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锦鲤(锦鲤鱼全身胖是什么病)
趵突泉锦鲤胖成「猪」鲤,网友:游泳和减肥看来没啥关系
狂丸研究所,每天涨点新知识这几天,山东省的趵突泉景区出现在了热搜的高位,但这次让广大网友狂欢的不是清亮的泉水,而是池子里那一群锦鲤。
为啥?
因为它们 实 在 太 胖 了!!
红彤彤,圆滚滚的身子在水里晃来晃去,真怕它们一不小心就翻车。
话说游泳不是减肥的吗?怎么24小时不停地游还胖成这个鱼样?
和其他正常的锦鲤对比一下,是矿泉水瓶和奥尼尔的区别,是成龙和特鲁的区别了,这成「猪」鲤学的秘诀建议趵突泉景区拿出来单独分享一下。
胖得体面
瘦得优雅
有人说这锦鲤是不是吃了太多人的愿望才这么胖的。
有人说这得算工伤啊,作为公务鱼得有相应的待遇。
还有人赶紧把肥锦鲤当做新的好运象征,说转发它好运一定能满到溢出来。
鱼墩墩:反正不管我身体什么样都要上班是吧?
就着话题,大家也都纷纷分享起了自己看到的那些身材管理不佳的锦鲤。
不止趵突泉,和它同在山东的五龙潭,百花洲,历下区的珍珠泉里的锦鲤似乎都有发福的迹象。
反向比身材,锦鲤,卷起来了。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看来这一方人转而又拿吃的去养鱼了。
虽然看到有网友说趵突泉现在不让喂鱼,但在齐鲁频道某天的每日新闻中,跟着现场采访的记者,我们还是能看到不停向水中投掷食物的游客,不过有可能是景区内其他水池吧。
作为全国著名景点,这些锦鲤每天不知道要吃多少好吃的,这让狂丸想起了之前看到的一张图。
锦鲤:炫我嘴里。
目前,大家对锦鲤为什么这么胖也有了几种猜测,投喂过度自不必说,有的猜是因为大家投的饲料不太对路。
什么米饭、馒头,面包,碳水配碳水让锦鲤消化不良,长成了大肚子。
看来这山东大馒头真是顶事儿啊。
右边是猕猴桃
还有说法是因为趵突泉的水温常年保持在18℃,这个温度下锦鲤并不适合每天吃吃吃的生活。
再有的就是说大家可能看到的是怀孕的锦鲤,鲤生无常,大鱼包小鱼。
还有人猜这些胖胖的锦鲤其实根本不是咱们平常转发的那种,而是另一种观赏鱼荷包鲤,天生就长着大肚子。
更可怕一点的猜测是它们肚子里不幸长了寄生虫……
不过无论怎样,还是希望这些锦鲤能够健健康康,好好营业,继续为我们带来好运。
但看到这么多肥美的锦鲤,难免有人动起了「歪心思」,这位老哥可能就说出了部分人的心声:
「想吃了它」。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景区锦鲤被游客喂成“猪鲤”,这很美好?不,这很可怕
胖胖的动物总是比较惹人喜爱,比如趵突泉的锦鲤因为被游客喂得太胖,被戏称为“鸡翅包饭”而走红。
泰国曼谷有一只身形圆润的猕猴“哥斯拉”,野生吸粉无数,成了主人摆摊的活招牌。但是许多人并没有想过,这些可爱的“半挂身材”意味着什么?
