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衰老(肥胖显老怎么办)
肥胖伤脑:科学家发现肥胖会诱导大脑细胞衰老
在上周的《细胞代谢》上,梅奥诊所衰老中心的James Kirkland博士团队,发现衰老细胞会导致小鼠焦虑,甚至还会对神经细胞造成损伤,而这些大脑特殊区域的衰老细胞就是肥胖导致的。
这时候梅奥诊所的“长生不老药”Senolytic就派上用场了,通过清除大脑特定区域的衰老细胞,可以减轻肥胖造成的这些不良影响[1]。肥胖会引起抑郁或焦虑等精神疾病[2,3],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是其中的作用机制却一直没能搞清楚。
在这次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构建了两种肥胖小鼠的模型,一种小胖子是用高脂饮食(HFD)喂胖的,还有一种小胖子是瘦素受体突变造成的。两组的小胖子都进行了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来测试行为和精神状态。
旷场实验(左):焦虑小鼠更倾向于靠在场边;高架十字迷宫(右):焦虑小鼠走向开臂的次数更少
结果不出所料,两组小鼠都表现出了明显的焦虑行为。但让人疑惑的是,小鼠的焦虑行为并没有和体重直接挂钩。我们都知道,肥胖对机体造成的影响涉及方方面面,体重和脂肪百分比只是肥胖最直观的的一种体现。研究人员发现小鼠的体重超过一定界限之后,焦虑行为就和体重或脂肪百分比就失去相关性了。
这就说明,有其他因素在影响着小鼠的焦虑行为。
作为梅奥诊所衰老中心的一份子,James Kirkland博士十分清楚,肥胖人群体内的衰老细胞积累程度远高于其他的健康人士[4],而清除这些衰老细胞,可以缓解小鼠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进展。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焦虑同属精神疾病,他马上就联想到,肥胖诱导的焦虑行为,会不会和衰老细胞有关系?
事实证明,研究人员的猜想是正确的。使用药物AP20187(简称AP)来清除小鼠体内的衰老细胞,不论是高脂饮食组的肥胖小鼠,还是基因突变组的肥胖小鼠,焦虑行为都明显得到了改善:不再可怜巴巴地躲在角落里画圈圈,开始能够走向旷场的中心,或者走上高架的开臂。这充分说明,肥胖小鼠之所以会焦虑,还真的和衰老细胞的积累脱不开关系。
第一行为正常饮食小鼠,第二行为高脂饮食小鼠,红色线条为小鼠运动轨迹, 高脂饮食小鼠在经过AP治疗之后,活动范围向中心扩展,表明焦虑行为减少。
在之前的文章中,奇点糕给大家介绍过,消除小鼠体内的衰老细胞可以延长小鼠寿命,而将衰老的脂肪细胞移植到小鼠体内,小鼠年纪轻轻就会表现出衰老表型。这一次,研究人员按照之前的思路进行实验,发现清除衰老细胞可以减缓小鼠的焦虑行为,但是将衰老细胞移植到年轻的苗条小鼠体内,只能看到年轻的小鼠变“老”了,却不能发现苗条小鼠变得焦虑了。
诶?同样的套路,怎么就不灵了?
研究人员很快就反应过来,在这次的实验中,AP用药是全身性的,并没有特异地靶向某一个器官或组织。显然,也不是随便某个部位的衰老细胞就能够导致小鼠焦虑的。
既然是精神相关疾病,首要的研究对象当然是大脑。研究人员评价了大脑不同区域神经元衰老标志物的水平,最终把目光聚焦在了杏仁核。
杏仁核是负责调节、控制情绪的大脑区域[5],研究人员发现,肥胖小鼠的杏仁核,衰老细胞的数量显著高于苗条的小鼠,衰老标志物的表达水平也更高。使用AP治疗之后,果不其然,可以观察到杏仁核区域衰老细胞减少。
所以,肥胖引起了小鼠杏仁核区域衰老细胞的堆积,而这影响到了杏仁核的情绪调节功能,让小鼠产生了焦虑。
通过对肥胖小鼠大脑神经元的进一步分析,研究人员还发现,与正常饮食的小鼠相比,肥胖小鼠侧脑室区域的神经胶质细胞表达了更多的衰老标志物,并且脂滴包被蛋白(perilipin 2,Plin2)的表达也更多,说明肥胖不仅促进衰老细胞的产生,还促进这些衰老细胞积累脂肪。
高脂饮食小鼠(下)的脂滴包被蛋白(红色)明显多于正常饮食小鼠(上)
这让研究人员不禁联想到了,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和小鼠模型的大脑中,都发现了聚积脂滴的细胞数量增多的现象。而这些积聚的脂滴,已经被证明了会诱导神经干细胞功能障碍[6],抑制成年人的神经发生,引起认知障碍。
一股不祥的预感有没有?
