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与肥胖(阑尾炎与肥胖有关吗)
- 1、“小胖墩”肚子痛,一查已是化脓性阑尾炎!专家:肥胖会“屏蔽”危险信号
- 2、“小胖墩”肚子痛,一查已是化脓性阑尾炎!专家:肥胖会“屏蔽”危险信号
- 3、被阑尾炎并发症折磨半年,200斤胖小伙儿终于甩掉“负担”
“小胖墩”肚子痛,一查已是化脓性阑尾炎!专家:肥胖会“屏蔽”危险信号
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
通讯员 江梦 薛源
14岁的男孩身高1.5米,体重却达140斤,最近一个月他时不时说“肚子痛”,家长以为是消化不良。在武汉儿童医院沌口西院区,医生发现孩子已是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险些引发阑尾穿孔、弥漫性腹膜炎。1月9日,专家提醒,肥胖会“屏蔽”危险信号,孩子反复肚子痛家长要留心。
晖晖(化名)今年14岁,家住随州广水。从小,爷爷奶奶就非常宠爱他,变着花样给他做好吃的。久而久之,晖晖的胃口越来越好,体重也随之飙到了140斤,腹部脂肪堆积,小小年纪就挺起了“将军肚”。
一个月前,晖晖感觉肚子隐隐作痛,但不剧烈,家里人也没太在意,以为是吃多了消化不良。扛了一个月,晖晖的肚子疼得越来越重,还出现恶心、反胃,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赶紧带他到武汉儿童医院西院区检查。
该院综合外科主治医师张光华马上安排进行腹部CT、抽血等检查,结果显示晖晖的阑尾明显增粗水肿,白细胞指数也超标,腹部按压的疼痛反应符合典型的阑尾炎症状,必须立即急诊手术。
进行腔镜手术时,医生却遇到了小阻碍。张光华介绍,晖晖因为胖,腹壁比一般孩子的厚很多,手术时用的气腹针几乎全进去才勉强穿透腹壁。腔镜进入他的腹腔后,医生发现腹腔内满是油脂,阑尾被深埋在脂肪组织下,寻找困难,犹如在一堆棉花里找一根小绳子。
“阑尾水肿很明显,阑尾末端附着脓苔,阑尾周围积脓,手术中证实是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如果再晚一点很可能发生阑尾穿孔坏死,所幸手术顺利!”张光华说,大体重孩子的微创手术难度相对大,对医生的技术要求也高,团队考虑孩子年纪小,还是选择做微创手术,这样创伤小、恢复快。
术后,晖晖安全返回综合外科二病区,在医护人员精心治疗护理下,近日恢复良好出院。
武汉儿童医院西院区综合外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李刚表示,阑尾炎的典型症状就是转移性右下腹麦氏点疼痛,大部分患者会由脐周疼痛转移到右下腹,而肥胖患儿可能因为腹部脂肪层厚,发生阑尾炎时,对疼痛感知变弱,疼痛位置模糊,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吃坏肚子和消化不良,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很可能会引发阑尾穿孔、坏死,引起弥漫性腹膜炎甚至感染性休克,病情严重则会威胁生命。此外,肥胖患儿腹部脂肪多,医生触诊时,手指隔着较厚的脂肪层很难准确触及阑尾所在区域是否有压痛、反跳痛等典型体征,容易误诊。
张光华医生查看患儿术后情况(资料图)
李刚提醒,如果孩子出现了腹痛,尤其是肥胖的孩子,即使疼痛不太明显,怀疑阑尾炎等疾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查出病因才能精准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小胖墩”肚子痛,一查已是化脓性阑尾炎!专家:肥胖会“屏蔽”危险信号
14岁的男孩身高1.5米,体重却达140斤,最近一个月他时不时说“肚子痛”,家长以为是消化不良。在武汉儿童医院沌口西院区,医生发现孩子已是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险些引发阑尾穿孔、弥漫性腹膜炎。1月9日,专家提醒,肥胖会“屏蔽”危险信号,孩子反复肚子痛家长要留心。
晖晖(化名)今年14岁,家住随州广水。从小,爷爷奶奶就非常宠爱他,变着花样给他做好吃的。久而久之,晖晖的胃口越来越好,体重也随之飙到了140斤,腹部脂肪堆积,小小年纪就挺起了“将军肚”。
一个月前,晖晖感觉肚子隐隐作痛,但不剧烈,家里人也没太在意,以为是吃多了消化不良。扛了一个月,晖晖的肚子疼得越来越重,还出现恶心、反胃,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赶紧带他到武汉儿童医院西院区检查。
