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青少年肥胖的标准(青少年肥胖的分类标准)
关乎成长健康 少年儿童如何判断超重或肥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少年儿童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成年人肥胖指标可以用BMI指数进行衡量,少年儿童以及更小的婴儿应该使用什么方法判断是否超重或肥胖?近日,人民日报社旗下新媒体平台“人民好医生”客户端邀请到首都儿研所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陈晓波以及主任医师刘子勤,针对这一问题为广大网友们答疑解惑。
陈晓波与刘子勤在访谈中表示,儿童肥胖的判断标准和成人比还是有一些复杂的,不是一个单纯的BMI指数就能够解决。少年儿童处于不断地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年龄段身高体重在不断地变化。
婴幼儿期与青春期是脂肪细胞快速生长期,容易造成少年儿童的超重、肥胖。婴幼儿时期肥胖会对以后的成长健康造成不可逆的影响,青春期肥胖则会导致成年后很难减重。因此,需要格外注意这两个时期少年儿童的肥胖指标,并及时做出干预。
2岁以内的婴幼儿,肥胖指标用体重和身高的比值随着年龄的增加率来衡量。相同性别、相同身高,孩子的体重增加率与平均增长率相比,超过10%-19%,为轻度肥胖或超重;超过20%,定为肥胖。家长朋友们为了方便衡量,可以使用目测和测量每月增长克数的简易方法。目测即与同龄孩子进行比较,及时参与学校、幼儿园的学生体检。测量每月增长克数要与标准的增长克数比较。例如,孩子出生平均体重是3公斤,到6个月大概是6-7公斤左右,到1岁为10公斤左右,这是标准的体重增长水平。前六个月,平均一个月增长700克;6个月到12个月,平均一个月增长500克。超过过多,要及时使用生长发育量表进行衡量。
青春期的少年儿童,基本上和成人一样是用BMI体重指数来评价了。但不同的是,成人24以上属于超重,28以上属于肥胖,儿科是用百分位数,超过85以上BMI的百分位为超重,超过90以上BMI的百分位就叫肥胖,超过120叫重度肥胖。也有另外的标准,对于不同孩子来说,脂肪的含量和肌肉的含量也是不一样的,运动比较多的孩子,肌肉量大。用体脂测量仪就可以观测腹部脂肪、四肢皮下脂肪含量是多少,而体重又是多少。孩子BMI大,是肥胖还是比较壮,是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测量出来的。
少年儿童超重或肥胖没有及时加以干预,就有可能发生儿童糖尿病或造成其他危害。伴随到成年阶段,则会更容易患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等肥胖病。家长朋友们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肥胖问题,守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转自 | 人民好医生
来源: 首都儿科研究所科普号
一图鉴别!孩子究竟是“肉嘟嘟”,还是超重或肥胖
#健康科普
一招教你辨别
孩子究竟是“肉嘟嘟”
还是超重或肥胖
很多人都觉得孩子白白胖胖的很可爱,因此,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就应该养得“胖嘟嘟”的。
要知道,孩子的“健壮”和“胖”是两回事。健壮的孩子肌肉结实,充满活力,运动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较强;而肥胖的孩子由于脂肪堆积,运动能力和肢体协调都较差,动作迟缓,还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如呼吸类疾病、心血管疾病、精神类疾病。
但是,家长们通过肉眼很难判断孩子体重是否超标。当家长意识到孩子体重猛涨的时候,很可能已经达到超重甚至肥胖的程度了。
如何判断孩子体重是否超标?
