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 鼻塞(肥胖引起鼻子呼吸不畅)
【抗“疫”小贴士】当过敏性鼻炎遇到新冠病毒,该如何应对?
寒冬远去,春暖花开。三月,既是踏青好时节;三月,也是常见的过敏季。在这个季节,有不少市民因过敏性鼻炎发作出现了干咳、流清涕、鼻腔阻塞等症状。而现在正值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那当过敏性鼻炎遇到新冠病毒,我们如何应对?
近期,由于季节原因,不少市民在出现咳嗽、鼻塞、流鼻涕等症状,大家心里有可能会担心,“我会不会感染新冠病毒了?”作为耳鼻喉医生,我们想说,不必慌张,也许就是每年的过敏性鼻炎又犯了。
在这个季节,常见的引起上呼吸道症状的原因有普通感冒、流感、鼻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而这四个“兄弟”如何区分?请听市第四医院耳鼻喉专家给你答疑解惑。
普通感冒是指人因着凉、劳累等因素引起的以鼻咽部上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主要症状:鼻塞、流涕、打喷嚏,无明显发热,体力、食欲无明显影响,无明显头痛、关节痛、全身不适等症状。
此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为5-7天。感冒的人一般上呼吸道症状很重,但全身表现较轻,一般没有生命危险。自行服用感冒药后可减轻相关临床症状。
● 流感 ●流感是因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会引起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同时感染,也就是说上述呼吸道症状均可出现,包括肺炎。
流感常在冬春季流行,有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流感病人发病急,症状严重,全身症状多,会发热,可能一两天体温上升到39度以上,头痛、肌肉乏力、食欲下降等症状明显。对于老人、小孩、肥胖人士、孕妇或有基础病等人群,流感可致非常严重的重症肺炎,甚至可致死亡。
通过咽试子检查可以快速确诊。轻症者口服奥司他韦有效,如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常常是因为到过疫区或接触过新冠感染患者,以及接触过疫区相关发热、咳嗽病人;症状有刺激性干咳、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等现象;血象白细胞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影像学可有病毒性肺炎表现。
● 鼻炎 ●近日,西安的气温回升,随着春季的到来,一些过敏性鼻炎患者明显增多,变应性鼻炎的典型症状主要是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部分伴有刺激性干咳、咽痒、眼痒等症状。
1.喷嚏:每天数次阵发性发作,每次多于3个,多在晨起或者夜晚或接触过敏原后立刻发作;
2.清涕:大量清水样鼻涕,有时可不自觉从鼻孔滴下;
3.鼻塞:间歇或持续,单侧或双侧,轻重程度不一;
4.鼻痒:大多数患者鼻内发痒,花粉症患者可伴眼痒、耳痒和咽痒。这样的患者血象常常正常或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由上可见,过敏性鼻炎流行病学上没有疫区及新冠感染患者接触史。患者个人可能有特异性体质,也就是老百姓经常说的过敏体质,患者可能有荨麻疹、哮喘、过敏性结膜炎等病史。在临床表现上没有咽痛、发热、肌肉酸痛等症状。血象也基本正常或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抗过敏药物应用后症状能明显缓解。
