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肌性肥胖怎么减肥(肌性肥胖怎么减肥最有效)

潇湘晨报 0
文章目录:

当“肥胖症”遇上“肌少症”老年肥胖如何减重

随着老龄化加剧,老年肥胖人群不断增加,老年人少肌性肥胖也越来越普遍。长沙市第三医院营养科副主任、湖南省健康服务业协会肥胖防控分会副理事长章臻翊解释,临床上将老年肥胖合并肌少症称为少肌性肥胖,是老年人中常见的肥胖类型,表现为体重指数超标、骨骼肌质量指数下降和体脂比增高。

医生指出,少肌性肥胖的后果比单纯的肌少症或肥胖症更严重。不但会增加老年人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疾病及感染等风险,还会影响人体体力,导致身体素质低、身体功能受损、平衡及有氧能力较差、衰弱发生率高,增加骨质疏松症、跌倒及骨折风险,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可能会增加死亡风险。

章臻翊表示,有相关研究显示,对于体重指数大于28kg/m2的老年人采取适当的减重生活方式干预能够有所获益,越早进行干预,获益越明显。

老年肥胖减重方法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及代谢手术治疗,而以饮食、运动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方式干预是目前老年肥胖减重的主要方法。

在饮食上,给予肥胖的老年人低盐低脂的限制热量平衡膳食的饮食方案,在控制总热量摄入的前提下,对于肾功能正常的老年肥胖患者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应维持1.0-1.5g/(kg·d)(按标准体重计算),优质蛋白质比例最好能达到50%,其中包括乳清蛋白及其他动物蛋白,并均衡分配到一日三餐中。同时还要注意补充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水,尤其是补充钙、维生素D等。

另外,应注重加强日常有氧运动以减少体内多余的脂肪;在高蛋白的饮食基础上结合抗阻力运动,以达到增肌的效果。抗阻力运动与快走、慢跑、骑自行车及游泳等有氧运动不同,需要一些特殊的形式甚至健身器械的协助才能完成,例如坐位抬腿、静力靠墙蹲、举哑铃、拉弹力带,帮助机体增强肌肉的训练,增加肌肉的强度和肌肉的数量,提高肌肉运动能力和减少它的流失速度,将两种运动形式相互结合是逆转老年人少肌性肥胖的有效措施。

章臻翊还强调,老年人的减重应遵循个体化的原则,由专业的医务人员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潇湘晨报记者刘双 通讯员邱林

当“肥胖症”遇上“肌少症”——老年肥胖如何减重

红网时刻12月11日讯(通讯员 邱林)目前,全球老年人口正以每年2%的速率增长,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老龄化问题,我国老年人口已经超过了1个亿。随着老龄化加剧,老年肥胖人群不断增加,老年人少肌性肥胖也越来越普遍。

长沙市第三医院营养科副主任、湖南省健康服务业协会肥胖防控分会副理事长章臻翊解释,临床上将老年肥胖合并肌少症称为少肌性肥胖,是老年人中常见的肥胖类型,表现为体重指数超标、骨骼肌质量指数下降和体脂比增高。

少肌性肥胖的后果比单纯的肌少症或肥胖症更严重。不但会增加老年人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疾病及感染等风险,还会影响人体体力,导致身体素质低、身体功能受损、平衡及有氧能力较差、衰弱发生率高,增加骨质疏松症、跌倒及骨折风险,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可能会增加死亡风险。

章臻翊表示,有相关研究显示,对于体重指数大于28kg/m2的老年人采取适当的减重生活方式干预能够有所获益,越早进行干预,获益越明显。老年肥胖减重方法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及代谢手术治疗,而以饮食、运动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方式干预是目前老年肥胖减重的主要方法。

在饮食上,给予肥胖的老年人低盐低脂的限制热量平衡膳食的饮食方案,在控制总热量摄入的前提下,对于肾功能正常的老年肥胖患者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应维持1.0-1.5g/(kg·d)(按标准体重计算),优质蛋白质比例最好能达到50%,其中包括乳清蛋白及其他动物蛋白,并均衡分配到一日三餐中。同时还要注意补充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水,尤其是补充钙、维生素D等。

另外,应注重加强日常有氧运动以减少体内多余的脂肪;在高蛋白的饮食基础上结合抗阻力运动,以达到增肌的效果。抗阻力运动与快走、慢跑、骑自行车及游泳等有氧运动不同,需要一些特殊的形式甚至健身器械的协助才能完成,例如坐位抬腿、静力靠墙蹲、举哑铃、拉弹力带,帮助机体增强肌肉的训练,增加肌肉的强度和肌肉的数量,提高肌肉运动能力和减少它的流失速度,将两种运动形式相互结合是逆转老年人少肌性肥胖的有效措施。

章臻翊强调,老年人的减重应遵循个体化的原则,由专业的医务人员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我怎么又胖又瘦啊?!警惕少肌性肥胖 →

还记得那些年,我们调侃的“豆腐渣工程”吗?外表光鲜亮丽,内里却松松垮垮,不堪一击。殊不知,我们的身体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沦为“豆腐渣工程”的受害者!而这场“豆腐渣工程”的幕后黑手,正是近年来悄然兴起的健康隐患——少肌性肥胖

少肌性肥胖 是指

肌肉减少(肌少症)与 体脂过多(肥胖)

同时存在 的状态

“我怎么又胖又瘦啊!”

