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症 中医(肥胖症中医医案)

吴文博中医药科普 0
文章目录:

单纯性肥胖症与中成药治疗

吴文博中医药科普

声明:介绍现代疾病与中成药治疗,只是为了介绍中成药的临床应用相关知识,不涉及第三方利益。使用中成药,需要中医师或中药师的指导。主要参考文献《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卷》。

1. 单纯性肥胖

肥胖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以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数增加致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增高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脂肪为特点。单纯性肥胖患者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概念摘自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2. 化浊轻身颗粒

在2005年《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卷》中,明言可以治疗“营养性疾病之肥胖症”的中成药 是化浊轻身颗粒(治疗单纯性肥胖)。现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 何首乌、龙胆草、夏枯草、玄参、陈皮、益母草、黄芪、冬瓜皮、夏枯草。

[功能与主治] 滋补肝肾、清热降浊。用于肝肾阴虚、痰湿郁结而致的单纯性肥胖症,以及肥胖症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闭经、月经不调。

[方解]方中何首乌味苦、甘、涩、微温,功擅补肝肾,益精血,润肠通便,化浊降脂,为君药。龙胆草清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夏枯草清肝火,散瘀结:玄参滋阴降火,解毒散结,三药合用,助君药清热降浊,以为臣药。陈皮理气除湿;益母草活血化瘀;黄芪健脾升阳,利水消肿;冬瓜皮淡渗利湿,利水消肿;合用佐助君药活血化痰,除湿降浊,以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滋补肝肾,清热降浊之功。

[临床应用] 肥胖此因肝肾阴虚,痰湿郁结所致,症见头晕月眩,耳鸣耳聋,腰膝瘦软,胸中烦闷,痰多,肢体麻木,口苦咽干,二便不畅,闭经或月经不调,舌红,苔黄腻、脉弦细或弦滑。

[注意事项]1.脾胃虚寒者不宜用。2.饮食宜清淡、低糖、低盐、低食勿过饱。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用法与用量]用开水冲服。一次2.5~5g,一日2次。饭前服.

北京中医医院\u0026#34;体重管理-肥胖症一体化诊疗中心\u0026#34;亮相 中西医结合破解体重异常难题

3月17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体重管理-肥胖症一体化诊疗中心"成立。作为首都中医系统首个专注于肥胖症防治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平台,该中心整合针灸/康复/神经内科、内分泌科、营养科、外科、心身医学科、健康管理部等国家级重点学科资源,将为超重和肥胖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体重管理解决方案。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专门花了7分钟谈体重管理,并对引导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体重门诊,专业医生指导帮助居民管好体重、健康生活提出具体要求。

中西医协同 全流程科学管理

"体重问题需要科学系统的管理,专业医疗卫生机构应该发挥更大作用。体重管理-肥胖症一体化诊疗中心坚持中西医协同,发挥特色优势,将'调气通浊''辨证施膳'等中医智慧与西医精准诊疗结合,从多学科角度出发,让更多肥胖患者享受到'宽街方案'的优质服务,助力健康中国建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党委书记刘中勋表示,北京中医医院"体重管理-肥胖症一体化诊疗中心"将以"筛查-评估-治疗-管理"四步走为核心,充分发挥中医在肥胖症防治中的独特优势,实现患者全流程科学管理。

此次发布的《肥胖症中西医协同防治方案》,首次将西医精准诊疗与中医辨证论治深度融合,形成"六位一体"诊疗模式(中医体质辨识、精准检测、营养处方、运动指导、中医药适宜技术、院外管理)。方案中,"针灸调气通浊""中药辨证协定处方""穴位埋线减脂"等中医特色技术被纳入核心治疗手段。临床数据显示,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可使肥胖患者6个月内平均减重8%-12%。

诊疗中心遵循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要求,明确区分肥胖(BMI≥28kg/m2)、中心性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超重人群(BMI 24~27.9kg/m2)以及仅为体脂率偏高人群(BMI 18.5~23.9kg/m2)。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制定个性化干预策略,确保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评估阶段,诊疗中心在进行超重肥胖相关疾病史、膳食评估、运动能力、体格检查、医学检验、心理测评等常规肥胖症治疗相关评估的同时,还充分发挥中医特色,通过中医体质测评、中医辨证等特色诊察方式,结合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对肥胖症患者进行全面的中西医综合测评。

诊疗中心首次推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肥胖症中西医协同防治方案》,将西医肥胖症诊疗常规与中医药、适宜技术融合,统一院内肥胖症治疗方案,提升肥胖症诊疗效果,改善长预后,为患者提供更优质、全面的医疗服务。

诊疗中心实现一站式全程管理,院内实现体重管理中心内部科室线下相互转诊,院外实施患者线上复诊沟通。切实以病人为中心,实现"在院就医路径明,离院监督不断线"的全程管理。

