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淋巴 肥胖(淋巴肥大能引起什么症状)

我是Dr小鱼 0
文章目录:

你还在相信淋巴按摩有奇效吗?

上次扒了排毒理论,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其实早在2013年,美国《新科学家》网站盘点的“六大健康迷信”,排毒理论就名列其中。

今天要讲一个更加具有迷惑性的“养生”套路——淋巴按摩。

近些年来,淋巴按摩,疏通排毒的养生保健方法之风靡,超出想象!

网上随手一搜,就有好多询问:

淋巴堵了怎么办?

脸上长痘是淋巴不通吗?

淋巴按摩既可美白又能减肥!

淋巴按摩预防疾病有奇效!

去美容院时,动不动美容小姐就会说:“你的淋巴有点堵哦!要注意哦,如果淋巴长期堵,不疏通,积累起来,淋巴结就会肿大,会得癌症的!”

听到癌症二字,大家不免心头一紧,吓一大跳:难道真的堵吗?!

是啊,不信你自己摸摸腋下看!

虽然除了一团肉,什么也摸不到,但是想到癌症,又难免将信将疑。

小姐接着说:“如果不管的话,毒素淤积,就会形成淋巴结,很多乳腺癌、淋巴癌的人都从淋巴结肿大开始的!”

对医学一知半解的人,听她这样讲,觉得似乎有点道理。乳腺癌、淋巴癌或其他癌症的患者确实会有淋巴结肿大的症状或者因淋巴结肿大而被发现。

于是很多人信了“淋巴按摩可以疏通和排毒”。反正不用打针吃药,按摩按摩,人畜无害啊!甚至好多人为此花大价钱购买“淋巴按摩”疗程,希望能经常疏通疏通淋巴,做做保健,从而预防疾病。

毕竟“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磅的治疗”嘛。

那么到底什么是淋巴?淋巴系统对于我们身体来讲,到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真的可以疏通淋巴,排毒养生吗?

什么是淋巴?

大家口中所说的“淋巴”其实是指“淋巴系统”。

淋巴系统像遍布全身的血液循环系统一样,也是一个网状的液体系统。

该系统由淋巴组织、淋巴管道及其中的淋巴液组成。

淋巴结的淋巴窦和淋巴管道内含有淋巴液,是由血浆变成,但比血浆清,水分较多,能从微血管壁渗入组织空间。淋巴系统似乎看不见摸不着,因为淋巴液是无色透明的。

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胸腺和腭扁桃体等,脾脏是最大的淋巴器官。

淋巴结

淋巴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它的主要功能是滤过淋巴、产生淋巴细胞和参与免疫反应。

淋巴结遍布全身,一般只能检查身体各部的表浅淋巴结。

正常人表浅淋巴结很小,直径多在0.2-0.5厘米以内,表面光滑、柔软,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不易触及,亦无压痛。

局部的炎症或肿瘤往往引起这些相应区域的淋巴结肿大[1]。因此,肿大的淋巴结是人体的烽火台,相当于人体的报警装置。

一定要搞清楚,不是因为淋巴结肿大得癌症,而是因为得了癌症,会出现淋巴结肿大!

淋巴需要按摩吗?

不需要!

有人说按摩淋巴可以促进淋巴回流(流入静脉)的功能。

淋巴是身体的免疫和循环系统,根本不需要按摩。

作为自身循环系统的淋巴系统,人体内有静脉压和动脉压等压力系统来促进淋巴循环, 完全无需人为帮忙。

就好比,身体的血液自然会循环。只有心脏骤停,才需要去按压心脏,帮助启动血液循环一样!

因此,懂得医学知识的人,都应该了解,按摩淋巴荒唐至极!

什么是淋巴水肿?

网上流传的按摩淋巴可以消除淋巴水肿,很多肥胖就是因为淋巴水肿引起的,疏通了淋巴,消除了水肿,自然就能减肥。

真是这样吗?

淋巴水肿是指机体某些部位淋巴液回流受阻,淋巴液组织间隙滞留引起的组织水肿、慢性炎症和组织纤维化,皮下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脂肪硬化。

淋巴水肿的发病因素有很多,例如先天性淋巴结或淋巴管疾病、创伤后或者丝虫病等引起。肿瘤术后继发性淋巴水肿约占淋巴水肿发病率的一半[2]。有数据表明,24%-49%乳腺癌患者会手术后出现淋巴水肿[2]。

所以,淋巴水肿是严重的疾病!大部分的淋巴水肿都是继发性的,因为感染、手术或者肿瘤等引起。这不是靠美容院按摩能解决的病。

过去在丝虫病的疫区,最有名的淋巴水肿就是丝虫病引起的象皮肿。大家看看是这样的!

