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 cea(肥胖 猝死)
体检季,3大误区要避开!
又到一年体检季。近日,浙大市一医院公布了一组最新体检数据,排在体检异常前列的都有哪些项目?每个年龄段,重点要查哪些项目?哪些误区要避免?快来了解一下!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近日公布最新体检数据,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体检总人次61406人,其中男性33192人,女性28214人。
在这份大数据样本中,排在体检异常前十位的分别是甲状腺异常、胸部CT检查异常、痔疮、乳腺异常、高血脂、脂肪肝、肝功能指标异常、异常心电图、体重超重、尿常规异常。
体检报告的指标往往能够帮助早期疾病的发现,平时大家应提高健康意识、认真阅读体检报告。
不同人群重点查什么?
20岁:传染病、慢性炎症
20来岁年纪,是身体各项功能包括抵抗力的最佳时期,年轻人一般刚刚毕业走上社会,开始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各种肝炎、消化道感染的几率就增加,比如乙型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幽门螺旋杆菌等;再加上年轻人处于性活跃期,所以感染性病等各种传染病的可能性也就大了。
建议:包括但不限于每年一次血常规、尿常规、胆固醇和肝炎全套、普通肝功能检查,已婚女性每1—2年可进行一次宫颈、盆腔、HPV和乳腺检查,男性每1—2年可进行一次胃肠镜检查。对于身体上的一些黑色素瘤需要特别小心。
30岁:血压、血糖、血脂、宫颈问题
现在人相比从前普遍“吃得多、动得少”,加上30岁时都忙于事业,应酬较多,压力也大,三高在30几岁的人身上出现的几率大大增加。
建议:除了常规检查外,还应该每半年检查一下血压、血糖和血脂,肥胖人群则每3个月检查一次。女性继续保持妇科检查项目,而男性35岁以后每1~2年增加PSA前列腺检查。
40岁:结节、肿瘤
40岁以后体质开始下降,体内激素分泌水平会发生变化,容易有情绪不稳、慢性病频发等情况。这一时期,结节、肿瘤或心脑血管疾病会初现端倪,家族遗传疾病发病率上升。
建议:体检需增加胸部CT和胃肠镜检查。有家族病史、三代以内亲属有发生肿瘤的人,需提早体检。以胃癌家族史为例,用患癌最晚者的年龄-15年,就是需要做胃镜的年纪。具体情况还请咨询医师。
50岁:骨密度、心脑血管
50岁的人,如果出现浑身疼痛,容易骨折等症状,就该考虑是骨质疏松了。又由于代谢水平降低,血管内沉积物会越来越多,容易因此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
建议:把骨密度检查作为常规项目,尤其是更年期之后的女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可做心电图、颈动脉超声、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
60岁:大脑、心脏、肠胃
60岁前一直体检,身体健康的人,在60岁之后不必要增加过多的检查,可以将重点放在疾病多发的大脑、心脏和肠胃等方面。
建议:大脑认知检查,能够及早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等痴呆症的苗头。针对心脏的有心动脉彩超等,针对肠胃的有钡餐、超声内镜等,而针对全身的肿瘤、梗塞、出血情况,可以考虑每2—3年进行一次螺旋CT或核磁共振。
这些异常指标要复查
B超一般能够查出甲状腺和乳腺结节。如果甲状腺结节指标ACRTI-RADS数值达到4类,则提示有5%到20%的恶性风险,需要在3个月内到甲状腺专科就诊,有些需要做进一步穿刺检查。3类和3类以下考虑为良性,每年定期体检一次即可。乳腺结节指标BI-RADS大于或等于4A级,也需尽快就诊,建议做钼靶和ABVS检查。
CT能够查出肺部结节。如果有恶性征象,肺部有直径大于0.5厘米的磨玻璃结节或大于0.8厘米的实性结节,患者有吸烟史、肺癌家族史等,需要在3个月内到专科随访。
甲胎蛋白AFP是原发性肝癌的指标。数值小于20时不必担心,大于400需要尽快复查。癌胚抗原CEA是肺癌和胃肠道癌症的指标,如果数值大于5,需要重点检查肺部和胃肠道。
宫颈刮片是目前广泛检查子宫颈癌最简便有效的诊断方法。宫颈刮片结果出现“鳞状上皮内病变”字样,建议到妇科进一步检查。
PSA是前列腺癌诊断的早期指标。PSA大于4μg/L时,就要去医院复查。
这3大误区要避开
1.只做五脏体检即可
很多人体检时只关注五脏的检查,而忽略了所谓的“小器官”:耳朵、鼻子、喉咙、眼睛、皮肤、身高和体重,这些如果遗漏也会留下健康隐患。例如,大多数的鼻咽癌是从体检中发现的,眼底视网膜的情况是高血压和糖尿病非常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2.日常检测不重要
因为最顶尖的医疗设备的诊断率高,大多数人在体检时只重视这些高精密仪器而不屑于做十多元钱的基本检查。事实上,复杂的仪器并不能代表一切,即使是最先进的仪器也不是全能的。例如,简单和廉价的检查如尿常规、血常规及常规能检测各种肾脏和胃肠道早期疾病。特别提醒肛门指检非常重要。
3.没有必要进行慢性病体检
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炎、胃肠病、哮喘、肾脏疾病属于慢性病,有的患者因为长期服用药物,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所以经常忽略身体检查和审查,这是不可取的。例如,糖尿病患者至少每月一次检查血糖,看是否有并发症。
快收藏!
