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脂肪肝吃什么药(肥胖脂肪肝的三餐饮食)
7种中成药可用于调理脂肪肝,改善肝功能
首先了解一下脂肪肝脂肪,是与糖,蛋白质一样重要的人体组成部分和储能物质。存在于肝细胞内的脂肪即为肝脂肪,当肝脂肪超过一定数值比例影响了肝脏的正常功能的时候,就叫脂肪肝;根据肝细胞内脂肪集聚的含量与肝湿重的占比程度分为轻中重度脂肪肝。脂肪肝是我国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患者可表现无明显症状,也可表现为疲倦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上腹隐痛等多种肝功能障碍症状,因此要控制脂肪肝。
脂肪肝的诱发因素?脂肪肝是一种非炎症性的病理改变,主要以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脂肪变性为特征。目前已知的饮酒、肥胖、糖尿病、营养不良、部分药物、妊娠以及感染等都是诱发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其中:有数据统计,长期酗酒的人患上脂肪肝的几率是普通人的5-25倍左右;多数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脂肪肝,因为糖尿病患者多肥胖,肝脏无法分解过多的脂肪,会使剩余的脂肪贮积在肝脏内形成脂肪肝;降脂药等药物也会阻碍肝脏分解脂肪,导致脂肪在肝内堆积形成脂肪肝。
脂肪肝的长期影响与治疗方法?脂肪肝是看起来相对没那么严重的病症,至少轻度的脂肪肝一般几乎没有症状,严重时可能表现出疲倦或轻微的腹部不适。但如果不对病因进行控制,就有导致严重后果的风险。比如单纯性脂肪肝,可导致脂肪性肝炎,部分脂肪性肝炎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长期饮酒可反复对肝脏造成伤害,增加门静脉压力,向肝硬化发展。一般来说治疗脂肪肝的关键是改善生活方式和治疗相关原发病,比如单纯性脂肪肝一般无需药物治疗,通过饮食调整,增加运动即可;轻度脂肪肝主要减少或解除病因,如减肥,控制糖尿病,戒酒,停用可引起脂肪肝的药物等;更严重的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常见包括调脂药,降糖药,抗氧化剂,保肝消炎药,促乙醇代谢药等,药物治疗容易加重肝脏负担,故服药一定要严格遵医嘱,切勿自行用药。
哪些中成药可用于调理脂肪肝?脂必妥胶囊,本方由红曲组成。适用于症见头晕,头痛,气短,乏力,胸闷,腹胀,食少纳呆等脾瘀阻滞证;高脂血症;也可用于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可活血化瘀,健脾消食,除湿祛痰。
临床用药经验:
郑温心通过治疗脂肪肝的临床分析,得出结论:使用脂必妥胶囊联合疏肝祛瘀中药进行脂肪肝的治疗疗效显著,有利于脂肪肝患者早期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强肝胶囊,本方由茵陈、当归、白芍、板蓝根、丹参、黄芪、山药、山楂、党参、郁金、泽泻、六神曲、秦艽、黄精、地黄、甘草组成。可清热利湿、益气解郁、补脾养血,适用于脂肪肝、中毒性肝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
临床用药经验:
1、柳琳琳等通过进行强肝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强肝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2、周桃梅等通过进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疗效与影响研究,得出结论:强肝胶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改善NAFLD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及肝损害等情况,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炎症小体及其下游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壳脂胶囊,本方由甲壳、茵陈、丹参、制何首乌、牛膝组成;适用于治疗症见肝区闷胀不适或闷痛、肢麻体重、胸闷气短、腰膝酸软、耳鸣、口苦口粘、尿黄;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脉或弦数或弦滑等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属湿浊内蕴,气滞血瘀或兼有肝肾不足郁热证。可补益肝肾、消化湿浊、活血散结。
临床用药经验:
