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管理措施(肥胖管理措施幼儿)
官方发布!25条“体重管理”措施来了
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
2025年25条“体重管理”措施
体重与健康息息相关。为有效遏制肥胖上升趋势,预防体重相关慢性疾病,减少体重相关因素造成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门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活动,北京市也制定了《北京市“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
北京市疾控中心及各区疾控中心积极协助政府相关部门,联合行业协会,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从加强科学普及和倡导,推进科普专家进场所,开展健康体重促进活动等6个方面,制定25条措施,全面推动体重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切实将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加强科学普及和倡导
1.编制权威知识读本:
根据体重管理相关专业知识,制作《首都居民体重管理核心知识读本》,并广泛传播。
2.制作体重管理工具包:
开发制作微图文、短视频和老年人健康体重管理等工具包,多种渠道推广。
3.权威平台设立专栏:
在中心"两微两刊"权威平台(北京市疾控中心微信公众号、北京市疾控中心微博;《健康》、《健康少年画报》)设立体重管理专栏。
4.推广体重管理经验做法:
向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征集体重管理特色门诊典型经验,向居民征集体重管理典型案例并推广。
5.打造多媒体宣传平台:
构建"传统 新兴"媒体融合传播模式,与宣传部门形成合作机制,广泛传播体重管理知识与技能。
二、推进科普专家进场所
6.组建百人科普专家团队:
组建由体育运动、营养、代谢性疾病、中医、公共卫生等不同专业组成的百名体重管理科普专家团队。
7.举办百场体重管理技能讲座:
聚焦“一老一小”、职业人群和农村人群,推动科普专家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企事业单位,举办百场体重管理技能讲座。
8.开展百场营养知识进社区活动:
以“健康体重防慢病,营养知识进社区”为主题,组织专家进社区举办 100 场活动,普及健康体重知识与技巧。
三、开展健康体重促进活动
9.加强职业人群体重管理:
进一步优化、完善职业人群体重与健康管理模式,有针对性开展健康宣教和健康促进活动。
10.举办职业人群科学健走万人大赛:
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北京市“万步有约”健走大赛,助力职工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11.开发个性化体重管理模式:
以家庭医生签约居民为核心,开发个性化体重管理模式与适宜技术。
12.举办体重管理技能大赛:
以体重管理技能为核心内容,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进行体重管理技能宣讲,同时组织居民创作多样化体重管理相关内容的舞台剧。
13.提升食品营养标签使用技能:
广泛传播食品营养标签相关知识,促进消费者掌握通过标签选择健康食品的技能。
14.征集传播健康食谱:
围绕“三减”(减油减盐减糖)、“慢性病饮食”等主题,面向养老机构、餐饮单位、家庭等征集健康食谱,通过权威媒体传播。
15.持续开展健康体重宣传:
结合各健康主题宣传日,开展多种多样、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活动,营造人人管理体重的社会氛围。
四、建设健康支持性环境
16.营造社会支持氛围:
继续推动健康主题公园、健康步道、健身器材等支持性环境建设,营造健康体重社会支持氛围。
17.持续建设健康食堂、餐厅:
推进健康食堂、健康餐厅建设,菜单增加营养标识,推广低油、低盐、低糖、减脂菜品,打造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
五、提升体重管理能力
18.加强医务工作者专业技能:
开展体重管理相关知识技能培训,提高医务工作者个体化体重指导能力和群体体重管理科普宣传能力。
19.提升志愿者体重管理能力:
完善“指导员之家”管理平台,增设体重管理培训课程,组织生活方式指导员开展体重管理能力学习考核,发挥其在社区体重管理中的作用。
20.开展厨师技能培训:
开展厨师合理膳食培训,加强低能量、低脂、低糖、低盐菜品制作能力,为用餐者提供更多选择。
21.提高慢病患者体重管理能力:
组建 100 个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学习体重管理知识和技能,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六、聚焦儿童和青少年
22.推广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筛查工具:
制作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筛查及管理小程序,以微信公众号、家长信、校园网等多种途径推广给师生和家长,通过评价并反馈学生营养状况,帮助其开展体重管理。
23.学校卫生专家进校园:
组织学校卫生专家队伍,围绕健康体重管理、儿童营养膳食等内容,对常见病监测点校开展学生肥胖防控工作技术指导和知识技能宣讲工作。
24.提升学校专业人员能力:
对校长、校医、教师、后勤管理及采买人员进行学生营养、体重管理及健康膳食等相关标准和技能的宣贯。对校医开展成年期疾病高危学生建档培训,提升体重管理能力。
25.建设学校营养健康食堂:
推动全市百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创建营养健康食堂,开展学校营养管理工作,为学生体重管理打好基础并做出示范。
