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 肥胖(喝酒肥胖纹就会变红)
喝酒易变胖?这两个原因让你不知不觉长肉!
如今,随着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加,许多人喜欢通过喝酒来减轻压力。有些人喝酒是为了工作娱乐。大家都知道喝酒伤肝,同样也知道酒会增加一系列疾病风险。
对于长时间手不离杯的人来说,体重迅速增加就比较明显了,尤其是那些喜欢在晚上开怀畅饮的人。对于杜康的粉丝们来说,肚子是最容易发胖的部分。对于想减肥的人来说,如果不戒酒,很难达到减肥的效果。
喝酒为什么会胖?
1、影响身体的消化速度和代谢
酒精中的能量是“无用热量”,不被身体储存。酒精进入人体后,一小部分通过汗液、尿液和呼吸排出体外,其中大部分通过肝脏代谢为二氧化碳、水和热量。
酒精使人发胖的根本原因不是它本身的卡路里,而是它影响了人体内胰高血糖素的正常发挥。
喝酒时,酒精进入身体会使身体如同兵临城下。肝脏会暂时停止原来的工作,优先处理体内的酒精,胰高血糖素被抑制。当肝脏排出酒精时,身体不会燃烧脂肪和葡萄糖。
根据经验,肝脏处理1单位酒精需要一小时。一瓶600毫升啤酒含有2单位酒精。一般来说,吃了一瓶啤酒后2小时内,身体不会燃烧脂肪和消耗葡萄糖。
酒精进入人体后,会被肝脏分解,肝脏具有储存能量的功能。酒精进入人体后,肝脏会分解酒精而忽略能量的储存。无处可去的能量容易积聚成体脂,肝脏分解酒精的过程促进中性脂肪的合成,诱发脂肪肝,导致肥胖、肝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
2、会增加饮食量
喝酒能刺激人的食欲。一些研究表明,酒精会使人的大脑感到饥饿。它会降低人们的自律性。明明已经吃饱了,当看到食物时,仍然会感到饥饿。人们喝酒时,主要是群体行为。在这样的环境下,它可能会影响人们的食欲。不受控制地喝酒和吃饭,发胖是正常的。
许多人在喝酒的时候喜欢吃东西。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方面,可以压酒;另一方面,喝酒时,人们的胃口会变好,吃了很多食物。对于长期喝酒的人来说,会吃更多的食物,这很容易导致肥胖。喜欢晚上喝酒的人体重增长速度更快。
除了酒精对体重的影响外,许多人往往忽视的是,大多数酒精是碳和水的来源,这是不可忽视的。
例如,啤酒中的谷物、葡萄酒中的葡萄糖和市场上的许多酒精饮料现在都含有糖和其他碳水物质,过去称之为液体卡路里。这些看似无碳的水在控制体重方面也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通过以上讨论,相信每个人都能回答饮酒是否会使人发胖的问题。对于那些进行体重控制管理的人来说,应该放弃喝酒的习惯,多做运动来减肥。如果想要成功减重或减脂,避免酒类的摄入必然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身体是自己的,如果身体垮了,一切皆是浮云。
酒精不能转化成脂肪,那为什么还说喝酒容易胖?
