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危害的图片大全(肥胖的危害的图片)
孩子三个“肥胖危险期”体重超标,会影响身高和颜值,家长要当心
文|菁妈
01
孩子胖一点更可爱,孩子胖一点更健康,孩子胖一点才能长得高,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近26%,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超过10%!
肥胖和超重已经大大地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所以家长们不要觉得孩子胖一点才健康了!
每次做儿童保健的时候,如果发现孩子体重是中上,甚至是上等就要注意了,如果孩子的身高比体重长得慢,那更加要警惕,你的孩子离肥胖不远了!
02
《儿科学(第八版)》就提到引起肥胖的原因,主要是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多或者体积增大!
人体脂肪细胞数量增多主要在出生前三个月,出生第1年,11岁~13岁三个阶段!
也就是说这三个阶段是孩子的“肥胖危险期”,如果孩子在这三个阶段体重超重的话,那极有可能孩子增长的是脂肪细胞的个数,到了孩子长大以后再想减肥那是难上加难。
比如说孩子在这三个时期肥胖,他的脂肪细胞可能是10万个,如果在这三个时期孩子没有长胖,那他的脂肪细胞个数只是3万个,孩子脂肪细胞越多,想要减肥就越难。
★肥胖会影响孩子内分泌的变化
孩子肥胖的话,血浆中的生长激素减少,睡眠的时候生长激素分泌高峰消失,在低血糖和精氨酸刺激下,生长激素分泌反应迟钝,直接影响到孩子身高的增长!
★肥胖的孩子容易出现性早熟
脂肪细胞会促进孩子雌性激素水平的增高,导致孩子骨龄提前,本来孩子能长到16岁的,但是因为骨龄提前了两年,14岁身高就定型了,也会影响到孩子身高的增长。
★肥胖会影响孩子的颜值
肥胖的孩子长不高,身上的肥肉又比较多,加上不喜欢运动,整个体型看起来非常的臃肿,孩子的颜值也会大受影响。
比如孩子小时候有一双大眼睛,但是却因为满脸的横肉把眼睛挤小了,把鼻子也挤得小小的,看起来五官也不好看。
★肥胖的孩子身高长不高,颜值受影响,孩子也容易自卑
比如同学们一起去跑步,肥胖的孩子跑得不快就成了最后一名,也容易被同学们排挤,被同学们嘲笑,孩子容易感到自卑。
作为家长一定要在孩子肥胖的三个危险期控制好体重。
1、一岁之前纯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相对于奶粉喂养来说,孩子更不容易发胖。
因为在吸吮母乳的时候,孩子其实在做体力活,一边喝奶,一边消耗能量,而且母乳中含有饱腹因子,孩子喝饱了一般就不愿意再喝了,喝母乳可以很好地预防孩子肥胖。
2、让运动变成孩子的生活方式
运动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孩子在一岁之前及时地让孩子多趴着,给孩子多爬,给孩子多锻炼,一岁之后孩子学会走路,每天带孩子户外运动一个小时。
让运动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把吃进去的食物转化成能量消耗掉,让孩子身体的脂肪消耗掉,变成结实的肌肉。
让孩子看起来更结实更挺拔,也能更好地刺激孩子身高的增长。
3、避免吃宵夜
建议孩子在一岁要完全地断掉夜奶,到了孩子两岁之后,睡前两小时最好不要吃东西,即使是喝奶也在睡前两个小时吃。
因为吃宵夜的时候,不仅会影响孩子的睡眠,影响到身高,而且晚上吃宵夜,我们的身体没有办法消耗掉能量,会导致宵夜囤积在我们体内变成脂肪,导致肥胖。
4、从小正确地给孩子添加辅食
孩子在添加辅食的时候,一岁之前不放盐,孩子吃辅食的油尽可能是植物油,少给孩子吃过于油腻的食物,孩子的辅食多样化,才能给孩子提供多种的营养素。
而孩子的营养均衡,身体的脂肪才不容易堆积。
想要孩子通过吃东西长得更高,通过吃东西避免生病,推荐购买一本《儿童长高食谱》。
菁妈的女儿菁菁,今年也刚好上小学二年级,也是在长高的关键期,之前我做饭的时候孩子都不太爱吃。
