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年纪(肥胖年纪性别44.8%,15.1%)
发胖有个“分水岭”,25岁!过了这个年纪很多人都容易胖,要注意了
“人到中年,连喝口水都会胖。”这一句调侃,让多少人“扎心”。
事实上,变胖也的确有一个“分水岭”,过了这个年纪很多人都胖了!你要注意了!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未成年时期总体肥胖率较低,成年后肥胖率开始增加。数据显示,18~24岁肥胖率最低,只有22.4%。25岁则是一个“分水岭”,从25岁以后,肥胖率就开始飙升,45~74岁阶段肥胖率最高。
虽然这项研究是在当地展开,不同人发胖的年龄也会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来说,过了青年时期,随着年龄增大,体重会更容易增加。(文汇报)
来源: 沈阳晚报
发胖有个“分水岭”,过了这个年纪很多人都容易胖!要注意了
“人到中年,连喝口水都会胖。”
这一句调侃,
让多少人“扎心”。
事实上,
变胖也的确有一个“分水岭”,
过了这个年纪很多人都胖了!
你要注意了!
发胖有个“分水岭”——25岁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未成年时期总体肥胖率较低,成年后肥胖率开始增加。数据显示,18~24岁肥胖率最低,只有22.4%。25岁则是一个“分水岭”,从25岁以后,肥胖率就开始飙升,45~74岁阶段肥胖率最高。
虽然这项研究是在当地展开,不同人发胖的年龄也会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来说,过了青年时期,随着年龄增大,体重会更容易增加。
胖,真的很危险!
老年痴呆风险增3倍:肥胖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尤其是中年肥胖会大大增加患病风险。
心血管发病率升高:在25岁到中年时期(平均47岁)从非肥胖变为肥胖的人群,总死亡风险增加22%,心脏疾病相关死亡风险增加49%。而早年肥胖,中青年时期瘦下来的人群,死亡风险没有明显变化。如果直到中老年时期才转为非肥胖,那么总死亡风险仍然升高了30%,心脏疾病相关死亡风险增加48%。
25岁后保持正常体重,尤其是防止中年时期的体重增长,对于预防晚年过早死亡非常重要。
糖尿病发病率高2倍:中年以上的肥胖人群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超重和肥胖患者中2型糖尿病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高2-5倍。尤其是腰围增大比体重增加更加危险,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的最大凶手之一。
控制体重
才能更好地控制健康和人生
吃:平衡饮食、七分饱
吃饭七分饱不仅可以避免肥胖,还会减少身体负担。此外,饮食中,酒、糖饮料、烧烤、油炸食品也要减少。日常生活中要平衡饮食,饮食中要注意减少隐形糖、隐形盐的摄入,做到少油、少糖、少盐,饭要吃七分饱。饮食原则为:低能量、低脂、适量蛋白饮食,蔬菜水果要吃够,限制热量摄入。
动:增加运动
到了中年,男性的运动量普遍减少。原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曾在2017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我国国民符合要求的锻炼率非常低,几次全国调查基本上就是百分之十几。但即使是这样,在经常参加锻炼的人群中,本来应该是最需要锻炼的中年人反而是锻炼率最低的人群。
所以中年人运动不能少,每天多走些路,少坐电梯少坐车。此外,健步走、慢跑、游泳、自行车等都是很好的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增加一些抗阻增肌运动,肌肉多了,才好燃烧脂肪。
睡:不熬夜,保证睡眠质量
缺乏睡眠会影响人体的正常代谢,所以充足的睡眠非常重要。如果因为工作或者客观原因偶尔无法保证睡眠,可以通过在睡觉时维持黑暗环境等方式保证睡眠质量,也可以找时间多打盹。
转自:健康时报
来源: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发胖还真有“分界线”,从这个年龄开始你的代谢“急转直下”
肥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难题,
目前我国有超过一半的
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
肥胖会增加一系列疾病的发生风险,
包括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说到肥胖,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感觉:一旦跨过25岁的门槛,体重管理似乎变成了一场艰难的战役,脂肪悄悄累积,身材线条不再像往昔那般紧致。
这不禁让人疑惑,难道说,身体在25岁后就悄然设下了一道“发福界线”?年龄真的是划分苗条与臃肿的隐形标尺吗?是不是25岁之前都可以放开了吃?
01
发胖真的有“年龄分界线”吗?
