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偏高 肥胖(胰岛素偏高肥胖,后面降到正常会瘦)
中年肥胖,过量胰岛素与皮质醇是主因!3点改善建议,简单易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是清晨碳水。
人到中年,似乎不可避免的慢慢走向油腻身材,这其中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原因。但说到底,还是人体激素水平的衰退导致。激素水平的衰退加之不良的生活方式更加使激素水平雪上加霜,同时也加剧了各种各样身体问题的产生。不仅仅是肥胖,很多慢性病的苗头,也大多是从中年时间段开始的。而在众多的激素中,胰岛素与皮质醇是受生活方式影响最大的,也是对于肥胖与慢性病作用最为明显的激素。今天的话题,就来聊聊胰岛素与皮质醇如何让你的身体日渐油腻的,以及如何改善这一不利局面。
阅读完本文,您会收获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 为什么现代中年人更容易胰岛素抵抗
- 皮质醇似乎是一无是处?
- 胰岛素 皮质醇=油腻身材
- 简简单单的3个可行建议请尽量改善
胰岛素是人体的一种降糖激素,我们熟知的功能就是帮助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人体细胞后,为我们日常活动提供能量。简单说就是维持人体血液中的糖分的多少。
胰岛素抵抗
当我们日常摄入的食物经过吸入与消化转化成葡萄糖,通过胰岛素的作用,或者被当作能量利用掉,或者存储成肌糖原与肝糖原,或者储存为脂肪,正常情况下通过人体每天的消耗,会处于一种均衡的状态。但是现实生活中,由于精细碳水、甜品、高糖饮品以及其他高热量食品太多太多了,造成了胰腺大量释放胰岛素来进行血糖的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人体组织的目标细胞对于胰岛素敏感度降低了。换句话说,就是胰岛素打开目标细胞,让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目标细胞的能力下降了,我们称为这样的状态为胰岛素抵抗。
与此同时,当血糖多到一定程度且胰岛素无法处理时,就会形成2型糖尿病。而在这个过程中也伴随着脂肪的大量囤积,当胰岛素产生抵抗,意味着人体就会释放了更多的胰岛素。高胰岛素水平会使得人体中一种脂肪合成的酶特别活跃,这种酶被称之为脂蛋白脂肪酶(LPL),其主要工作就是负责脂肪的合成。因此,当高胰岛素水平时,人体就会更倾向于脂肪的合成。
为什么说人到中年大概率胰岛素都会产生抵抗?
人到中年,工作忙碌,饮食凑合,社交应酬,再加上久坐少动,胰岛素水平就处于不正常的状态,所以,人体就会更倾向于产生胰岛素抵抗,进而肥胖,2型糖尿病甚至其他的身体并发症等。除此之外,如果胰岛素水平不正常了,还会影响甲状腺激素、骨骼健康以及免疫系统等。说胰岛素是人体头号激素,一点也不为过。而男性的身体肥胖以及得糖尿病的概率要比女性更大一些,原因就是女性有着良好雌激素水平会对胰岛素产生积极的影响。
皮质醇似乎是一无是处?皮质醇,也称为“应激激素”,是由肾上腺产生的一种激素。
皮质醇好还是不好?