俗话说,“小酒怡情,大酒伤身”。少量饮酒,有一定的保健作用,能够活血通络,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帮助。但大量饮酒或酗酒,则会有害于健康。
酒精,学名乙醇,是饮用酒的主要成分,其分子小,既溶于水,也溶于脂。研究表明,空腹饮酒,酒精进入胃肠道,30min之内就能被完全吸收进入血液。因此,喝酒之前,吃点食物或喝袋牛奶,都有助于延缓人体对酒精的吸收。
进入人体内的酒精,约90%是在肝脏代谢解毒。剩余部分则通过尿液和呼吸排出体外。酒精在肝脏代谢的中间产物乙醛,对肝脏有直接的毒性作用,如果未能及时代谢清除掉,会对肝脏造成损伤,引发脂肪肝、肝硬化等疾病。
通常,酒精在肝脏内,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代谢成乙醛。一是在细胞质内,酒精在乙醇脱氢酶(ADH)的作用下,生成乙醛;二是通过内质网中的微粒体乙醇氧化系统(MEOS),在氧气、细胞色素P450酶系和NADPH(还原性辅酶II)的参与下,将酒精氧化成乙醛。
经氧化代谢,生成的乙醛,再在乙醛脱氢酶(ALDH)的作用下,生成乙酸。乙酸进一步酰基化生成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TCA循环),彻底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
由于微粒体乙醇氧化系统(MEOS)的米氏常数值(Km)高于乙醇脱氢酶(ADH)的米氏常数值。其对乙醇的亲和力较低,只有当血液中的酒精的浓度过高时,才能被激活。因此,酒精经乙醇脱氢酶(ADH)作用生成乙醛,是体内酒精代谢的主要途径。
酒精及其代谢的中间产物乙醛,对机体均有毒性作用,人体会优先代谢清除。如果未能及时代谢消耗掉,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同时,随着血浆中乙醇和乙醛浓度的升高,会出现面色潮红,头痛、恶心呕吐、嗜睡等醉酒现象。
因此,在酒精代谢的整个过程中,乙醇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是非常关键的两个酶,其数量和活性直接影响酒精的代谢速率。然而,研究显示,人群中乙醇脱氢酶(ADH)的数量及活性相近,而乙醛脱氢酶(ALDH)的数量及活性则存在明显的个体和种族差异。换言之,体内乙醛脱氢酶(ALDH)数量及活性不足的人,乙醛清除速率缓慢,更容易醉酒。
酒精究竟是如何导致肥胖的呢?
酒精导致肥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酒精会抑制糖和脂质的分解代谢,促进脂肪合成。酒精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NADH,以致NADH/NAD 的比值明显升高。进而使体内所有需要NAD 的酶都受到抑制,三羧酸循环活性下降,乙酰辅酶A堆积。最后导致体内糖和脂类的分解代谢受到抑制,促进脂肪合成,使得更多脂肪堆积储存在体内。
二是酒精会节约其他产能营养素。酒精也是种能源物质,但是,它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其进入人体后,会被优先代谢清除掉,不能转化为脂肪。即使当酒精和脂肪同时存在时,机体也更倾向于储存相对无害的脂肪。然而,每1克酒精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可以释放7千卡的能量,这样可以节省体内其他供能物质,而节省的这部分物质则会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
综上,酒精虽不能直接转化为脂肪,但是会阻碍脂肪分解,促进脂肪合成,同时,它也是“空热量”食物,能够节约其他的产能物质。
喝酒与发胖:那些你不知道的真相
很多人在畅饮之后,可能会发现体重在不知不觉中上升。你知道为什么吗?
酒精,看上去只是杯中的 “欢乐水”,实际上是一颗高热量 “炸弹”。每克酒精蕴含 7 千卡热量,这数值仅次于每克 9 千卡的脂肪,远高于糖类和蛋白质的 4 千卡。
就拿常见的啤酒来说,一瓶 500 毫升、酒精度 5% 的啤酒,所含酒精约 25 克,光酒精就带来 175 千卡热量,相当于吃了一碗多米饭。要是长期大量饮酒,这些额外热量不断涌入,身体就像一个不断充气的气球,发胖也就不稀奇了。
不仅如此,酒精还是个 “食欲煽动者”。它会干扰大脑神经递质,刺激神经肽 Y 释放,让你感觉饥肠辘辘,从而摄入更多食物。
试想一下,在微醺之际,面对炸鸡、薯条等美味下酒菜,谁能忍住不 “大开吃戒” 呢?如此一来,热量摄入如脱缰野马,体重自然难以控制。
从代谢层面看,酒精又像一个 “捣乱分子”。肝脏在处理酒精时会优先 “照顾” 它,使得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正常代谢被搁置。
长期饮酒易致肝脏损伤,脂肪代谢受阻,只能在体内 “安营扎寨”。同时,酒精代谢产生大量热量,且优先被身体使用,其他食物热量便被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
有科学研究表明,在酒精代谢过程中,约 3% - 5% 的酒精最终会转化成脂肪,这无疑为肥胖 “添砖加瓦”。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滴酒不能沾。适量饮酒,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建议,男性每日饮酒酒精量不宜超过25克,女性则不宜超过15克。
参考这一原则,一般不会直接引发体重剧增。但若是毫无节制,过量饮酒必然导致热量过剩,肥胖也将悄然降临。
所以,酒虽好,莫贪杯。若想保持身材与健康,需在饮酒时有所克制,同时搭配均衡饮食与规律运动,让身体在享受生活乐趣的同时,也能维持良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