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与肥胖(肥胖与肾脏病)
肥胖居然还会伤肾!原因、症状及干预方法看这里→
你知道吗?
过度肥胖还会对肾造成损伤!
具体有哪些症状?
如何预防?
一起来看吧↓
问
肥胖为何会伤肾?
在大多数与肥胖相关的肾脏疾病中,肥胖导致胰岛素抵抗,从而进一步导致糖尿病和血压升高,血脂异常,尿酸异常,血管内皮损伤和微炎症状态,最终导致肾脏损伤。当脂肪沉积在器官周围时,机械压力增大,同时通过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进一步损伤相应器官包括肾脏。
肥胖可以引起许多疾病,常见的有心血管代谢并发症,比如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高尿酸血症等;也可以引发生物力学并发症,比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骨关节病等。另外,肥胖可以增加肾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问
哪些症状可能提示肾脏出现问题?
1. 浮肿
身体浮肿是肾脏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不同患者的浮肿现象或轻或重,轻者可能会在早晨出现脸颊、眼部的浮肿,重者可能会出现全身浮肿现象。
2. 血尿、蛋白尿(泡沫尿)
血尿可分为肉眼血尿及镜下血尿。肉眼血尿是指肉眼可见的尿液呈红色或洗肉水样,镜下血尿是指在显微镜下可见尿液中的红细胞增多。蛋白尿是指尿化验中尿蛋白阳性,患者尿中常见泡沫增多,以较小的泡沫为主,久久不能散去,提示患者尿中有蛋白。
3. 血肌酐升高
血肌酐是检验肾功能的一个指标,但不是一个十分灵敏的指标,它的升高意味着肾脏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损伤。
4. 食欲不振,乏力
若患了肾病,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肌肉酸困无力,容易疲劳提不起精神。体内毒素积聚,会影响消化系统功能,引起食欲不振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常常被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而错过了宝贵的治疗时机。
5. 贫血
肾性贫血是指各种因素造成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不足,或尿毒症血浆中一些毒素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贫血程度常与肾功能减退的程度相关。
问
如果出现肥胖相关性肾病应该怎么办?
1. 生活方式干预
首先需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选择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品,避免喝甜饮料、避免饮酒,适度运动可以预防肥胖,也可以改善肥胖带来的相关并发症。
2. 药物治疗
包括二甲双胍、SGLT2 抑制剂、GLP-1 受体激动剂、DPP4 抑制剂等有减轻体重、减少尿蛋白的作用。由于药物治疗专业性较强,且上述几类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肥胖背后的警示:保护肾脏不容忽视!
肥胖也可以得肾病?
答案是:是的
肥胖也可以得肾病
而且发病概率在逐年提高
肥胖引起的肾脏疾病临床上称为肥胖相关性肾病
肥胖相关性肾病
病理表现为肾小球肿大
一般伴或不伴有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大约10%的肥胖相关性肾病
在6-7年之间会进展到慢性肾衰竭或终末期肾脏病
随着肥胖患者越来越多
肥胖相关性肾病在终末期肾病的占比也越来越多
对于肥胖,我们一般用体重指数(简称BMI)来衡量人体的肥胖程度和对健康的影响,计算方法为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即BMI=体重(kg)/身高(m)2。临床上BMI>30kg/m2即为肥胖,我们通常知道,肥胖引起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极高。
肥胖相关性肾病的诊断需要临床大夫行肾穿刺活检术明确,随着临床肾穿刺活检术开展的越来越熟练,肥胖相关性肾病发现也越来越多。1979-2002年的肾穿刺活检病理中,肥胖相关性肾病在继发性肾脏病中的占比仅为0.67%,可在2003-2014年中肥胖相关性肾病的占比已经高达4.94%。