于是就买了这本长高食谱回来,照着上面的食谱给孩子做菜,每一餐孩子都吃得很好,还说妈妈做的饭菜真好吃,而且照着上面的长高食谱做,孩子身高也长得比较快。
菁妈也跟好几个妈妈安利了这本长高食谱,因为这本书里面包含了上百道长高食谱,很多父母对于给孩子吃什么能长高是没有太多了解的,买回来就按照上面的食谱来做。
不仅仅有文字的教程,还有视频教程,家长每天做不同的菜做给孩子吃,孩子吃了就能长得更高。
而且还有孩子一些日常小病症的调理餐,比如假性近视,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等。孩子只有胃口好,吃得好,才能长得高。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孩子被100度开水烫伤,妈妈用一小时五字诀处理,医生:做得好
隐翅虫飞到孩子脸上,妈妈用3分钟处理法救了娃,医生:干得好
肥胖不仅伤身,还伤脑!加速大脑衰老,增加痴呆风险
肥胖伤脑
本报记者 燕声
“
肥胖是一种病,肥胖的人更易患代谢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还与十多种癌症的发病风险增加和预后及生存率降低有关。近日,南澳大利亚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再次控诉了肥胖的危害,研究显示,肥胖损伤大脑健康、增加痴呆风险。
”
肥胖程度越高,对大脑伤害越大
灰质是大脑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执行控制肌肉和感官活动以及学习、注意力和记忆力。南澳大利亚大学发表在老年神经生物学期刊上的这项研究,使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检测了英国生物银行中多达336000条个人记录的遗传数据。
研究发现,身体质量指数每增加1(相当于平均身高173厘米的人增重3千克),中老年人(37~73岁)的大脑灰质就减少0.3%。这表明肥胖与大脑灰质萎缩有关,提醒我们肥胖还有新的害处:损害大脑健康、增加痴呆风险。这也表明改善代谢相关肥胖有助于大脑健康。
论文作者将肥胖分为三种亚型,分别是代谢不利肥胖(身体质量指数和腰臀比同时增加)、代谢中性肥胖(仅身体质量指数增加)、代谢有利肥胖(身体质量指数增加、腰臀比下降)。
这三种代谢不同的肥胖亚型都具有较高的身体质量指数,但每种亚型的体脂和内脏脂肪分布各不相同,因此患心脏代谢疾病的风险也不同。肥胖程度较高的人,尤其是那些代谢不利肥胖和代谢中性肥胖的人,其大脑灰质体积水平更低。
肥胖会损伤大脑注意力、记忆力等
此前,就有一些研究指出,肥胖会让大脑缩小,可以加速大脑衰老。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学院的神经学教授保尔·汤普森此前的一个研究显示,肥胖者的脑部组织比体重正常者足足少了8%,肥胖者的大脑比一般人早衰16年,而一般超重者的脑部组织也比正常人少4%,早衰8年。
那么,肥胖是怎样伤害大脑健康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过多的脂肪组织会增加可通过血脑屏障的促炎症细胞因子分泌;
二是一种假设认为炎症可能在肥胖与大脑的联系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三是研究中观察到的代谢不良和中性肥胖与C反应蛋白较高之间的关联,这种蛋白就是一种非特异的炎症标志物;
四是除肥胖外,它在许多其他疾病中也被发现升高,包括抑郁症、感染和炎症性肠病。
这些发现可能提示炎症在肥胖和灰质体积减少之间的联系中发挥了作用。
饮食和运动是改善体重的重要手段
超重和肥胖的判定标准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考察方式是计算体质指数来判定是否肥胖。体质质量指数=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kg/m²)。正常体质质量指数是18.5~23.9,超重者的体重质量指数24~27.9,肥胖体质质量指数为≥28。