综合:北京发布 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来源: 北京发布
专家:肥胖防治需采取综合策略 量身定制管理方案
中新网广州12月21日电 (蔡敏婕 张灿城)第一届广东省肥胖代谢病管理大会21日在广州举行。
近年来,肥胖和代谢性疾病问题日益加剧,肥胖及其引发的代谢性疾病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然而,当前公众对于肥胖所带来的健康风险以及科学减重方法的认识尚不充分,医疗机构在跨学科合作方面也存在提升空间。
开幕式上,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陈莹表示,期望本次大会为肥胖代谢管理同行搭建学习交流与合作共赢的平台,群策群力,共同推动新理论、新技术持续发展。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郭军期望与广大同行共同推动大湾区相关学科发展,彰显侨校、侨院的精神与力量。
今年6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明确要求整合资源推进肥胖防治工作。本次会议邀请诸多著名专家针对“医院管理与学科建设、标准化肥胖代谢病综合诊疗中心建设、新形势下的个案管理工作、减重外科热点话题、减重外科与减重药物协同关系、中医·营养·运动·心理与减重”六大主题进行专题演讲,这些演讲不仅传递了前沿的学术信息,也激发了与会者对肥胖代谢病管理领域的深入思考与创新灵感。
肥胖不仅被视为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更是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代谢性疾病的重要诱因。对此,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杨景哥指出,肥胖的防治需采取综合策略,类似于慢病管理,需全面考量患者的整体健康状态,并为其量身定制管理方案。
杨景哥表示,对于轻度肥胖患者,专家可推荐营养科专家制定的个性化饮食调整计划,并辅以精神医学科的专业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调整心态、轻松减重。而对于中重度肥胖患者,则可以联合多学科进行深入的代谢评估,考虑采取减重手术作为长期有效的干预措施。
此外,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大会精心设置了青年论坛和个案管理两个分会场。青年论坛为年轻医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在与同行的思想碰撞中不断成长;而个案管理分会场则聚焦于减重管理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为个案管理师们提供了一个分享经验、学习新知的宝贵平台。(完)
专家:肥胖防治需采取综合策略 量身定制管理方案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广州12月21日电 (蔡敏婕 张灿城)第一届广东省肥胖代谢病管理大会21日在广州举行。
近年来,肥胖和代谢性疾病问题日益加剧,肥胖及其引发的代谢性疾病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然而,当前公众对于肥胖所带来的健康风险以及科学减重方法的认识尚不充分,医疗机构在跨学科合作方面也存在提升空间。
开幕式上,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陈莹表示,期望本次大会为肥胖代谢管理同行搭建学习交流与合作共赢的平台,群策群力,共同推动新理论、新技术持续发展。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郭军期望与广大同行共同推动大湾区相关学科发展,彰显侨校、侨院的精神与力量。
今年6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明确要求整合资源推进肥胖防治工作。本次会议邀请诸多著名专家针对“医院管理与学科建设、标准化肥胖代谢病综合诊疗中心建设、新形势下的个案管理工作、减重外科热点话题、减重外科与减重药物协同关系、中医·营养·运动·心理与减重”六大主题进行专题演讲,这些演讲不仅传递了前沿的学术信息,也激发了与会者对肥胖代谢病管理领域的深入思考与创新灵感。
肥胖不仅被视为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更是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代谢性疾病的重要诱因。对此,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杨景哥指出,肥胖的防治需采取综合策略,类似于慢病管理,需全面考量患者的整体健康状态,并为其量身定制管理方案。
杨景哥表示,对于轻度肥胖患者,专家可推荐营养科专家制定的个性化饮食调整计划,并辅以精神医学科的专业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调整心态、轻松减重。而对于中重度肥胖患者,则可以联合多学科进行深入的代谢评估,考虑采取减重手术作为长期有效的干预措施。
此外,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大会精心设置了青年论坛和个案管理两个分会场。青年论坛为年轻医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在与同行的思想碰撞中不断成长;而个案管理分会场则聚焦于减重管理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为个案管理师们提供了一个分享经验、学习新知的宝贵平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