资料/市卫健委、浙大市一医院等
编辑/楼晓勤、胡菲菲
版式/胡菲菲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如何阻止小胖子成年后肥胖
http://vod.cyol.com/vod/data/video/202307/06/b08cf19d-ed3b-4864-cea0-ca1381dec9e1/transcode_9c36998c-29ca-8983-1a66-e183128e.mp4/av-g.m3u8
“儿童时期的肥胖,会导致其未来面临更高的肥胖风险,若不进行干预,成年后可能将继续肥胖。”同济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侯凌说,“儿童期肥胖症与范围广泛的严重并发症相关联,容易引起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痛风、肥胖-通气不良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等疾病。另外,肥胖儿童的性激素分泌也时常出现异常,还可能会导致性早熟和身材矮小等问题。”《中国学龄前儿童少年超重和肥胖预防与控制指南》指出,10%-20%的肥胖婴儿将成为肥胖儿童,40%的肥胖儿童将成为肥胖青少年,75%-80%的肥胖青少年将成为肥胖成人。因此,家长们不要再认为“孩子长得像年画娃娃一样又白又胖是福”。建议家长定期监测孩子体重,对已经肥胖和潜在肥胖的孩子进行包括饮食调整、运动处方、行为改善、追踪监测和临床治疗在内的综合性干预措施。
视频制作: 实习生 王婧 文字来源:邓国欢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 来源:中国青年报
CEA升高是得癌症了吗?
潘先生在翻看自己单位体检报告时发现自己CEA化验结果是7.2ng/ml,是高于正常值的,他曾听说这是肿瘤标志物,非常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癌症,潘先生焦急地求助于沈阳六院肿瘤放疗科李春田主任,李主任在得知潘先生的顾虑后,表示潘先生的焦虑是多余的,CEA虽然是肿瘤标志物的一种,但它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癌症,接下来由李春田主任为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CEA?
CEA是一种肿瘤标志物,它的全称是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癌胚抗原正常值≤5ng/ml ,在正常情况下,CEA只存在于胎儿和胎盘组织中,而在成人中,CEA的水平非常低。
那潘先生化验结果是7.2ng/ml,我们是否该引起注意呢?其实不必恐慌,当人体出现某些疾病时,如肝炎、胰腺炎、溃疡性结肠炎等,CEA的水平也会升高。此外,吸烟、饮酒、肥胖等生活习惯也可能导致CEA升高。
CEA的水平通常会在某些癌症患者中升高,如结直肠癌、胃癌、肺癌、乳腺癌等。但是,CEA的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癌症,因为CEA的水平也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果检查中真的遇到了CEA超过3倍以上,也不等于就宣判身患癌症,但需要引起重视,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检和其他检查结果来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
在癌症治疗方面,CEA的检测可以用于监测治疗效果。例如,在结直肠癌治疗中,CEA的水平通常会随着治疗的进行而下降,如果CEA的水平持续升高,则可能意味着治疗效果不佳或癌症复发。
总之,CEA与癌症的关系比较复杂,CEA的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癌症,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其他检查结果来做出正确的诊断。关于潘先生CEA升高的情况,李春田主任详细的分析他的体检报告,并没有发现任何肿瘤,并对潘先生进行了科学防癌宣教,潘先生终于解除了心中的顾虑。
科学防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您担心自己的CEA水平,欢迎随时咨询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李春田主任。
本文撰稿:李春田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综合科主任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来源:指尖沈阳
小编说: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祝各位每一天都心怀美好,辽宁掌上健康愿陪你一路同行!感谢关注,期待分享!
本平台原创作品如转载请注明出处,合作事宜请加 QQ号:455919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