饮食和运动干预都是预防肥胖和减肥的重要手段。《中国肥胖预防和控制蓝皮书》指出,饮食方面,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禽畜肉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建议膳食要健康平衡,平均每日至少吃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运动方面
成年人应做到: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150分钟/周
最好200~300分钟/周
3~7天/周
30~90分钟/天
抗阻训练2~3天/周
隔天1次
儿童青少年应保持中至高强度全身性有氧运动:
25~60分钟/天
4~7天/周
适当抗阻训练
孕产妇在没有运动禁忌证情况下:
中低强度有氧运动
15~30分钟/天
150分钟/周
以步行、游泳、水中运动为主
隔天1次
不能连续两天不锻炼
适当抗阻训练
2天/周
老年人需增加日常身体活动,每天进行适当的中低强度有氧运动:
加强抗阻练习
2天/周
隔天进行
另外,为了管好体重,应至少每周测量一次体重。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 || 燕声 万涛
值班主任 || 范宏博
转载及投稿 || 010-62969002转8486
邮箱:ln8103@cnki.net
正视肥胖|你只是胖着玩玩?小心这些危害找上门!
肥胖不仅影响形体美,而且给生活带来不便。更重要是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加速衰老和死亡。难怪有人说肥胖是疾病的先兆、衰老的信号。
肥胖的危害
1. 长寿、健康的天敌
据统计肥胖症患者并发脑栓塞与心衰的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高1倍,患冠心病的概率比正常体重者多2倍,高血压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多2-6倍,合并糖尿病者较正常人约增高4倍,合并胆石症者较正常人高4-6倍,更为严重的是肥胖者的寿命将明显缩短。据报导超重10%的45岁男性,其寿命比正常体重者要缩短4年。
2. 易发生冠心病、高血压
肥胖脂肪组织增多,耗氧量加大,心脏做功量大,使心肌肥厚,尤其左心室负担加重,久之易诱发高血压。脂质沉积在动脉壁内,致使管腔狭窄、硬化,易发生冠心病、心绞痛、中风和猝死。
3. 易患内分泌及代谢类疾病
伴随肥胖所致的代谢、内分泌异常,常可引起多种疾病。糖代谢异常可引起糖尿病;脂肪代谢异常可引起高脂血症;核酸代谢异常可引起高尿酸血症等。肥胖女性因卵巢机能障碍可引起月经不调。
4. 影响劳动力
身体肥胖的人往往怕热、多汗、易疲劳、下肢浮肿、静脉曲张、皮肤皱折处患皮炎等。严重肥胖的人行动迟缓、行走活动都有困难,稍微活动就心慌气短,以致影响正常生活,严重的甚至导致劳动力丧失。
5.对心肺功能有不良影响
肺功能的作用是向全身供应氧及排出二氧化碳。肥胖症患者因体重增加需要更多的氧,但肺不能随之而增加功能,同时肥胖症患者腹部脂肪堆积又限制了肺的呼吸运动,故可造成缺氧和呼吸困难,最后导致心肺功能衰竭。
6. 更易引起肝胆病变
由于肥胖者的高胰岛素血症使其内因性甘油三酯合成亢进,就会造成在肝脏中合成的甘油三酯蓄积从而形成脂肪肝。肥胖者与正常人相比,胆汁酸中的胆固醇含量增多,超过了胆汁中的溶解度,因此肥胖者容易并发高比例的胆固醇结石。有报道患胆石症的女性50-80%是肥胖者。在外科手术时,约由30%左右的高度肥胖者合并有胆结石。胆石症在以下情况下发病的较多:肥胖妇女40岁以上,肥胖症者与正常体重的妇女相比其胆结石的发病率约高6倍。
7. 可引起关节病变
体重的增加能使许多关节(如脊椎、肩、肘、髋、足关节)磨损或撕裂而致疼痛。
8. 增加手术难度,更易引发术后感染,且易引发疝气