1、蒋玲君等通过临床研究,得出结论:壳脂胶囊联合吡格列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可明显改善患者肝功,降低血脂、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水平,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2、上官新红等通过药物对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疗效分析,得出结论:壳脂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酒精性脂肪肝,可改善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3、付喜花等通过壳脂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观察,得出结论:壳脂胶囊能有效改善NAFLD患者的肝功能,有效降低血脂,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疲劳特征。
当飞利肝宁胶囊,本方由当药、水飞蓟组成。可益肝退黄,清利湿热。适用于症见面黄或目黄,纳少乏力,口苦尿黄等由湿热郁蒸所致黄疸,以及急、慢性肝炎见上述证候者。
临床用药经验:
宋寿龙等研究联合用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得出结论:当飞利肝宁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NAFLD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及肝功能,且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安全。
决明降脂片,本方由决明子、何首乌、桑寄生、茵陈、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C等组成。适用于冠心病或慢性肝炎所引起的高脂血症、血清胆固醇增高症。可降血脂,降血清胆固醇。
临床用药经验:
竺狄芳等通过对药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研究,得出结论:决明降脂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化滞柔肝颗粒,本方由茵陈、决明子(清炒)、白术(麸炒)、大黄(酒炖)、苍术(麸炒)、泽泻、猪苓、山楂、陈皮等组成。适用于症见肝区不适或隐痛,食欲减退,乏力,舌苔黄腻等属单纯性脂肪肝湿热中阻证;可化浊解毒,清热利湿,祛瘀柔肝的功效。
三七脂肝丸,本方由三七、菊花、荷叶、莪术、泽泻、菟丝子、赤芍、白芍、白术、云山楂、青皮组成。适用于脂肪肝、高脂血症属肝郁脾虚症者;可健脾化浊,祛痰软坚。
科学纠正营养结构,营养不良者应增加营养,肥胖者应科学减肥,平稳减重,并注意监测体重和肝功能情况。坚持适度有氧运动,保持适当的体脂指数;戒烟戒酒,保护肝脏,减轻肝脏负担。脂肪肝预防两步走,管住嘴,迈开腿。也非常适用于诸多疾病的预防!
以上就是今天玥亮说药要跟大家分享的关于脂肪肝及可用于调理脂肪肝的中成药的相关科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需了解更多健康与用药问题,可@玥亮说药 加关注,查看更多疾病用药有具体文章介绍,如阅读,学习对你有帮助,请转发,评论,让更多的朋友受益。
参考文献:
[1] 海峡药学,2016,28(04):136-138.
[2]中成药,2018,40(08):1715-1720.
[3]中国医院统计,2018,25(03):206-208.
[4]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02):217-220
[5]河南医学研究,2016,25(08):1415-1416
[6]新中医,2014,46(07):69-71
[7]河北中医,2018(07):1051-1054[2019-03-20].
[8]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33(10):942-944.
中医调理脂肪肝很有用的方子—化湿消脂方
分享一个中医调理脂肪肝很有用的方子—化湿消脂方
化湿消脂方组方:白术,茯苓,炒薏米,陈皮,山楂干,决明子,桂枝,丹参。(可加减 泽泻,茵陈,葛根,柴胡等)
中医是怎么消除油脂的呢?油脂中医里一般可以理解为痰湿。
俗话说“胖人多痰湿”。胖子之所以胖,是体内有很多痰湿聚集,痰湿代谢不掉,就会导致人体肥胖,所以古代治疗肥胖病,就是从化湿、消痰入手的。
治疗脂肪肝也是如此,脂肪肝多发生在肥胖人群身上,符合“胖人多痰湿”的病机,所以要想消除脂肪肝,必须化湿、消痰。
泽泻
