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为什么肥胖血糖就高(肥胖血糖就高吗)

减重中医张显林 0
文章目录:

中医视角下糖尿病与肥胖的关联及应对

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糖尿病与肥胖之间紧密的联系。

从中医理论来看,肥胖的根源往往在于脾胃功能的失调。

脾胃作为人体运化水谷精微的关键脏腑,一旦失健,水谷难以正常代谢,痰湿、膏脂便会在体内逐渐堆积。而糖尿病在中医里归属于 “消渴” 范畴,其发病与阴虚燥热、气虚血瘀等因素密切相关。

肥胖人群体内大量的痰湿等病理产物,会严重阻碍气机的顺畅运行,进而影响气血的流通,加重阴虚燥热的状况,成为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助推因素。

为了更直观地说明中医在解决糖尿病合并肥胖问题上的效果,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个患者的真实案例。

我的患者赵女士,今年 52 岁,患 2 型糖尿病已经有五年时间,体重高达 88 公斤,BMI 指数达到了 32,属于重度肥胖。她不仅血糖控制不稳定,还经常感到疲倦、气短,日常活动都受到很大限制。

针对赵女士的情况,我为她制定了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

在中药调理方面,以健脾益气、化痰祛湿、清热滋阴为原则,精心选用了党参、黄芪、薏苡仁、黄连等药材组方,以恢复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清除体内的痰湿燥热。

同时,我还为她制定了详细的饮食计划,要求她严格控制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比例。

运动上,建议她从简单的散步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尝试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养生功法。

经过半年坚持不懈的努力,赵女士的身体状况有了显著的改善。她的体重成功降到了 75 公斤,整个人看起来精神了许多,疲倦、气短的症状基本消失。更令人欣喜的是,她的血糖水平趋于稳定,原本需要较大剂量药物控制的血糖,现在药量已经明显减少。

我相信,通过中医的整体调理和患者自身的积极配合,一定能帮助更多被糖尿病与肥胖困扰的患者重获健康,拥抱美好的生活。

肥胖、血糖高?别再乱减!先找准你的‘糖尿病体质

减肥不成功?可能是因为你吃错了!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减肥的路上费尽心思,尝试各种方法,可效果却差强人意。有人拼命节食,却越减越胖;有人疯狂运动,却收效甚微。为什么?因为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糖尿病体质
中医认为,糖尿病并非千人一面,不同体质的患者减肥策略完全不同!胃热型、脾虚型、痰湿型……你属于哪种? 别急,先来做个自测,看看你的“糖尿病体质”到底是哪种,再对症调理,减重效果才能翻倍!


一、糖尿病减重的关键:辨证施膳,精准发力!

中医强调“辨证施膳”,即根据个体体质差异制定科学的食养方案。盲目节食、运动往往适得其反,不仅减不下去,反而还可能导致血糖波动。要想健康控糖、科学减重,就得先了解自己的体质特点,然后有针对性地调理饮食。


二、不同体质的糖尿病类型与减重策略1. 胃热型糖尿病体质:胃火炽盛,食欲亢进
  • 典型症状: 口渴多饮、食量大但易饿、口气重、大便干结。
  • 成因分析: 常因喜食辛辣厚味、暴饮暴食或情绪失控导致胃火上炎。
  • 饮食调理: 清胃泻火、滋阴润燥:多食苦瓜、黄瓜、绿豆、百合粥等清凉食物。 少吃辛辣、煎炸食品,避免进一步加重胃热。
  • 真实案例: 李阿姨因喜食麻辣火锅,血糖居高不下。调理后改吃清淡素食,一个月内血糖和体重都有明显下降。

2. 脾虚型糖尿病体质:脾失健运,湿浊内生
  • 典型症状: 食欲不振、乏力倦怠、面色萎黄、大便稀溏。
  • 成因分析: 多因饮食不当、长期熬夜或久病损伤脾胃所致。
  • 饮食调理: 健脾益气、化湿和中:推荐食用等易消化食物。 忌食生冷、油腻之品,避免加重脾虚。
  • 真实案例: 病人王某长期加班熬夜,饮食不规律,导致脾虚肥胖。通过健脾调理,两个月减重6公斤。

