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儿童肥胖危害视频(儿童肥胖的危害图片大全)

红网·红视频 0
文章目录:

孩子吃得多≠长得好,儿童肥胖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在很多长辈的观念里,孩子吃得多、养得胖就等于有福气,但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理念。体重的监测是儿童生长发育监测的基本指标,家长们往往比较关注儿童体重的低下而忽略了肥胖。

研究表明,儿童时期的肥胖与青春期肥胖乃至成年肥胖高度相关。很多肥胖孩子的体重增速峰值是在2-6岁期间。2岁时就肥胖的孩子,仅有一半可以在进入青春期后摆脱肥胖,而3岁时肥胖的孩子,有近9成在进入青春期后仍是超重或肥胖。

儿童时期有两个脂肪组织增长的敏感期,第一个是在1岁以内,第二个是在青春期前。1岁以内时脂肪组织的增加主要是由于脂肪细胞数目的增加,第二个时期,主要是由于脂肪细胞体积的增大。肥胖儿童的脂肪体积和脂肪细胞数目比体形正常的同龄人更大、增长得更多。

造成儿童肥胖的原因有哪些?

传统错误观念: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吃得越多长得越快,过多的给孩子补充糖类、脂肪等营养物质,结果反而造成孩子身体负担;还有一部分家长没有认识到儿童肥胖的危害,觉得孩子胖点没关系,以后长个子了自然就瘦下来了,结果耽误治疗干预时间。

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很多肥胖儿童的家庭饮食以肉、蛋、鱼为主,烹饪方式多煎、炸、炒,粗粮、蔬菜等富含纤维素食物进食少。大部分儿童都喜欢吃甜、油炸的食物,如糖果、饮料、汉堡、薯条、炸鸡等,这些食物含热量很高,过多摄入,容易引发肥胖。儿童的运动时间太少,久坐不动使脂肪越积越多,导致肥胖。

遗传因素:肥胖发生年龄越小、风险越大,遗传因素导致的可能性越大。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生长激素缺乏症性腺功能减退、高胰岛素血症和多囊卵巢综合征以及下丘脑-垂体病变等。

内环境的改变:肠道菌群变化能与肥胖的发生相关。

精神心理因素:如精神创伤或心理异常等,可导致儿童过量进食。

药物影响:导致体重增加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和抗精神病药物等。

肥胖对身体的影响

出现各种高指标:如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糖代谢异常、高尿酸、血脂异常。

引起肝病的发生:肝功能提示谷丙转氨酶升高。

导致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肥胖患者过多脂肪沉积在颈部,颈围直径增加可导致上气道狭窄,致睡眠时上呼吸道机械负荷增大,气道变窄、塌陷和气流阻塞,导致呼吸暂停。

影响孩子未来身高:一方面肥胖脂肪增加,脂肪细胞会分泌少量雌激素,雌激素多会促进骨龄增长,骨骺提前闭合影响身高长高。另一方面肥胖者血糖水平高会影响生长激素分泌。

影响生殖系统发育:肥胖女童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生率上升。肥胖男童因体内雌激素水平上升,影响雄激素分泌,可能出现阴茎、睾丸发育不良。肥胖还可以导致成年后的不孕、不育等。

造成心血系统的危害:调查发现肥胖儿童在青春发育期之前就可发生动脉内膜脂肪堆积和纤维斑块形成,肥胖儿童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肥胖是儿童罹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可引发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发生冠心病,从而出现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危及生命。

影响孩子关节发育:容易出现下肢关节疼痛、下肢对齐不良、骨折等。

影响心理健康:肥胖会进一步引发孩子自卑、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的产生。

如何做好儿童体重管理?

专业评估:先由儿童保健门诊医生对肥胖儿童进行全面评估,以判定儿童肥胖发生的病因,是否合并肥胖相关综合征的症状,以及对肥胖儿童进行潜在并发症的评估。

系统化治疗:对于有明确病因的继发性肥胖或伴有肥胖并发症的儿童,需要针对病因治疗或相应的并发症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进行饮食调整;进行适当的身体活动;进行睡眠干预。

儿童期是个动态成长的过程,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身高、体重及生长发育均有不同特点。孩子6岁前的健康,可左右其一生的成长,一旦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可能困扰孩子一生。(通讯员 曹晗)

【世界肥胖日】性早熟、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 专家:儿童肥胖危害远超想象 ,绝非“胖”那么简单!

