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外源性肥胖和类源性肥胖(外源性肥胖又称)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0
文章目录:

皮肤科医生:荨麻疹,肥大细胞闹的

来源:【生命时报】

主讲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 曹 源

全身起“蚊子包”,刺痒难耐,这是怎么了?很有可能是荨麻疹。对于荨麻疹,其实许多朋友并不了解,本期就来带您了解这种“听上去就痒”的疾病。

荨麻疹有哪些分类?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皮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约30%的人一生中至少发生过一次荨麻疹。

根据患病时间长短,可将荨麻疹分为急性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的症状持续时间在6周以上。

根据病因还可将荨麻疹分为自发性荨麻疹和诱导性荨麻疹。其中诱导性荨麻疹包括皮肤划痕症、冷性荨麻疹、延迟压力性荨麻疹、水源性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振动性血管性水肿、胆碱能性荨麻疹、和接触性荨麻疹等。

荨麻疹有哪些症状?荨麻疹主要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痒。风团的形状和大小可变、中央隆起,周边常伴有红晕,通常在24小时内自行消退,但常在身上其他区域轮流出现。大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病程可达数年,甚至长达50年。

然而,荨麻疹不能与风团画等号,一些荨麻疹患者还会出现血管性水肿,主要表现为突发的真皮或皮下组织肿胀,伴瘙痒、疼痛和烧灼感(如眼睑和口唇)。相较风团,血管性水肿的持续时间更长,可达72小时。

除了风团和血管性水肿外,病情严重的荨麻疹患者还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闷及呼吸道梗阻等全身症状,若累及喉头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如果荨麻疹患者出现了发烧和呼吸困难,需要尽快前往医院急诊科处理。

荨麻疹的病因有哪些?荨麻疹的病因非常复杂,根据来源不同一般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外源性因素多为一过性,内源性因素多为持续性。

外源性因素:阳光直晒、皮肤受到摩擦和压力、冷热刺激、吃了某种食物或药物、吸入过敏原等。

内源性因素:细菌和病毒感染、劳累、紧张和慢性疾病等。

除以上因素外,还有其他诱发病因。通常急性荨麻疹较易找到原因,而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多难以明确。据目前的研究,成人或儿童的慢性荨麻疹症状,很少由过敏引起,而是自发性的。

人体中的肥大细胞是引起荨麻疹最主要的效应细胞,其广泛分布于皮肤及内脏黏膜下的微血管周围,具有强大的免疫调节功能。虽然名字叫做肥大细胞,但是它与肥胖毫无关系。荨麻疹患者体内的肥大细胞可通过不同机制被激活,释放出组胺、类胰蛋白酶、白介素、白三烯等物质,导致风团、水肿和瘙痒症状。其中一种重要机制,是人体内一种免疫球蛋白IgE,它在荨麻疹发病机制中具有核心作用,IgE可通过不同方式激活肥大细胞,进而释放上述组胺等炎症介质,导致荨麻疹症状。

荨麻疹,尤其是慢性荨麻疹病因不明,迁延不愈,部分患者具有自限性。医生治疗的目的是控制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最重要的是避免病情复发。

本文来自【生命时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肥胖不只是“馋”出来的,内在生理因素也很关键!

肥胖一直以来,都认为是管不住自己,吃得多的因素引起,也就是一种饮食行为的问题,但似乎都忽视了内在的生理因素。一般来说,肥胖的根本原因主要为内在的生理因素、遗传因素和外在的饮食因素导致。今天的重点是来说说内在的生理因素。

内在生理因素主要有哪几个方面呢?

其一、遗传因素

近十多年各种动物实验和人类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单纯性的肥胖可呈一定的家族倾向,肥胖的父母常伴肥胖的子女,与父母体重正常者,其子女肥胖几率的10%相比,父母其中1人或2人均肥胖着者,子女肥胖的几率分别增至50%和80%。也就是说,父母的基因传给下一代的影响很大。

其二、瘦素

瘦素,是一种能够调节食欲和体重的激素,又称之为脂肪抑制素,是肥胖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有脂肪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激素,瘦素对机体能量代谢和肥胖的发生有重要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呢?瘦素一方面作用于下丘脑的摄食中枢,产生饱食感而抑制摄食行为;而另一方面瘦素广泛作用于肝脏、肾脏、脑组织、脂肪组织等的瘦素受体,使其活跃,增加能量消耗,在肥胖人群中95%以上的人存在内源性瘦素缺乏和瘦素抵抗。说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这个瘦素与胰岛素有着异曲同工之意。

也就是说,有些人,天生大脑的摄食中枢不灵敏,或者各器官瘦素不活跃,导致人体产生饱腹感失灵,永远有一种吃不饱的情景。

上世纪发现瘦素的生理学家科尔曼和杰弗里因在很多研究中详细的叙述了控制食欲的神秘因子,也发表了一种与当时主流相悖的结论:“肥胖不只是与意志力有关,还涉及到了遗传生理因素”。

其三、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大家不陌生,是胰脏内的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也是体内唯一降血糖的激素。胰岛素抵抗,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使食欲旺盛,进食量大,促进脂肪的合成和积蓄。

当然了,我们熟悉的胰岛素抵抗一般是由于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导致,但同样遗传因素也是其中一点。