进一步的研究结果显示,不祥的预感是正确的。在肥胖小鼠中,神经元前体细胞、未成熟神经元的数量显著减少。肥胖诱导的衰老细胞从神经元的“源头”下手,对神经元的生成“釜底抽薪”了。
但幸运的是,药物治疗对大脑中的衰老细胞也能够起到清除作用。对小鼠使用AP药物,或者抵抗衰老的经典组合Senolytic(达沙替尼与槲皮素,D Q)[7],都可以观察到肥胖小鼠的神经元前体细胞、未成熟神经元数量逐渐增加。
读完这个研究,奇点糕最深刻的一点体会就是:这帮坏家伙都是一伙的。无论是肥胖还是衰老,都是让科研人员无比头痛的问题,而肥胖中的衰老细胞导致焦虑并损害大脑神经发生,更是把这两个无比头痛的问题结合到了一起。
坏家伙们的联合,似乎更方便了我们将他们“一网打尽”。通过清除大脑中的衰老细胞来缓解肥胖引起的焦虑,或许是治疗肥胖的一条新途径;而清除衰老细胞,也是治疗神经疾病的一个新方向。
研究人员表示,衰老细胞的种类也挺多,下一步的研究重点,是找到究竟是哪一种衰老细胞诱导了焦虑,找到更加准确的作用机制。
出现“断崖式”衰老的2个年龄!8个加速衰老的习惯千万不能有
“同样的年纪,为何别人很年轻,而自己却显老?”“突然感觉自己一下苍老了很多”……一些人会有这样的感受。现有研究证实,在两个年龄段,女性容易出现“断崖式”衰老。
出现“断崖式”衰老的2个年龄
7月28日,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张维绮研究员合作领衔的团队,在《细胞》旗下子刊Med杂志在线发表论文,带来了适用于中国女性的衰老时钟。该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衰老动力学曲线,发现受试女性在30岁和50岁两个时间点具有明显的衰老变化加剧的动力学特征。①
其中,30岁左右的衰老变化主要表现为代谢水平的脂质累积和类固醇减少。而到50岁左右时,女性衰老进程在器官、细胞和分子等多个层次均发生剧烈变化,包括多种增龄高度相关指标的陡升或陡降。
研究人员指出,30岁和50岁大致对应了女性生育和更年期的分界点,这些事件可能导致女性内分泌水平发生较大波动,该结果再一次说明激素水平的改变可能是女性衰老的关键影响因素。
8个加速衰老的习惯千万不能有!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皮肤科主任中医师钟卫红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了常见的加速衰老的生活习惯。②
1. 饮食重口味
吃香喝辣,偏爱煎炒油炸容易引起“上火”,使皮肤出现暗疮等状况。过咸可使体内的钠离子增加,导致面部细胞脱水。过量摄入糖则会引起“糖基化”反应,导致皮肤老化、松弛、失去弹性。此外,不加节制的高油、高糖饮食也是使人发胖、导致脱发的重要原因。
2. 熬夜晚睡
常言道美女是睡出来的。人在睡眠时,皮肤在进行自我修复和代谢。此外,晚上10点到凌晨2点是细胞代谢最为旺盛的时候,抗氧化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加。如果长期该睡不睡,睡眠总量不达标,必然影响肌肤的代谢和再生能力。
3. 久坐不动
久坐不动也可能是导致衰老的原因之一。适量运动可加速皮肤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减少体内钙质流失,使体态保持轻盈挺拔,保持健康体魄。平日缺少运动则难以获得上述好处。
4. 忽视防晒
光老化对女性皮肤的影响不容忽视,皮肤在长期暴晒后干燥缺水,出现深而粗的皱纹以及难以消退的色素沉着,这是暴晒过度的“后遗症”。阳光中的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较大,可加速皮肤的老化。
5. 过度减肥