有一种“胖”,是爷爷奶奶觉得你“瘦”。

“胖点好,肉墩墩,可爱又结实。”

“孩子正在长身体,现在胖点无所谓,长大抽条后自然就瘦了。”

这些来自老一辈“过来人”的话,您听起来是否很熟悉。

但是您知道吗?

肥胖可能导致性早熟、2型糖尿病、打鼾、睡眠呼吸暂停、脂肪肝等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改变系统,更健康的生活”,旨在引起全社会对肥胖的重视,关注肥胖、预防肥胖、控制肥胖。重医附属儿童医院超重肥胖MDT(多学科)门诊打造儿童肥胖管理新范式,多学科联合应对儿童肥胖问题,自2024年3月开诊以来,帮助200余名儿童实现美丽与健康双重蜕变。

康复科运动治疗师进行运动指导

脂肪肝、胰岛素抵抗、打鼾、月经不规律、卵巢囊肿……

肥胖女孩深受疾病困扰

欣欣(化名)的减重史可追溯到2022年。

“当时女孩11岁,体重是62kg,身高153.8cm,BMI26.49 kg/m2,属于肥胖。”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朱高慧副主任说,“经过全面评估,发现她还有胰岛素抵抗、脂肪肝。我们当时让孩子回去控制饮食,加强锻炼,同时给予二甲双胍治疗。”

然而,回家后欣欣的饮食和运动坚持得并不好,且因担心药物副作用,很快就停用了二甲双胍。2年期间体重依然噌噌上涨,同时,还遇上了新问题。

2024年9月,欣欣因为“打鼾伴张口呼吸1年多”,诊断腺样体肥大,影响上气道通气,达到手术指征,于是来到重医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行腺样体切除术。“腺样体切除能够使上气道阻塞的情况得到部分改善,但是必须配合减重才能更好地解决上气道阻塞,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王冰副主任医师说。

于是欣欣再次来到内分泌科门诊。

“当时她的身高161cm,体重75kg,BMI 28.93 kg/m2,两年期间体重增加了13kg。”更严重的是,医生查体发现女孩的颈背部、大腿内侧等处出现黑棘皮加重。“黑棘皮的出现,是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胰岛素抵抗是黑棘皮的罪魁祸首,严重可能发展为糖尿病,患儿的空腹胰岛素已经显示升高。”朱高慧副主任说。除此之外,欣欣还存在月经不规律,超声提示卵巢囊肿。

显然,儿童肥胖不止“肥胖”这么简单。肥胖不仅会导致儿童出现血脂异常、糖代谢异常、脂肪肝、内分泌激素紊乱、性早熟、月经紊乱、高血压、打鼾、睡眠呼吸暂停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甚至影响心理健康,导致情绪障碍;对当前及成年期的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带来危害,影响儿童的运动能力和骨骼发育,对行为、认知及智力产生不良影响,更是导致成年后多种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因此,推动家庭、学校、社区共同参与青少年肥胖防治工作,“早诊早治”尤为重要。

女孩3个月减重20斤

肥胖多学科门诊实现美丽与健康双重蜕变

深刻了解到肥胖带来的危害后,2024年9月下旬,欣欣开始在超重肥胖多学科门诊就诊,多学科专家为欣欣制定全面且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临床营养科制定饮食方案,康复科进行运动指导,内分泌科定期监测评估代谢指标、适时药物治疗代谢综合征。”

短短三个月,欣欣发生了惊人的“蜕变”。

“朱主任,你们多学科门诊给的方案确实很有效!”欣欣父亲开心地说。三个月欣欣的体重从75kg减到64.5kg,腰围85cm降到74.5cm,BMI也降到25.2 kg/m2。同时,欣欣的月经也更规律,脂肪肝、黑棘皮有好转,复查超声没有提示卵巢囊肿,肝功能和空腹胰岛素已经降到正常水平。

让医生感到欣慰的还有女孩变得更加自信了。“同学夸她变漂亮了,刚开始就诊时,女孩还不愿意说话,现在她会主动跟医生交流了。”

