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型肥胖和隐藏性肥胖(肌肉型肥胖和脂肪型肥胖哪个好减)
有一种胖叫“隐性肥胖”?看不见却很伤人,该如何改善?
有一种苗条叫“看着很瘦”,有一种肥胖叫“隐形肥胖”。什么是隐形肥胖?顾名思义,就是看起来很瘦,但实际上却有很多肉,而且这些肉大多长在了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也就是肝脏、肠道、胰脏的周围。隐性肥胖多见于办公一族,以及使用节食、药物减肥、运动方式不当的错误减肥人群。隐形肥胖有哪些表现,如何改善隐形肥胖呢?
“运动才是真手段,肌肉才是硬道理!”脂玫乐首席营养师表示,运动的时候不能一味的只做有氧运动而忽略力量训练,力量训练能更好的增加肌肉含量,从而提高基础代谢。可以每天进行30-60分钟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骑自行车后,再加上力量训练5-10分钟,如平板支撑,跳绳、俯卧撑等。有氧运动可以持续性消耗脂肪,再通过力量训练增加肌肉量,提高代谢,从而更好的达到燃烧脂肪的效果,同时体型会变得越来越紧致有曲线。
脂玫乐首席营养师推荐用粗粮代替主食,如用全谷物、杂豆和薯类来替代精制谷物。像大家所熟悉的红豆、豌豆、红薯等粗粮,不仅供能较低,膳食纤维还很高,营养素也较全面。增加蔬菜的摄入,如西兰花、上海青、生菜等,蔬菜体积大饱腹感强,且热量较低。另外,在肉类食品中可以选择鱼虾和禽类,如草鱼、瘦牛肉、河虾,热量低,蛋白质高,更有利于减肥。要避免高脂高热量的肥肉和荤油,烹饪方式尽量选择低油低盐的蒸、煮、炖、拌等。
通讯员高洁 潇湘晨报记者张树波
【来源:潇湘晨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肥胖也分等级?按照国际的标准,自查一下希望你不是最严重的等级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
一提到肥胖,很多人觉得不过是体重增加、身材走样。可你知道吗?肥胖是体型问题,它还是一种被医学正式定义的慢性疾病。而且,肥胖是分等级的!
如果你的BMI(身体质量指数)已经“超标”,甚至达到了某些级别,可能健康风险已经悄悄在敲门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肥胖的等级划分、它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科学应对这个看似简单却复杂的问题。
肥胖是外貌问题,还是健康的隐形杀手在医学上,肥胖影响外形,更是众多疾病的温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全球有超过10亿成年人超重,其中约6.5亿人属肥胖。
肥胖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某些癌症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
小王(化名)是一位35岁的上班族,身高1.75米,体重却达到了95公斤。因为长时间坐着工作、缺乏运动,他的BMI达到了31(属于肥胖)。
起初,他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异常,只是偶尔感觉喘不上气。
直到有一天,他在公司例行体检中被诊断为Ⅱ级肥胖(中度肥胖),还伴有高血压、脂肪肝和高血糖。这一诊断让他意识到,肥胖背后隐藏的,是一连串健康危机。
医学上,肥胖的衡量标准主要是BMI(身体质量指数),其计算公式是:
BMI = 体重(kg) ÷ 身高²(m²)
根据WHO的标准,肥胖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 正常范围:BMI 18.5-24.9
o 健康体重。
· 超重:BMI 25-29.9
o 需要注意饮食和运动。
· Ⅰ级肥胖(轻度肥胖):BMI 30-34.9
o 健康风险开始增加。
· Ⅱ级肥胖(中度肥胖):BMI 35-39.9
o 健康风险明显增高,可能伴随代谢紊乱。
· Ⅲ级肥胖(重度肥胖):BMI ≥ 40
o 又称“病态性肥胖”,是多种慢性疾病的高危人群。
除了BMI,腰围和腰臀比也是衡量肥胖的重要指标。对于亚洲人群来说,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女性腰围超过80厘米,就已经属于腹型肥胖(俗称“苹果型身材”),这类型肥胖对健康的危害尤其显著。
肥胖的危害是体型变大,还会对身体的多个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1. 心血管系统
