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 肥胖(肥胖能买重疾保险吗)
肥胖、超重人群投保重疾险,最全攻略
大鱼测评第885篇原创
目前我国肥胖人群已不算少数,体重超重人群更甚。肥胖除对外观的影响外,更会对健康造成不容忽视的伤害。体重超重可能还可能引发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心脑血管疾病等等。以糖尿病为例,大家普遍觉得糖尿病是中老年人才会有的疾病,但实际上,我国糖尿病患者群体已逐渐显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很多年轻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是因肥胖而起的。所以在保险配置过程中,很多产品也会对身高体重有所限制,要求BMI达标才能投保。
BMI指数一般用来衡量营养状况、胖瘦程度或身体发育水平。(BMI=体重(kg)/身高(m)²)根据BMI指数中国的参考标准,BMI值超过28就算肥胖。在配置保险时,大部分保险产品要求BMI值在28以内,少数会放宽到30。
对于肥胖或超重人群,如何可以选到最优的重疾险产品?这里,小编整理了热销重疾险产品对于超重的核保结论,供参考。
常见核保结论
医疗险和重疾险通常都会对身高体重有较明确的要求,核保通常会参考BMI值、血压、血脂、血糖以及是否有脂肪肝等等来综合判断。BMI如果过高,又存在其他相关异常的话,医疗险可能会加费、拒保或者要求体检;而重疾险根据具体的BMI值及综合体况,从标准体承保到拒保都有可能。
寿险通常对BMI的要求不高,部分产品会有具体的BMI参考范围,大多数寿险产品都不影响承保。
年金险、意外险、防癌险通常都可以标准体承保。
互联网重疾险智能核保
互联网渠道购置的重疾险,通常在产品的投保须知栏可以查看可投保的BMI的参考范围,部分产品没有明确在投保须知里写出,可以在智能核保中选择或搜索“代谢与营养”一栏,找到“肥胖/超重”进行智能核保。
小编整理了互联网渠道部分热销重疾险智能核保的要求,供参考: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从以上核保要求可以看出,人保i无忧在投保须知中没有明确投保BMI,在智能核保中也无法选择肥胖/超重进行核保。那么就需要仔细阅读产品的健康告知并结合自己的体检报告来看,如果只是体检查出超重,没有其他异常项,并且没有被医生建议治疗的情况,健康告知没有问到的就可以不用告知。但BMI过高可能会被投保系统自动识别,导致无法投保,需要投保过程以实际审核为准。对BMI无明确要求的相似产品还有线下的昆仑健康普惠多倍版和青春多倍版。
君龙人寿超级玛丽暖男版的智能核保没有明确的BMI限制,但要求无血压、血糖及脂肪肝等异常,可做核保尝试有机会标准体承保。
国联人寿明爱慧选和和谐健康阿波罗2号对于BMI偏高,但在32以下的人群,只要没有血压、血糖、血脂及脂肪肝等异常,可以尝试智能核保,有机会标准体承保。
从智能核保来看,对于BMI超过32的人群,最友好的产品有:中荷人寿超越1号、长生人寿健康无忧多倍版、阳光i保,对于BMI在30-40区间都可以加费承保。
相关产品测评链接:
同方全球凡尔赛plus|重疾险评分
瑞华健康守卫者5号 | 重疾险评分
君龙人寿超级玛丽7号暖男版 | 重疾险评分
长生健康无忧多倍版 | 重疾险评分
阳光 i 保|重疾险评分
国联人寿明爱慧选 | 重疾险评分
和谐健康阿波罗2号 | 重疾险评分
昆仑健康保普惠多倍版 | 重疾险评分
昆仑健康阿波罗1号【重疾险评分】
肥胖或超重人群可以先找到能够承保的重疾险产品,再从产品责任层面来进行对比挑选。具体核保结论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智能核保。如有智能核保疑问的,可与我们联系~
线下重疾险人工核保
除互联网产品外,多数线下产品的保障责任及增值服务会更好一些,但线下产品核保需要提供相关体况资料进行人工核保,核保还会参考被保人整体的身体情况判断,核保尺度不好判断。多数情况下线下重疾险对于肥胖或超重的核保同样也会参考BMI、血脂、血糖、血压等指标以及脂肪肝、心脑血管疾病等等进行综合评估。
根据大鱼客户既往的投保经验:单纯体检报告显示BMI高一点,并且不存在脂肪肝、血脂、血糖、血压等异常的,还是相对容易标准体承保的;如果伴有轻度脂肪肝、血脂等指标稍高的,也大概率可以争取标准体或加费承保。线下推荐可以尝试同方全球、利安人寿、中意人寿、中英人寿、昆仑健康等相对核保宽松一点的保司。
建议多家尝试,选择最优的核保结论。(因个人体况差异,以上核保核保结论仅供参考,不作为最终核保结论,需要结合综合体况一案一议。)
小编认为,对于肥胖或超重人群投保重疾险核保相对容易,可以先对比选择几款保障责任更优的产品,再来核对智能核保或提交资料进行人工核保。如果指标高的不多,可以尝试先减肥,等BMI降下来后再来配置,对身体有利的同时,也可以有更多的产品选择。
最后,为身体健康着想,还是建议规律饮食,适度运动。保险的配置也趁身体健康尽早安排,会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产品的选择要从产品责任本身、保费预算、核保体况等多维度对比选择,尽可能找到各方面都适合自己的产品。
咨询产品、配置保险、有非标体健康告知相关疑问的朋友可以关注公众号,大鱼团队会与您联系。
■ End ■
声明:大鱼测评的得分基于自身研发的测评系统而来,文章内容为大鱼测评原创,不代表任何其他机构观点。保险配置需根据自身需求、条件谨慎抉择,大鱼测评仅作为参考,不构成任何直接投保建议,仅此说明。
▼关注公众号:大鱼测评
李医生专栏 | 肥胖可分等级,看看自己是几级?