多学科协作 一站式诊疗服务

"体重管理-肥胖症一体化诊疗中心"通过组建多学科诊疗团队,整合营养科的科学膳食指导,内分泌科的代谢性综合征诊疗,针灸/康复/神经内科的毫针、火针、穴位埋线、拔罐等个性化治疗方案,心身医学科的精神心理治疗,普外/肿瘤外科的"手术 中药 针灸"综合疗法,健康管理部的全周期体重管理等各科室优势,通过多维度评估患者身体状况,为患者制定涵盖营养干预、中西医结合治疗、运动处方、行为矫正的科学化、个体化、精准化体重管理方案。

营养科作为入口科室,在为患者进行筛查、评估后,将根据其身体状况、肥胖成因,帮助患者预约当日的内分泌科、针灸/康复/神经内科、心身医学科、普外/肿瘤外科、健康管理部等相关科室,进行多学科部门协作诊疗(MDT),实现中心内科室无障碍转诊,让患者少跑路。运用中医"辨证施膳"及"药食同源"的理论优势,通过中西医结合营养治疗对肥胖症患者进行膳食指导,制定个性化饮食、运动处方,助力患者减重消脂,达到恢复并维持健康的目的。

针灸减肥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具有绿色安全及治疗多靶点的优势。针灸/康复/神经内科作为全国中医针灸领域的领军科室,针对肥胖患者的不同症状,提供多种个性化治疗方案。例如,对于胃口旺盛、大便秘结的患者,采用毫针、电针、耳穴压丸等手段调控食欲;对于肢体困重、疲乏无力的患者,结合火针疗法激发阳气、促进代谢;对于伴随情绪抑郁、胸胁苦满的患者,结合拔罐疗法,疏通气机,改善气郁状态。此外,还为工作繁忙的患者提供埋线治疗,助力患者实现健康减重。

肥胖症患者多合并血糖血脂异常升高为特点的代谢性综合征,而代谢综合征与肥胖症又互为因果。内分泌科依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心血管重点学科平台,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运用特色医院制剂益气生津散、健脾消浊降脂方等治疗肥胖症合并高血糖、高脂血症具有较好临床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方案。

心身医学科针对因精神心理因素引发的体重超标问题,采用针刺、电针、走罐、拔罐、耳针、习练气功、结合心理治疗等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科室秉持"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既治疗躯体疾病,也抚慰患者心灵创伤。

普外/肿瘤外科将中医的"整体观"与外科的"精准干预"深度融合,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结合术前体质调养、术中经络细致保护及术后中药调理,有效减少并发症风险。在熟练掌握袖状胃切除术、胃旁路术等减重代谢术式的基础上,针对中国人群常见的胰岛素抵抗、脂肪肝等问题,创新性采用"手术 中药 针灸"综合疗法,显著提升代谢指标改善率。采用食疗、导引等中医传统疗法,开创充满人文关怀的"中国式减重"新路径。

健康管理部开展中医经络检测/体质分析等中医特色检测项目,并通过中西医精准分类并设置体检方案。如针对肥胖女性的甲状腺功能、子宫内膜厚度检测等项目,在前期即对继发性肥胖患者进行筛检;对肥胖患者常合并的疲劳、失眠、便秘等症状进行中西医联合项目检测。同时对肥胖患者实施 "监测反馈调整"闭环,开展居家健康管理,提高依从性。

发挥中医特色 创新"六位一体"诊疗模式

"体重管理-肥胖症一体化诊疗中心"创新推出涵盖中医体质辨识、精准检测、营养处方、运动指导、中医药适宜技术和院外管理的"六位一体"诊疗模式,充分发挥中医在肥胖症防治中的独特优势,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医疗服务,确保患者在院内和院外都能得到持续的健康管理。

据悉,北京中医医院体重管理门诊位于门诊楼六层,出诊时间为周一下午、周三上午、周四上午,可通过北京中医医院微信公众号预约挂号。

来源: 中国日报

身体易发胖怎么破 中医告诉你这么调

生活中,我们常说胖子没有春天;在本公子认为,胖子还没有未来!作为微胖界的“常驻大使”,每每想到如此,本公子也是无限哀伤,然后在心中默默发誓:吃完这顿,我一定好好减肥。很多人都说:上帝是公平的!但为什么有些人吃再多也不胖?而我只是喝了点水,体重还稳如泰山呢?真相只有一个,就是你脾虚胆虚,消化吸收不好!中医认为,身体易胖多半跟脾虚胆虚相关,要想瘦首先得调理脏腑。具体怎么调呢?且听本公子来分解!

中医认为身体易发胖 多半是脾虚胆虚

“明明我只是喝了杯水,而她吃了那么多的米饭还有那么多的肉,为啥俺是个悲哀的胖纸,而她却是个窈窕的妹纸?”这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女性朋友都会遇到的问题,瞬间感觉累觉不爱了有木有啊?

