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24.6(肥胖24指数怎么算)
- 1、减肥请注意!体重指数多少算肥胖?全新BVI已推出,2个月高效瘦身
- 2、NMH:久胖伤脑!香港理工/南方医科大学团队发现,长期肥胖会影响成年人的大脑形态、功能连接和认知能力丨科学大发现
- 3、肥胖:穷人的专利?
减肥请注意!体重指数多少算肥胖?全新BVI已推出,2个月高效瘦身
导读:经常去健身房的人,健身教练总会拉着你做一个测试:BMI测试。
BMI究竟是什么鬼?按照BMI减肥到底靠谱吗?
体重指数(BMI)是通过身高和体重来衡量肥胖程度的指标,这种方法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三十年代。尽管BMI的普及程度很高,但现在人们却认为这种衡量体质的方法并不准确。
如今,BMI的替代品终于出现了,它解决了BMI最严重的问题。
美国梅奥诊所(Mayo Clinic)的一组研究人员提出了身体体积指数(BVI),这个新指标能改进我们衡量体质的方法。BVI其实就是身体总体积和腹部体积的比例,可以自己动手计算,也可以用应用程序计算。
体重指数指的是身体质量指数,也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肥胖程度和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主要用于统计分析。体重指数的公式是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我国的参考标准是,体重指数<18.5,是偏瘦,体重指数在18.5~23.9,是正常,体重指数≥24,是超重,体重指数在24~26.9,是偏胖,体重指数在27~29.9,是肥胖,体重指数≥30是重度肥胖。
肥胖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以及骨骼的发育,如果发展为肥胖症就会更严重。
梅奥诊所的预防心脏病学研究员Jose Medina Inojosa表示,虽然听起来可能有点奇怪,但腰围确实能提供关于健康状况的关键信息。多项研究已经证明,大量的腹部脂肪会增加心脏病和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2012年的大型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超过34万欧洲人的数据,并发现腰围长(男性腰围超过101.6cm;女性腰围超过87.63cm)的超重者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几乎和肥胖症患者相同。
BMI最严重的缺陷之一就在于没有考虑腹部脂肪,而只考虑到了身高和体重。因此根据BMI来衡量,某些肌肉量大而又很瘦的人会进入“超重”行列。
科学家仍然无法确定腹部脂肪过多会有损健康的原因,但他们认为,这和内脏脂肪干预脏器运作的方式有关。
BMI无法完美衡量人的体质,更完善的衡量标准应考虑到腰围。2005年,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就指出:“衡量健康状况的重点不在于你有多重,而在于你的腹部有多少脂肪。”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非常的常见。如果身体过于肥胖,有可能引起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的人要注意减肥,但是减肥速度也不宜过快。一般来说,每个月减肥体重下降1~2斤是比较正常的。短时间内体重迅速下降,对健康是有一定影响的。
快速减肥的方法就是主要通过一些多做一些有氧运动,减少热量的摄入量,尤其是油脂含量比较高的食物,脂肪含量比较高的食物,以及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是不可以吃的。要严格控制主食的摄入量,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妙手医生提示:减肥一定要在健康的前提下进行,可以通过适当控制饮食,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另外要多参加一些体育运动,来达到减肥的目的。
NMH:久胖伤脑!香港理工/南方医科大学团队发现,长期肥胖会影响成年人的大脑形态、功能连接和认知能力丨科学大发现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肥胖给全球健康带来的沉重负担已经不需要我们再多渲染,除了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风险,还与加速衰老、认知能力下降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风险增加有关。体重管理可以改善生理和心理健康,包括认知能力的改善和延缓大脑衰老。