肥胖者会增加麻醉时的危险,手术后伤口易裂开,感染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机会均较不胖者为多。可并发许多疝,其中以胃上部易位至胸腔中的食道裂孔疝最为常见。
9. 肥胖对男性的危害
有关研究证明:肥胖对健康的危害,男性大于女性。同等肥胖的男女,男性都会不同程度地患上由肥胖引起的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血管病,而很多轻度肥胖的女性却依然健康。这与男女的生理结构有关。
男人的肥胖主要在腹部,医学上称为腹形肥胖或“苹果形肥胖”。相对的,女性的肥胖大多是臀部肥胖,被称作“梨形肥胖”。相较于女性的“梨形肥胖”而言,男人的“苹果形肥胖”危害更大。因为腹腔积聚的大量脂肪压迫内脏器官,容易导致器官功能的障碍。
10. 肥胖对女性的危害
肥胖女孩可以出现青春发育提前、过早初潮以及乳腺发育过早。对成年女性而言,肥胖可以增加患癌症的机会。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是在脂肪组织内产生的。脂肪组织越多,雌激素合成的越多,所以肥胖妇女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比普通妇女要高,恰恰是雌激素的水平越高,就越增加患子宫内膜癌和绝经后乳腺癌的危险。所以肥胖妇女患这两种妇科肿瘤的危险性要大得多。雌激素增多还可能导致或加重下肢浮肿。
由于高胰岛素血症可以刺激卵巢产生过多的雄激素,所以体内的游离睾丸酮水平可能比普通女性高,导致女性出现多毛等男性化表现,还可引起月经紊乱甚至闭经、不育。即使怀了孕,也容易出现过多的妊娠合并症。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及妊娠糖尿病,还容易出现胎儿的发育异常以及胎位异常,而且容易出现难产。肥胖妇女的腹壁脂肪过厚,给医生的产前检查造成困难。如果需要作剖腹产,手术操作也很不方便。
肥胖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骨性关节炎,中年女性更加容易患胆石症,腹部型肥胖的女性更加容易患痛风等等。总之,肥胖是会给妇女带来许许多多的麻烦的。
当这些发生了怎么办呢?
1. 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
不宜过低,一般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45-60%。主食控制在150-250g/d。过低易产生酮症,相反,过高,会影响蛋白质摄入。可以优先选择复合碳水化合物(如谷类),不宜选择或少用精制糖的食品,如蛋糕、饮料。
2. 保证蛋白质供给
一般蛋白质占总能量的20%-30%,不宜过少,否则不利于减重
3. 减少脂肪摄入
一般脂肪占总能量20-25%,应≤30%。饮食提倡动物脂肪为主(肉、蛋、全脂乳等),烹饪油建议选择植物油。食物做法很重要,提倡蒸、煮、卤等少油方法减少用油量。
4. 充足维生素、膳食纤维、无机盐类
新鲜蔬菜和水果是无机盐和维生素重要来源,为低能量食物,且富含膳食纤维和水分,可用来充饥。
5. 规律的饮食和积极的运动
定时定量,一日三餐,切勿过饱。
减少甜食、饮料、零食摄入
减慢进食速度,增加饱腹感
先吃蔬菜、低热量食物,这样可减少主食摄入
规律运动,切勿过量,损伤关节,既减少体脂也保持肌肉活力
体重管理的就诊建议:
希望广大肥胖或潜在人群管住嘴、迈开腿,保持适合自己的体重,远离疾病,获得真正的福音。在体重管理过程中需要监测各项代谢指标(如血糖、血压、血脂、相应激素测定等),可前往西安市第三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我们为满足患者需要,周末、节假日全年无休,根据每人个体差异制定相应治疗计划,守候您的健康。
文:内分泌科 王婷
图:内分泌科 王婷
编辑:宣传科 李伟华
审核:宣传科 宫浩翔
部分图片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