重疾不重李医生导读
胖,在10岁以前是可爱的,在20岁以后是可怜的,在30岁以后是可怕的!凡是体型偏胖的人,十个有九个不是冠心病,就是糖尿病。胖,真成了世界难题,以前总说美国胖子多,后来又说中国人胖得快,这当然都不奇怪,可现在,竟连世界上最瘦的日本人也胖起来了。世界卫生组织(WHO)警告称,超重和肥胖是全球引起死亡的第五大风险。每年光是胖死的人就有至少280万。看看你们自己是几级?
最近在电视上看到美国胖子400斤和中国美女结婚的故事,想到肥胖可以分级。下面的表中是按照体重指数和腰围给肥胖分的等级。
重疾不重李医生提示
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肥胖引发的各种并发症。
数据显示,人体每增加5公斤体重,患冠心病的几率就将升高14%,中风危险率提高4%,缺血性中风提高16%。正是这些疾病,多年来位居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居民死因之首。癌症也与肥胖密切相关。几乎每类癌症都和体重超标有一定的关联,尽管现有研究尚不能解释肥胖是否导致癌症以及如何导致癌症,但可以肯定的是,肥胖会增加患肿瘤的风险,尤其是子宫内膜、乳腺和结肠相关肿瘤。健康生活从控制体重开始。
扫描二维码
快速提升销售技能
甲状腺疾病高发 如何用保险保障自己
据统计,我国甲状腺疾病患者已超过2亿,在成年人中,平均每5个人里就有1个患有甲状腺结节。而如此高的发病率,自然就使得甲状腺疾病成为了大多人投保时的“拦路虎”,保险公司的“眼中钉”。那么,甲状腺疾病是什么?为什么发病率如此高呢?我们应该要如何购买保险转移风险呢?重疾新规出台后,对甲状腺癌投保又有哪些影响呢?
甲状腺疾病有哪些?
甲状腺的形状就像一个蝴蝶,位于喉结下面,锁骨上面,平常吞咽口水时会动,那个就是甲状腺。甲状腺是人体中最大的内分泌腺,它分泌出来的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营养代谢、体格生长、大脑发育及心血管功能等。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甲状腺功能减低(甲减)、甲状腺结节,而甲状腺结节则有可能转变成甲状腺癌。
甲亢指的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而引起的甲状腺肿大、精神亢奋、突眼症、食欲增长,吃得多体重却在下降,并且会出现怕热多汗、心动过速,疲乏无力等症状。而甲减刚好与甲亢相反,是由于甲状腺激素不足而造成的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而蜡黄、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力差、反应迟钝、食欲减少体重增加等症状的出现。甲亢和甲减都属于功能性紊乱,需要长期进行药物治疗,很容易复发。
甲状腺结节是长在甲状腺内的肿块,这也是甲状腺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可以分为良性结节或恶性结节,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之间,且女性的发病率比男性要高。那如何确定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的呢?是不是所有的结节都会恶化成癌呢?甲状腺结节通常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很容易被忽视,多数人都是在结节较大的时候被体检医生触诊“摸出来”的。但触诊只能发现异常增大的情况,不能确定是良性结节还是恶性结节。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甲状腺B超来查明结节的具体情况。B超结果会把结节按TI-RADS等级来区分:1-3级的一般为良性,4级或4级以上则恶变的可能性越高。在所有的甲状腺结节中,约有5%-15%为恶性结节,容易演变成甲状腺癌,属于恶性肿瘤。医学上将甲状腺癌分为四类:乳头状甲状腺癌、滤泡状甲状腺癌、甲状腺髓样癌、甲状腺未分化癌,其中乳头状甲状腺癌最为常见,占所有甲状腺癌的80%左右,高发年龄在20-40岁。值得庆幸的是,虽然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高,但其治疗的生存率也相对较高,5年生存率达97%,因此也被成为“喜癌”。
甲状腺疾病高发的原因有哪些呢?
