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脾虚(肥胖脾虚湿阻代表方)
肥胖不是吃得多,或是脾虚惹的祸,3个方法,既调脾胃,还减肥!
“还吃这么多,看看自己都胖成什么样子了”!小袁刚伸出去的筷子又被老妈打了回去。
因为家庭境况不是很好,所以小袁大学毕业后就立马工作了,如今过了好几年,小袁的工作也是做的风生水起,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无数的应酬,和逐渐懒散的心态,小袁觉得自己的体重每年都在增加。
但是又很疑惑,自从变胖后,也没有多吃,也定时的运动,但是体重却不见下降。除此之外,小袁还经常便秘,腹胀、纳差。
其实,像小袁这些症状,在中医看来可能是脾虚导致的肥胖,为什么这样说呢?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脾虚泛指因为脾气虚损引发的一系列身体脏器失调的多种生理现象。包括运化失常造成的营养吸收出现异常,水液失于布散致使体湿痰多。
而脾的话在中医看来,又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脾虚问题不能忽视。
因此中医认为:肥胖很可能是因为脾气亏虚、水湿不化引起的。
导致肥胖症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脾胃功能弱,而国人普遍脾胃功能偏弱,再加上后期饮食不当,长期吃一些高脂、油腻、高糖、高热量的食物,或暴饮暴食,又缺乏运动,进而导致脾胃运化失常,脾气损耗,这样就很容易导致肥胖。
此外,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也是比较快的,所以很多人压力也比较大,而如果长期处于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状态下,也会伤及脾气,导致脾失健运、痰湿而生而聚为膏脂,存储于腹中,最终发为肥胖。
而当年龄上涨,各个脏器功能也会减弱,如脾气减弱、肝失疏泄,这些都会导致水谷之精不得属于四肢,进而生出痰湿,郁结与腹部,最终出现肥胖症。
如果是脾虚引起的肥胖,可表现为:
食量不大却经常感到腹胀、形体肥胖、四肢沉重、倦怠乏力、舌头颜色浅淡且有浑浊黏液。
大家可以自己测试一下:
用手指按压一下肥胖的部位,会发现它凹进去了,但是等一会,就会恢复原来的样子。
如果属于这种情况,多半是脾虚导致的肥胖,需要及时调理。
加上如今,冬季寒冷,此时,湿邪很容易找上门,这种环境对人体的脾胃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冬季要注意防湿、调脾、除虚胖。
中医推荐3个方法:
1、中药治疗——五苓散
组成:茯苓、猪苓、白术(炒)各10g,泽泻15g,桂枝7g(一人一方,不得照搬),熬煎成1剂药,煎2次后分2次服用。可以起到很好的利水渗湿、温阳化气的作用。
2、艾灸——足三里
足三里可以说是保健脾胃第一穴,位于膝盖下方,小腿外侧,大概四指的位置,艾灸该穴位,可以把脾胃的寒湿祛除,强壮脾胃,使后天生化有源。
3、食疗——鸭肉芡实粥
鸭肉味甘性凉,入脾胃,有滋补、养胃、养肾、止咳化痰之功效;而芡实有补脾止泻、祛湿祛滞、益肾固精等功效,两者加一起煮,可以起到很好的补脾祛湿除虚胖的效果。
做法:将鸭子处理干净,放入水中煮熟,加点盐、葱姜等调理,加入适量水,放入芡实、大米煮粥,煮熟即可。
小袁照着上面的方法调理了一段时间,体重掉了二十多斤,身材匀称了很多,不适症状也没了。
脾对我们人体的意义重大,所以发现脾虚时,要及时调理,对于一些虚胖的人,也可以考虑下是不是因为脾虚引起,再去针对性的调理,对减肥是很有帮助的。
脾虚湿重人发胖,从湿入手治肥胖
俗话说“十个胖子九个虚”,这里的“虚”通常指的就是脾虚。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能够运化水谷和水液,是消化、吸收和排泄的总调度,可将水谷化为精微物质,并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因为饮食无节制、劳累诸多因素的影响,伤及脾气,致使脾的运化功能减退,以致摄入的水谷精微不能转化成能量而运送到身体需要的地方,过多的能量和代谢产物就会积存在体内,转化为痰湿,人就变得肥胖了,体重超标也是免不了的。
脾
虚
从湿入手治肥胖
主要表现:脾虚痰湿过盛引起的肥胖,主要表现为形体肥胖,体重明显超标,大腹便便,胸腹胀满,疲乏无力,肢体困重,不愿活动,动则气短等。
选方用药:健脾减肥汤(黄芪18克,薏苡仁、白术、茯苓、泽泻各15克,车前子、防己、陈皮各12克,厚朴、半夏各9克,桂枝、甘草各6克)。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早晚2次服。