一说起皮质醇,似乎大家印象中都是不好的一种激素水平,但如同绝大多数激素一样,皮质醇虽然现实生活中负面比例更多,但是也有积极的一面。皮质醇是由压力状态下才会产生的一种激素,负责调节我们身体的多项功能,当一个人面对压力或危险时,皮质醇便会大量分泌。而压力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你不要片面理解成压力只是工作生活以及日常的压力,其实你从椅子上站起来,上台演讲以及日常的运动,都是对身体产生了一种压力状态。
压力分急性与慢性压力。当急性压力产生时,皮质醇发挥了更为积极的作用,人体的摄氧量增加,目标肌肉的血管扩张,以便输送更多的氧气和能量物质,让身体做好充分的能量供给以及对于外界的反应准备。如果没有皮质醇发挥急性作用,你将傻傻的杵在那里一动不动。正是有了皮质醇,你的身体才能募集能量,当然也包括消耗身体中的脂肪来处理当下的压力场景。
慢性压力皮质醇
但如果是慢性压力,对不起。皮质醇则会导致体内脂肪的增加,原因是HPA(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反馈系统将受到损坏,皮质醇不断的会要求身体提供能量,血糖处于一种高水平的状态,而血糖高就会要求胰岛素持续分泌才可以。随着慢性压力的持续增强,胰岛素就会慢慢产生抵抗,同时皮质醇也会让瘦素,顾名思义就是让你瘦的激素,产生抵抗,同时瘦素反馈机制也受到破坏,无法有效产生饱腹感,从而让你更倾向于进餐。这也就是为什么人在长期的压力下,喜欢通过食物来补偿自己身体的原因。不仅如此,皮质醇还会影响甲状腺激素水平而减慢新陈代谢,导致身体炎症,造成新陈代谢率的降低。
中年肥胖,上有老下有小,各种日常生活工作家庭压力的增加,皮质醇成为了你腹部肥胖的又一重要因素。以上所说,不管是胰岛素还是皮质醇,都会间接影响我们人体的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又掌控着人体的代谢水平。如果甲状腺功能低下了,那么减脂就会变得特别困难。
胰岛素 皮质醇=油腻身材当高胰岛素与高皮质醇同时组合在一起时,那么脂肪储存就变得更加容易,脂肪燃烧从而就变得更加困难。而反应到现实生活中就是饮食结构差加上日常慢性压力大造成的身体向心性肥胖,通常脂肪都会集中在腹部区域位置。女性因为身体脂肪以及雌激素的原因会相对好很多,但是男性遇到高胰岛素与高皮质醇的组合几乎无一例外是大肚脐。从生理的角度来说,中年油腻真的也是不太容易规避。当然,话说回来,胰岛素问题也并非源于碳水化合物,皮质醇也并非全部来自于压力。本身激素没有好坏,是生活习惯的不正确才会造成这样的形体。因此,好生活好习惯才会有好身材。
简简单单的3个可行建议请尽量改善第一,饮食
可能对于绝大部分中年人来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饮食很大程度上不受控。但也要尽量按以下的原则去进行饮食的管理。
- 选择干净新鲜健康的食物,尽量避免深加工食材以及外卖等。如果选择外卖,应该避免油腻以及高糖的烹饪做法。
- 一日三餐规律进食,在主食的选择上,尽量以全谷物以及粗粮为主,减少精细碳水,如面条、馒头与米饭摄入的机会。
- 肥胖的人,大多是优质蛋白、蔬菜与水果在整个饮食结构中比重较小,因而在进餐时请不要放过任何摄入优先蛋白与蔬菜的机会。至于水果,适量就好,每天两个拳头大小体积的水果刚刚好,同时优先选择含维生素C高的水果,充足的维生素C有利于降低体内的皮质醇。对于女性钟爱的胶原蛋白来说,维生素C还是合成胶原蛋白必不可少的物质。
- 每餐7分饱,细嚼慢咽。食物种类也尽量多样化避免太单一,饮食结构中尽量膳食均衡。
第二,运动
每天吃干净新鲜健康的食物,规律的作息以及保证良好的情绪,哪怕你不运动我想你的身体也不会差到哪里去。退一步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中年人都可能无法做到规律运动,那么也请你避免久坐少动。久坐的行为实际上本身也可以诱发胰岛素抵抗,尽量每20分钟就起来活动一下 。而如果你能把运动融入进生活,那么对于减少腹部脂肪提高身体素质的作用会更加明显。当我们运动时,身体会刺激儿茶酚胺类激素的分泌,而这类激素水平会有效的水解腹部脂肪,再加上与饮食的配合,那么减脂的效率会更高一些。当运动强度越高时,儿茶酚胺类激素分泌量就会越大。
但是也要注意一点的是,高强度运动不宜持续时间太长,随着时间强度的增加与时间的延长,皮质醇的分泌水平也会增加。有的朋友喜欢在早晨运动,而早晨时间段是人体中皮质醇比较高的时间段,所以如果早晨运动,请选择低强度运动为好。同时注意运动后进行营养的补充,会有效降低因为运动而产生的皮质醇水平。如果您是从久坐少动的状态开始介入运动,前期也请多注意动作模式与质量且循序渐进的提高运动强度,毕竟安全还是第一位的。
第三,压力缓解与睡眠质量