重医附属儿童医院肥胖代谢异常MDT(多学科)团队强调,体重管理须遵循医学指导,特别是处于生长和发育阶段的肥胖儿童青少年,如何在改善体重和减少并发症的同时,又不影响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十分重要。极端节食或过量运动可能引发神经性厌食、关节损伤等次生健康风险,对于已出现运动损伤、睡眠呼吸暂停等症状的患者,建议尽早就医,接受儿童青少年专业的多学科团队的评估与医学减重治疗。

肥胖代谢异常MDT团队(内分泌科、临床营养科、康复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重医儿童医院打造的儿童减重“天团”,肥胖这个“纸老虎”并不可怕,只要团队联合作战,精准施策,成功打“虎”指日可待。

儿童减重饮食小窍门》》》

1.【准备儿童小餐具,养成7分饱习惯】。

2.【米、薯、面、饼、粉】皆碳水,过多碳水变脂肪。

3.【蒸、煮、炖、烩】为最佳,不喝骨汤和肉汤。

4. 蒸土豆来代主食【100克生土豆的热量≈25克生米】。

5. 警惕高热量水果【榴莲、牛油果、波罗蜜、鲜枣、椰子肉、沙棘、山楂】>100kcal/100g。

6. 细嚼慢咽:就餐20-30分钟,更能体会饱腹感,多咀嚼一星期就能多300kcal。

7. 超加工零食【蛋糕、饮料、炸薯条、泡面、香肠、小饼干】体重增加多而快。

8. 先吃蔬菜,再吃肉,最后吃谷薯,饱腹感早到来。

9. 吃饭不看视频,注意力分散后大脑难感受饱。

10.嘴馋时候多喝水和茶。

11.肥胖儿童维D易缺乏,监测补充促身高。

12.“5210”原则防控肥胖。

儿童减重运动小贴士》》》

1. 选择合适的运动类型,跑步、游泳、骑车、跳绳、球类运动等,形式多样,保证趣味性;

2. 保持适中强度,避免过度疲劳;

3. 每日运动时间30至60分钟,每周运动时间尽量达到300分钟;

4. 减少屏幕暴露,多进行户外活动,每天2小时以上为佳;

5. 运动前热身,以拉伸为主,动哪里拉哪里,每个部位1分钟即可;

6. 运动后放松,放松肌肉和筋膜,或睡前泡脚(时间不宜超过一刻钟,水温低于40℃);

7. 运动不宜过度,每周需要有一两天休息日,充分休息,可使运动效果更好;

8. 每天打卡 每周运动打卡,让运动更有规律,帮助养成习惯;

9. 运动过程中关注心理健康,不能盲目追求体重数据,树立良好心态;

10. 运动贵在持之以恒,不懒散,不冒进;

11. 父母一起动起来,做彼此的锻炼搭子,提高身体素质,促进亲子关系;

12. 运动牢记安全第一,不要盲目尝试不熟悉的运动,有疑问可咨询专业人士。

责任编辑:黎昕

孩子养的胖=有福气?儿童肥胖的危害不可小视

肥胖已成为整个世界范围内的难题,而儿童肥胖更是越来越常见。据《儿童蓝皮书: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21)》显示,2019年中国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率达到了24.2%,比10年前上升了8.7%。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小时候胖一点没关系,尤其是老一辈的人更喜欢用“白白胖胖”来形容孩子,觉得孩子长得胖乎乎的是健康,而且看上去更可爱。体重的监测是儿童生长发育监测的基本指标,家长们往往比较关注儿童体重的低下而忽略了肥胖。

孩子多胖算胖?

儿童时期有两个脂肪组织增长的敏感期,第一个是在1岁以内,第二个是在青春期前。1岁以内时脂肪组织的增加主要是由于脂肪细胞体积的增加,第二个时期,主要是由于脂肪细胞数目的增加。肥胖儿童的脂肪体积和脂肪细胞数目比体形正常的同龄人更大、增长得更多。

(湖南妇女儿童医院供图。)

造成儿童肥胖的原因有哪些呢?