不得不说,发胖还真有“年龄分界线”。从全球相关肥胖研究情况来看,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青、中年时期体重会逐年增加。
国外一项调查显示,18~24岁的时候,肥胖率是最低的,只有22.4%,但25岁就是一个分水岭,从25岁以后,肥胖率就开始飙升,而45~74岁阶段是肥胖率最高的。
△横轴是年龄段,纵轴是肥胖人群占比,可以看到25岁后肥胖率明显飙升。
我国的一项研究数据也显示,超重和肥胖的总体患病率在不同年龄人群中的趋势会有所不同,基本上也是从24~29年龄阶段开始,肥胖率增加;在中年男性(55~59岁)和老年女性(65~69岁)中达到峰值。
我们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发胖,实际上没有特别明显的界线,不同人之间的差异也很大,但总体来说,随着年龄增大,大家的体重都会增加。
02
为什么年纪大了容易长胖?
对比自己以前的照片,经常会发出感慨:岁月是一把杀猪刀。为什么年纪越大,人就越容易长胖呢?
随着年龄增长,吃得更好更多了
最大的改变是,随着年龄增长,生活条件逐渐变好,饮食也会发生很大改变,会吃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加上很多人应酬也变多,大鱼大肉也成了家常便饭。高能量食物吃得多了,能量摄入也随之升高,自然就更容易长胖。
随着年龄增长,运动量降低了
在青春年少时,无论是身处校园,还是踏入工作岗位,大多数人日常的活动量都还算可观。可随着岁月流逝,年龄不断增长,大家渐渐适应了那种长时间久坐、几乎不动弹的生活方式。哪怕好不容易有了些闲暇休息时间,也更倾向于躺着,摆弄摆弄手机,或是看看电视,懒得起身活动 。
吃得多了,运动还少了,能量就更不能消耗掉,也就更容易长胖了。
年龄越大,肌肉流失,代谢率下降
随着年龄增长,人的肌肉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约10%~15%的肌肉在20~50岁之间流失。
肌肉量直接决定人的基础代谢,肌肉组织是人体葡萄糖最大的消耗者,失去它就意味着体内大量的葡萄糖没了地方消耗,能量代谢速度也会大大降低。吃同样的食物,可能会有更多的能量在体内储存起来,导致体重增加。
体内激素改变,让人很容易变胖
激素是体内各种新陈代谢反应的化学信使,调控着大多数身体机能的改变。随着年纪的增长,人体内的激素也会发生变化,同样会导致人更容易变胖。
比如,随着年龄增长,男性的睾酮每年以1%~2%的速率减少。睾酮调节脂肪分布,影响肌肉质量。它的减少,会使身体燃脂效率大大降低。而女性随着年龄增长,雌激素水平也会下降,在更年期,雌激素还会出现明显下降,很容易导致腹部脂肪的堆积。
03
如何防止长胖?
实际上,我们想要的减肥,不是减骨骼、肌肉、身体水分,而是要减脂肪。因为过多的脂肪会增加疾病的风险,也使我们的身材变得臃肿。
该如何与时间对抗,保持自己的身材?
合理饮食
饮食可是关乎减肥成效的关键因素。毕竟,人体发胖的根源在于能量收支失衡,当摄入的能量超出了身体消耗的能量,那些剩余的能量便会在体内储存起来,转化为脂肪堆积。
所以,若想有效预防长胖,首要之举便是改变能量收支状况,杜绝过量能量摄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 “管住嘴”。要致力于培养长期且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举例来说,进食应当适量,减少高油、高糖这类高热量食物的摄取,少喝含糖饮料,对油炸食品也要敬而远之。大家不妨参照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给出的建议,精心规划每日饮食,并逐步将其转化为自身习惯,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
坚持运动
在减肥之旅中,这无疑是最为艰难的阶段,然而也恰恰是收效最为突出的环节。
积极投身运动锻炼,对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众多层面。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会逐步流失,脂肪堆积日益严重,新陈代谢速率也随之降低。而坚持运动锻炼,能够大幅提升能量的消耗水平,有效阻止过多脂肪在体内囤积,同时加速脂肪组织的更新换代。
不仅如此,规律运动还能够显著增加体内肌肉的比重,进而提升人体的能量代谢效率。所以,务必养成每日运动的良好习惯,建议每周至少安排三次,每次持续半小时以上的运动时长 。
夏天眼看就到了,
别再偷懒。
转自:央视新闻
来源: 荔枝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