压力始终是存在的,如何面对压力才是成年人应该学会的功课。与朋友倾诉、转移压力源以及正面积极的面对压力,以更为积极的心态去努力,或许对于压力的缓解能够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而一个好的睡眠是能够有效缓解压力水平的。当我们在睡眠的过程中,身体的各种激素水平都会不同程度的调整到最佳水平,如把过高的皮质醇降低下来,胰岛素、瘦素以及生长激素等都调整到最佳状态都是睡眠起到了强大的作用力。而如何有一个好的睡眠,其实很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睡前半小时避免玩电子产品,洗个热水澡或者泡泡脚 ,喝杯牛奶,早点入睡以及睡前5,6小时不进餐刺激性食物或者饮品等,起初三两天并不会有作用,但是坚持去做,相信你的睡眠质量一定能够提高。同时胰岛素与皮质醇水平也会得到明显改善,自然而然,形体也会发生变化。
写在最后人到中年,确实都很不容易。不过话也说回来了,人生好像哪个阶段都不容易。但是我们应该始终保持一个优秀的生活方式来面对生活的种种困难。35岁之前,好身体大概率是靠基因与遗传,而35岁之后,更多的是依赖好的生活方式。只有这样,你的身体才会特别有精力,你的人生才会更加有质量。越努力越幸运,大家加油,共勉。
唯有不断提升现在,才能更好主宰未来,我是清晨碳水,感谢大家支持与关注,我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带来更优质的文章,谢谢。
#清风计划#
肥胖的主要原因就是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有什么危害吗?
最大的危害就是肥胖。肥胖与胰岛素抵抗总是相伴而生。 脂肪过多会加剧胰岛素的抵抗,而胰岛素抵抗也会加重代谢异常,促使脂肪和细胞更快的堆积。其次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接近半数以上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都存在胰岛素抵抗,尤其是肥胖人群。也可能产生的其他健康危害:高血糖、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
那什么是胰岛素抵抗呢?
胰岛素抵抗是一种早期的代谢异常。通俗来讲,就是胰岛素的生物效能下降,无法有效降低血糖。人体摄入碳水后都会被酶分解为葡萄糖,摄入碳水过多,血糖就会升高(尤其是摄入升糖值高的食物),此时胰岛素会分泌出过高的血糖,如果长期高糖分摄入,胰岛素就会产生疲劳从而形成胰岛素抵抗。
如何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解决办法很简单:运动 调整饮食。
运动对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人体的肌肉和细胞在锻炼期间和锻炼后都渴望汲取到充足的营养,即使不锻炼,肌肉也会消耗血液中的大部分葡萄糖,全身锻炼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最佳选择。
胰岛素抵抗正确的饮食方向,需要减少精致碳水摄入,提高膳食纤维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D,间接性断食(一天的饮食控制在8小时内完成,有助于胰岛素分泌,降低胰岛素抵抗并提升新陈代谢)。
肥胖是导致胰岛素抵抗最主要的因素,肥胖也会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互为恶性循环。超重对肥胖患者来说胰岛素抵抗最容易导致的是腹部肥胖,也是胰岛素抵抗最典型的症状,重度肥胖人群比常人更容易得胰岛素抵抗。
为什么肥胖的人,血压和血糖都会升高?本文告诉你真正的原因
朋友小刚跟华子诉苦,说他刚刚体检完,结果血压也高,血糖也高,问华子怎么办。华子看着他二百多斤的身躯,告诉他真的应该减肥了。高血压与高血糖有一个共同的“土壤”,叫做“胰岛素抵抗”,而肥胖正是根源。
一、肥胖同时影响血压和血糖1、血糖超标的人血压多半也会高:在血糖超标的人群中(包括确诊为糖尿病或是糖耐量受损者),超过一半人同时血压也超标。在高血压和高血糖同时作用下,这类患者的血管病变,以及器官损害进展速度更快,也更严重。
2、发生“双高”的多为肥胖者:在发生血压、血糖“双高”的患者中,肥胖者占了大多数。事实上,即使没有发生高血压,肥胖者的血压也会高于非肥胖者。
二、“胰岛素抵抗”是病根对于这种现象,医学专家们做了大量的观察试验,结果发现这一类人群中,血中的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人,造成血压和血糖双高的共同病根,是“胰岛素抵抗”。