家长营养科学知识的不足和传统的一些错误观念。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吃得越多长得越快,过多的给孩子补充维生素、蛋白粉等营养物质,结果反而造成孩子身体负担;还有一部分家长没有认识到儿童肥胖的危害,觉得孩子胖点没关系,以后长个子了自然就瘦下来了,结果耽误治疗干预时间;

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调查发现,很多肥胖儿童的家庭饮食以肉、蛋、鱼为主,烹饪方式多煎、炸、炒,粗粮、蔬菜等富含纤维素食物进食少。再加上大部分儿童都喜欢吃甜、油炸的食物,如糖果、饮料、汉堡、薯条、炸鸡等,这些食物含热量很高,过多摄入容易引发肥胖。另一方面,就是儿童的运动时间太少,久坐不动使脂肪越积越多,导致肥胖;

遗传因素:肥胖发生年龄越小、越严重,遗传因素导致的可能性越大;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生长激素缺乏症性腺功能减退、高胰岛素血症和多囊卵巢综合征以及下丘脑-垂体病变等;

内环境的改变:肠道菌群变化可能与肥胖的发生相关;

精神心理因素:如精神创伤或心理异常等,可导致儿童过量进食;

药物影响:导致体重增加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抗癫痛药物和抗精神病药物等。

儿童肥胖危害要知道

肥胖将影响全身各个系统,具体有以下几点:

出现各种高指标:比如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糖代谢异常(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糖尿病)、高尿酸、血脂异常;

引起肝病的发生: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肝功能提示谷丙转氨酶升高);

导致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肥胖患者过多脂肪沉积在颈部,颈围直径增加可导致上气道狭窄,致睡眠时上呼吸道机械负荷增大,气道变窄、塌陷和气流阻塞,导致呼吸暂停;

影响孩子未来身高:一方面肥胖多的是脂肪细胞,脂肪细胞会分泌少量雌激素,雌激素多会促进骨龄增长,压缩身高增长时间。另一方面肥胖者血糖水平高会影响生长激素分泌;

影响生殖系统发育:肥胖女童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生率上升。肥胖男童因体内雌激素水平上升,影响雄激素分泌,可能出现阴茎、睾丸发育不良。肥胖还可以导致成年后的不孕、不育等;

造成心血系统的危害:调查发现肥胖儿童在青春育期之前就可发生动脉内膜脂肪堆积和纤维斑块形成,肥胖儿童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肥胖是儿童罹患高血压的危害因素之一,肥胖可引起心脏负担增加、心脏功能降低,又由于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导致发生冠心病,从而出现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危及生命。

影响孩子关节发育:容易出现下肢关节疼痛、下肢对齐不良、骨折等;

影响心理健康:肥胖会进一步引发孩子自卑、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的产生。

儿童体重管理,家长要重视起来

专业评估:先由儿童保健门诊医生对肥胖儿童进行全面评估,以判定儿童肥胖发生的病因,是否合并肥胖相关综合征的症状,以及对肥胖儿童进行潜在并发症的评估。

系统化治疗:原则是减少能量摄入和增加能量消耗,使体脂减少并接近正常状态同时又不影响儿童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对于有明确病因的继发性肥胖或伴有肥胖并发症的儿童,需要病因治疗或相应的并发症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是针对儿童超重或肥胖的最基本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进行饮食调整:

控制食物的总量,各类食物的搭配原则可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设计的“平衡膳食宝塔”和“平衡膳食餐盘”,分为优选(绿灯)食物、限制(黄灯)食物和不宜(红灯)食物3类,均衡的饮食结构可保证生长发育所需;

不建议通过过度节食减重,也不建议短期内(

在两餐饥饿间优先选择能量密度低、饱腹感强的食物,如低脂奶制品、新鲜蔬果等,限制富含精致糖的糖果、糕点、饮料等以及含大量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油炸食品和膨化食品等。在饮食行为上,减少快餐食品、在外就餐及外卖点餐,减少高脂、高钠、高糖或深加工食品;

进食速度不宜过快,每餐时间建议控制在20-30分钟。避免进食时看电子产品。

2.进行适当的身体活动:

2017年发表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建议:身体健康的6-17岁儿童每天至少累计达到60分钟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以有氧运动为主,每周至少3天的高强度身体活动,包括抗阻活动,每天屏幕时间限制在2小时内;

超重、肥胖儿童建议在达到一般儿童推荐量的基础上、在能力范围内,逐步延长每次运动时间、增加运动频率和运动强度,达到有氧运动3-5次/周和抗阻运动2-3次/周,并形成长期运动的习惯。

3.进行睡眠干预:

睡眠不足是导致儿童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如果发现存在睡眠障碍,应先对儿童的睡眠障碍进行干预,同时要养成健康的睡眠卫生习惯,如良好的睡眠规律、睡前避免参与较兴奋的活动等。(通讯员 曹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