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胰岛素抵抗肥胖(胰岛素抵抗肥胖的症状)

心内科姜雅秋教授 0
文章目录:

不可忽视的胰岛素!什么是胰岛素抵抗?对人体的危害!检测...

不可忽视的胰岛素抵抗!什么是胰岛素抵抗?对人的伤害!检测方法!

什么是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指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降低,导致胰岛素不能有效地将葡萄糖转运到细胞内进行代谢。在中国研究显示,大于等于25岁的成人患病率为30%,在中国每3个成人中就有一个人存在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不仅是2型糖尿病的温床,也是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甚至某些癌症的共同土壤,必须要加以重视。

胰岛素抵抗的症状和表现:胰岛素抵抗又称胰岛素不敏感,胰岛素对外周组织主要是肝脏、肌肉、脂肪的作用减弱。临床上胰岛素抵抗可见于2型糖尿病、糖尿病前期、代谢综合征、肥胖、超重、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等情况。

胰岛素抵抗的症状和表现通常因人而异,部分患者也可以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以下是胰岛素抵抗的一些常见的表现:

·第一、肥胖,特别是中心性肥胖,即腹部的脂肪增多。

·第二、高血糖,由于胰岛素抵抗,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可能居高不下。

·第三、皮肤的改变,如黑棘皮症,在颈部腋窝腹股沟的皱褶处出现灰褐色或黑色的增厚、粗糙的皮肤等改变。

·第四、高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血症,胰岛素抵抗可能影响脂质代谢,导致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水平。

胰岛素抵抗会引起何种后果?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降糖作用减弱,可引发多种后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一、血糖升高,胰岛素抵抗会导致胰岛素不能有效地将血糖降低到正常范围,从而导致高血糖、糖尿病。长期高血糖可能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从而引发糖尿病。

·三、心脑血管疾病,胰岛素抵抗导致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是增加的。

·四、肥胖,胰岛素抵抗与肥胖密切相关,而肥胖又会下降胰岛素抵抗。

·五、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常见表现之一,可导致月经不调、不孕等一系列问题。

·六、神经系统疾病,高血糖和可损伤神经系统,导致认知功能障碍、感觉减退等问题。

怎么知道胰岛素抵抗检测的办法?

·一、血糖检测,通过监测血糖水平可以了解到血糖控制情况,进而了解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一般包括空腹血糖、三餐后两个小时血糖、夜间血糖等检测。

·第二、葡萄糖耐量试验,通过口服葡萄糖的方式检测进食一定量,比如75克葡萄糖后不同时间段血糖浓度的情况,从而了解胰岛素抵抗的情况。

·第三种方式,c肽释放实验。可以通过检测c肽释放实验进而了解胰岛素抵抗的情况。通常在口服葡萄糖后30分钟、60分钟、两个小时采血,测定血浆c肽的水平。

目前胰岛素抵抗是能够靠上述这几种办法来检测出来的。下次咱们再讲如何能够将胰岛素抵抗逆转?

体重管理年|肥胖,悄悄提升癌症风险的幕后黑手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体重管理”再次成为全民关注热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由体重异常导致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首要因素。

早在2024年6月,国家卫健委会同多部门联合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活动,旨在通过全民参与,加强科学普及和宣传倡导,提高全民的体重管理意识。然而,肥胖不仅是代谢疾病(比如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症等)的推手,更是癌症风险的“隐形加速器”。今天,北京世纪坛医院医务人员将用科学的数据,为您揭开肥胖与癌症之间的致命关联。

肥胖现状:全球危机,中国不容乐观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23年报告,全球有19亿成年人超重(BMI≥25),其中6.5亿人达到肥胖标准(BMI≥30)。中国的情况同样严峻,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超重率已达50.7%,肥胖率达16.4%,且城乡差距逐渐缩小。更令人担忧的是,儿童肥胖率10年间增长了近3倍,青少年肥胖率突破10%。