济南趵突泉的“猪鲤” 截图自齐鲁晚报微博
投喂:甜蜜的陷阱
为什么要喂动物?对游客来说,在这个日益人工化的地球上,人与自然亲近的机会日益稀少,许多人都希望与动物亲密接触。对于旅游业的商人来说,喂动物不仅能吸引游客,还能让平时躲藏起来的动物来到游客眼前,这样就能打造出“特色旅游项目”,成为他们的摇钱树。
例如,在印尼,世界上最大的蜥蜴科莫多龙,是一个重要的旅游资源。试想一下,假期有限,你没空等着科莫多龙现身,那该多扫兴啊?所以在上世纪末,人们会用死山羊把科莫多龙吸引过来,供游客观看(现在,这个项目已经被禁止了)。
但是,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投喂动物有着各种负面影响。比如前文提到过的网红胖猴“哥斯拉”,泰国野生动物部门派兽医给它检查过身体,发现它因为过于肥胖,患有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和内分泌疾病,还有心脏病的风险。但粉丝还是接连不断来喂它高热量零食,“哥斯拉”在 2024 年去世,享年不到正常猕猴寿命的三分之一。
泰国网红猕猴“哥斯拉”生前影音资料 图片来自戒子微博视频
动物肥胖来源于游客日积月累地投喂,正可谓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游客的投喂量之巨大,如果你稍作考察,肯定会吓一大跳。由于野生动物的投喂不是很好统计,这里仅列举一点来自动物园的例子。
比如,2018 年端午节假期,大连森林动物园安检处没收了足足 1.5 吨食物,都是游客准备喂动物的。动物学家莫里斯(Desmond Morris)在《人类动物园》一书中,记录了一头大象一天内从游客那里吃到的东西,包括 1706 颗花生,1330 颗糖果,还有 16 张纸、一根鞋带、一只手套。
投喂,影响不止眼前的动物
如果说肥胖的猴子和大象还有一个“喜气洋洋”的表象,人和动物互相伤害的例子,就是把投喂的危害摆在眼前了。野生动物天性怕人,这其实保障了人和动物双方的安全,但投喂动物会使动物打破这一安全距离,而最后的结果就很难预料。
在世界各地,游客喂动物让动物过分接近人,酿成事故的例子都屡见不鲜。美国海洋渔业局(National Marine Fisheries Service)曾报告,佛罗里达州的游客投喂海豚,有让海豚受伤甚至死亡的风险。海豚习惯了喂食之后,可能会游得离船太近而被撞伤,甚至有无良游客拿带鱼钩的鱼喂它们。
而中国多处旅游景点如峨眉山、黔灵山,用食物引诱猴子让游客观赏,猴子因而学会了抢包、抓人、扑人,成了网上声讨的“泼猴”。黔灵山公园仅 2010 年,就有 1604 名游客被猴子弄伤。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看到的每一只野生动物,都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投喂所造成的影响,往往不会仅限于被投喂的动物,而是会波及各种生物甚至人。
上世纪 80 年代,黔灵山猕猴的数量约 30 只,因为有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到了 2010 年,已经增长到约 500 只。这不仅给黔灵山的其他生物如草木、鸟类种群造成了压力,还加剧了猴子对人的依赖,山上的东西不够吃,只能跟人类要东西吃,导致人猴冲突更加频繁。
投喂, 近距离传播病菌互相伤害
此外,生态系统里还有一些不受人类喜爱的成员——病原体,可能随着野生动物和人类的亲密接触相互传染。比如现在社交平台上常常出现游客在野外喂旱獭的“萌照”,但其实这种行为非常危险,绝对不值得提倡。
因为旱獭能携带最危险的病原体之一——鼠疫耶尔森氏杆菌,我国就曾发生过多起因亲密接触旱獭,结果导致鼠疫传染给人,甚至致人死亡的案例。所以说,投喂野生旱獭,与它们玩耍,看似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则是跟死神共舞。
除了可能给人类带来风险,人类的不当投喂还会给动物带来风险,比如前文说过游客投喂的食物往往太多,导致动物肥胖,带来健康问题。不仅如此,这些食物往往不适合动物的营养要求,这可能会给动物带来健康隐患。这可能源于错误知识的引导和广泛传播,而大家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而不是动物的实际需要投喂。
举个常见的例子,说起大猩猩吃什么,我们都会想到香蕉(因为很多漫画都是这么画的),其实野生大猩猩的主食是各种植物的茎和叶,植物纤维比例占到 52%~96.5%。此外,我们虽然知道很多植食动物“吃素”,但这和人类的素食完全是两回事。大部分人类眼中的“素食”,不管是馒头挂面,还是蔬菜水果,对于植食动物来说,都有纤维素太少、水分、糖和淀粉太多的问题。如果动物吃了太多投喂的食物,消化系统的菌群紊乱,甚至有胀气而死的风险。
网上许多人看到过于肥胖的动物,都会觉得它们是被人类的爱宠溺到这么胖的,但也许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这句话:“爱”并不代表着“喂你吃的”,有时还会恰得其反,这个道理适用于人类,也适用于野生动物。
策划制作
作者丨红色皇后 科普创作者
审核丨黄乘明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策划丨丁崝
责编丨丁崝
审校丨徐来、林林
要论胖,济南五龙潭的锦鲤表示不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周青先
3月6日,济南五龙潭水清鱼欢,许多游客用专用鱼食逗鱼喂鱼。这些鱼群以锦鲤为主,色彩十分漂亮,很多鱼身体圆滚滚十分可爱。
近日趵突泉的胖鲤鱼引发热搜,但工作人员表示,五龙潭的锦鲤也不服输。因为它们吃得也不错,模样花纹还更美。据介绍,胖鱼除了吃得好,还因为春季很多雌性锦鲤已经肚中有鱼籽,所以显得更加圆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