肥胖会导致高血压、高血脂,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长期肥胖的人群中,心肌梗死和中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人群。
2. 内分泌系统
肥胖人群易患糖尿病,尤其是Ⅱ型糖尿病。脂肪堆积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血糖水平难以控制。
3. 呼吸系统
重度肥胖者常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即睡觉时反复出现呼吸停止,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和心肺功能。
4. 消化系统
肥胖会增加脂肪肝、胆结石、胃食管反流等疾病的风险。长期脂肪肝还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5. 肿瘤风险
多项研究表明,肥胖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结直肠癌等多种癌症密切相关。肥胖引起的慢性炎症,是促进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
1. 管住嘴:健康饮食是第一步
饮食调整是控制体重的关键。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 减少热量摄入:避免高脂肪、高糖分食品,如油炸食品、甜饮料等。
· 增加膳食纤维: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有助于增加饱腹感。
· 合理分餐:一天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 控制油盐: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人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油不超过25克。
2. 迈开腿:坚持运动是关键
运动对于减肥和维持健康至关重要。推荐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游泳等。力量训练也很重要,可以帮助提高基础代谢率,防止肌肉流失。
3. 医学干预: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对于Ⅰ级以上的肥胖患者,尤其是伴有并发症的人群,可以考虑医学干预,包括:
· 药物治疗:如奥利司他、司美格鲁肽等,这些药物能抑制食欲或减少脂肪吸收。
· 手术治疗:对于重度肥胖者,胃肠减容手术(如胃旁路术)可以作为最后的选择。
4. 心理支持:健康管理需长期坚持
肥胖的成因复杂,与饮食和运动有关,还可能受到心理、遗传等多方面影响。建立合理的健康观念,避免情绪化饮食,是长期控制体重的关键。
肥胖的预防:未雨绸缪,胜过亡羊补牢防控肥胖需要从生活的点滴做起:
·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作息,避免熬夜,减少压力。
· 培养健康意识:定期体检,关注体重、腰围和血脂等指标。
· 关注儿童肥胖:儿童时期的肥胖往往会延续到成年,家长应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
未来趋势:肥胖治疗的新希望
近年来,肥胖治疗领域取得了不少突破。利用肠道菌群调节来控制体重的研究正逐渐兴起;新型抗肥胖药物正在研发中,可能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AI技术也被应用于个性化健康管理,帮助人们精准记录饮食、运动和体重变化。
肥胖是一个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健康问题,但它需要每个人的重视和坚持。不论你目前属于哪个等级,都不必灰心。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辈子的事情,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最后,给自己设立一个小目标吧:从今天开始,每天多运动10分钟,少吃一口高热量食品,向健康迈出一小步,你的身体会感谢你!
如果你对自己的体重状况不确定,不妨用BMI公式计算一下,看看自己属于哪个等级?留言告诉我们你的结果,一起交流健康生活的心得吧!
信息来源:
1. 世界卫生组织(WHO)官方网站
2. 《柳叶刀》关于肥胖与健康的研究报告
3. 中国营养学会的膳食指南
本文所述内容,均基于现有科学知识和中医理论整理而成,旨在为读者提供健康科普信息。如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