肥胖的危害远超“体型臃肿”——它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催化剂”,更是癌症的“帮凶”。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明确指出,肥胖与13种癌症风险正相关,包括乳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等。

肥胖如何“喂养”癌细胞?三大机制揭秘

01激素失衡:癌细胞的“营养液”

雌激素

肥胖女性绝经后,脂肪细胞生成的雌激素占全身总量的50%-100%,而雌激素正是癌细胞的“营养液”。《柳叶刀》研究显示,BMI每增加5,绝经后乳腺癌的风险升高12%。

胰岛素

肥胖者常伴随胰岛素抵抗,其血液胰岛素水平是正常人的2-3倍,而高胰岛素可激活促癌通路。《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数据显示,胰腺癌患者中,BMI≥30者的死亡率比正常体重者高30%。

02炎症微环境:癌变的“慢性火种”

肥胖者体内慢性炎症因子(如IL-6、CRP)水平显著升高。《癌症研究》数据显示,肥胖人群的CRP浓度是正常体重者的2倍,而CRP每升高1 mg/L,结直肠癌风险增加25%。炎症持续损伤DNA,则会导致基因突变累积。

03免疫抑制:癌细胞的“保护伞”

肥胖可削弱免疫细胞(如NK细胞、T细胞)的活性。美国《细胞》期刊实验发现,肥胖小鼠的肿瘤生长速度比正常小鼠快40%,且免疫治疗的反应率降低50%。

肥胖相关癌症:数据触目惊心

乳腺癌

绝经后女性BMI≥30者,乳腺癌风险增加20%-40%(数据源自: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

子宫内膜癌

肥胖女性患病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2-4倍,全球每年约3.7万例子宫内膜癌与肥胖直接相关。

结直肠癌

BMI每增加5,男性结直肠癌风险上升24%,女性上升9%(数据源自:《英国癌症杂志》)。

胰腺癌

肥胖者患病风险增加1.5倍,且晚期患者占比更高(数据源自:美国癌症协会)。

预防策略:科学减重,降低癌症风险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指出,保持健康体重可降低20%的癌症风险。具体措施包括:

01饮食:控制热量,优化结构

每日摄入蔬菜500克、水果200-350克,全谷物占比1/3以上。

减少摄入加工肉类(每日摄入量≤50克)和含糖饮料(癌症风险增加18%)。

02运动:每周150分钟,激活抑癌基因

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降低乳腺癌风险25%(数据源自:《美国医学会杂志》)。

力量训练提升肌肉量,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肥胖与癌症的关联并非“危言耸听”,而是科学验证的事实。从今天起,用每一口健康饮食、每一步运动积累,响应国家号召,为自己构筑防癌屏障吧!

请记住:减掉1公斤脂肪,癌症风险后退1大步。

相关数据来源:WHO、IARC、《柳叶刀》、国家卫健委等权威机构。

来源:放射治疗科

作者:王钦

荐稿:穆晓峰

图片:北京世纪坛医院版权

来源:北京号

作者:北京世纪坛医院官方号

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傻傻分不清?

湖北垄上。

肥胖患者长期摄食增加,会刺激机体分泌胰岛素,保证血糖平稳,但长此以往,会导致脂肪细胞堆积,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致使胰岛素抵抗。

热量的摄入增多以后,就会刺激机体分泌胰岛素,保证患者的血糖平稳。长期过量的胰岛素的分泌以及体内长期的热量的摄入,导致脂肪细胞的堆积,最终的结局就是导致分泌的胰岛素在患者体内不能发挥足够的作用,就称之为胰岛素的抵抗。

长期持续以下来以后,患者的血糖就会出现升高,就会出现糖代谢的异常以及包括后面的代谢,糖脂代谢的异常,从而出现一些疾病。胰岛素抵抗加重以后,也会使体内的热量的合成的增加,也会加重患者的肥胖的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