目前,甲状腺结节在大城市的发病率较高,除了与甲状腺炎症、接触放射线、内分泌紊乱、家族遗传等因素有关之外,还可能与人们精神压力大、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发病群体多集中在20-40岁的年轻上班族之间。尤其是接受辐射的女性群体(如空姐、放射科医护人员等)、碘摄入过多的人群(爱吃海鲜、沿海渔民等),都是甲状腺疾病的高危人群。
在发现结节后,要注意饮食的调理。如果是甲状腺结节合并甲亢,饮食就要严格忌碘,要吃无碘盐、禁食海产品尤其是高碘的海带、紫菜等;如果是甲状腺结节合并甲减,则饮食上只需适量的碘,可以吃加碘盐,但也要少吃高碘食物;如果只是结节,没有其他异常,饮食无需做太大调整,但是有3个坏习惯是一定要避免的。首先是吸烟,这与甲状腺肿等问题密切相关尤其是轻度缺碘地区。其次是,肥胖和三高,这是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肿的明确风险因素。最后是,饮酒,也与甲状腺肿大有关,特别是女性更需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甲状腺疾病如何购买保险?
说到甲状腺疾病投保的问题,由于甲状腺结节的人群基数大,甲状腺癌的发病人数和发病率也在逐年攀升,大多保险公司已经到了谈甲状腺则色变的地步,在核保过程中也相对比较严格。那么得了甲状腺疾病就完全不可投保了吗?
以甲状腺结节为例,保险公司在核保时会根据被保险人的年龄、性别、家族史、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超声等检查报告以及相关治疗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情况一:已手术切除,且病理证实为良性结节、近期超声无异常的,购买重疾险、医疗险、寿险可考虑标准体承保。
情况二:如客户提供半年内含TI-RADS分级的甲状腺超声报告,可根据分级情况进行评估核保。1级患者大概率可正常承保,但2-3级按标准体承保的一般只能是寿险和意外险,如想购买重疾险、医疗险则一般情况下除外甲状腺部位责任承保;而4-5级的在购买寿险、意外险时需根据资料进行审核,病情较为严重者谢绝承保,而重疾险和医疗险则通常是延期或者谢绝承保。
甲亢群体购买保险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确诊甲亢,未治疗或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异常,核保结果通常是延期;(二)若持续药物治疗中,甲状腺功能正常,寿险、重疾险可加费投保,医疗险除外责任;(三)若药物治疗已结束,甲状腺功能正常,停药超过6个月,寿险、重疾可按标准体承保,医疗险除外责任。(四)如果是由其他疾病而引起的甲亢,则按照原发的疾病进行核保。
甲减按其病因来分可以分为原发性甲减、继发性甲减及周围性甲减三类。在购买重疾险时,若控制不住病情,核保结果通常是拒保或延期;如果通过治疗无症状且无并发症,大多产品会加费承保,医疗险直接拒保;对于先天性甲减,如果是未成年人,通常至少延期至幼儿园入学或小学甚至更晚。
总体来讲,患有甲状腺疾病的群体在购买意外险是完全可以不用担心的,这类产品大多数没有健康方面的限制要求;购买寿险的话虽然定期寿险大部分产品中对于恶性肿瘤方面有很大的要求,但对于一般情况下的甲状腺疾病来说大概率是可以标准体承保的;购买重疾险和医疗险就基本上都是需要走核保,并且医疗险的核保条件比重疾险要更严苛,其除外或延期的可能性更大。总之,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发现有甲状腺疾病的症状,一定要去医院及时就医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合理调整饮食、积极治疗。如想通过购买保险保障来转移风险,也要在投保前做好健康告知等工作,避免影响后期的理赔。
重疾新规对甲状腺疾病投保有何影响?
首先,从产品赔付方面看,新重疾产品在甲状腺疾病赔付方面会较旧版本减少70%的赔付额。在旧版本的重疾定义中,甲状腺癌可谓是“吃大锅饭”的疾病,一旦确诊则100%赔付,但新修订的重疾新规中TNM分期为Ⅰ期或更轻分期的甲状腺癌则不再按照恶性肿瘤——重度责任进行赔付,而是按照轻度责任进行赔付,即TNM分期为Ⅰ期的甲状腺癌最高不能超过30%;Ⅰ期以上的按重疾100%赔付。
其次,从产品的价格方面看,重疾险的价格大概不会因为新规而降低。虽然甲状腺癌分级赔付,Ⅰ期或更轻分期变成轻症的保障范围,在使得重疾发生率降低的同时也增加了轻症责任成本,也就是说投保人在确诊轻症级的甲状腺癌后,保险公司不仅要赔付30%的轻症保障金,豁免保费,还要承担未来的重疾赔款,赔付成本有所提高。以此来看,保费大概率是没有下降的可能。
那么,问题来了:重疾新规已于2月1日正式生效,甲状腺疾病投保要如何选择保险公司、选择哪款新重疾险产品更具性价比呢?小编的建议是:尽量选择一些大品牌、有保障的保险公司,在做好自身的理财及风险规划的基础上,早买早保障,毕竟健康和风险从来就不等人。再者按投保年龄来讲,越早买价格越低,保障时间更长。如华夏保险新推出的常青树(卓越版)重大疾病保险计划,它在延续了旧版重疾定义中的系列优点的基础上特新增了针对癌症的二次/三次赔付功能,再一次增强了在“带癌生存时代”的产品实用性,是个性价比较高的新重疾产品,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来源: 消费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