想象一下

你的身体就像一座城市

肌肉是坚固的建筑

脂肪则是四处游荡的“拆迁队”

当“拆迁队”势力日益壮大

而“建筑工人”却日渐懈怠

这座城市就会逐渐被“豆腐渣工程”侵蚀

变得外强中干,危机四伏

更可怕的是

少肌性肥胖往往披着“健康”的外衣

让人放松警惕

你以为体重没有变化就万事大吉?

殊不知脂肪已经悄然攻占了你的肌肉领地

让你的身体机能每况愈下

甚至埋下各种慢性病的隐患!

接下来

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少肌性肥胖的神秘面纱

捍卫自己的“健康城市”

─=≡Σ((( つ•̀ω•́)つ

秒懂肌少症与肥胖的诊断标准

PART/1 肌少症的诊断标准

肌肉量减少

使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或人体成分分析仪BIA等测量四肢骨骼肌量,可诊断为肌少症。(DXA男性<7.0kg/m²、女性<5.4kg/m²)(BIA男性<7.0kg/m²、女性<5.7kg/m²)。

肌肉力量下降

常用握力来评估,一般男性握力<28kg,女性握力<18kg,提示肌肉力量下降。

肌肉功能减退

通过 6 米步行速度、坐起试验等评估,6 米步行速度<1.0m/s 或5次起坐试验时间≥12秒或SPPB≤9分,可认为肌肉功能减退。

PART/2 肥胖的诊断标准

体重指数(BMI)

BMI = 体重(kg)÷ 身高 ²(m²),BMI≥28kg/m² 可诊断为肥胖。

体脂率

通过双能X线吸收法、生物电阻抗法等方法测量,一般男性>25%,女性>30%可视为肥胖。

腰围

通常男性≥90cm,女性≥85cm,可认为是中心性肥胖,也是肥胖的一种重要类型。

腰臀比(WHR)

男性≥0.9,女性≥0.85,也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

怎样安全 “甩肉” 不踩雷?

PART/1 原则

避免快速减重

快速减重可能导致肌肉流失加剧,建议每周减重0.5~1公斤。

注重营养均衡

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支持肌肉修复和代谢健康。

结合运动干预

通过抗阻训练和有氧运动,增加肌肉量,减少体脂。

PART/2 饮食调整

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

促进肌肉合成,防止肌肉流失。推荐食物:鸡蛋、鱼类、鸡胸肉、豆类、低脂乳制品。建议:每餐摄入20-30克蛋白质,早餐尤其重要。

控制总热量,避免高糖高脂食物

减少体脂积累,改善代谢健康,但不过度节食。推荐食物:全谷物、绿叶蔬菜、低糖水果、坚果(适量)。避免食物:精制糖、油炸食品、甜点、含糖饮料。

补充维生素D和钙

促进骨骼健康,预防骨质疏松。推荐食物:牛奶、酸奶、奶酪、深海鱼、蛋黄。补充建议:如果日常饮食不足,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促进肠道健康,增加饱腹感,帮助控制体重。推荐食物:燕麦、全麦面包、蔬菜、水果。

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减轻消化负担,稳定血糖水平。建议:每天可安排3餐正餐 2次加餐,加餐可选择坚果、酸奶或低糖水果。

PART/3 运动干预

抗阻训练(力量训练)

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推荐动作:深蹲、靠墙俯卧撑、弹力带训练、哑铃练习。频率: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钟。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重量。

有氧运动

燃烧脂肪,改善心肺功能。推荐运动:快走、游泳、骑自行车、太极拳。频率:每周3-5次,每次30-45分钟。运动强度以运动后微微出汗、呼吸加快但不影响说话为宜。

平衡训练

预防跌倒,提高身体稳定性。推荐动作:单腿站立、脚跟脚尖行走、瑜伽平衡动作。频率:每周2-3次,每次10-15分钟。

注意事项

运动前进行热身,运动后进行拉伸。根据老人身体状况调整运动强度,避免过度疲劳。有慢性疾病的老人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

PART/4 生活方式改变

规律作息

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时间,有利于身体恢复和新陈代谢。

减少久坐

每小时尽量起身活动3~5分钟,增加日常活动量。

心理调节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因压力过大导致情绪性暴饮暴食。

为你定制 “轻盈小目标”!

老年人减重应以健康为首要目标,避免追求过低的体重或快速减重。减重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体重下降,还要关注体脂率和肌肉量的变化,确保减重过程中肌肉量不流失。

老年人理想体重目标:对于老年人来说,一般BMI在20.0~26.9kg/m²范围内被认为是相对健康的。但老年人身体情况较为特殊,一些肌肉量减少、身体较为虚弱的老人,BMI可适当放宽至22.0~27.9kg/m²。

叮~小结时间到!

“肥胖 肌少症” 的老年朋友们要注意:减重可大有讲究,得把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全方位 “动员” 起来!

在饮食上,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像牛奶、鸡蛋、鱼虾,让蛋白质成为肌肉的 “坚固后盾”。

运动方面,抗阻训练和有氧运动得 “强强联合”。抗阻训练能给肌肉来一场 “力量派对”,哑铃操、深蹲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帮您练出结实肌肉;有氧运动则像给身体 “吹吹风”,散散步、打打太极,把体脂慢慢 “吹跑”。两者齐头并进,才能有效减少体脂、增加肌肉量,让您的健康状况 “一路飙升”。

建议寻求医生或者营养师 “出谋划策”,量身定制一套专属减重方案,助您轻松和肥胖、肌少症说 “拜拜”!


(作者:北京老年医院老年医学科 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