★有明确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病史的患者,可在预计发病的两周前使用鼻喷激素、服用抗过敏药物(地氯雷他定片、孟鲁斯特钠片等),可预防或减轻症状的强度。
如果是孕妈,也不必太过担心,可使用海盐水清洗鼻腔改善症状。
若上述症状明显加重,严重时感觉到呼吸费力、憋气,也不必恐慌,可到医院的耳鼻喉科及时就诊。
分清楚了普通感冒、流感、鼻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四“兄弟”,又听了耳鼻喉专家对于敏性鼻炎的详细介绍后,疫情期间,相信当你鼻子不舒服时,也能坦然应对、不再恐慌。
容易忽视的健康隐患---鼻塞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最易忽视的一个小症状---鼻塞,恰恰是导致我们长期缺氧的一个重要原因。
鼻塞较轻时仅可引起一些不适感,严重时即可引起缺氧。明显的表现是身体肥胖,血管硬化,血压升高等。睡眠时,可因为缺氧而影响睡眠质量甚至憋醒,白天因夜间睡眠质量差,引起困倦、嗜睡,甚至在开车或高空作业时打瞌睡而发生意外。
长期处于缺氧状态的人首先免疫力降低,易感冒,运动耐力下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并且带来缺氧相关的并发症,导致全身重要器官组织出现局部功能障碍,如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肝、肾脏等。
对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缺氧会加重器官的负担,有可能成为推进疾病发展的重要原因。
举例:
★一个高血压患者,突然出现血压波动异常,常用降压药物失效,伴有持续性头痛。
★女性,常年头痛,头部CT未见异常,神经科检查未见异常,严重影响心理健康及日常生活。
★一个健康成年人,近期出现睡眠质量差,头晕易怒,情绪波动极大,并且不能像以前一样安心工作,呈焦虑抑郁状态。
那么导致上述案例的原因,极有可能为—鼻塞。我们都知道,鼻子最主要的生理功能就是呼吸,所以鼻塞对全身的最明显的影响就是缺氧。
人体鼻腔内的结构有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鼻甲的表面有很多黏膜,这些黏膜能够起到将空气加温加湿的作用,即便是吸入温度较低或者较为干燥的空气,人们也不会觉得难受。
引起鼻塞的原因
炎症:如各种鼻炎、鼻窦炎,因为黏膜肿胀导致的鼻塞。
肿物:包括鼻息肉和各种鼻腔炎、恶性肿瘤引起的鼻塞。
注意:如果您有鼻塞的情况,同时鼻涕中带血,还伴有牙齿麻木、面部麻木等感觉,或者涕中带血的时间持续一个月、两个月甚至更长,流出来的不是黏白鼻涕而是略脏发黄或是和血分不出来的鼻涕,那么您一定要格外注意,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针对鼻塞,我们可以采取缓解和预防的措施
▲首先我们应到医院确诊造成鼻塞的原因。
▲遵医嘱使用鼻喷剂,抗过敏药物。
▲遵医嘱淡盐水清洗鼻腔---淡盐水洗鼻腔,应对日常恶劣天气、换季过敏、气候干燥等原因引起的鼻部不适,效果非常好。
鼻腔清洗的方法
头部向前倾斜30度左右,避免流出来的水进入口腔呛到。这个时候张开嘴巴,用嘴巴呼吸,不要用鼻子来呼吸。一天两次左右,就像我们平时刷牙洗脸一样。
注意:如果您的鼻腔刚做完手术或刚刚受过伤,还在出血,那么就不要进行鼻腔的清洗。
打呼噜是病,严重能要命!中医小妙招,一分钟改善打鼾
文 | 清散健康Talk
编辑 | 清散健康Talk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半夜熟睡,突然旁边传来一阵震天的鼾声,像雷鸣般回荡在房间里。这是很多夫妻的噩梦,也是许多打鼾者自己未曾察觉的健康隐患。你是否知道,打呼噜不仅仅是睡觉时的“伴奏”,其中隐藏的健康问题可能比你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你是否好奇,打鼾和身体的哪些系统密切相关?更重要的是,打鼾真的会危及生命吗?如果真有风险,有没有简单有效的中医小妙招来改善?