因此,淋巴按摩不过是商家为了卖点所做的概念炒作。谁再说你淋巴水肿,可以通过按摩淋巴,疏通水肿,令你减肥,请让他看看真正的“淋巴水肿”!

按摩淋巴不仅没用,还有害!

淋巴循环自有它的运行机制,如果人为利用外力促进, 其实是打破了淋巴系统原有的压力平衡, 可能把原来已经被阻断的病菌(或者坏细胞,如肿瘤细胞)又释放了出来。

就好比,本来包在袋子里的病菌,被按摩师用力挤按,袋子挤破,病菌就全跑出来。

甚至有一些乳房纤维瘤或者早期的乳腺癌,因为去美容院胡乱按摩乳房、疏通淋巴,而造成肿瘤细胞扩散、转移[3]。

同时瞎按淋巴结,还可能造成淋巴结的组织损伤,得不偿失。

我们之前说过了,正常人体内代谢产物和毒素一般通过皮肤、呼吸道、大小便能够排出体外,不需要特殊的手法促进排毒。

排毒是肾脏的事情,里面有完善的滤过系统,该排的的排,不该排的不排,淋巴帮不上排毒的忙。

如果再有人给你宣传淋巴按摩,养生排毒,请让他/她,先排排脑子里的毒!

乳腺癌术后,别让上肢淋巴水肿来“敲门”!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乳腺癌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淋巴水肿是术后常见并发症,可导致患肢肿胀、变形,影响上肢功能,患者还可能出现自卑心理和精神抑郁,严重降低术后生活质量。

“因此,了解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及护理知识,对于乳腺癌的术后康复至关重要。”山东省立第三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主任张金庆强调。

什么是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

张金庆介绍,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时,往往会清扫腋窝淋巴结,这一操作可能会损伤腋窝淋巴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淋巴液回流受阻,进而使淋巴液在组织间隙中积聚,引发上肢肿胀,就是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

“通常表现为上肢的肿胀、沉重感,可伴有疼痛、麻木,严重时会影响上肢的活动功能,甚至造成皮肤的改变,如皮肤增厚、粗糙、色素沉着等。”张金庆说。

上肢淋巴水肿对比图。

引发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因素有哪些?

张金庆介绍,手术因素:腋窝淋巴结清扫范围越大,对淋巴系统的损伤就越严重,发生淋巴水肿的风险也就越高。例如,与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相比,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发生淋巴水肿的概率较高。

放疗因素:术后放疗会引起局部组织纤维化,进一步影响淋巴回流,增加淋巴水肿的发病率。尤其是照射剂量较大、照射范围涉及腋窝及锁骨上区域时,这种风险更为明显。

肥胖因素:肥胖患者的上肢本身负荷较大,且脂肪组织会对淋巴系统产生一定的压迫,阻碍淋巴液的正常回流,从而更易发生淋巴水肿。

感染因素:上肢的任何感染,如皮肤破损后的感染、蜂窝织炎等,都会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加重,进一步损伤淋巴管,使原本就脆弱的淋巴回流系统雪上加霜,引发或加重淋巴水肿。

手术中。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预防措施不可少

术后早期康复锻炼。在医生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上肢的康复锻炼。术后早期可进行握拳、伸指等简单动作,逐渐过渡到屈肘、抬手等活动,促进上肢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防止损伤淋巴管。

避免上肢受压。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上肢长时间受压,不要穿紧身的衣服、佩戴过紧的首饰,睡觉时避免压迫患侧上肢,尽量保持上肢伸展、抬高的姿势,可在手臂下垫枕头,使其略高于心脏水平,有利于淋巴液回流。

皮肤护理。保持上肢皮肤的清洁和完整性,避免皮肤破损。在从事做家务、使用刀具等可能导致皮肤受伤的活动时,要佩戴防护手套;避免蚊虫叮咬,若不慎被叮咬,不要搔抓,可涂抹止痒药膏;洗浴时避免使用过热的水和刺激性强的洗浴用品,防止皮肤干燥、皲裂。

控制体重。对于肥胖的乳腺癌患者,术后应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控制体重。饮食上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比例;运动方面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每周坚持一定的运动频率和时长,减轻上肢的负担,降低淋巴水肿的发生风险。

张金庆强调,有效预防可降低上肢淋巴水肿发病率。

张金庆强调,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虽然是一种较为棘手的并发症,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发病率。如果患者在乳腺癌术后发现上肢出现肿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积极治疗,用好科学的方式、保持乐观的心态,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有效缓解甚至治愈。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房孝钰 通讯员 曹坤 刘学鸣)

警惕,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这六个高危因素

很多乳腺癌患者做了手术后,会发现上肢淋巴水肿,每到这个时候,患者心里就会非常焦虑。

有的担心是不是手术出了什么后遗症,有的担心是不是身体还有其他毛病,甚至还有人怀疑医生手术没做好,产生抵触反感的心理。

针对这些患者的疑虑,今天就和大家好好聊一聊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是怎么回事,以及该如何预防。

一、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是怎么回事?