肥胖相关性肾病的发病原因始于脂肪因子异常,肾小球高滤过,体内激素水平异常激活等,出现微量蛋白尿,逐渐进展到大量蛋白尿,若临床干预不佳或发现较晚,约10%-30%的患者可进入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慢发展至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进入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阶段。尤其为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减轻体重越来越难,或BMI过高,减肥效果不好患者治疗效果往往较差,发展会更快。
对于轻度的肥胖相关性肾病的治疗,一般我们通常建议患者减轻体重为主要,吃药辅助降低尿蛋白。减轻体重的方式也有很多种,大多数患者适用的减重方案为适当运动联合减少食物能量摄入。虽然对于肥胖相关性肾病来讲,减轻体重的速度适当增快对于疾病的治疗也较快,但是盲目增加过多运动量反而会增加横纹肌溶解及低血糖等疾病的风险,进而造成其他继发性肾损害。所以减轻体重仍需要科学减重。随着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减肥“神药”出世,俗话讲“是药三分毒”,药物确实有一定的副作用概率出现,吃药减轻体重或者减肥手术均要遵医嘱进行。
肥胖相关性肾病也并非说减轻体重就可以好,对于蛋白尿较多患者或已经造成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减轻体重的同时必须联合药物控制尿蛋白或降肌酐,以延缓肾脏的进展。常见的药物有RAAS阻断剂,即常用的沙坦类或普利类药物,可以减少尿蛋白量,保护肾脏;新型的非甾体类盐皮质激素拮抗剂非奈利酮可以延缓糖尿病伴有肾脏疾病的患者肾脏的进展。
总之,肥胖患者出现尿泡沫增多或尿常规提示尿蛋白增加,即入院明确有无肥胖相关性肾病,早发现早治疗,通常可以治愈。
肾内科 赵继芳
肥胖居然还会伤肾!原因、症状及干预方法看这里→
你知道吗?
过度肥胖还会对肾造成损伤!
具体有哪些症状?
如何预防?
一起来看吧↓
肥胖为何会伤肾?
在大多数与肥胖相关的肾脏疾病中,肥胖导致胰岛素抵抗,从而进一步导致糖尿病和血压升高,血脂异常,尿酸异常,血管内皮损伤和微炎症状态,最终导致肾脏损伤。当脂肪沉积在器官周围时,机械压力增大,同时通过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进一步损伤相应器官包括肾脏。
肥胖可以引起许多疾病,常见的有心血管代谢并发症,比如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高尿酸血症等;也可以引发生物力学并发症,比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骨关节病等。另外,肥胖可以增加肾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哪些症状可能提示肾脏出现问题?
1. 浮肿
身体浮肿是肾脏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不同患者的浮肿现象或轻或重,轻者可能会在早晨出现脸颊、眼部的浮肿,重者可能会出现全身浮肿现象。
2. 血尿、蛋白尿(泡沫尿)
血尿可分为肉眼血尿及镜下血尿。肉眼血尿是指肉眼可见的尿液呈红色或洗肉水样,镜下血尿是指在显微镜下可见尿液中的红细胞增多。蛋白尿是指尿化验中尿蛋白阳性,患者尿中常见泡沫增多,以较小的泡沫为主,久久不能散去,提示患者尿中有蛋白。
3. 血肌酐升高
血肌酐是检验肾功能的一个指标,但不是一个十分灵敏的指标,它的升高意味着肾脏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损伤。
4. 食欲不振,乏力
若患了肾病,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肌肉酸困无力,容易疲劳提不起精神。体内毒素积聚,会影响消化系统功能,引起食欲不振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常常被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而误诊,错过了宝贵的治疗时机。
5. 贫血
肾性贫血是指各种因素造成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不足,或尿毒症血浆中一些毒素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贫血程度常与肾功能减退的程度相关。
如果出现肥胖相关性肾病应该怎么办?
1. 生活方式干预
首先需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选择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品,避免喝甜饮料、避免饮酒,适度运动可以预防肥胖,也可以改善肥胖带来的相关并发症。
2. 药物治疗
包括二甲双胍、SGLT2 抑制剂、GLP-1 受体激动剂、DPP4 抑制剂等有减轻体重、减少尿蛋白的作用。由于药物治疗专业性较强,且上述几类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