其实呢,身体易发胖是有原因的,除了我们熟知的饮食过量、缺乏运动、遗传因素,体质的原因是发胖的根本。如果了解自己的体质特点,并进行有效的调理、建立健康的膳食结构、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从微胖界、胖子界顺利毕业,成为瘦纸将不再是梦想!

中医认为,身体易发胖,多半跟脾虚(脾虚包括脾气虚和脾阳虚)、胆虚等密切相关。

“脾气不好”容易发胖

所谓“脾气不好”,在中医中称为脾虚,一个人若脾虚,很容易导致脾运化水谷的能力失健,从而导致消化不好、体内废水无法外排导致肥胖。在中医中,脾胃被称为酒囊饭袋,仓廪之官,其掌管人体的受纳运化之功能,脾喜燥恶湿,若脾被痰湿所困必然会造成脾阳受损,运化水谷的能力就会减弱。《四圣心源》里说到:脾升而善磨,即水谷入胃,全依赖于脾阳来运化,脾有多好运化能力就有多强。

关于脾虚致肥胖,主要有两点论述:

第一, 脾主肉,《素问·五脏生成篇》中曾说打破:“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这里所说的肉主要指肌肉,其营养主要从脾的运化吸收而得,肌肉的丰满与消瘦,与脾气盛衰有密切关系。若脾气足,则肌肉丰满,形体健美,如脾虚,则肌肉松弛,形体臃肿。

本公子友情提醒:对于爱健身的朋友来说,上午巳时(9:00-11:00)是最佳锻炼时机,此时脾经最旺,最利于锻炼肌肉!

第二,脾虚会导致水谷运化不利,而水谷运化不利包括水液运化不利和五谷运化不利。前者长期如此必造成体内湿气重,使得体内的废水不能排出,从而出现水肿;后者必然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等不能够被分解,从而积聚体内、滋于肉下,造成肥胖。

脾虚怎么破?本公子告诉你这么调!

近些年来,中医临床上脾虚之症越来越高发,这主要与现代人的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相关。长期吃喝生冷之食是造成脾虚的主要原因。故调节脾虚多从饮食出发,因脾喜阳,所以脾虚者应该多吃温性食物,像冷饮、冷菜、凉茶、生冷瓜果、辣椒、油炸类等该戒的就戒了吧,该少吃的也要少吃。此外,推荐一款食疗粥,红豆薏米粥,常吃当饭吃不仅养脾除湿,还美容养颜,让你瘦到没朋友!

你这个胆小鬼,居然还是个胖子

很受伤有木有,人家胆子已经够小了,为何还是个胖纸,中医认为胆虚也是肥胖的原因之一。胆是六腑之一,所谓肝胆相照,胆与五脏之肝互为表里,与肝相连,有浓缩、储存、排泄胆汁的作用。《素问•六节脏象论》中说到:“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胆为中正之官,,断所出,胆气升,则脏腑之气皆升,而脾胃的正常受纳运化、消化吸收同样依赖于胆汁的正常分泌。胆气足,则胆汁分泌旺盛,脾胃升降有序,消化能力才强;反之,若胆虚,则胆汁分泌不足,相应就会增加脾胃的负担,导致其受纳运化失健,从而出现消化不良、腹胀腹泻、水肿等症。

另一方面,胆虚会致肥胖还与胆汁相关,胆囊分泌的胆汁是分解脂肪的第一战将,当人体进食后,胆囊就会外排胆汁如十二指肠,帮助消化系统进行消化和吸收。若胆虚则胆汁分泌不足,脂肪便得不到充分分解,滋于皮下,就会形成肥胖。还有我们常说肝胆相照,其实胆汁即是由肝的精气所化,且胆汁的排泄必须依赖肝的疏泄功能。当机体胆汁分泌出现障碍时,亦可反致肝气郁结,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届此肝胆皆失衡,肥胖同时亦会出现头面浮油长痘。

胆虚怎么破?本公子告诉你这么调!

在临床上,很多人会切除胆囊,认为胆并非人体生存之根本,其实不然,这绝对是对自己生命的折减,因为五脏六腑这十二官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胆腑的健康与否,直接决定一个人的思维谋断。不仅如此,其还是人体的消化吸收、体表形象(如发质、肥胖)等密切相关。关于养胆腑,本公子给出三点建议,第一,子时入眠,因为子时胆经当令,胆经最旺,此时入睡有助于养胆经,可使晨起后头脑清醒、气色红润;第二,杜绝宵夜,因为吃宵夜会阻碍胆汁的分泌,不仅容易长胖,还不利于养胆;第三,敲打胆经,通过敲打胆经上的重点穴位,可舒筋活血,防止少白头的产生。

结语:市面上的减肥方法有很多,无论是健康的少食多运动,还是不健康的节食吃减肥药,都拍死了很多减肥者。前者难以坚持,后者于身体不利,所以从机体体质进行调理才是根本,只有将身体的内环境塑造成为易瘦体质才能真正享“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