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 尿频(肥胖尿频尿急尿不尽)
晚上起夜次数多或是这几个原因 尽早检查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晚上睡得好好的,突然被尿意惊醒,不得不起来上厕所。偶尔起夜一次可能并不值得担心,但如果夜间起夜次数明显增多,有些人会开始担心,这是不是肾衰竭的前兆?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晚上频繁起夜?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夜尿多 身体哪里出了问题
01
患有慢性病
人体产生尿液的地方,主要在肾脏,像糖尿病、慢性肾炎、尿崩症等慢性疾病,都容易让肾脏产尿增多。
02
储尿问题
尿液产生之后,会被存放在膀胱中,膀胱如果受压迫,就可能会被动缩小,从而影响储尿。比如患有前列腺增生,膀胱三角区肌层出现代偿性肥厚,从而造成逼尿肌反射亢进,导致稍有一点点尿,就会产生出急不可耐的强烈尿意,甚至把你直接从睡梦中揪醒。还有尿道狭窄、膀胱结核等问题,也可能会造成尿频。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拍片和其他辅助检查才能明确。
03
其他调节有问题
例如,一种叫做精氨酸血管加压素的物质,在你熬夜、饥饿等生理节律紊乱时会导致夜尿症,此外还有一些药物、食物等因素也会引起调节障碍。
04
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其高发人群是有性生活的女性。由于女性尿道直又短,且与阴道、肛门相邻,在进行性生活时,不停地碰撞和挤压都是给细菌制造机会,所以容易患上尿路感染。
如何预防夜尿多的问题
预防夜尿增多的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定期体检。对于没有其他疾病的普通人群,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帮助预防夜尿问题:
1. 控制睡前饮水量:尽量在睡前2小时内减少饮水,尤其是避免摄入咖啡、茶等利尿性饮品。
2. 保持健康体重:肥胖会增加尿频的风险,保持健康体重有助于减少夜尿,还能降低心血管和代谢疾病的风险。
3. 注意饮食调节:减少盐分摄入,避免高盐饮食导致的水肿和血压升高,进而影响肾脏和膀胱功能。
4. 定期体检:对于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或肾脏病史的人群,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和血压血糖检查,及时了解身体状况。
晚上起夜次数多,不一定意味着肾衰竭,但它确实是身体发出的一个信号,提示我们可能存在潜在的健康问题。尽早关注夜尿的变化,及时检查和管理,有助于维护肾脏和全身的健康。
来源: 健康吉林12320
男人尿频、尿急别怪肾!可能是这个器官“胖”了!
尿频、尿急,夜尿多、总是起夜睡不好,排尿困难、尿线变细……男人老了总会被小便问题困扰,而不少人觉得自己的肾出了问题。但实际上,他们是被一种叫做“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问题困扰。60岁以上大概超一半男性都存在这个问题,而且随着年龄增加比例也在增高。①
网友谈及了自己父亲被前列腺增生困扰
一半男性可能遇到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一个形状和大小如栗子一般的器官,负责着分泌前列腺液、参与射精和控制排尿。它“居住”在盆腔底部,包绕着尿道,还与膀胱相贴,也与直肠是“邻居”,也因此直肠指检可以检查到它。
人常说“中年发福”,前列腺的成长似乎也类似。男性前列腺25岁左右发育至顶峰,30~45岁体积比较恒定,45~50岁以后,由于老年后雄性激素的分泌紊乱等原因,开始慢慢变“胖”,体积开始变大,也就是我们说的前列腺增生。②
2017年刊发的《良性前列腺增生主要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中谈到,据估计,51~61 岁的男性中大约有 50%的人具有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病理学特征,61~70 岁的老年男性中这一比例将增加 70%以上。①
而前列腺的增大,也意味着会挤压到旁边的尿道,使得其伸长、弯曲、变窄,出现排尿问题。当然,尿道阻塞程度和疾病症状严重与否,与增生的大小体积无关,具体就要靠医生来评估判断了。
3种情况可能是前列腺在“报警”!
如果你出现了以下3种情况,可能是前列腺“报警”,在告诉你存在增生的问题:
① 尿频、尿急、尿失禁以及夜尿增多;
② 排尿等待、排尿困难、尿线变细以及间断排尿等;
③ 尿液无法排出、排尿不尽、尿后滴沥等。②
一般医生会通过直肠指检、前列腺超声检查等来判断前列腺情况。此外,在前列腺症状方面,还有一个叫做“可视前列腺症状评分表(VPSS)”的图片,可对尿频、夜尿、梗阻程度、生活质量4个方面进行评估。④
可以测测自己的前列腺情况↓↓↓
图自《可视前列腺症状评分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的临床应用》④
前列腺增生,千万别忍着!
