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ogtt(肥胖纹会自己消除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妊娠安全系列小讲座之妊娠期糖尿病

重视妊娠安全 警惕过度“甜蜜”之妊娠期糖尿病知识小问答

第一页:

小慧是一个爱美的胖女孩,为了减肥,孕前基本几乎很少吃主食,也努力控制自己不吃最爱的甜品。患有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她,在35岁终于怀上了宝宝,这个期盼已久的孩子让全家都十分高兴!

熬过早孕反应,小慧终于可以毫无顾忌的吃东西,尤其是吃甜食了。老公和婆婆也说,“一人吃俩人补,为了宝宝努力吃!想吃啥都是身体需要,决不能缺乏营养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怀孕刚过了6个月,小慧的体重已经比孕前飙升了18斤,肚子也和孕8个月一般大,但是小慧的心却充满了甜蜜和幸福。

可是这次产检,糖筛化验结果显示血糖数值超标,小慧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了!

小慧一时不知所措,心里充满了疑惑。“糖尿病不是好多老年人得的吗?我怎么会得这个病?妊娠期糖尿病能治好吗?”体内血糖高是不是对孩子也有好处啊,因为小孩子都喜欢甜食呀?”

带着这些疑问,小慧进入了王医生的诊室进行咨询…..

第二页:

王医生:咱们先说说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吧。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发生的糖代谢异常,在妊娠期才出现的糖尿病,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如果孕期能合理控制血糖,大部分患者产后能恢复正常,但将来患2型糖尿病机会增加,这病对母儿均有较大危害,必须引起重视。

“那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儿有什么影响吗?不痛不痒的,我能不管它吗?”

妊娠期糖尿病严重影响母婴的健康,特别对胎儿和新生儿可造成严重危害。

1. 孕妇感染机会增加。如孕妇容易患霉菌性阴道炎同时合并细菌的感染。

2. 孕期容易羊水过多,早产,在孕中晚期胎死宫内。

3. 导致孕期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增加。

4. 孕妇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危险。可导致孕妇死亡。

5. 孕妇发生产后出血的机率增加。

6. 胎儿生长受限。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使胎儿宫内发育不良,出现低体重儿。

7. 容易发生巨大儿。增加难产、产钳助产和剖宫产发生的几率。

8. 胎儿畸形率增加。可发生在心脏、神经系统、骨骼、胃肠道及泌尿道畸形(如肾缺如、肾囊肿、双输尿管等)。

9. 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低钙血症、高胆红素血症等。

第三页

小慧心中一惊,赶紧问“哪些孕妇容易患上妊娠期糖尿病呢?”

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孕妇肥胖、糖耐量异常史、多囊卵巢综合征;糖尿病家族史;不明原因的死胎、死产、流产史、巨大儿分娩史、胎儿畸形和羊水过多史、妊娠期糖尿病史;本次妊娠期发现胎儿大于孕周、羊水过多;反复发生霉菌性阴道炎的孕妇。

“怎样才能发现是否患上妊娠期糖尿病呢?”

通常在孕24~28周,医生会对孕妇进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必要时在孕晚期重复糖耐测验。

进行糖耐测验的方法:在试验前连续3日正常体力活动,正常饮食(即每日碳水化合物不少于150g)。检查前1日晚餐后禁食至少8小时至次日晨(最迟不超过上午9点)。检查时,5分钟内口服含75g葡萄糖的液体300ml,保持静坐、禁烟,然后分别抽取服糖前、服糖后1小时、2小时的静脉血测定血浆葡萄糖水平(注意从饮用葡萄糖水开始计算时间)。

OGTT的正常值:空腹<5.1mmol/L,服糖后1h<10.0mmol/L 服糖后2h<8.5mmol/L,其中任何一项血糖值异常者应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第四页

小慧终于明白了,自己肥胖、糖尿病家族史加上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是高危人群,又不注意孕期饮食和控制体重,结果就步入了妊娠期糖尿病行列中。

“那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小慧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首先应明确治疗的原则是积极控制血糖,合理膳食是基础。注重食物营养的同时,要合理控制总热量,才能合理控制体重增长。

1、饮食方面:以少量多餐为总原则,每日三次正餐,三次加餐,以保持无低血糖,无餐后高血糖,无酮症。学习应用食物交换份的知识,食物多样化,建议可按照最新发布的孕期妇女膳食指南(2016)合理的搭配饮食。由于孕妇每个人饮食习惯,基础不同,建议到产科医院的围产营养门诊咨询个体化的营养处方。

2、运动方面:建议孕妈妈循序渐进,逐渐过渡到每天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走路、游泳、骑固定单车、体操等)。

3、孕检方面: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要积极参加医院孕妇学校课程,掌握营养的相关知识,加强自我监测,定期按照要求进行孕期检查。

如果经过饮食调节和运动,仍不能达到治疗指标,则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加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不易通过胎盘,对胎儿较安全。

第五页

听了王医生的介绍,小慧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了,赶紧预约了孕妇学校的相关课程和围产营养门诊就诊号,下定决心不能随心所欲的“进补”了!

虽然“糖”是甜的,但是高血糖的妈妈,会影响到妈妈和宝宝的安危,甚至会对母儿今后的健康埋下祸患,更何谈美丽与甜蜜?