打鼾,学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是一种在睡眠中发生的呼吸暂停现象。很多人觉得打呼噜无伤大雅,但其实,长时间的打鼾可能会导致脑部缺氧,甚至引发高血压、心脏病等严重疾病。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打呼噜的危害以及如何通过中医调理改善打鼾问题。
打呼噜,表面上看是睡着时发出的声音,实际上是气道堵塞导致呼吸不畅的表现。你可能认为这只是个小问题,但它的危害远不止于此。
有一位患者,李先生,四十多岁,是一个典型的“鼾症患者”。他长年累月地打鼾,妻子早已习惯了他的“雷鸣”,但最近,妻子发现李先生的鼾声变得不规律,甚至有时候突然中断。
一次夜里,李先生突然惊醒,感觉像是“差点没能呼吸过来”。这时,妻子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带他去医院检查。
医生告诉李先生,长期打鼾其实是他的呼吸道在睡眠时反复阻塞的表现。每当他打鼾时,气道就会部分或完全闭塞,导致大脑和身体器官缺氧。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李先生可能会面临高血压、心脏病,甚至是中风的风险。听完这些,李先生的脸色变得苍白。他从未想过,打鼾竟然能带来如此严重的后果。
那么,为什么会打鼾?从生理角度来看,打鼾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肥胖、鼻塞、咽喉部位的肌肉松弛等。体重过重的人群,特别是中年男性,打鼾的几率更大。
肥胖会导致喉部脂肪堆积,进而压迫气道;而鼻塞、鼻窦炎等问题也会使气流受阻,增加打鼾的可能性。
中医认为,打呼噜的根源在于“痰湿内阻、气机不畅”。当人体内出现痰湿积聚,特别是在上呼吸道时,气道就会变窄,导致呼吸不畅,形成打鼾。
中医同时强调,肾虚、脾虚也是打鼾的常见原因。肾虚会导致气不归元,脾虚则会使人体津液代谢失调,形成痰湿。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呼吸道的畅通。
对于李先生这样的患者,医生除了建议他减肥、戒烟酒,还给他推荐了一些中医调理的方法,包括推拿、针灸和药膳调理。李先生开始按时按摩耳垂上的“耳门穴”,并且每天晚上用艾草泡脚。他还坚持喝了一段时间的中药调理汤,慢慢地,他的打鼾声变得轻了,夜里惊醒的次数也减少了。
中医小妙招,科学调理打鼾既然打鼾的原因如此复杂,是否有一些简单有效的中医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改善打鼾呢?答案是肯定的。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几种有效的中医小妙招,帮助你一分钟改善打鼾。
比如推拿按摩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调理方式。中医认为,人体的经络与气血流通密切相关,按摩适当的穴位能够疏通经络,改善呼吸道的畅通。
最常用的穴位包括耳门穴、迎香穴和风池穴等。耳门穴位于耳垂前方,按摩此穴位可以缓解鼻塞、促进气流畅通;迎香穴则位于鼻翼两侧,按压此穴位可以减轻鼻部充血,缓解鼻腔堵塞;风池穴位于后颈部,按摩这一穴位可以增强肺功能,促进呼吸顺畅。
而艾草泡脚也是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艾草具有温经通络、祛湿散寒的功效。每天晚上用艾草泡脚,不仅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还能有效缓解呼吸道的痰湿积聚。另外,泡脚时可以搭配按摩脚底的涌泉穴,帮助调节全身气血,改善打鼾。
除了推拿和泡脚,药膳调理也是中医治疗打鼾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痰湿内阻型打鼾者,中医推荐一些化痰润肺的药膳。
川贝炖雪梨就是一道经典的润肺化痰汤,适合长期打鼾的患者食用。川贝具有润肺止咳、化痰散结的功效,雪梨则能清热生津,两者搭配不仅能缓解咽喉部的干燥,还能减轻痰湿积聚,帮助气道更加通畅。
对于肾虚型打鼾者,建议服用一些补肾益气的药膳,比如枸杞山药炖鸡汤。枸杞和山药均为补肾益精的良药,搭配鸡汤一起炖煮,不仅美味,还能调理体质,增强呼吸道的肌肉张力,从而减轻打鼾。
李先生在坚持一段时间的中医调理后,打鼾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夜晚睡得更加安稳。医生告诉他,打鼾的调理需要坚持,不能急于求成。通过中医的调理,李先生不仅改善了打鼾问题,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也得到了提升。
总结打鼾,看似只是一个小问题,实际上却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风险。通过中医的调理,我们不仅能够改善打鼾,还能从根本上调理身体的机能,促进身心健康。
无论是通过按摩穴位、艾草泡脚,还是药膳调理,关键在于坚持与调理的科学性。健康无小事,打鼾也不容忽视,科学防治,才能安眠一夜无虞。
参考文献: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出版社,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