前列腺增生虽然是一种良性疾病,但不代表可以放任不管。不少老年人都太能“忍”,但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认知。
拖着不就医,不仅影响个人生活质量,而且还可能会增加肾脏和膀胱的损伤,比如膀胱结石、肾功能不全。④早期前列腺增生,通过观察或者药物治疗都可以缓解,但拖到后面就可能只能选择手术了。
2007年中华外科杂志刊发的《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诊治指南》中就提到,药物治疗短期目标是缓解患者的下尿路症状,长期目标是延缓疾病的临床进展、预防合并症的发生。而重度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或明显影响生活的患者,尤其是药物治疗不佳者,可选择外科手术来治疗。⑤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常见治疗药物主要分为两类,α受体阻滞剂和5α-还原酶的特异性抑制剂。α受体阻滞剂,能够松弛平滑肌,让排尿更顺利;而5α-还原酶的特异性抑制剂是通过缩小前列腺体积,来改善排尿困难,通常起效缓慢,副作用或表现为勃起功能障碍(ED)、性欲下降等。⑤
α受体阻滞剂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下尿路症状(LUTS)了,像“药品名”坦索罗辛、多沙哇嗦、阿夫哩嗦和特拉哇嗓的都属于这个大家族。⑤其中,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商品名:哈乐®)就是一类原研药,作为20年经典药物,遵医嘱长期治疗可让前列腺增生人群持久获益。
5个生活方式改变,前列腺更健康!
当然,良好的生活方式,是最低成本的预防和改善前列腺增生的措施。建议做到以下5点:
1. 积极控制三高
超重或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危险因素。①比如,《良性前列腺增生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中就提到,血糖升高者前列腺肥大的风险显著增加,糖尿病患者患前列腺增生的概率是空腹血糖正常男性的2倍。⑥
2. 积极参与运动
适当的体育活动, 能够增加会阴部运动量的锻炼,可以改善前列腺的血液循环。比如收腹提肛操,就有利于帮助缓解病情。⑦建议每周最好有150分钟的有氧运动,没事可以做做提肛操。
3. 做好腹部保暖
年纪大了更要注意前列腺、小腹、会阴部的保暖。因为这些部位受凉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增强,从而使前列腺腺体收缩、腺管和血管扩张。⑧
4. 坐1小时起身活动
长时间久坐不动,会压迫尿道上段的前列腺部位, 使膀胱排空能力降低,也会加重前列腺增生的病情。⑦
5. 饮食清淡些
饮食建议清淡,每天保证一斤蔬菜半斤水果,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减少“三高”和便秘发生,保证前列腺良好的血液循环。
本文参考资料:
① 葛梦颍, 张程达, 侯全亮,等. 良性前列腺增生主要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17(10):180-185.
② 姜辉 孟宪励. 男人枕边书[M]. 科技文献出版社, 2014.
③ 张俊文,彭艳红,冯瑰丽,叶志超,胡祎民,陈月英,史本涛,毛向明,李贤新,陈泽波.可视前列腺症状评分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5,20(12):851-854 862.
④ 魏强.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J].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07.
⑤ 张祥华,王行环,王刚,魏强,许传亮,薛蔚,严维刚,杨家荣,朱刚,孙颖浩,叶章群,孙则禹,那彦群.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诊治指南[J].中华外科杂志,2007,45(24):1704-1707.
⑥ 孙超, 薛向东, 汪柏林,等. 良性前列腺增生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5, 044(001):15-19.
⑦ 张振蕊, 刘春英. 浅谈前列腺增生症宜忌[J]. 中国乡村医药, 2000, 08:45-45.
⑧ 2019-12-24 健康时报《患前列腺增生,老人就诊常常“太晚了”》
来源:健康时报
编辑:珠海市场监管团队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我们将24小时内进行处理。
尿频、老起夜……可能是膀胱出了问题!医生建议你可以这样做
50多岁的王阿姨(化名)很是苦恼,她已经连续几个月没有睡过好觉了。
原因有些难以启齿。最近几个月,她尿频、尿急,经常不得不频繁地跑厕所,夜里还总是要起夜,甚至偶尔还会出现尿裤子的情况……着实严重影响了生活。
她来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门诊,接诊的罗德毅医生告诉她,这是患上了——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咋回事儿?
