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多囊会引起肥胖吗(得了多囊会越来越胖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肥胖多毛不孕 当心多囊卵巢综合征

本报讯 (记者 楚燕 通讯员 陈锋)小玲(化名)体形偏胖,平时月经不准,婚后3年没有怀孕,到医院一查,医生说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经过治疗,最近她终于如愿怀上了宝宝。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内分泌专家提醒,如果女性月经不规律、体毛多、容易长痘,要警惕多囊卵巢综合征。这种疾病不仅影响生育,还与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关系密切。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卵巢里缺乏长大成熟的卵泡,没有正常排卵,影响女性激素分泌,从而出现内分泌失调,常见的症状主要有:月经异常、长痘、肥胖、体毛增加、皮肤黝黑粗糙以及因不排卵造成的怀孕困难。

需注意的是,月经异常往往表现多样、原因复杂,不一定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的。已经来过月经的女性,出现月经延迟或不规律出血,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可能性才比较大。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首先要存在月经异常,再考虑是否有面部痤疮、多毛、脱发等表现,另外还需检查激素六项、彩超等,才能综合诊断确定。

肥胖的女性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几率增大,容易内分泌失调,进而引发卵泡发育障碍,出现月经异常、高雄表现等一系列问题。肥胖不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决定性因素,不过,临床研究发现,减脂对于女性恢复规律月经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仅引起月经紊乱、不孕,还会带来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远期影响。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往往需要接受激素治疗。对于非生育要求的患者,推荐短效避孕药,这是高雄激素和不规律月经的一线治疗药物;对于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患者,还需针对血糖、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血压偏高等情况,相应地采取降脂、降压药物联合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有生育意愿的患者,可以通过前期的激素调整后,配合促排卵药物,达到排卵和生育的目的。

医生提醒,药物治疗只是第一步,患者还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科学运动、按时作息等,才能更好地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来源: 厦门日报

多囊对女性的危害,可能贯穿一生……

多囊不仅会月经不调、痤疮,还会……

“月经不调怎么总是治不好?”

“吃得不多,肚子为什么总是越来越大?”

“脸上痤疮、长痘,身上汗毛重,应该怎么治?”

“备孕查出多囊卵巢综合征,还能怀上孩子吗?”

想必这样的烦恼在广大女性朋友中并不少见。

那么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呢?

提到多囊卵巢综合征,想必大家并不陌生。

多囊的临床特征可以表现为月经失调、多毛、痤疮、肥胖等等……

实际上,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的“种子”在儿童期或胎儿发育的过程中就已经开始了。

到了青春期,机体处于生理性的高雄激素与高胰岛素血症时期。

如果肥胖、精神紧张等不利因素持续存在,高雄激素的“种子”在高胰岛素“土壤”中生根发芽,进一步导致患者“高雄低雌”状态,呈现长期无排卵现象,易引起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目前仍不清楚。大量研究认为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遗传

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大量的调查研究显示,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其母亲和姐妹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目前的流行病学研究认为,这种遗传模式可能是性染色体或多基因遗传模式。

环境

国内的调查显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与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具、厨房油烟及房屋装潢等环境因素有关。

食品安全问题,比如食用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食用催熟剂的蔬菜、瓜果,食用含有激素类的肉、蛋、奶等。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中油脂过多,同时缺乏锻炼、久坐,能量消耗少,增加了肥胖的概率。

此外,作息不规律、熬夜晚睡、长期紧张压力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因素。

多囊卵巢综合征还影响血糖?

前段时间,有个网红在微博上说自己患多囊,结果胰岛素抵抗了……

图片来源 微博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确会增加2型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的风险。

TIPS:

何为胰岛素抵抗呢?

众所周知,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的降低血糖的激素。

胰岛素抵抗是指葡萄糖对生理水平的胰岛素的反应性降低,为了维持相对正常的血糖水平,机体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从而形成高胰岛素血症。

也就是说,胰岛素“搬运”葡萄糖的工作能力下降,需要增加更多的胰岛素才能完成相同的工作量。

有研究显示,肥胖和非肥胖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都会产生胰岛素抵抗,只是肥胖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症状更为明显。

此外,高胰岛素血症可引起高雄激素,高雄激素也可刺激胰岛素分泌,从而引起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恶性循环。

那么,是肥胖导致了高胰岛素血症吗?

