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精神药导致肥胖(精神药物导致肥胖)

北京精神科赵振海博士 0
文章目录:

赵振海:吃精神科药物发胖怎么办?警惕副作用——代谢综合征!

在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中,随着抗精神病药物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它们可能引发一些代谢问题,如体重增加、血糖和血脂异常等,这些问题统称为代谢综合征。

不仅影响患者的健康,对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产生不良影响,还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

因此,了解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代谢不良反应及其应对措施变得尤为重要!

01、什么是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以代谢紊乱为主要特点,其表现为腰围过大、血脂异常、空腹血糖过高和血压升高。这些症状显著增加了患者患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相比第一代药物更容易引发代谢综合征,其中氯氮平和奥氮平引起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最高。除了体重增加,精神分裂症还常常伴随血糖和血脂异常。

相比之下,喹硫平、利培酮和氨磺必利的代谢不良反应相对较轻,阿立哌唑的影响较少,而齐拉西酮对代谢的影响最小。

02、为什么会出现代谢综合征?

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代谢综合征的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个层面的生理调节。

药物通过影响大脑中多种神经递质和激素调节系统,改变了食欲、能量消耗和脂肪分布。此外,抗精神病药物还会影响肝脏、胰腺、脂肪组织、骨骼肌和肠道等重要的代谢器官,导致这些器官的代谢功能紊乱。

除此之外,药物还会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产生影响,进一步加剧了代谢紊乱。

03、如何预防和管理代谢综合征?

【预防为主】

在开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前,医生应对患者的代谢风险进行详细评估,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存在肥胖或代谢异常的患者,尽量避免使用对代谢影响较大的药物,如氯氮平和奥氮平。尽可能选择代谢作用较小的药物,如阿立哌唑或齐拉西酮。

此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嘱定期监测体重、血糖和血脂等代谢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和管理代谢异常。

【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的改善是防止体重增加和代谢紊乱的有效方法。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是两大关键策略。

饮食上,患者应减少高脂肪、高糖分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纤维和蛋白质的食物,保持均衡营养。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能量消耗、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脂肪积累。

【中西药物联用】

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策略,不仅结合了西医的严谨科学,更巧妙地融合了中医的整体观与辨证施治精髓,力求在身心层面实现深度调和,标本兼顾!

在保持疗效的同时,减轻西药的副作用,兼顾疗效与安全性。

就比如很多患者出现体重增加,就可以采用西医对症用药,快速控制精神性症状;中药辨证施治缓解不良反应,根据不同患者个体情况灵活配伍,帮助控制体重,患者依从性也好。

主任有话说!

随着精神疾病治疗方法的不断创新,目前“中西联合用药”的治疗方案是目前的不二选,同时,大家一定遵医嘱定期检查,为安全用药护航,将药物伤害降到最低!#精分#

赵振海:吃药发胖,不吃发病?教你轻松搞定精神科药物副作用!

体重增加是抗精神病药物的常见副作用之一,由于吃药可能会发胖,很多患者吃吃停停,甚至有些患者朋友干脆就不吃了,那么,就没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美与健康,如何兼得?

01、抗精神病药为什么会发胖?

【药物作用】

一些药物会影响体内糖代谢,使得热量更容易被吸收与积累,转化为脂肪囤积;一些则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患者的食欲,如帮助心境低落者改善心境、睡眠差患者改善睡眠等方式,使得患者食欲增加,吃得更多,自然更容易发胖。

【患者自身原因】

因为患病,患者通常相较于普通人活动量更少、锻炼更是几乎没有,此外,一些患者还会存在过量补充营养物质的现象,吃得多、动得少,自然长胖。

02、为什么那么多人停药?

【1】“侥幸心理”。认为停药没有医生说的那么可怕,错估了停药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精神疾病不同于其他疾病,患者发作后急性期用药虽然能够控制症状,而后逐步缓解,但仍需要患者在疾病缓解后继续治疗一段时间巩固,并降低将来复发的可能性。

是的,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就是这么“麻烦”,但不能因为“麻烦”就拒绝治疗,拒绝治疗的后果,会更“麻烦”。

【2】对治疗没有信心。

药物长胖的不良反应,往往发生在开始治疗的开头几个月,而药物起效也需要一段时间,对于药物敏感的患者,就有可能出现已经开始长胖了、但效果感觉一般般的情况。

坚持服药可以逐渐缓解这种状况,但受疾病影响,精神疾病患者本身的情绪控制能力、行动力等方面的能力会弱于一般人的,这个时候就需要亲朋好友的监督与陪伴。

【3】无法坚持服药。

内心对于服药一事的抗拒心理、或者外在的客观原因,导致患者无法坚持服药。

03、中西联合,平衡健康与体重!

临床30多年,“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在缓解药物不良反应、控制精神性症状、减少复发上一直有着不错的反馈。

中药的参与,大大增加了用药灵活性,就比如很多患者出现体重增加,就可以采用西医对症用药,快速控制精神性症状;中药辨证施治缓解不良反应,根据不同患者个体情况灵活配伍,帮助控制体重,患者依从性也好,1 1>2的。

不仅结合了西医的严谨科学,更巧妙地融合了中医的整体观与辨证施治精髓,力求在身心层面实现深度调和,达成既治标又治本的卓越疗效!

主任有话说!!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也没有症状完全一样的患者。因此需要辨证开方,一人一方,坚持个体化治疗原则!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希望大家通过我的知识分享,能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尽快康复!#精分#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为何会发胖

许多精神疾病患者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可能出现体重显著增加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外貌,更可能带来健康风险。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一、个体因素。患者本身的年龄、性别、种族、体质、营养、精神症状以及是否有肥胖及心血管等代谢性疾病均会影响体重。例如有肥胖家族史的患者,就会比其他人更容易体重增加。

二、药物因素。抗精神病药物通过对组胺H1受体、5-HT2C受体及M3受体的阻断作用而导致肥胖及血糖代谢异常,且大部分抗精神病药物都有镇静作用,服药后容易出现多吃、多饮、多睡,且懒散、不愿走动等现象,导致体重增加。有研究表明奥氮平、氯氮平对体重影响最为明显,体重增加风险最高,其次是利培酮、喹硫平和帕利哌酮,而阿立哌唑、齐拉西酮、氨磺必利和鲁拉西酮等风险相对较低。

三、生活习惯的改变。患病后尤其是服药后患者食欲大增,总觉得吃不饱,反复大量进食,尤其是偏爱一些高热量的饮食,如炸鸡、汉堡、奶茶、甜品等,导致患者摄入过多的热量;而服药后患者出现嗜睡、懒散、整日卧床、不愿运动、不愿社交等情况导致患者能量消耗减少,长期反复,体重就会明显增加。

了解了以上内容,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应对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体重增加。

一、生活方式调整。饮食控制。合理规划饮食结构,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提取。控制每餐的食量,避免暴饮暴食,可以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注意饮食均衡,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增加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结合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有助于增加肌肉量,提高新陈代谢。可以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中,如步行上下楼梯、站立工作、做家务等。

二、药物调整。与医生沟通。向医生如实反映体重增加的情况,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医生也可能会建议同时使用一些辅助药物来帮助控制体重,但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监测体重和身体指标。定期测量体重、腰围、血压、血糖等指标,及时发现体重增加及相关健康问题。可以记录饮食和运动情况,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生活方式对体重的影响。

三、心理支持。保持积极心态,不要过分焦虑和自责。树立信心,相信通过合理的方法可以控制体重;寻求支持,与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的困扰,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可以参加支持小组或咨询专业的营养师、心理咨询师,获取更多的建议和帮助。(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二科 黄群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