1、什么是“胰岛素抵抗”:胰腺分泌的胰岛素控制着人体中糖、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代谢,可以把剩余营养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当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时,人体就要分泌出更多的胰岛素才能进行正常的代谢。这种现象,就称为“胰岛素抵抗”。
2、为什么会发生“胰岛素抵抗”:遗传、疾病与肥胖都可以引起“胰岛素抵抗”,其中肥胖是最大的原因,尤其是腹部脂肪堆积的中心性肥胖。肥胖会造成游离的脂肪酸增多,反馈给大脑“脂肪过多”的信息,大脑就会降低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以减少营养物质转化为脂肪。
可是血中的无法正常转化成脂肪的营养物质又会刺激胰腺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超量的胰岛素把血糖合成脂肪后,又使得血糖降得过低,增加了人进食的欲望,结果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本意是想减少人体脂肪合成的“胰岛素抵抗”,反而成为了人体发胖的祸首。
3、“胰岛素抵抗”的后果:胰腺会过度分泌胰岛素,引起高胰岛素血症。引起交感神经兴奋造成心率加快;引起远端小动脉收缩造成血流阻力增加;会促进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多,造成水钠潴留;会促使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使之兴奋收缩,所有的一切都会导致一个后果,就是血压上升。
而胰腺分泌胰岛素的能力有限,当发生持续的“胰岛素抵抗”后,胰腺在高负荷的工作状态下就会“累垮”,逐渐丧失分泌胰岛素的功能,人体内的血糖就会急剧上升,引起糖尿病。
三、如何应对“胰岛素抵抗”当人出现“将军肚”之后,无论血压与血糖是否正常,“胰岛素抵抗”都已经发生了,只是在于程度的不同。所以要趁着血压受影响不大,胰腺还没被“累垮”的时候,积极应对,消除“胰岛素抵抗”。
1、控制体重:对于肥胖者,降低体重是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方式。标准的体重指数(BMI)应当在20~24之间,对于超胖者如果达到24以下较困难,可以控制在27以下。
体重指数(BMI)的计算方法:体重的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
2、增加运动量:建议有氧运动与力量锻炼同时进行,每天进行30分钟至1小时的中度强度有氧运动,不仅可以促进脂肪代谢,减轻体重,还可以增加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是对抗“胰岛素抵抗”最有效的方式。而力量锻炼可以促进肌肉增长,肌肉是“吃糖大户”,即使在休息状态,肌肉组织也在消耗大量血糖。
快步走是简单可行,安全有效的有氧运动。如果所处地区环境污染不大,建议户外运动,大步快速行走,身体出汗以略有潮湿感为宜。如果外界环境不适合运动,也可以室内跑步机练习,每次运动30分钟至1小时。力量锻炼可以做平板支撑、深蹲、俯卧撑等运动,注意量力而行,避免受伤。
3、调整饮食:控制盐摄入每天在3~6克之间,脂肪摄入每天不超过25克。可以多食蔬菜、杂粮、粗粮、水果等食物,其中富含纤维素,既能产生饱腹感,又可以减少热量摄入,还可以在肠道中吸附脂肪和胆固醇减少吸收,降低血压及血糖。
运动量大的人,可以多食用优质蛋白,如瘦肉、鱼类、豆类等,以补充运动中身体蛋白的损耗。肾功能没问题的人,可以多食用含钾高的蔬菜,或是食用含钾的低钠盐,钾离子可以对抗钠的升压作用,帮助降低血压。
4、调整心态:愤怒、忧郁、紧张、焦虑等心理状态会使人处于“应激状态”,造成交感神经张力增加,使腺体分泌增强,使人易于饥饿,从而进食更多的食物造成肥胖,有个名词叫做“压力性肥胖”说的就是这种现象。交感神经张力增加,还会使心率增加,外周小动脉收缩,血压升高。
所以多与人交流、进行户外活动,或是听音乐,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会帮助自己更好地控制血压和血糖。
综上所述,肥胖的人一定要尽早的减肥,才能更好地预防疾病。当然了,如果已经确诊为高血压和糖尿病,而且通过增加运动、调整饮食都无法控制时,就需要尽早寻求医生的帮助了。要注意的是,如果需要用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才能安全使用。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获得更多的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