其实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中,胰岛素抵抗并不完全是肥胖引起的,但在某种程度上肥胖加重了胰岛素抵抗的现象。

大约有50%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肥胖,多为向心型肥胖,脂肪堆积在腹壁及大网膜,这种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子。

此外,胰岛素抵抗也导致了血脂紊乱。因此控制体重显得尤为重要。

患多囊,心血管风险竟然增高了?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远期发生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概率远远高于健康人群。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意外明显增加。

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存在一定的关联性,通过影响血管收缩功能,增加血管阻力,导致高血压。

胰岛素抵抗也可导致血栓形成。

由此可看出,胰岛素抵抗是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血栓形成的共同因素,而这些疾病又是形成心脑血管病变的始作俑者。

有调查研究显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升高,发病风险是正常妇女的3倍,甚至高达10倍。其中肥胖和糖尿病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多囊卵巢综合征所导致的代谢异常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密不可分。

另外,有研究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绝经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是正常妇女的3-4倍。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增加乳腺癌的发生。

这样想想,得了多囊卵巢综合征,如果不及时治疗,也是后患无穷呢,那么,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呢?

1.调整生活方式,多运动,少吃高热量的食物,日常进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吃蔬菜水果;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暴怒及精神紧张,长期焦虑。

2.药物治疗

可以通过周期性孕激素治疗或低剂量短效口服避孕药调整月经周期。口服糖皮质类固醇、螺内酯等降低高雄激素血症。

对于肥胖或有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可用胰岛素增敏剂,例如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等。

促排卵治疗包括口服枸橼酸氯米芬、来曲唑的等。若药物治疗无效者,则可采用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卵巢楔形切除术等。

小小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危害多多,还是需要我们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

参考资料:

[1]张美微,侯丽辉,李妍,孙淼,王颖.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并发症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2):214-219.

[2]袁怡清.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贵州医药,2020,44(7):1041-1043.

[3]谢幸,孔北华,段涛.第9版妇产科学,348-351.

[4]陈子江,生殖内分泌治疗学,192-210.

#关于多囊,你还有什么疑惑?#

评论区告诉我们吧~

别走!点个在看、点赞、分享一条龙呗~

本文首发: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本文作者:刘文新

本文责编:唐颖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有一种内分泌紊乱叫多囊,还很容易胖!

多囊卵巢综合征(英文缩写:PCOS),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一种生殖内分泌紊乱及代谢异常疾病,会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生育和长期健康。

多囊带来的健康困扰

除了会月经稀发/不孕/多毛/痤疮/肥胖等。如果没有规范治疗,还会增加子宫内膜癌/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等发生的风险。

多囊的各种症状都和内分泌紊乱有关,明确诊断(误诊就会造成治疗方向的错误)、个性化用药、及时干预以及长期规范管理非常重要。

本期嘉宾

张 炜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红房子医院)妇科内分泌与生殖医学科主任医师、教授。

确诊多囊为什么要做那么多检查?

多囊的(PCOS)确诊很难,

不过,有一个必要条件,

就是:月经紊乱。

(如月经稀发/闭经/不规则子宫出血等)

在有月经紊乱症状的基础上,

如果有下列两个因素中的一个,

即可诊断为“疑似PCOS”。

第一个因素:

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

或高雄激素血症。

很多人以为,雄激素是男性特有的激素,其实女性身体中也有,在肾上腺和卵巢合成分泌。如果女性的雄激素过多,就会出现病态,被称为高雄激素血症。

第二个因素:

超声检查显示多囊卵巢。

超声下的多囊卵巢(PCOM)是诊断多囊(PCOS)的另一重要依据,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卵巢内2~9mm的卵泡数量≥12个,或者卵巢体积≥10ml。

然而PCOM并非PCOS特有,20~30%正常育龄期女性也会有多囊卵巢超声表现。此外,长期口服避孕药、服用促排药物、胰岛素抵抗以及高泌乳素血症等也会导致卵巢多囊样改变。

要想真正确诊多囊,

还需要排除其它

引起高雄激素

或排卵异常的疾病。

因此医生还会对患者进行

甲状腺功能、皮质醇、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

17α羟孕酮(17α-OHP)

等其它内分泌激素的检查。

另外,还会建议患者进一步检查:

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试验/血脂,

尽早发现已经存在的代谢紊乱

及时预防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月经紊乱会带来什么?