不少女性过于追求纤瘦的身材,对自己实行严格的节食减肥,导致体内脂肪严重不足,影响雌激素的分泌,甚至引发闭经,转而抑制卵巢的排卵功能,造成卵巢功能早衰,最终加速女性全身衰老速度。
6. 频繁烫染发
有的女性喜欢“折腾”头发,一会拉成清汤挂面,一会烫成波浪卷,一会染黄,一会又变成黑色。有的中年女性出现白发后不能容忍,白发一冒头就去染发。过勤地烫发染发对头发损害较大,可加剧其老化速度,变得稀疏、毛糙和暗淡无光。
7. 精神压力大
“一夜白头”并非耸人听闻,巨大心理压力和长期的精神紧张会使人迅速变老,让更年期提早到来。俗话说“笑一笑,十年俏”,内心平和快乐,宽容善良,情绪稳定对维持女性的内分泌平衡十分重要。
8. 嗜好抽烟
曾有对抽烟与不抽烟的双胞胎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抽烟组比不抽烟组看起来老了57%;在都吸烟的双胞胎对照组中,抽烟时间较长的一组比抽烟时间短的一组看上去老63%。香烟中的尼古丁对皮肤的胶原蛋白和给皮肤细胞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管都有破坏作用。
抗衰老,重点做好这几点!
1. 不要小瞧运动
一个人如果长时间坚持规律运动,就可以有抵抗衰老的效果。预防身体衰老、肌肉流失的方法就是锻炼自己的肌肉,尤其是下肢肌肉。每天要避免久坐,没事可以踢踢毽子、做做半蹲、举举哑铃等,或者骑行、慢跑等。
2. 试试“美容觉”
人在睡眠时,皮肤在进行自我修复和代谢。如果夜间皮肤没有得到充分休息,就会影响人体代谢,造成血液循环不好,长期还会增加内分泌紊乱,皮肤水分流失。还容易出现脸色黯淡无光、黑眼圈、眼袋、细纹等问题。因此,要想避免早衰,应该在晚上11点前上床睡觉。
3. 多吃豆类食物
国家一级公共营养师朱雨薇2022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食物中含有的大豆异黄酮不仅可以预防更年期综合征,还可以强化骨骼,提高皮肤弹性。日常生活中,大豆及豆制品是不可缺少的食材,大豆豆腐、豆皮都要多吃。③
4. 吃点抗氧化食物
朱雨薇介绍,人体的衰老,往往是从脂肪氧化开始,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E、胡萝卜素、番茄红素、花青素、类黄酮等都是天然的抗氧化物质,对于保持皮肤的年轻极为重要。西红柿中的番茄红素,蓝莓中的花青素等,都是抗氧化的物质。③
5. 补钙 维生素D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徐海林2020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保骨量离不开补钙补维生素D。尤其是女性在绝经之后,雌激素分泌减少,容易骨质疏松,此时,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地服用维生素D和补钙的药物以保持正常骨量。④
6. 好心态很重要
好心态是让衰老减速的关键。人老心先老,如果一开始就给自己预设了年轻这堵墙,那身体的衰老只会加速。
长期的医学观察发现,长寿老人往往都能做到胸怀开朗,处事热情,常常感到自己生活很充实、满足。保持年轻化的社交(多交年轻的朋友),保持向外的开阔心态,就能让身体的衰老跟着慢下来。
本文综合自:
①Li et al., Determining a multimodal aging clock in a cohort of Chinese women, Med (2023), https://doi.org/ 10.1016/j.medj.2023.06.010
②2016-06-17健康时报《为何你比别人老得快》
③2022-03-15健康时报《你的饮食抗衰老吗?》
④2020-07-17健康时报《美人在骨全靠养》
来源: 健康时报
一生有3个衰老转折点!要戒掉这些习惯,因为关乎健康和寿命
你觉得自己老了吗?