调养妙招:控制饮食,选用药膳,加强运动锻炼,按摩中脘、天枢、丰隆穴,矫正不良的生活习惯等
药
膳
中药与食物巧妙结合
药膳是天然中药与食物巧妙结合而配制的食品,它以中医基本理论为基础,以传统烹调技术为手段,是中医饮食保健的一大特色。药膳减肥、控制体重行之有效,人们乐于接受,近年来较为盛行,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效方,它主要是利用食物和中药的偏性,辨证调理代谢,达到减肥、控制体重的目的。对脾虚痰湿过盛引起的肥胖者来说,在控制饮食、减少热量摄入的同时,也可选用荷叶粥、冬瓜芦笋紫菜汤、海带薏仁冬瓜汤等药膳健脾养胃,祛湿化痰,进行调养。
荷叶粥
用料有鲜荷叶20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大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继续煮至米熟粥将成时,将鲜荷叶洗净覆盖在粥上,焖15分钟,揭去荷叶,粥成淡绿色,再稍煮片刻,加入白糖搅匀,使其完全溶化即可。用法为每日2次,分早晚餐温热服食。
冬瓜芦笋紫菜汤
用料有冬瓜、芦笋各250克,紫菜50克,葱段、生姜末、食盐、麻油各适量。先将冬瓜、芦笋加水煮沸,再放入紫菜、葱段、生姜末、食盐稍煮,加入麻油搅匀即成。用法为每日1次,随量食菜饮汤。
海带薏仁冬瓜汤
用料有海带30克,生薏苡仁15克,连皮冬瓜150克。将水发海带洗净切丝,生薏苡仁淘洗干净,冬瓜洗净切成小块。把海带丝、生薏苡仁、冬瓜块一同放入锅中,加入清水适量,共煮成汤。用法为每日1次,吃海带、冬瓜、薏苡仁,并喝汤。
按
摩
动动手指
对脾虚痰湿过盛引起的肥胖者来说,也可动动手指,通过按摩中脘、天枢、丰隆穴,健脾益气,燥湿化痰,渗湿利水,改变脾虚的状况,恢复其正常运化功能,以达到减肥、控制体重的目的。
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在肚脐上4寸处。从剑突到肚脐连一条线,取其中点,就是中脘穴。中脘穴具有强健脾胃,补益中气,以及和胃气、化湿滞、理中焦、调升降等多种作用,是治疗脾胃病的“专家”,凡脾胃虚弱、胃胀胃痛、食欲不振、嗳气反酸、腹痛腹泻等,均可通过中脘穴来调养。
天枢穴
在肚脐旁2寸处,左右各一。天枢穴为胃经的要穴,同时也是大肠经的募穴,是阳明经气所发之处。天枢穴具有健脾和胃、通调肠腑之功效,能治疗调养诸如胃痛、腹泻、便秘、消化不良、恶心呕吐、月经不调等多种病症。天枢穴所在的位置从解剖上来讲刚好对应肠道,点按天枢穴还可增加肠道的良性蠕动,对保持大便顺畅很有帮助。另外,天枢穴还有较好的减肥瘦身作用,针灸减肥时天枢穴是必不可少的,不过自己针灸是不现实的,可采取自我按摩的方法,每天按摩天枢穴,也能达到一定的减肥瘦身效果。
丰隆穴
丰隆穴位于小腿的外侧,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距胫骨前缘2横指(中指)处。丰隆穴属于胃经,是胃经上的络穴,又联络脾经,可调理脾胃两大脏腑的功能,有很好的除湿祛痰效果,能健脾化痰、和胃降逆,是健脾除湿化痰的要穴,可用于调理头痛、咳嗽、痰多、胸闷、眩晕、便秘等多种病症。
#
按摩手法
按摩中脘穴时,用左手手掌或右手手掌以中脘穴为中心,顺时针方向对上腹部进行旋摩100次,再逆时针方向旋摩100次。按摩天枢穴时,以左手和右手中指指腹分别对两侧天枢穴进行按揉,时间为2~3分钟。按摩丰隆穴时,以左手和右手中指指腹分别对两腿丰隆穴进行按压揉摩,时间为2~3分钟。上述穴位通常每日按摩1~2次,也可采取艾条温和灸的方法,每天对中脘、天枢、丰隆穴进行艾灸,每次每个穴位艾灸15分钟左右,每日艾灸1次,宜长期坚持。若再配合摩腹法,还可祛除小肚子,让你不再大腹便便。摩腹时应按顺时针方向,顺着肠道运动的方向推,每天坚持摩腹半小时左右,持之以恒会有很好的效果。
(人卫健康)
脾运化不及易肥胖
原标题:脾运化不及易肥胖
脾运化不及也叫脾虚,脾虚会使体内热量转化为脂肪和痰湿,从而引起肥胖。
脾害怕生活不规律,补脾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三餐按时按量、避免暴饮暴食、晚上9点后不要进食、限制烟酒等。
此外,脾经上的太白穴、三阴交穴、阴陵泉穴及足少阳胆经的带脉穴,是常用的瘦身穴。经常按揉或用艾条温灸这些穴位,可以促进下肢气血回流,有益于健脾化湿。还可将山楂、陈皮、荷叶、神曲、决明子等中药材做成食疗方或泡水饮用,能起到健脾消脂的功效。
(解放军总医院中医医学部 路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