通常来说,正常成人白天排尿约为4~6次,夜间起夜0~2次。
尿得太频、太急,或晚上起夜太多,可能是喝水太多造成的,这是正常现象,通过减少饮水量就可以有所缓解。
但是,如果水没喝多少,却也总是想上厕所,这就要当心了,有可能是生理原因导致的,比如膀胱过度活动症。据罗医生介绍——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原因尚不清楚,它通常与逼尿肌的过度活动有关,是一种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导致的常常需要排尿的情况。
患者可能白天、晚上都会需要频繁地上厕所,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方便。
膀胱过度活动症通常会出现这些典型症状:
1.难以控制的强烈尿意;
2.经常需要去洗手间,远远超过正常次数(8次);
3.夜尿次数多,起夜≧2次。
罗医生还提到,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还可能出现急迫性尿失禁,即急迫地想排尿并伴有不受控制地尿液流出的症状。这时,就可能会出现还没跑到厕所就漏尿的情况……
据文献统计,中国40岁以上人群中,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患病率达11.3%。也有女性患者同时出现压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女性更易受困扰
膀胱过度活动症在女性中更为常见。有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总体患病率在4%~6%。
据罗医生介绍,膀胱过度活动症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更加普遍。
但即便年龄的增长会增加膀胱过度活动症的风险,这种风险女性依旧是比男性高,因为除了年龄、体重等因素,还跟主导女性的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
肥胖,绝经期妇女,怀孕、已生育多产的女性患病风险更高。
另外,这些情况也可能诱发膀胱过度活动症——
1.喜欢长时间憋尿者。这类人由于排便习惯不好,使得膀胱内受压,影响了膀胱的血液供应和正常的生理功能,降低了黏膜防御能力,从而诱发膀胱过度活动症。
长期憋尿也会导致排尿后膀胱内残存尿量增多,甚至出现尿滞留,进一步加重尿路感染,反过来也会诱发膀胱过度活动症。
2.疾病因素。某些疾病如糖尿病,或者正在服用某些药物也可能诱发膀胱过度活动症。
这样做可以帮助预防和调节
所谓疾病重在预防!尤其是这种容易出其不意令人尴尬,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
罗医生介绍,膀胱过度活动症是可以通过自身的一些行为模式去干预和调节的。比如——
1.减肥。肥胖真的是万恶之源!管理好自己的体重,真的能避免很多问题;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酒,健康饮食,少辛辣刺激食物;
3.适量控制饮水,毕竟饮水量跟排尿次数有着密切的关系;
4.最好减少咖啡因、碳酸饮料的摄入量,最好的饮料就是白开水。
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也可以适当做一下针对性的训练,下面是罗老师推荐的“膀胱训练”法,大家可以跟到练起来哦~
1.延迟排尿。对于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来说,每次想上厕所时,稍微多憋一会儿,其实是有好处的。如果出现尿意感,只要没有强烈的尿急,可以延迟排尿,逐渐使每次排尿量﹥300毫升,坚持下去,可看到效果……
2.定时排尿。定时排尿训练可帮助改善对排尿的时间、地点和频率的控制,可以有效减少因膀胱控制不良而导致的尿失禁。
如果光靠自己调节无效,小康妹儿建议你尽快咨询医生,寻求医生的帮助。需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医生会根据你的实际情况给出医嘱的。
在日常生活中自己也可以将这些行为模式坚持下去,对健康是有益处的。
小康妹儿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缩屁屁运动”——“Kegel(凯格尔)运动”,这是一种专门针对肛门及阴道盆底肌肉群的收紧锻炼动作,坚持练下去,好处多多哦~
方法:排空膀胱后,可以选择仰卧位,收缩肌肉(向上、向里),保持3-5秒,然后放松3-5秒,全程正常呼吸,每次10组,每天2-3次。(站、坐、躺、走任何姿势均可)
一定要坚持下去,至少3个月就会看到效果哟。对于训练有困难的妈妈,可以借助阴道哑铃进行训练,帮助提升效果。
#今日互动#
健康无小事,事事须留心~
你关注自己的小便次数了吗?
部分内容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编辑:板栗 图片来源: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