是不是有一瞬间突然感觉自己老了?
其实,我们人的一生有三个年龄阶段,是衰老的转折点。
2019年刊发在国际顶级杂志《自然·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衰老并不是匀速发生的,可能存在突然的“量变到质变”的生理转折点。而在这3个时间点,你可能突然一瞬觉得自己老了!
34岁
60岁
78岁
△研究人员分析了4263名18-95岁人群的血浆样本,通过对血液中蛋白质含量变化的研究,发现有1379种蛋白会随着年龄的增加变化而发生变化。
而这其中,衰老相关蛋白的数目并不是随年龄的增加平稳地改变,而是呈波动变化,并在34岁、60岁和78岁年龄段出现极峰。
34岁后衰老加速,各类疾病开始高发
34岁后,更要重视养生,因为不仅我们在经历衰老,也在面对更多的疾病。30岁还可以拼一拼,但年过40岁则要好好养生,别逞强了。衰老是这样一个波动规律,而不少疾病也掺杂在这些时候。比如:
1.癌症开始高发
30岁以前癌症发病水平相对较低,之后开始逐渐上手,40岁左右开始快速上升,而在80岁-84岁年龄组达到癌症发病高峰。
2.心血管疾病高发
“40岁,心脏开始衰老,成为人体心脏健康的一道坎。”辽宁省金秋医院超声医学科主任医师黄朴忠2017年在接受沈阳日报采访时表示。45岁以上的男性、55岁以上的女性心脏病发病概率较大。
3.骨头开始变脆
40岁开始,每10年,女性丢失骨量10%,而男性只有5%。到了绝经以后,由于雌激素的缺乏,骨量丢失明显加速。而骨量如果流失严重,也会发生大家熟知的骨质疏松。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衰老的历程,
没有人能青春永驻,
但却可以让自己老得慢一点,
老得健康些。
过了34岁,一定戒掉这6个习惯!
1.戒掉冷饮
总是吃太凉的食物,更是会伤害脾胃,影响食欲。尤其女性到了35岁,男性到了40岁,就要注意调理脾胃了。
2.戒掉高盐饮食
卫健委发布《中国居民减盐核心信息十条》中提到,高盐(钠)饮食可导致高血压、脑卒中、胃癌、骨质疏松等多种疾病,大约50%的高血压和33%的脑卒中是高盐饮食导致的。
平时做饭时,可以多借蔬菜本身的风味,如借胡椒、大蒜、葱姜、洋葱、番茄、青椒、香菇等食物之味来提升菜的口感。
3.请一定要戒烟
无论男女,不管“烟龄”长短,如能在34岁前戒烟,可“补齐”差不多10年寿命;45岁~54岁戒烟可多活6年;55岁~64岁期间戒烟最多挽回4年。
吸烟有害健康,戒烟越早越好。
4.少吃红烧菜
鱼在红烧前需先油炸。经过油炸、烧制等高温处理的动物蛋白和脂肪会产生一种名为杂环胺类的前致癌物质,当人们长期食用此类高蛋白、高脂肪食品,同时又吸烟、生活习惯不良,患癌风险大大增加。
清蒸、水煮的东西,能更多地保留食物的营养成分。红烧油炸的食物大多高油高脂,会加重肠胃负担。
5.改掉久坐的习惯
人体的臀部和腰腹部都是脂肪比较容易堆积的部位。再加上久坐族长期不运动,再吃的油腻,很难不肥胖,而肥胖又与不少疾病有关。
对于久坐的人群,应每小时站立一次,每次大约2~3分钟,起来倒一杯水,适量饮水;走廊里转一转,上厕所时伸展一下腿脚。
6.戒掉熬夜
睡眠节律在年轻的时候很容易调节,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节律越来越不容易调整了。长期缺乏睡眠会让免疫力下降,不仅严重伤肝,还会导致各种慢性病的发生,诱发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还会导致细胞突变,让患癌风险和猝死风险增高。
23点前放下手机,早点睡觉。
来源:健康时报
来源: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