2024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教你如何通过体质指数(BMI)测算判定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青少年是否超重或肥胖。
体质指数(BMI)是国际社会推荐的评价儿童(≥2岁)是否超重和肥胖的首选指标:
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²)。
接下来,我们将以儿童青少年BMI量表举例,家长们可快速、简单、有效地判断自家孩子是否体重超标。
2~5岁儿童超重与肥胖的判定
2~5岁儿童超重与肥胖以身高别体重或年龄别BMI标准差法进行判定,详见表1~3:
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判定
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以BMI进行判定。
超重:凡BMI大于或等于相应性别、年龄组“超重”界值点,且小于“肥胖” 界值点者为超重;
肥胖:凡BMI大于或等于相应性别、年龄组“肥胖” 界值点者为肥胖。
具体详见表4:
举例:一名8岁的男孩,身高140cm,体重40kg。
BMI=40÷1.4=20.4,超过了上图8岁男孩的BMI界值19.7,那么他就被界定为肥胖。
7~17岁儿童青少年中心型肥胖的判定
7~17岁儿童青少年中心型肥胖通常以腰围值进行判定。
正常腰围高值或中心型超重:凡腰围大于或等于相应性别、年龄组第75百分位数(P75)且小于第90百分位数(P90);
高腰围或中心型肥胖:凡腰围大于或等于相应性别、年龄组第90百分位数(P90)。
具体详见表5:
家长要培养孩子
形成动态测量
身高、体重、腰围的健康习惯
适时制定减重干预策略
莫要让孩子变成“小胖墩”
插图:韦诤
推荐阅读
@家长们,国家喊娃减肥,掌握这些方法,告别“小胖墩”!健康科普视频推荐
《广西疾控健康科普大讲堂》——
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供稿 | 学校卫生所
撰稿 | 陆武韬
插图 | 韦诤
文编 | 严桐桐
美编 | 严桐桐
校对 | 严桐桐 许雁 龙玉婷
内容审核 | 余宗蓉 李萌
门诊药房咨询:0771-2518795
艾滋病自愿咨询:0771-5327110
艾滋病治疗门诊:0771-2518326
样品检测咨询:0771-2518890
以上电话接听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00-12:00,下午15:00-18:00。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业务:我中心暂停办理从业人员健康体检,需办理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人员请到南宁市相关体检办理点进行体检。
疫苗接种地点:金洲路18号(琅西门诊)
疫苗接种时间:每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00-11:30,下午15:00-17:30;周六、周日:上午8:30-11:30。
2岁-18岁儿童青少年肥胖标准出来了!这些知识家长请收藏
根据《中国儿童肥胖诊断评估与管理专家共识》(2022年版),中国儿童2009--2019年超重率仍呈上升趋势,整体超重和肥胖人群基数继续扩大。而41%-80%的儿童肥胖可持续至成年,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
那么如何判断孩子肥胖呢?
指南建议
年龄≥2岁的儿童使用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来诊断,BMI=体重(kg)/身高2(m2),2--5岁儿童可参考“中国0--18岁儿童体块指数的生长曲线”中制定的中国2--5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的BMI参考临界值点;6--18岁儿童可参考“学龄儿童超重与肥胖筛查”中6--18岁学龄儿童筛查超重与肥胖的性别年龄别BMI参考界值点;在18岁时男女的BMI均以24kg/m2和28kg/m2为超重肥胖界值点,与中国成人超重、肥胖筛查标准接轨。
儿童肥胖除了环境、自身饮食和身体活动有关外,还和遗传因素有关,如越来越多与肥胖相关的基因位点被识别,绝大多数肥胖为多基因背景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但单基因变异所引起的极重度肥胖则比较罕见。
肥胖发生的年龄越小、越严重,遗传因素导致的可能性就越大;建议对5岁以前就肥胖,有遗传性肥胖综合征临床特征或有极端肥胖家族史的患儿进行遗传检查以排除肥胖相关遗传性疾病。
对儿童单纯性肥胖,也应进行并发症风险评估。
常见的肥胖并发症:
1)内分泌系统:可能出现糖代谢异常、性发育异常、高雄激素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2)心血管系统:如高血压、血脂异常等;
3)呼吸系统: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肥胖低通气综合征等;
4)消化系统:如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胆囊疾病等;
5)神经系统:如特发性颅内高压、偏头痛、多神经病等;
6)皮肤:如黑棘皮病等;
7)心理:可能会有自卑、抑郁或焦虑情绪等;
8)肌肉骨骼:可能会出现下肢关节疼痛活动障碍等。
孩子多重算肥胖呢?可以参考下面表格:
1)对6~17 岁儿童基于身高别体重、年龄别 BMI 标准差法进行超重与肥胖判定:
2)对 2~5 岁儿童基于身高别体重、年龄别 BMI 标准差法进行超重与肥胖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