该院综合外科主治医师张光华马上安排进行腹部CT、抽血等检查,结果显示晖晖的阑尾明显增粗水肿,白细胞指数也超标,腹部按压的疼痛反应符合典型的阑尾炎症状,必须立即急诊手术。
进行腔镜手术时,医生却遇到了小阻碍。张光华介绍,晖晖因为胖,腹壁比一般孩子的厚很多,手术时用的气腹针几乎全进去才勉强穿透腹壁。腔镜进入他的腹腔后,医生发现腹腔内满是油脂,阑尾被深埋在脂肪组织下,寻找困难,犹如在一堆棉花里找一根小绳子。
“阑尾水肿很明显,阑尾末端附着脓苔,阑尾周围积脓,手术中证实是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如果再晚一点很可能发生阑尾穿孔坏死,所幸手术顺利!”张光华说,大体重孩子的微创手术难度相对大,对医生的技术要求也高,团队考虑孩子年纪小,还是选择做微创手术,这样创伤小、恢复快。
术后,晖晖安全返回综合外科二病区,在医护人员精心治疗护理下,近日恢复良好出院。
武汉儿童医院西院区综合外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李刚表示,阑尾炎的典型症状就是转移性右下腹麦氏点疼痛,大部分患者会由脐周疼痛转移到右下腹,而肥胖患儿可能因为腹部脂肪层厚,发生阑尾炎时,对疼痛感知变弱,疼痛位置模糊,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吃坏肚子和消化不良,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很可能会引发阑尾穿孔、坏死,引起弥漫性腹膜炎甚至感染性休克,病情严重则会威胁生命。此外,肥胖患儿腹部脂肪多,医生触诊时,手指隔着较厚的脂肪层很难准确触及阑尾所在区域是否有压痛、反跳痛等典型体征,容易误诊。
张光华医生查看患儿术后情况(资料图)
李刚提醒,如果孩子出现了腹痛,尤其是肥胖的孩子,即使疼痛不太明显,怀疑阑尾炎等疾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查出病因才能精准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来源:极目新闻)
被阑尾炎并发症折磨半年,200斤胖小伙儿终于甩掉“负担”
近日,哈医大四院普外一科(胃、结直肠外科)李国东教授接诊了一位体重200多斤的阑尾残端瘘合并腹壁慢性感染性窦道患者杜先生,经过术前细致的评估和完善的准备工作,李国东教授及其团队通过腹腔镜微创手术成功完成了这一例“超重”、“经历多次手术”、“消化道瘘合并感染”的复杂手术,终于解决了困扰患者半年余的病痛,现患者已顺利痊愈出院。
26岁的杜先生来自齐齐哈尔周边县城,体重达200多斤,6个月前因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于当地医院行开腹阑尾切除、腹腔引流术。术后,拔除腹腔引流管后腹部引流管口处一直有分泌物流出,尽管给予反复换药治疗,2个多月仍未愈合。这使得杜先生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为求诊治,杜先生3个月前来到其他医院进行了腹壁窦道剔除手术治疗。但不料术后没多久,杜先生原右下腹患处再次出现渗出液、患处仍未愈合。第二次手术治疗未达到理想效果。为解除病痛折磨,杜先生近日再次来哈市就医,经过辗转多家医院诊察后,医生均表示进行第三次手术难度很大,治疗困难,效果不确定。在来到哈医大四院胃、结直肠外科,经过李国东教授耐心询问病史和细致查体后,诊断为:阑尾残端瘘合并腹壁慢性感染性窦道形成,手术治疗是杜先生最好的选择。
图由院方提供
但是手术也面临一个难题,杜先生体重超过200斤,体质极其肥胖,加之腹部已经经历过2次手术,腹腔粘连、腹壁慢性窦道肉芽肿及瘢痕的形成均给再次手术带来极高难度和不确定性。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李国东教授手术团队决定采用腹腔镜手术探查联合腹壁分离技术为杜先生一次性解决问题。在麻醉科马雪松教授的密切配合下,李国东教授手术团队为杜先生完成了腹腔镜下肠管粘连松解 保留回盲瓣的盲肠部分切除 腹壁瘘管完整切除 腹壁缺损修补术。术后在李国东教授、宝赛医生、李金星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杜先生康复顺利,心理焦虑也逐渐消除,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很快回到了工作岗位。
来源:龙头新闻·生活报记者: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