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的姑娘(肥胖的姑娘电影免费观看)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0
文章目录:

“重马胖女孩”回应意外出圈:曾是8块腹肌的“追风少女”,如今找回自信不再焦虑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3月2日,重庆马拉松开赛,一位参赛的胖女孩开心地面对镜头展示自我。她自信阳光的样子,吸引了赛场内外很多人的关注。

一些赛场镜头被社交媒体后,引发全网热议,无数网友为她点赞。有网友评价她:“自信的人生来闪耀,你就是自己的光,不需要任何人来定义!”“重马胖女孩”也因此迅速走红,她的社交媒体账号也被挖出,名叫“健身女货在路上”。

李利在重马比赛中。受访者供图

3月4日,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联系上“重马胖女孩”,她名叫李利,四川人。李利笑称,今年32岁的她早已过了“女孩”的年纪,不过,如今160斤的自己曾经也是拥有8块腹肌的“追风少女”……

曾是8块腹肌的“追风少女”

“谁说胖女孩跑不完全马42.195公里?胖女孩也可以很酷,也可以闪闪发光。”3月2日,网友“曹国鹏”分享的一条重马赛场短视频在社交媒体引发了大量关注。

视频中,一位“胖女孩”扎着两条俏皮的小辫,身着黑色的紧身运动短袖、粉红色的豹纹紧身短裤,面对镜头,她大方地展示自我,绽放出阳光般灿烂的笑容。

李利在重马比赛中。受访者供图

众多网友被她的自信、阳光所感染,并称呼她为“重马胖女孩”。“很阳光,很快乐,这就是跑步的目的,这就是马拉松精神。”在评论区,网友纷纷给她点赞,有网友说:“她治好了我的身材焦虑,原来自信的人最美。”还有网友透露:“人家9年前全马3个半小时完赛,后来产后才发胖。”

“重马胖女孩”名叫李利,是一名川妹子,今年32岁。“胖是胖,但已不是女孩。”3月4日,面对记者的采访,她在电话那头自我调侃。

李利证实,正如网友所说的那样,她曾经也是一名全马选手,不过,是8年前。李利清楚地记得,2017年参加成都马拉松全马赛事,她的成绩是3小时43分。那时候,她的确是一名拥有8块腹肌的“追风少女”,从事健身教练工作,体重120斤。

李利今年重马的成绩。受访者供图

8年后,她再次挑战全马,这一次,地点在重庆。组委会颁发的成绩证书显示,她的净成绩为5小时18分54秒。这一次,她被称为“重马胖女孩”,体重160斤。

重返赛道找回阳光自信

从有着8块腹肌的教练到160斤的“重马胖女孩”,这些年,李利经历了什么?李利说首先变化的是角色,这些年,她经历了从少女到妻子再到母亲多重身份的转变。其次是心态,2021年生育后,她患上了产后抑郁症,体重也一度飙升至214斤。回忆产后岁月,李利坦言那段日子自己“眼里没有了光”。

女儿的变化,母亲郑玉芳看在眼里疼在心里。3月5日,她告诉记者,那段时间,看到女儿身材及精神状态的变化,她也感到担心,但由于自己平时在做小生意,没时间帮女儿分担带孩子的压力,“好在女儿从小就爱跑步,我就鼓励她跑起来。”

2022年,李利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及身体状态。2023年,她开始重返马拉松赛场,2023年跑了广安的迷你马拉松,2024年挑战了三次半马,“那时候我体重200斤,但仍坚持下来了。”李利说,支撑她跑下来的是一种信念,一种重新塑造自己,找回自我的信念。

李利也曾拥有8块腹肌。受访者供图

为了参加这次重庆马拉松,李利积极训练,努力减重:一周5次力量训练,2到3次跑步,每次跑10到20公里,状态好有时候会跑30公里,“毕竟重马全程42公里多,这是一个很难的挑战。”李利说,她一般在跑步机上面完成,偶尔在户外跑步,“我是一个妈妈,要把孩子照顾好,没有那么多时间在户外训练。”

谈及本次重马比赛,李利说,马拉松前30公里靠体能,后12公里靠意志。“冲过终点线那一刻,我就哭了,哭并不是因为完成了一个42公里的全马,而是那一刻我感觉找回了迷失的自己。曾经那个阳光、开朗、健康的自己又回来了。”

2017年参加成都马拉松赛事时的李利。受访者供图

李利认为,这可能就是她能在网上爆火的原因。“火的不是我,是每个普通人内心不灭的斗志。大家可能在我身上看到了自信阳光的性格、旺盛的生命力以及永不放弃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马拉松的精神。”