来自香港理工大学仇安琪和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温志波团队利用英国生物库数据,探讨了肥胖的纵向轨迹与大脑形态、功能连接以及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析受试者十年间的肥胖纵向变化,研究确定了5种不同的肥胖发展轨迹。以始终保持低肥胖水平的参与者作为对照。不同肥胖发展轨迹对大脑形态、功能连接和认知功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按照肥胖的发展严重程度逐渐加重,始终保持高肥胖水平的参与者受影响的大脑区域最为广泛。
研究发表在《自然·精神卫生》杂志上。
研究从英国生物库提取参与者的肥胖指标、大脑影像以及认知数据。根据肥胖指标,在50538名参与者中识别出5种不同的纵向肥胖轨迹,高稳定组占比13.5%,所有肥胖指标在各时间点均保持较高水平;中稳定组占比48.0%,所有肥胖指标均维持在中等水平;升高组占比7.6%,所有肥胖指标最初处于中等水平,呈上升趋势;下降组占比6.3%,所有肥胖指标最初处于中等水平,呈下降趋势;低稳定组占比24.6%,所有肥胖指标在各时间点均保持较低水平。
排除既往患有躯体、神经或精神疾病的参与者,最终纳入24460名参与者进行大脑形态分析,24013名参与者进行功能连接分析。
分析以低稳定组作为对照。整体上看,肥胖对大脑形态和功能连接具有持久影响,肥胖参与者的大脑形态和功能连接表现出渐进性恶化趋势,按照下降组-升高组-中稳定组-高稳定组,恶化程度依次递增。
肥胖发展轨迹对皮质厚度(左列)、皮质下体积(中列)和功能连接(右列)的影响
具体来说,与对照组相比,下降组左侧中颞叶和右侧海马旁回表现出轻度的皮质变薄和功能连接受损,皮层下体积没有显著减小。相比之下,升高组的变化就更加显著,不仅中央前回、额上回、额中回等区域皮质厚度变薄,丘脑、壳核、伏隔核等皮层下体积也表现出显著减少,边缘系统、皮层下网络和小脑网络出现功能连接障碍。高稳定组中,发生变化的大脑区域范围更大,发生功能异常的大脑连接网络也更广泛。
认知功能评分
认知功能分析包括流体智力(FI)、工作记忆(NM)、数字符号转换(SDS)、配对记忆(PM)和轨迹追踪测试A/B(TMTA/TMTB)分析。与对照组相比,升高组、中稳定组和高稳定组与推理能力、工作记忆和视觉运动速度下降有关,但是中稳定组和高稳定组在视觉记忆方面表现较优,配对匹配测试错误较少。
调整协变量之后,中介分析显示,肥胖不仅直接影响认知功能,还通过影响大脑结构和功能连接,间接影响视觉运动速度、推理能力和记忆能力。
总的来说,研究识别出5种肥胖发展轨迹,下降、升高、中稳定、高稳定组表现出渐进性的大脑损伤,从皮层厚度轻微异常和功能连接变化,逐步发展为广泛的大脑损伤,并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认知能力下降。
研究强调了对肥胖进行全面、长期监测和管理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Zhang, D., Shen, C., Chen, N. et al. Long-term obesity impacts brain morphology,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and cognition in adults. Nat. Mental Health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4220-025-00396-5
本文作者丨王雪宁
肥胖:穷人的专利?
2014年2月25日,美国迈阿密,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与儿童一起做瑜伽、学习舞蹈和玩高尔夫球等,推广由她所发起的“动起来”计划。
最新研究显示,去年全球有30%的人口(约21亿人)超重或肥胖;其中美国的肥胖者最多,占全球肥胖人口的13%。
长久以来,肥胖被认为是生活优越的标志,富有与大腹便便似乎存在某种因果关系。然而,多少有些颠覆认知的是,肥胖正越来越成为穷人的专利。最新的数据显示,韩国每3名成年人中就有一人肥胖,且收入越低,肥胖率越高。这种现象绝非韩国独有,不少国家都存在,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
颠覆认知的“越穷越胖”
在一般人印象中,穷人瘦骨嶙峋,人越穷还越胖,多少有些颠覆认知。不过,现实就是如此。
韩国保健福利部和疾病管理本部本月18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韩国19岁以上的成人肥胖率为32.8%,且收入越低的人群,肥胖率越高。从性别来看,男性(36.1%)肥胖率高于女性(29.7%),50至59岁为肥胖高发年龄。从收入水平来看,收入下层、中下层、中上层和上层的肥胖率分别为34.7%、35.7%、31%和30.1%。该调查结果与2008年实施的调查相比,收入下层的肥胖率上升1.8%,而收入最上层的肥胖率仅上升0.1%,收入差距带来的健康不平等现象正在恶化。