泽泻,是非常厉害的利湿药。泽泻有利水作用,可以消除体内多余的水湿。胖人多湿,通过利水,水湿就会减少,体重就会减下来。
白术
白术有健脾祛湿的功效,人体里,脾主运化水湿。人体多余的水湿,需要靠脾才能运出体外。如果脾虚了,水湿运不出去,人就会肥胖。
通过用白术健脾,增强运化湿邪的能力,就能起到减肥的功效。
山楂
山楂在中药里,是一味非常重要的“消食化积”药,专门用来消化肉食。如果吃肉吃多了,吃油腻的东西多了,肚子比较胀,吃几颗山楂,能够帮助你消化这类肉食,祛除油腻。
茵陈蒿
茵陈蒿是治疗肝脏疾病非常重要的一味药,它既能利湿,又能清热,可以把肝脏里的湿热清理掉。
胖子一般都有内热,因为过多的脂肪堆积,热量散发不出来,就容易形成郁热。
胖子一般又比较怕热,容易口渴,体有内热。茵陈蒿性凉,又专门入肝,可以把肝脏里的郁热清理掉。
葛根
葛根是扩张血管的,为什么要用葛根扩张血管呢?因为血脂高了,容易把血管堵住,比如堵在心脏,就容易导致心痛,堵在头部血管,就容易导致头晕。
很多胖子多有头晕的毛病,就是因为体内血管里的脂肪太多,贴在血管内壁上,造成大脑供血不足,所以头晕。
用葛根把血管扩张一下,就能增加头部血流,大脑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才会清凉、不晕。
丹参
现在很多脂肪堵在肝脏里面,会影响肝气的疏泄,气出不来,积在里面,就会造成胁肋部胀满。所以,凡是脂肪肝,到了后期一定会觉得胸部胀得慌。
为了消除胀满的感觉,一定要把肝气疏泄出来,在这里,用柴胡就是疏泄肝气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疏肝。通过疏肝,可以消除胁部的那种胀胀的感觉。
白芍
白芍也是入肝的。它可以活血。肝脏里面堆积了过多的脂肪,这些堆积的脂肪会影响血液的流动,所以在降脂的同时,同上白芍,有利于血液循环,促进肝脏的恢复。
以上就是专治脂肪肝的“化湿消脂汤”。
抗炎、降酶、抗纤维化,3种治疗脂肪肝的中成药,来看您知道吗?
肝脏位于人的腹部,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体,在代谢活动和免疫防御中充当重要的角色。只要人体有代谢活动,肝脏就需要不停运转,因此肝脏是人体最繁忙的器官之一。它很容易因为环境等各种因素而发生病变,进而无法正常发挥功能,给身体造成危害。
肝脏病变分为慢性和急性,而脂肪肝是一种很常见的慢性肝病。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递增,且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了解什么是脂肪肝并对其进行精准治疗,是现代人维持健康状态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什么是脂肪肝?脂肪肝顾名思义就是肝脏细胞堆积脂肪过多,它不是一种独立疾病,只能说是一种肝脏病变。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肝脏只含有少量甘油三酯、糖脂以及胆固醇等脂肪,其重量约占肝脏总重量的3%-5%。
当肝脏脂肪重量超过总重量的5%或者有一半以上的肝脏细胞发生脂肪变性时,就可以称之为脂肪肝。脂肪肝有多种症状表现,具体取决于其临床病理类型,即肝脏细胞的病变程度将决定患者出现何种症状。
通常脂肪肝起病比较隐匿,初期基本不会有什么症状,同时其发病缓慢,少数患者会出现乏力、失眠、便秘以及右上腹不适等症状。还有些患者体检时,可检查出肝脏肿大甚至是脾脏肿大的情况。
当患者的脂肪肝发生到肝硬化失代偿期时,就会出现典型的肝硬化症状。比如内分泌失调、牙龈或鼻腔出血、面色发黑、胸壁或腹壁静脉曲张、黄疸、不规则发热、胸腔积液、肝掌以及皮肤出现蜘蛛痣等等。急性脂肪肝患者则会出现,与肝功能衰竭或急性重症肝炎类似的症状,比如恶心乏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以及容易出血等等。
早期脂肪肝不会有明显症状,但其危害不可小觑。肝脏在消化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性,脂肪肝会损伤患者的消化功能,长此以往患者会出现营养不良,以及免疫力下降等问题。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都会受到很大影响。长期的脂肪肝会导致肝脏发生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使其出现眼睛干涩易疲劳以及视力下降等问题。
更为可怕的是,脂肪肝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引发烈性疾病,威胁患者的生命。脂肪肝得不到及时治疗,会致使肝脏细胞缺血坏死,进而诱发肝硬化甚至是肝癌。病情严重的脂肪肝患者还会有高血脂和高胆固醇等并发症,他们更容易罹患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脂肪肝患者的胰腺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大大增加了糖尿病发病的风险。