谈及未来,李利表示,她不再焦虑,不再纠结秤上的数字,她现在每天都做力量训练以及合理的有氧训练,加上健康合理的饮食,她坚信:“一定会健康、安全、有型地瘦下去。”

专家:建议大体重跑者先降体重

而对于网友大体重跑马拉松对膝盖有伤害,“减肥完再跑不迟”的说法,曾在中国跳水队担任队医的运动医学专家林盛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大体重仅是一个指标,不能完全就认为大体重人群进行跑步不适宜。如果有长期运动健身的基础,下肢肌肉力量不错,有较好的身体柔韧性和运动协调性,跑步技术正确,也可以弥补体重对关节的冲击,短时间内不会造成关节的结构性损伤。但肯定的是,关节软骨的磨损退变会加速。

林盛表示,从运动医学角度来讲,不建议大体重的人群进行长跑类有氧运动减控体重。因为长跑对大体重人群还是存在一定风险,主要就是对下肢关节的冲击比体重轻的人群更大,不仅限于膝关节,还包括髋和踝关节。

“当关节退变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出现症状了,因为我们人体的软骨很难再生,所以建议日常还是以游泳、自行车、椭圆机等运动方式进行有氧运动为主,跑步锻炼为辅,这样可以达到既减重又不伤关节的目的。当体重降低到正常值范围后,再从事喜爱的跑步运动不迟。”林盛对记者表示。

上游新闻记者 李坐廷

编辑:徐远哲 责编:李洋,朱亮 审核:王蓉

本文来自【上游新闻-重庆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23岁姑娘确诊尿毒症!难以接受:还以为是胖了,我身体一直都很好啊

来源:宁波晚报

“王主任,我侄女感谢你们当时的救治!”近日,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肾内科王芳主任医师刚下门诊就接到一通电话。

要知道,电话里提到的侄女燕子(化名)是王芳至今为止接诊过肌酐指标最高的女性患者,第一次来她这里就诊就被诊断为尿毒症。但老天爷并非如此绝情,燕子在李惠利医院肾内科、泌尿外科等专家团队的联合治疗下,顺利接受了肾移植手术,如今恢复健康的她生活回到正轨。

王芳也想通过燕子的经历来提醒广大市民,肾脏疾病因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定期体检才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以为胖了其实是浮肿

女孩确诊尿毒症

2020年夏末,23岁的燕子发现自己突然胖了,手脚都变粗了一圈,脸也圆了。一个月后,她出现了恶心、呕吐的症状。在舅舅的介绍下,她找到了王芳。

王芳查体后发现,燕子并不是胖,而是浮肿。化验单上的指标更是让她震惊:肌酐超过2000μmol/L!“我从来没见到指标这么高的女患者!”经过进一步全面的检查,燕子被诊断为尿毒症。当王芳说出这个诊断时,燕子和家人都无法接受。

“医生,我之前身体一直都很好,也就最近几天不太舒服,怎么会一下子就得了这么严重的毛病?”燕子反复向医生确认。

随着进一步的问诊,王芳了解到,已经参加工作的燕子这几年来从未做过全面的体检,偶尔几次检查中发现血尿、蛋白尿,但她并没有觉得不适,就没有复查,给了疾病默默发展的机会。

当时,燕子已经出现了肾功能衰竭,必须每日接受腹膜透析才能保住性命。腹膜透析是目前治疗终未期肾病的方法之一,利用患者自身腹膜的半透膜特性,通过弥散和对流的原理,规律、定时地向腹腔内灌入透析液并将废液排出体外,以清除体内潴留的代谢产物、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超滤过多水分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

但想要回到原先的正常生活,接受肾移植手术是唯一的办法。由于肾源有限,燕子只能选择等待。王芳鼓励她,还这么年轻,只要积极治疗,一定会好起来的。燕子抹着泪点头。

终于,在坚持了8个月的腹膜透析后,2021年5月燕子等来了合适的肾源。李惠利医院泌尿外科专家团队成功为其实施了肾移植手术。

这些年来,燕子按时复查,情况十分稳定。恢复健康的她重新踏入社会,重启人生。

早检查,保健康

按时体检揪出“蛛丝马迹”

“燕子发病的过程让我们见识到了为什么肾脏疾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王芳说,肾脏疾病因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常见的肾脏疾病包括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

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出现眼睑、面部、下肢等部位出现水肿;尿量减少、泡沫尿、血尿等尿液异常;难以控制的高血压;由于毒素积累,患者可能出现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往往等到这个时候,病情已经出现了明显进展。