你也是瘦胖子吗?这种“隐性肥胖”用6招帮你判别
来源:医学信使
很多女生看起来四肢瘦瘦的,仔细一看却有突起的小腹、腰间还会挤出赘肉,怎么回事?这种「隐性肥胖」是许多人的大敌,不只让人穿衣服需要遮遮掩掩的,更会造成健康的危害。
有些人看起来很瘦,但体脂并不低,这种从外表看不出来的肥胖,到底该怎么辨别?其实有一些诀窍。拒当瘦胖子,「增肌减脂」就是第一步。
你身旁也有这样的人吗?总是大吃大喝、不运动,却一点也不胖,四肢甚至超纤细。其实不见得要羡慕他们,因为有一种说法叫「瘦胖子(skinny fat)」,或「隐性肥胖」,也就是体重正常,却可能因为不运动、饮食不均衡,而有表面上看不出来的健康问题。
纽约减重管理专家克兰( Lauren Klein)表示,「瘦胖子」的BMI通常正常甚至偏低,但经过进一步检查后,毛病可不少:「他们可能都已经出现糖尿病患者的诊断指标(diagnostic markers),例如高血糖、好胆固醇偏低、高甘油三酯、炎症,以及高血压。」
「隐性肥胖」的定义如下:BMI<25,体脂率>30%→「隐性肥胖」;BMI<25,体脂率25%~29.9%→「有隐性肥胖的倾向」
「隐性肥胖」者看似瘦不见得就没有健康风险,脂肪可能隐藏在看不见的地方。
「瘦胖子」的健康风险
因为天生身材偏纤细,这些很瘦的胖子往往不太忌口也不爱运动,长期下来肌肉量偏低、维生素摄取不足,除了上述的高血压、高血脂风险,也可能出现疲倦、注意力难集中,以及新陈代谢不良的状况。
美国2008年就曾有数据显示,美国正常体重的成人中,大约四分之一心脏都不甚健康,有高血压、高胆固醇问题。2013年的研究则显示,成人即使BMI正常,但只要体脂偏高,仍然有较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2014年还有一份研究指出,BMI正常、但高体脂的人,罹患新陈代谢疾病甚至因此死亡的风险,比任何其他族群都还要高。
有隐藏性肥胖问题的人,容易心情烦躁,身体不舒服。此外,女性还可能会出现「多囊卵巢综合症」,造成生理期不顺、排卵障碍,进而导致受孕困难的危险。而容易出现隐藏性肥胖的人,有以下4种特征:
1. 有过度节食减重的经验
过度节食减重虽然会使人体重「直直落」,不过却容易导致营养不足、肌肉太少等不利于身体的副作用,不仅会降低新陈代谢率,也容易导致复胖,使脂肪堆积在腹部周围,造成隐藏性肥胖。
2. 常常吃零食
「内脏脂肪」是蓄积在体内的脂肪,燃烧时可以转化为能量,给身体动力,不过脂肪过剩则容易堆积在腹部周围,导致隐藏性肥胖。若是你常常在肚子饿、嘴馋的时候,马上吃零食止饥,就容易使体内脂肪「没机会」燃烧,让内脏脂肪消耗不了,更容易堆积在腰腹周围。
3. 偏食
许多人减肥时喜欢只吃些热量低的蔬菜,几乎不吃肉类、蛋白质,以为只吃生菜色拉更健康。不过,这种偏食的饮食习惯会使人肌肉不足,不仅基础代谢率会因此降低、体重难减,更容易造成脂肪堆积。
4. 运动不足
内脏脂肪堆积的最大原因莫过于运动量不够!运动时需要大量能量,可以帮助身体燃烧脂肪、预防内脏脂肪堆积。此外,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新陈代谢率也会降低,因此除了饮食应该避免高油脂、高热量饮食外,更要搭配适度运动,才能维持身体基础代谢水平。
如果你也担心自己是不是瘦胖子或「隐性肥胖」,减重管理专家克兰建议,可以检视体型及生活方式,如果以下列出的状况,你中了好几项,甚至全部都有,最好快咨询医师或进行健康检查:
1. 学校的体育课之后,就不曾再进行重量训练。
2. 常想吃甜的东西,或有「脑雾」的状况,例如常感到疲倦、活力低落、注意力不集中,或是记忆力不佳。
3. 蛋白质摄取不足。
4. 苹果型身材、也就是四肢较瘦,但腹部赘肉特别多。
5. 日常饮食含有过量的碳水化合物、人工甜味剂、糖,或是加工食品。
6. 适度运动后感到头昏眼花。
拒当瘦胖子,你该这么做
如果你已经是个瘦胖子,也别慌,参考以下方式,从运动、饮食,生活作息着手,有望提升健康:
1. 练肌肉
瘦胖子不用减重,而是要减脂,减脂的第一步就是练肌肉。因为肌肉是提升身体基础代谢率的重要关键,身体每增加1公斤的肌肉,每天就会多燃烧60卡热量。另外糖分最好能以「肝糖」形式存放在肌肉中,所以如果肌肉太少,身体里的糖分容易跑进血管,形成高血糖。
目前多半建议每周至少进行2次的重量训练,可适自身状况调整。
理想的体脂率方面,一般成年男性的体脂肪率应介于15%~18%、女性则是20%~25%,若体脂率过高,体重超过正常值的20%以上就可视为肥胖。
2. 均衡饮食
很多瘦胖子因为不忌口,糖分都吃得太多。除了减少糖分,也要均衡摄取蛋白质、优质油脂、蔬菜、淀粉。但要尽量避开面包、洋芋片等精致淀粉和加工食品。
3.放松与睡眠
压力也是血压飙高的原因之一。如果你已经有高血压的情况,可以试试瑜伽、冥想来帮助放松,同时尽量睡饱6~8小时,让身体充分休息与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