这一现象绝非韩国独有。2011年7月,美国人健康基金会曾发布一份名为“f就是肥胖”的研究报告,专门谈到美国穷人面临的肥胖问题。该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穷人家庭肥胖症的人群比例远高于中等和高收入家庭比例。年收入1.5万美元以下的家庭,肥胖人口的比例为33.8%,年收入1.5万至2.5万美元的家庭,肥胖人口的比例为31.8%,年收入2.5万至3.5万美元的家庭,肥胖人口的比例为29.9%,年收入3.5万至5万美元的家庭,肥胖人口的比例为29.5%,年收入5万美元以上的家庭,肥胖人口的比例为24.6%。
穷人家的孩子长得“皮包骨”?这种观点可能也要改一改了。人们普遍认为,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是营养过剩,所以有钱人的孩子更容易长胖。然而,过去十多年里,全球多个调查研究的结论显示,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比富有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受到肥胖、超重等问题的困扰。
英国的肥胖率在发达国家中名列前茅。2013年初,时任英国公共卫生大臣安娜·苏布赖宣称,英国国内出现一种趋势,即越是贫穷的家庭,越有可能出现孩子体重超标的现象。根据英国政府2012年12月公布的数据,全国11岁的贫困家庭儿童当中,有超过24.3%的人有体重超标问题,而富裕家庭的同龄儿童肥胖率只有13.7%。
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
“穷人胖,富人瘦”,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从营养学上来看,单调的高脂肪、高热量的食品容易造成人身体肥胖。而穷人家庭在饮食结构上则摄取更多高脂肪和高热量食品,由于资金限制,食用蔬菜和水果的比例偏低,饮食的多样性选择也不比富人。2010年4月,《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发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一项研究,发现由于健康的低卡路里食品一般价格更贵,穷人很少选购,而更多地选择高卡路里的垃圾食品。
导致穷人肥胖的另一大原因是,穷人需要付出更长的时间去工作,所以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少,还缺乏足够的锻炼时间和器材。2008年7月出版的《一般精神医学文献》上的一项研究称,认为肥胖的人较快乐,这一说法纯属人们的想象,与事实根本不符。相反,肥胖与抑郁等神经失调有强正相关,而工作压力则与抑郁有很大关系。
穷人家的孩子为何更易肥胖?苏布赖指出,贫穷家庭的父母往往给孩子提供“大量廉价垃圾食品”,是导致孩子体重超标的主要原因之一。她说,这些垃圾食品往往价格低廉,贫穷家庭的家长往往为他们的孩子购买这些食物,甚至有家长直接带孩子到路边的快餐店吃早饭。
许多家庭已经失去了坐在餐桌上吃饭的习惯,这也是导致儿童肥胖的原因之一。“我经常看到孩子们进入路边的商店,购买一个三明治,甚至薯片、碳酸饮料等作为早餐。”苏布赖表示,家长应该为孩子的身体健康着想,为他们提供恰当的食物,并让孩子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她同时对一些食品制造商提出警告,要求他们严格削减产品中脂肪、糖分的含量。
此外,也有研究人员解释称,低收入家庭的父母通常没有能力购买汽车,因此他们更愿意购买那些脂肪和糖分含量较高而储存寿命长的食物。并且穷人的住宅区,也基本少有运动场地、人行道以及娱乐设施等,导致孩子们在摄入大量高热量食物后缺乏必要的运动,从而更容易变胖。
多国出招应对肥胖
目前,经济状况与肥胖的关联引发各界关注,相关的应对措施已出炉。
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高调倡导一项名为“动起来”的全民计划。为减少美国肥胖儿童数量,改变美国人整体偏胖的现状,米歇尔呼吁国民健康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在一些重要节日,白宫还常常公布第一家庭的食谱,而这些食谱立即会影响到千家万户的食品采购清单。
2008年,纽约市议会通过一项议案,在低收入社区增设1000个流动果蔬摊位。这一举动旨在让社区居民多吃蔬菜水果,帮助他们对抗肥胖和其他健康问题。2012年初,纽约市又公布一项校园饮食改善计划,提出用新鲜西红柿和厨师配制的沙拉取代面包馅饼和罐装水果。该计划被认为是美国学校伙食标准15年来的首次重大变革。去年6月,纽约市一廉租房小区新建的一个大型菜园举行落成仪式。该菜园旨在通过为居民提供天然无污染的产品,使他们可以直接获得可放心食用的蔬菜,从而达到抑制肥胖的目的。
丹麦、芬兰、法国等肥胖高发国家,2012年通过向高脂高糖食品征税的法案。一些国家还想出鼓励家庭医生为肥胖者开“运动处方”、向过重人士施罚等辣招迫使民众减肥。这些政府干预多少有助于促进年轻人重拾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对是那些社会经济地位比较低的年轻人。最新的研究报告表明,1980年代和1990年代出生的青少年肥胖增长趋势已经趋于平稳。
(中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