乳腺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女性恶性肿瘤,手术可以对乳腺癌进行有效治疗,但在术后存在并发症风险,而上肢淋巴水肿就是并发症之一。

据统计,有15%-30% 的乳腺癌患者会发生上肢淋巴水肿。

最开始的时候,术后患者会有轻微的肢体沉重感、不适感。到了后面,患者会有明显的有肿胀感。这时候上肢通常是软的,并且用手按压会移动,再继续加重肿胀感会蔓延至整条手臂

轻度的上肢淋巴水肿一般在几个月内可以缓解,如果比较严重则较难自行恢复,且治疗效果非常有限。

因此,找出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原因,做好预防就显得尤其重要。

二、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

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1、年龄较高

年龄大于40周岁的患者比较危险,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淋巴管静脉网的数量会不断减少,淋巴系统的代偿能力降低,这可能导致年纪较大的患者术后更易发生上肢淋巴水肿。

2、肥胖

肥胖患者(指的是体质指数≥24kg/㎡)机体脂肪含量较高,肌肉组织松弛,从而使局部淋巴液的吸收较之体重正常者更加困难。

3、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易出现水钠潴留,组织间液增多,也是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之一。

4、腋窝淋巴结清扫范围过大

淋巴管像是水管一样,而腋窝淋巴结清扫可能会把腋窝附近的水管破坏。如果手术清扫的范围过大,那手臂中的“水”(淋巴液)就会越流通不畅,积多了,手臂就肿了。

5、放疗

无论是术前放疗还是术后放疗,都会造成放疗部位的血管和淋巴管损伤,而且局部肌肉等组织的纤维化也会产生压迫作用,进而影响上肢淋巴的正常回流,局部可形成溃疡。

若合并感染,则可加重血管和淋巴管损伤,反复循环后,情况会更加严重。

就好比原来是8个车道分担车流量,因为道路破坏现在变成了3车道,同样的车流量经过该路段的时候可能会发生通过不畅、交通阻塞。

6、局部伤口感染

乳腺癌术后经常会出现伤口延迟愈合、感染、或者皮下积液的情况,局部的感染可以引起淋巴管炎症,形成水肿。

而局部淤积的淋巴液不仅提供了细菌繁殖的营养物质,而且加重了组织缺氧、坏死。感染和淋巴水肿的相互促进,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三、不想上肢淋巴水肿,该怎么预防呢?

长期淋巴水肿可导致关节功能障碍、行动不便,引发其他炎症,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所以一定要做好预防。

1、保护伤口,有事让另一只手顶着

患者经常需要抽血、输液,要注意避开患侧手臂(手术那侧手臂),选择另一只手。平时要注意手臂皮肤的清洁,防止蚊虫叮咬。

2、拒绝一切温度高的东西

因为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容易引起淋巴回流障碍,所以生活中处处要注意。比如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患侧手臂不能热敷,更需要小心烫伤等意外发生。

3、穿着宽松,避免负重

平时着宽松的衣物,不戴项链、吊带内衣,以防压迫锁骨上区,增加淋巴回流阻力。

此外,手术后一个月内患侧手臂尽量不要拿重物,干重活,术后还是以休息和康复锻炼为主。哪怕手臂功能已经恢复了,也要尽量避免重活。

4、睡觉选择平卧或者健侧卧位

睡眠期间侧卧可能会长时间压迫患侧手臂,因此尽量选择平卧或健侧卧位(就是做手术的手臂在上,健康的手臂在下),平卧注意将患侧垫高一些,避免翻身压到。

5、坚持康复训练

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康复操可以改善淋巴循环,促进淋巴回流。

患者在身体情况恢复稳定后,应咨询医生后,尽早地开始患肢功能锻炼,循序渐进地练习。此外,合理膳食,规律运动等健康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

如果术后不幸出现了上肢淋巴肿大,可以抬高患肢,让按摩者双手扣成环状,自远端向近侧(腋窝)用一定压力连续挤压推移,每次自上而下反复推压10~15分钟,每日数次。

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穿戴压力手套及袖套,预防淋巴水肿及肿胀恶化。遇到不会处理的情况,一定尽早到医院进行治疗。

【文末互动】

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您有遇到吗?如何预防和缓解,有好的方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出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