学习科学知识,合理搭配营养;

保持适量运动,严格控制体重;

积极聆听孕妇学校课程,按时产检和适时就医;

小慧终于明白了:做个血糖平稳的健康妈妈,才是这世界上最甜蜜的事!(北京市计划生育网络宣教馆)

如何准确诊断糖尿病?抽五次血进行OGTT检测

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是现如今人类健康的“杀手”。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谁是高危人群,如何正确筛查、确诊。青岛内分泌糖尿病医院医生介绍,如果想得到一个准确的结果,仅仅查个空腹血糖远远不够,需要5次抽血,进行OGTT(75克口服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

OGTT是糖尿病唯一的诊断手段

据青岛内分泌糖尿病医院医生介绍,75克口服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释放试验(OGTT)属内分泌糖尿病专业常规检查项目,OGTT又称糖负荷试验。

OGTT 对妊娠糖尿病筛查、诊断,尤其糖尿病妊娠期母子(女)管理、胎儿生长发育以及国际上目前倡导(糖尿病预防要从胎儿开始)的两代糖尿病预防都非常重要。胰岛素和/或C肽释放试验,临床医生应根据胰岛β细胞储备功能、胰岛素分泌状态指导糖尿病诊断与分型,合理选择“精准”治疗。

通过该实验,医生可以了解病人的糖代谢紊乱的特点,如加测胰岛素或C肽,尚可分析受试者胰岛素分泌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等糖尿病最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其结果可用于指导临床用药、疾病分类及预后判断等。

OGTT实验适用于东亚人

据了解,OGTT实验是糖尿病诊断的标准实验之一,在体格相对较小的种族,如东亚人,其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更大。根据青岛内分泌糖尿病医院对青岛地区普通人群糖尿病患者的分析,超过20%的糖尿病患者仅有服糖后2小时血糖升高,而空腹血糖不超过7.0mmol/L的诊断界值。

如受试者无糖尿病,此实验根据空腹、服糖后2小时血糖的水平,可明确受试者是否患有糖尿病(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和/或服糖后2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在6.1-6.9mmol/L和/或服糖后2小时大在7.8-11.0mmol/L),并估计受试者未来糖尿病发生的风险;

如受试者为糖尿病,此实验可辅助医师进行糖尿病的分型、药物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等。

aOGTT为何需要5次抽血?

OGTT实验如目的仅仅是明确糖尿病的诊断,采集空腹和服糖后2小时的血样测定血糖即可,但如果想明确胰岛素分泌功能和胰岛素抵抗情况,则必须进行上述5点OGTT实验,方可绘制OGTT血糖波动曲线和血胰岛素、血C肽的分泌曲线,进行相应的分析。

据介绍,5次抽血分别是,实验当天,受试者在采集空腹静脉血样后,口服溶有75g葡萄糖的溶液200-300ml,于5分钟内服完,服完糖后,根据医嘱,于服糖后半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进行静脉血样、尿样的采集。需要注意的是,计时自喝下第一口葡萄糖溶液的时间开始。血样采集后,根据临床需要,进行血糖、血胰岛素、血C肽的测定。

十二类人是糖尿病高危人群

据青岛内分泌糖尿病医院医生介绍,以下十二类人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满足条数越多,越需行OGTT进一步评价。比如年龄≥40岁;有糖调节受损史;超重(BMI≥24 kg/m2)或肥胖(BMI≥28 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或腰身比≥0.52;静坐生活方式;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分娩史或妊娠糖尿病史的妇女;高血压(血压≥140/90mmHg);血脂异常(HDL-C≤0.91mmol/L(≤35mg/dl)及TG≥2.22mmol/L(≥200mg/d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或)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患者。

“无缘无故”长胖,警惕这种病

王林(化名)最近很烦恼,她在两周内“无缘无故”长胖了20斤。令王林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她近期的饮食、生活并没有特殊,也没有妊娠。不断上涨的体重让王林几近崩溃,为了弄清原因,王林来到济南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就诊。

王林住院后,医生首先给她做了一般检查,结果显示,王林血压正常,肝功、肾功、血常规、血脂、血糖、尿酸、甲状腺功能均正常,全身CT未见明显异常;妇科彩超提示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血清空腹胰岛素提示高出正常上限6倍!

进一步检查OGTT(葡萄糖耐量试验),提示服糖后胰岛素高分泌,符合高胰岛素血症表现。

王林的初步检查结果提示:高胰岛素、高雄激素、多囊卵巢,不存在高血脂、高糖、高尿酸等代谢异常,这不同于一般意义的代谢综合征。

医生进一步为王林进行了全外显子测序,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胰岛素受体(INSR)基因突变,最终王林被确诊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胰岛素抵抗综合征-A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明确诊断后,医生为王林制定了综合的治疗方案,经过几个月治疗,王林体重减轻了3公斤,胰岛素抵抗指标较之前下降,王林的生活也逐渐走上了正轨。

据了解,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R)是一类代谢性疾病的总称,经典IR主要表现为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高尿酸,以上症状多同时存在,女性常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

济南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逄曙光介绍,A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是一种罕见且起病隐匿的疾病,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及定期随访,对于患者预后尤为重要。

首先,建议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即采取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以达到控制体重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目的。

其次,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适当加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双胍类药物及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同时,建议患者定期进行血糖和相关指标的检测,以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逄曙光提醒大家,如果身体出现体重增长过快,腹部或大腿皮肤出现紫纹,颈后、腋下等部位皮肤粗糙、皱褶颜色深等改变时,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记者焦守广 通讯员 赵梅)

来源: 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