3. 痰湿型糖尿病体质:湿浊痰阻,代谢迟缓
  • 典型症状: 形体肥胖、肢体沉重、腹部松软、痰多。
  • 成因分析: 久坐不动、高热量饮食、脾虚生痰。
  • 饮食调理: 化痰祛湿、行气利水:多食冬瓜、赤小豆、等有助于祛湿化痰。 减少油腻和甜食摄入,避免湿邪加重。
  • 真实案例: 张大爷平时爱吃油炸食品,腹部赘肉明显。坚持清淡饮食与适度运动后,减重8公斤,血糖明显稳定。

四、结语:找到根源,才能健康瘦身!

减肥并非单纯控制饮食或加强运动,更重要的是找准体质,因人施膳。希望大家通过自测表和科学指导,找到适合自己的减重之道,让糖尿病管理更精准、更有效!
别忘了点赞、分享,让更多糖友看到这篇干货满满的文章哦!

为什么肥胖者易患糖尿病?做好饮食8大原则,控制好体重

一般认为,肥胖程度越高,患糖尿病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国外研究发现,中度肥胖者糖尿病患病率为正常体重者的4倍,高度肥胖者则为正常体重者的21倍。肥胖者体内多会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指人体内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由于胰岛素的作用下降,因此机体会代偿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发挥降低血糖作用。这是为什么呢?

它与肥胖者存在糖代谢异常不无关系,肥胖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高胰岛素血症:肥胖的人血中胰岛素水平高于常人。其升高程度与肥胖度是平行的,但可随着体重的减轻而得到降低。引起肥胖者体内高胰岛素血症的原因有二:一是肥胖的人胰岛素分泌亢进;二是肥胖者肝脏内胰岛素清除率降低,这都是经过研究而被证实的。

(2)胰岛素抵抗:肥胖者体内多会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指人体内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由于胰岛素的作用下降,因此机体会代偿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发挥降低血糖作用。然而,高胰岛素血症又可加剧组织对胰岛素抵抗,由此形成恶性循环。靶组织胰岛素抵抗发生有以下几个原因:①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②胰岛素亲和力下降。③第二信使异常。④葡萄糖转运蛋白异常。⑤游离脂肪酸的“毒性”作用。

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饮食原则

1.基本为低脂肪、低糖、低胆固醇和高钾低钠膳食为主,可选用富含必须脂肪酸的植物油控制饮食总能量,膳食营养均衡,每顿饭以“半饱”为好。

2.饮食要清淡,烹调宜采用蒸、煮、烧、炒、拌等方式,少用油炸、腌、熏等方式。

3.食谱中要有丰富的食物来源,食物种类多、种属远、营养素含量丰富。保证蛋白质的充分摄入,供给量以每日每千克体重1克蛋白质为宜。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不能过低,以免造成免疫力下降。

4.吃些杂粮或粗粮,增加饱腹感,这样有助于减肥,对控制血糖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5.多吃些新鲜蔬菜,有助于减肥。最好每天一斤半左右的蔬菜,菜肴花样要每日更新。

6.禁食甜食、水果和花生、瓜子等坚果类食品。

7.戒烟戒酒和甜饮料。

8.少量多餐,细嚼慢咽,用餐时间不少于20分钟。

体重标准

如何进行体重的自我评价?最简单的计算方法是:标准体重(千克)=身高(cm)-105。超过理想体重的10%为超重,超过20%为肥胖。

较精确的计算方法是采用体重指数(BMI):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按照亚太地区标准,BMI值<23为正常,BMI值23~25为超重,BMI值≥25为肥胖。建议每周测量一次身高和体重,评估体重的变化,以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