当出现血尿、蛋白尿的时候燕子并没有重视,错过了最佳时机,好在移植手术很成功。但事实上,还有更多像她这样的尿毒症患者还在等待中,甚至没有等到。”王芳告诉记者。

慢性肾脏病(CKD)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影响超过8.5亿人,若不及时干预,肾病可能进展至肾衰竭,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2019年死亡人数达310多万,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全球排名第八的死亡原因。预计到2040年,CKD将成为全球导致预期寿命缩短的第五大病因。这触目惊心的数据,为我们的健康敲响了警钟。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预防肾脏疾病的进展至关重要,按时体检能够尽早揪出“蛛丝马迹”。

王芳提醒,以下人群更容易患上肾脏疾病,需要格外注意:

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肾脏功能。

高血压患者:高血压会加重肾脏负担,导致肾功能下降。

肥胖人群:肥胖会增加患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风险,进而损害肾脏。

有肾脏病家族史者:家族中有肾脏病患者,自身患病风险增加。

长期服用药物者:某些药物具有肾毒性,长期服用可能损害肾脏。

记者 陆麒雯

肚里抽出16斤!杭州女子崩溃:一直胖的原因找到了

2年胖了30斤,努力减肥还是效果不佳

杭州姑娘小雯万万没想到

身体里竟然埋着“炸弹”

总是没吃多少东西就感到腹胀,体重在两年之内猛增,这些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都被年纪轻轻的小雯(化名)忽视了。

前不久,她因备孕来到医院做检查,竟无意间揭开了身体肥胖的“秘密”。

吃得不多却一直腹胀

超声发现腹部有巨大包块

小雯的体重曾经长期徘徊在90斤左右,这两年逐渐发胖,最胖时达到120斤,可无论怎么减肥,体重总是卡在108斤就是下不去。

其实,小雯吃得并不多,总是没吃多少就感到腹胀,一直以为是消化不良,也没有在意。

这次因备孕就医,超声检查发现小雯的腹腔及盆腔有一个巨大的囊性暗区,直径最长约40cm,从子宫前方一直延伸到肝脏下方,就像是怀了一个胎儿。

图片来源于稿源单位

临平区妇幼保健院妇科主任施文银为小雯做了全面检查,全腹增强CT显示在巨大包块的影响下,右侧输尿管有扩张,胃肠道移位明显,考虑是卵巢巨大囊肿,需要立即手术。

面对如此巨大且不明确良恶性的肿瘤,又考虑到美观及生育需求,施主任决定为小雯实施单孔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

囊肿里引流出8000毫升液体

一下子减了16斤

考虑到囊肿巨大,施主任采用自制套管,缓慢引流囊液,淡黄色的清亮液体缓缓流出,分次共引流出8000毫升液体!

图片来源于稿源单位

囊肿缩小后,小雯的右侧卵巢才显现出来,施主任为小雯实施了卵巢囊肿剔除术,保留住了卵巢的功能。

术中冰冻病理提示(右侧卵巢)考虑乳头状浆液性囊腺瘤,为良性肿瘤,囊肿穿刺液及腹腔冲洗液均未找到癌细胞。

术后,小雯打趣地说:“没想到我还一下子减了16斤。以前吃一点就肚子胀,现在我终于能感觉到饿了。”

这么大的卵巢囊肿

为啥能悄悄“潜伏”?

“如此巨大的卵巢囊肿在小雯的身体里待了两年,实属罕见!”

图片来源于稿源单位

施主任介绍,究其原因,一是小雯除了腹胀,没有疼痛等其他不适,且液体随体位而改变,压迫症状不明显;二是小雯一直以为是自己胖了以及消化不良,没有重视定期体检,让囊肿得以成功“潜伏”。

卵巢囊肿可能不引起任何症状,许多囊肿是在常规体检或其他疾病检查时偶然发现的。

随着囊肿的增大,可能会出现下腹不适、坠胀感、月经失调等症状。严重时,囊肿可能破裂或发生蒂扭转,表现为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一旦确诊

不能“撒手不管”

超声检查是卵巢囊肿最常用的方法,可以显示囊肿的大小、形态和位置。不同的卵巢囊肿,处理也不同。

1

疑似恶性或复杂的囊肿

需要进行更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测。医生会根据囊肿的大小、性质、患者的年龄和生育需求制定治疗方案。

2

无症状的囊肿

可以选择观察和定期复查。

3

较大或有症状的囊肿,以及有恶变可能的囊肿

需要手术治疗。

施主任提醒,虽然卵巢囊肿的确切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和定期体检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特别是有家族史或高危因素的女性,更应注意早期检查和定期随访。备孕女性需重视孕前检查。

转自:健康杭州

来源: 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