脂肪肝主要包括非酒精性、酒精性以及特殊类型三大类,其中最普遍的是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肝是遗传因子、环境因素和代谢应激反应综合作用的结果,其致病原因比较复杂,如今仍未有明确的发病机制。客观来说脂肪肝不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往往伴随着肥胖、高血脂症以及糖尿病等具备遗传特性的疾病,因此它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饮食结构、营养状态、基础性疾病、药物、有毒溶剂以及病毒等都是可能诱发脂肪肝的环境因素。人体会对内分泌失调等代谢异常情况产生应激反应,其肝脏很有可能因此而发生病变,进而发展为脂肪肝。
有研究表明,一些特定人群的发病率比普通人高很多。长期酗酒、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运动、肥胖、营养不良或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以及代谢和免疫能力下降的中老年人,都是易患脂肪肝的高危人群。
纯粹的脂肪肝是可逆的,早期的脂肪肝只要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就能完全治愈。脂肪肝有西医和中医两种方式进行治疗,西医主要是通过使用保肝抗炎、去脂、抗氧化以及纠正代谢紊乱的药物来进行治疗:中医则须进行辨证治疗。
在中医体系中,脂肪肝分为痰瘀互结、痰湿内阻、湿热蕴结、肝郁气滞以及肝郁脾虚五种证型,其治疗原则为清热利湿、疏肝解郁、疏肝健脾、健脾调中、健脾益气以及滋肾柔肝等等。大黄䗪虫丸、茵栀黄颗粒以及桑葛降脂丸能够抗炎、降酶和抗纤维化,是治疗脂肪肝时最常用的三种中成药。
大黄䗪虫丸的配方源自《医方考》和《金匮要略论注》两本中医著作,其成分主要有熟大黄、土鳖虫、虻虫、水蛭、蛴螬、桃仁、干漆、苦杏仁、黄芩、地黄、白芍以及甘草等。
其中对患者主证具有主要治疗作用的是熟大黄和土鳖虫,它们也被称为“君药”。熟大黄能够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泻热通肠、利胆退黄,性寒而味苦;土鳖虫能够消肿散瘀、止痛调脂、补肝肾,性寒而味咸。
虻虫、水蛭、蛴螬、桃仁、干漆五种成分都有活血祛积、消癥散瘀的功效,主要起辅助君药发挥疗效,以及治疗患者兼证的作用,它们则被称为“臣药”。苦杏仁、黄芩、地黄和白芍几味药材属于“佐药”,主要作用是帮助君药和臣药治疗兼证,以及降低君药的毒性。
苦杏仁可以安神止痛、润肠通便、镇咳平喘,有一定的抗炎效用,性微温而味苦:黄芩可以清热解毒、泻火燥湿、化痰止血,性寒而味苦:地黄和白芍可以凉血止血、生津养阴,地黄性寒味甘苦,白芍性微寒味酸苦。甘草能够益气补中,是调和所有成分药性的“使药”。
茵栀黄颗粒由张仲景著作《伤寒论》中的经典古方茵陈蒿汤发展而来,茵陈蒿汤的配方组成为茵陈、栀子和大黄,茵栀黄颗粒保留了该配方中的茵陈和栀子两味主药,用黄芩和金银花替代了大黄。
茵陈是君药,具有清热利湿和退黄疸的功效,性微寒而味苦:栀子和黄芩为臣药,栀子能够清火祛湿、散热退黄、黄芩清热解毒、泻火燥湿,两者能加强茵陈清热利湿的功效。金银花为佐药,可以清热解毒,性寒而味甘。
桑葛降脂丸的组成成分为桑寄生、葛根、红花、山楂、丹参、山药、蒲公英、茵陈、泽泻以及大黄。桑寄生和葛根为君药,桑寄生能够补肾养肝、祛风养血、通经活络,性平而味甘苦:葛根可以生津止渴、升阳补脾、活血消瘀,性凉而味甘、辛。
红花、山楂和丹参能加强葛根活血消瘀的功效,山药能帮助桑寄生更好发挥补脾的作用,它们皆为臣药。蒲公英、茵陈、泽泻以及大黄都为佐药,其中蒲公英、茵陈、泽泻三者清热利湿:大黄则可以泻热解毒、活血消积,性寒且味苦。
大黄䗪虫丸、茵栀黄颗粒和桑葛降脂丸三种中成药都可用于脂肪肝的辅助治疗,但三者的具体功效并不完全相同。在中医理论中,大黄䗪虫丸的辨证为痰瘀互结证。大黄䗪虫丸能够有效减缓肝脏纤维化,抑制组织增生,消除肝脏内沉积的免疫复合物,从而达到改善慢性肝损伤以及使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的效果。
大黄䗪虫丸可以有效降低血清层粘连蛋白、总胆红素、透明质酸以及转化生长因子等指标,增加血清干扰素的含量,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从而降低血液浓度、改善血液流变性并溶解已形成的血栓,达到恢复器官功能的效果。
此外大黄䗪虫丸还能消炎镇痛、抵抗晕厥,增强巨噬细胞的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因此除了脂肪肝外,大黄䗪虫丸还可以治疗闭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以及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等多种疾病。有极少数的患者服用该药后,会出现潮红或者发痒等过敏反应,一般停药即可恢复正常。