多囊患者初潮时间一般正常,

后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

月经紊乱是表象,并非原因。

应该把月经紊乱当做是

身体给女性的警示信号,

表示身体在某个方面出了问题,

而造成月经紊乱的问题,

才是影响健康的真正杀手。

除了多囊之外,

继发闭经常见的原因有:

过度减肥/运动/情绪/压力

或颅咽管瘤等影响下丘脑功能,

常见的高泌乳素血症等垂体因素,

卵巢功能的减退等。

此外,甲状腺功能紊乱,

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库欣综合征、卵巢肿瘤等,

也都会造成月经紊乱。

01

影响备孕

月经紊乱通常伴随排卵功能障碍

因此是女性备孕路上的一大障碍。

02

子宫内膜疾病风险

月经周期长,甚至闭经,

意味着子宫内膜不能及时脱落,

可能引起内膜病变,

增加罹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03

贫血

大量的或持续的不规则子宫出血

还可能引起贫血

影响整体的健康状态。

04

阴道炎等妇科病

月经紊乱也不利于阴道内健康,

从而易诱发阴道炎等疾病;

05

情绪和生活不便

不规则的月经还会影响情绪,

突如其来的月经来潮

更是给女性工作生活带来不便。

高雄激素血症会带来什么?

01

外貌改变

高雄激素会影响女性外貌,

使女性出现男性化特征,

例如:多毛、痤疮、脱发等。

02

不孕、流产、妊娠中疾病等

高雄激素会影响卵泡发育,

导致排卵障碍,引发不孕

高雄激素还会影响卵泡质量、

引发黄体功能不全

子宫内膜容受性异常,

可能引起自发流产;

妊娠晚期的高雄激素可引起

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

早产等妊娠期并发症;

此外,母亲的高雄激素可影响

胎儿在宫内的发育,

并影响孩子出生后的健康,

使女婴外生殖器男性化,

还会引起孩子的雄激素过高

并且导致生殖功能异常

以及代谢功能障碍等。

03

代谢紊乱

高雄激素还可能导致代谢紊乱,

引起腹部脂肪堆积胰岛素抵抗

进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除多囊之外,

高雄激素血症或高雄的症状

也会出现在其他疾病当中,

因此需要进行鉴别,例如:

库欣综合征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分泌雄激素的卵巢肿瘤或肾上腺肿瘤

药物引起的高雄激素血症等。

为什么多囊患者容易胖?

多囊患者的肥胖率超过50%,

即使瘦型的多囊也存在腹部肥胖。

因为多囊两大病理生理机制是:

雄激素增多胰岛素抵抗

两者相互促进,

引起或加重代谢异常

促进脂肪组织腹部堆积

肥胖还会“恶性循环”:

加重多囊的内分泌代谢紊乱,

与瘦型多囊患者相比,

肥胖患者更易发生:

胰岛素抵抗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心脏器质性病变

因此,多囊患者容易胖,

肥胖又会加重PCOS症状,

形成恶性循环。

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

就得从“减肥”开始。

大量研究表明,

通过饮食控制/加强运动等,

可以改善不孕不育/多毛/痤疮、

月经紊乱、胰岛素抵抗等问题。

多囊应该如何规范治疗?

目前医学界对于多囊尚无根治方法,

所有的治疗方法都是对症处理,

具体治疗方案需要因人而异,

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治疗需求

以及疾病的特异性表现等来制定。

不规范治疗的误区

1、对暂时没有生育需求的多囊患者采用促排卵治疗

对于没有生育要求的患者,

调整月经周期可根据患者情况

选择孕激素/复方口服避孕药

雌孕激素治疗,

不需要采用促排卵药物诱发排卵。

(2)对所有多囊患者均采用复方口服避孕药

肥胖型多囊患者多存在糖脂代谢紊乱,

复方口服避孕药可加重代谢紊乱

此外,肥胖是血栓性疾病的高危因素,

所以,复方口服避孕药

不是肥胖型多囊患者调整月经的最优选。

对症治疗方法主要包括:

生活方式干预、

降低雄激素水平、

调整月经周期、

治疗代谢紊乱和不孕等。

生活方式调整

1、建议肥胖的多囊患者

每周运动5-7天,

每天进行30-60分钟

中等或以上强度有氧运动

(如游泳、慢跑等),

每周运动时间>250min;

非肥胖的多囊患者

每周运动时间>150 min。

2、控制饮食中能量摄入:

减重期间每天能量

控制在1200-1500千卡;

选择低升糖指数(GI)食物:

少吃蛋糕、甜点等。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选择蔬菜水果、粗粮

等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

增加蛋白质的摄入:

选择鸡蛋/鱼/脱脂奶等食物。

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可增加摄入坚果、橄榄油、深海鱼

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的食物。

3、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戒烟、限酒,

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需要选择心理干预。

降低雄激素

对于有痤疮、多毛这些

雄激素水平异常升高的多囊患者,

遵医嘱通过药物降低雄激素水平。

月经失调的治疗

对雄激素水平异常升高的患者,

调整月经周期可用复方口服避孕药;

对雄激素水平不太高的患者,

可在后半周期使用孕激素治疗。

对长期闭经、子宫内膜薄的患者,

可使用雌孕激素综合治疗。

代谢紊乱的治疗

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

胰岛素抵抗和肥胖。

改善胰岛素抵抗可选择

二甲双胍、吡格列酮等药物。

减肥主要依靠调整生活方式,

同时可使用二甲双胍/奥利司他。

对于控制不佳的患者,

可考虑减重手术治疗。

不孕的治疗

需在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值检测基础上

(激素水平/代谢/肝肾功能等)

评估内分泌代谢紊乱的程度,

帮助制定个性化孕治疗方案。

门诊常见误区和问题Q&A

Q:

B超上显示卵巢上的小卵泡很多,所以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不等同于PCOS。卵巢多囊形态是PCOS的重要表现之一,但不是诊断PCOS的必要条件。大约20-30%的月经规律女性的卵巢形态表现为多囊卵巢。下丘脑闭经的女性也可表现为卵巢多囊形态。

Q:

脸上很多痘痘,月经不规律,所以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

痤疮是高雄激素血症最常见的表现,但PCOS的诊断需排除其他引起雄激素增高的疾病和排卵异常的疾病,如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分泌雄激素的卵巢肿瘤,卵泡膜细胞增殖症等。

Q:

得了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于不孕了?

大约50%的PCOS患者能够自然怀孕。不孕的主要原因是卵泡发育障碍导致的无排卵,部分患者经过饮食调整、体重控制,可以恢复排卵并生育。未排卵的患者,可以接受促排卵治疗,绝大多数是可以顺利怀孕的。

Q:

生完孩子就不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了?

很多人都有这个误区。绝大多数PCOS患者因为不孕就诊,经过治疗怀孕生产后,认为月经不规律不要紧,生育后就可以对PCOS不管不顾了。然而,月经失调及不孕仅是PCOS最显著的表现,PCOS对女性健康的危害是涉及全身多个系统的,长期月经不规律可引发内膜病变,而代谢异常可引起脂肪肝、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Q:

得多囊是因为缺少雌激素,补充雌激素就好了?

不对。雌激素是卵泡发育的产物,补充雌激素并不会促进卵泡发育。

Q:

管住嘴、迈开腿,多囊就会不治而愈?

生活方式调整是PCOS的首选治疗措施,可以显著改善PCOS患者内分泌代谢紊乱,然而单靠生活方式的调整是不能完全治愈PCOS的。我们要认识到PCOS属于慢性病,需要长期管理。

Q:

服用短效口服避孕药治疗多囊导致血栓怎么办?

首先是用药前严格掌握用药指征,排除禁忌症,例如:年龄超过40岁、吸烟或有血栓性疾病或者家族史的患者慎用。

其次,用药过程中需要定期随访,一旦发生血栓,结合患者的症状,密切监测D-二聚体、血管超声、胸部CTA、头部CTA,可选用低分子肝素,必要时血管外科干预。

总结

多囊(PCOS)如果没有规范治疗,近期的主要健康问题是月经失调和不孕。即使自然怀孕后,自然流产、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率较健康育龄妇女高1-2倍,影响母亲和胎儿健康。

如果长期不干预,那么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疾病的远期风险增加。

PCOS是慢性疾病,影响女性一生的健康,需要长期管理。目前认为,PCOS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学因素目前我们无法干预。然而,我们可以通过减肥、保持体重,调整饮食与运动等生活方式的改变等环境因素,影响多囊的发生发展,通过规范治疗避免多囊会带来的不好结果。

本期支持: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栏目支持:市卫生健康委、上海市医学会科普分会

漫画支持:医学也要好玩儿

编辑: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