除了以上之外,还有一种那就是脂肪组织的变化,这个与年龄就有关了,为什么有的人年轻的时候吃的很多却不胖,反而到了中年后吃的并不多,却开始发胖?这个不仅仅与身体活动减少有关,还和体内脂肪组织的变化有关。一般认为脂肪细胞数目逐渐的增多与年龄增长及脂肪堆积程度有关,很多从儿童时期肥胖的人,成年后体内脂肪细胞的数目就会明显增多,而缓慢持续的肥胖既有脂肪组织的肥大又有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多。也就是说一个肥胖者的全身脂肪细胞可比正常人体细胞增加3倍以上。

人体的脂肪组织有两种,一种是白色脂肪组织,主要起到储存能量,将过剩的能量转化为甘油三酯存在于脂肪细胞,且可以无限储存。而另一种是褐色脂肪组织,是一种产能器官,当摄食和寒冷的环境下,褐色脂肪细胞中的脂肪可起到燃烧功能,这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体内的褐色脂肪大于白色脂肪,那么燃烧脂肪的功能就强大,若体内的褐色脂肪功能低下,那么白色脂肪的储存功能就会强大,同时也就会肥胖。

综上所述,有时候一个人的肥胖,不能全怪罪于嘴馋,管不住嘴或者没有意志力和自律性,不能对肥胖者予以歧视。最后在世界肥胖日之际,给大家总结两点:

. 肥胖对健康的危害很大,遗传性也很强,为了下一代,为人父母一定要控制好自身体重;

. 虽然肥胖的遗传性很强,但不能把“责任”都归结于父母,后天生活方式和饮食行为更应该注重。

为什么说减肥行业是朝阳行业?

脂肪如洪水,疾病如猛兽。

第 064 期

编辑 | 华减君

01

肥胖现状不容乐观

我国肥胖人口位居世界第一

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饮食结构的不尽合理,肥胖病在发达国家及经济迅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中迅速蔓延,发病率逐年攀升,且呈现出年轻化态势。

以前总说美国胖子多,但早在2016年,我国便已全面超越美国,成为了世界肥胖人口第一大国。当年的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成年人肥胖数已达8960万,其中男性肥胖人数4320万人,女性肥胖人数4640万人。

而最新的数据表明,截止2020年12月,我国肥胖人数已接近3亿(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中),其中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已超50%,6岁-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近20%,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达10%。

如此巨大的市场,减肥行业是当之无愧的朝阳行业。

肥胖是一种病

想我泱泱大国,本该是男人强壮,女人苗条,不料却成了肥胖人群世界第一。按照这个态势发展下去,肥胖问题带来的又岂止是个人的困扰。

坐在沙发上“葛优瘫”的一些人肯定不服,胖怎么了?吃你家大米了?

然而要知道的是,肥胖已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十大慢性疾病之一,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当今社会仅次于吸烟的致死原因。

数据显示,人体每增加5公斤体重,患冠心病的几率就将升高14%,中风危险率提高4%,缺血性中风提高16%。而这些疾病,正是多年来位居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居民死因之首,肥胖症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隐形 “杀手”。

脂肪如洪水,疾病如猛兽,如不妥善应对,最后倒霉的将会是家庭,乃至国家。

胖子在不同国家的“待遇”

事实上,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意识到了肥胖的危害,也对此采取了相应的举措。

日本:太过肥胖算违法。日本在10年前就明文规定40岁以上的男性腰围不得超过85公分,女性腰围不得超过90公分,腰围超标者将被强制接受健康教育。地方政府和私人企业对推动减肥不利的话,还会被罚款。

● 美国:胖子工资低。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在美国,肥胖影响雇员的薪水。当一个女人超重时,她不大可能获得一份高薪的白领工作。另外,胖子的薪水比正常员工要少4.5%,且工资增长幅度要比体重正常的人低6%。

丹麦:征收“肥胖税”。自2011年起,丹麦成为世界上首个征收“肥胖税”的国家,现在英国也喊着要征收“肥胖税”了。我们知道,经商要交税,个人收入要交税,但是你是否听说过“肥胖税”。

欧盟:肥胖可视为残疾。欧盟最高法院提出:若员工因肥胖而引起的行动不便或者让疾病突发,致使他无法顺利完成工作,那就允许企业将肥胖视为一种缺陷。

02

减肥行业前景可期

做健康的传递者

肥胖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很多肥胖者的身体更是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而我国的肥胖群体却如此众多,这既是减肥养生行业的机会,更是我国高度重视的战略规划。

我国政府始终倡导对于肥胖要坚持预防为主,推动健康养生产业的有序发展。

当前国内减肥行业的发展严重滞后,要让数以亿计的肥胖患者改变现状,调理好身体健康,势必要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减肥养生的行列中来,成为健康的传递者。

要“瘦”更要健康“瘦”

面对肥胖大多数人都是选择自己减或是网上购买减肥产品。然而,这些方法却未必能奏效。

肥胖从成因上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内源性肥胖是遗传、机体内分泌紊乱等原因造成的,仅占肥胖人群的20%~30%。外源性肥胖又叫单纯性肥胖,占了肥胖人群的70%~80%,主要归因于摄入食物过多、运动过少等后天生活习惯不当。

内源性肥胖属于减肥的难点,单纯依靠减肥产品或自己节食运动很难改变,外源性肥胖则相对容易控制。

此外,很多减肥方法除了效果一般外,还会影响身体健康。如常见的轻断食减肥、催吐减肥、药物减肥、手术减肥、过度运动减肥等。

因此建议肥胖症患者能够擦亮双眼,不可偏听偏信,急功近利,而应当主动咨询专门的医师和正规的品牌机构。

只有做到科学减肥、健康减肥,才是真正的享“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