还有些患者初次服用该药会出现轻微腹泻的情况,一般一周后症状就会消失。大黄䗪虫丸的疗程周期偏长,通常三个月为一疗程,且孕妇禁用。
茵栀黄颗粒具有保护,肝脏和改善肝脏病变的作用,能够降低血清中因肝脏损伤,而产生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活性,以及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的含量。同时茵栀黄颗粒还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在中医理论中,茵栀黄颗粒的辨证为湿热蕴结证。
该药不但能治疗脂肪肝,还能治疗各种类型肝炎、肝硬化、肝癌、自身免疫性肝病,以及酒精性肝病引起的肝细胞黄疸等疾病。值得注意的是,茵栀黄颗粒对治疗胆道梗阻引发的,梗阻性黄疸没有什么效果。茵栀黄颗粒有可能引发胃肠道不良反应,导致大便呈黄绿色、大便次数增加甚至是腹泻。
桑葛降脂丸能够减少血清中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总胆固醇的含量,从而达到降低血脂、减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并清除肝脏脂质的效果。桑葛降脂丸的中医辨证为痰湿内阻证,可用作治疗脂肪肝和高血脂症。桑葛降脂丸的副作用比较小,对其成分过敏者禁用。
除了进行药物治疗外,脂肪肝患者还需要调理饮食,以及改善生活方式。有极少数患者的脂肪肝是营养不良引发的,这类患者要根据具体的病因来进行饮食调整,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来维持机体各项活动的运转。
肥胖是引发脂肪肝的一大主因,对于这类因肥胖而致病的患者来说,减脂非常关键。他们必须要制订合理的减脂计划,从饮食和运动两方面着手,在规定时间里将体重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在日常生活中,脂肪肝患者要控制热量的摄入。少吃高脂、高糖或其它高热量食物,不吃油腻或辛辣刺激性食物,坚持低脂、低糖及低盐饮食。他们还可以适当多吃些,可溶性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五谷粗粮等。这样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加快脂肪分解,从而减少脂肪在肝脏细胞中堆积。
脂肪肝患者必须要进行适当锻炼,以促进脂肪的代谢分解,降低其在人体中的含量,避免脂肪肝继续恶化。运动时患者首先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运动一般可以分为有氧和无氧两种,无氧运动不利于人体脂肪代谢,甚至有可能会加重病情,所以有氧运动更适合脂肪肝患者。慢跑、游泳或瑜伽等都是比较不错的选择,患者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决定。
过度锻炼会引发身体疲劳,不利于改善病情。而运动强度不够又无法达到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患者要注意把握运动的度,控制好运动时间和强度。运动时间一般控制在30-60分钟为宜,每次运动稍有出汗即可。
运动时患者若感觉身体不适,则应立即停止运动,必要的话及时就医治疗。通过运动来改善病情不会一蹴而就,患者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坚持长期且合理的运动。
缺乏睡眠会减弱身体对脂肪的代谢,导致肝脏发生毒素积累、自我调节受到影响使病情恶化。脂肪肝患者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使肝脏能得到充分休息。脂肪肝患者还需要注意的是要戒烟戒酒,不随便吃保健品,避免增加肝脏的负担,加剧肝脏功能受损。
结语肝脏是人体极为重要的一个消化器官,因频繁运转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发生病变。脂肪肝是一种很常见的肝脏病变,虽然它不是一种独立疾病,早期不会出现明显症状,病情也发展缓慢,可一旦我们对其放任不管,它就有可能引发可怕的疾病。
只要能及时进行有效治疗,脂肪肝就是可逆的,其在医学上有西医和中医两种治疗方式。治疗脂肪肝时,最常使用的三种中成药分别为大黄䗪虫丸、茵栀黄颗粒和桑葛降脂丸。脂肪肝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合理的饮食和良好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