. 苹果型VS梨型 减肥方式大不同[J]. 自我保健, 2017(8):74-75.
苹果型和梨型身材?肥胖分型-对应减肥策略
常见的身材分型是苹果型和梨型,前者是腹部肥胖,后者是下半身肥胖,如果是腹部肥胖的话会被认为相对危险,因为代表着内脏脂肪过高,容易患上慢性代谢问题。而梨形肥胖会认为是健康的。
但我最近看了些报道,其实有了些新的肥胖形态分类,这里可以看看咯。
压力型
当身体压力过大的时候会产生太多的皮质醇(压力荷尔蒙)。过多的皮质醇,通常会导致爆食以及腹部周围脂肪和内脏脂肪水平的增加,胰岛素阻抗。当这种生活方式持续的话,就会导致压力型肥胖。
策略:
改变高压生活环境,减少精致碳水化合物(米饭,面包)吃低升糖的食物(杂粮,蔬菜类,蛋白质)
腹部型
“糖身材”的人更容易长出“腰间赘肉”(Love Handles)。这类人通常会喜欢吃甜食(“糖敏感”),糖类食物经过身体转化呈脂肪分布于腰间两侧。
策略:
尽量少吃甜食,适度的空腹、运动、少吃糖类食物(精致碳水化合物)。
激素型
臀部和下肢容易储存脂肪,大部分是由于雌性激素的分泌,并且可能会有PMS(经前综合征)的情况。雌激素帮助脂肪在屁股和大腿部分沉积。
很多女性会出现体脂肪很低,但是仍旧是屁股大腿粗,这是与体内荷尔蒙有关。
策略:
你应该多吃些十字花科蔬菜,十字花科蔬菜富含植物营养素(含吲哚-3-甲醇,可在体内产生抗雌激素生物效应),它们有助于降低雌激素水平,
T型肥胖 - 蝙蝠翼
T型肥胖的话,部分人会让你去做肱三头肌的训练,认为这块肌肉练大了,手臂脂肪就没了。
手臂肌肉松弛通常是睾丸素分泌不足的结果(生长激素也是有关系),这种情况在年轻的时候是没有的,但在身体激素平衡失衡后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策略:
增加你的维生素D摄入,吃一些低汞含量的鱼,比如鲑鱼或沙丁鱼。进行力量训练(需要偏大重量来刺激分泌)以及规律睡眠。
判断胖瘦,BRI比BMI更科学?
评价一个人的胖瘦,通常会看他的BMI。但近期网传, BRI较BMI对胖瘦的判断更科学。
那么,什么是BRI?与经典的BMI相比,BRI有何特别之处?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这些身体指标?科技日报记者日前就此采访了首都体育学院科技处副处长、运动科学与健康学院副教授黄兴。
BRI用于评估内脏脂肪含量
BRI的全称为身体圆度指数,是一种新的身体指标。
此前,有一个比较常用的身体指标——腰臀比(人体腰围和臀围的比值),它可以帮助人们粗略识别肥胖类型,区分向心型肥胖和周围型肥胖。这两种肥胖就是人们常说到的苹果型肥胖和梨型肥胖。
“与梨型肥胖相比,苹果型肥胖更不利于健康。当人出现苹果型肥胖,意味着更多脂肪堆积在腹部,内脏堆积脂肪概率高,更易患上一些慢性疾病。”黄兴说。
BRI可以算是腰臀比的升级版,根据身高和腰围计算得出,用于评估人体内脏脂肪含量。数值越高,说明内脏脂肪堆积越明显,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可能越高。
前不久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站上的一篇论文显示,BRI可预测死亡风险,能够更好地反映向心型肥胖程度。
黄兴介绍,与BMI相比,BRI最大的特点是没有考虑体重,而是注重腰围,能够有效“捕捉”内脏脂肪超标者,比如看上去瘦瘦的、实则内脏堆积脂肪者,而这是BMI的盲区。
“不过,我们要科学地看待这个新的身体指标。”黄兴说,目前有关BRI的文献较少,相关研究还处在积累阶段,对于BRI的正常值范围尚未形成统一标准。
任何测试结果都只是参考
与BRI相比,BMI更为人所熟知。BMI全称是身体质量指数,通过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计算得出。凭借易操作、易获取等优势,BMI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世界卫生组织也一直将其作为判断肥胖的标准。
然而,BMI仅依靠身高和体重这两个数值测得,没有考虑被测者体脂、肌肉含量不同对BMI产生的影响,从而导致BMI结果有时与实际胖瘦程度不完全相符。“BMI指数相同的两个人,很可能健康状态差异较大。”黄兴说。
比如,健美爱好者的体脂率很低,肌肉含量很高。“由于相同体积的肌肉重量大于脂肪重量,导致健美爱好者的BMI普遍偏高,甚至达到超重或肥胖的程度。这时,我们不能光凭BMI就判定他们超重或肥胖,需进一步计算其体脂百分比。”黄兴说。
另外,有一类特殊的“胖子”会被 BMI定义为体重正常甚至偏低。他们远看瘦瘦的,侧面看瘦长的躯干上“挂”着明显的大肚腩,内脏脂肪很可能超标。这类人大概率是“瘦瘦的高脂人群”,是BMI不易筛出的漏网之鱼。
“单靠BMI不能全面评估身体状况。”黄兴举例,在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时,为更好地评估运动员身体状况,很多项目的体能教练会在测算其BMI的同时,增加体脂百分比测试,以此更好地帮助运动员降脂增肌、提升体能。
“大家不要因为某个指标数据不理想而焦虑,任何测试结果都只是参考,要正确看待。我们不要盲目追求数据好看,而要更健康地生活。”黄兴说。(记者 何亮)
来源: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