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儿童护理(肥胖儿童护理方案)
保育员怎样照顾肥胖儿,对特殊幼儿的护理知识
保育员对特殊幼儿的护理,保育员怎样照顾肥胖儿
有的幼儿饭量很大,胃口特别好,优点是不挑食,缺点是喜欢高热量的食物、比如肉食和甜食。这让不少家长和保育员老师又恨又爱。为啥呢?因为能吃不胖的人比较少,肥肥的体型不爱运动、劳动,时间久了还容易产生疾病。
保育员老师怎样照顾肥胖儿这个问题,也是专业的保教知识中需要学习的,本文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
(一)改善幼儿膳食,教会孩子科学的饮食习惯 告诉孩子不要过快的进食,实行定点定时进餐,减少零食。
1、控制幼儿的饮食量,每天吃饭前请幼儿先喝汤,后吃主食;以菜为主,肉味辅,降低幼儿的饮食量。
2、指导幼儿吃饭时学会细嚼慢咽,不挑食,不贪食,不暴饮暴食。
(二)鼓励孩子多参加运动,教育孩子不要进食后就睡觉。
1、利用户外活动时间,指导幼儿做一些活动量大的运动项目。俊熙最喜欢玩沙包了。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以幼儿感兴趣的运动为主,其他项目为辅,让幼儿在减肥过程中,既锻炼了身体,又能开心、有趣的去玩,同意也达到了我们预想的目标,是一个非常好的减肥策略。
2、在午餐后,带领幼儿在院子里散步,避免幼儿直接午睡,造成消化不
良。
(三)家园配合,与家长进行沟通,请家长协助帮助幼儿安排减肥计划。
1、 培养孩子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不要过量地让孩子进食。
2、 尽量让孩子到室外多做些体力活动,这不仅可以增加能量消耗,防止肥胖,而且可以促进心血管功能。
3、 要限制孩子吃高脂肪食品和糖果、糕点,少吃荤油、肥肉。给孩子准备适量低热量的食品,如蔬菜和水果。
4、 大人要有科学的饮食习惯,给孩子做出榜样。
5、帮助孩子养成吃饭细嚼慢咽的习惯,这样可以让大脑有时间接受饱腹信号,有助于防止过度进食。
如果你对保育员职业报考知识感兴趣,可以关注公众号小马职考,共同学习交流!
了解更多
儿童肥胖你关注过吗?怎样进行干预?
2017年5月,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了首部《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报告指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儿童的超重和肥胖率不断攀升。1985—2014年, 我国7岁及以上学龄儿童超重率由2.1%增至12.2%, 肥胖率由0.5%增至7.3%, 超重、肥胖人数也由615万人增至3496万人。而在美国,研究显示, 17%的2-19岁儿童及青少年存在肥胖, 32%存在超重或肥胖。儿童肥胖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了解儿童肥胖的原因、危害,如何有效预防儿童肥胖,促使儿童健康成长,值得全世界的关注。
婴幼儿时期过度喂养:这是导致儿童青少年时期肥胖的重要原因。因为这个时期是人体脂肪细胞数目增多的时期。
不良饮食习惯:多偏爱油炸食品、含糖饮料、肉类、汉堡、蛋糕等高热量食物,不喜蔬菜。
遗传因素:有研究表明:父母均肥胖的儿童易患肥胖。
社会因素:当前,很多家长和学校重视学习成绩,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使得儿童体育锻炼的时间过少,在儿童肥胖形成方面有着推波助澜作用。
疾病或药物因素:一些药物或疾病可能会引起的继发性肥胖。如:激素药物的使用、垂体肿瘤、肾上腺肿瘤等。
家长们如何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肥胖呢?
当前,体质指数(BMI)是目前判别肥胖最常用的指标。它的计算方法:体重(单位:公斤)/身高的平方(单位:米)。具体可参照:中国儿童超重、肥胖体重指数BMI分类标准。
(点击图片可放大)
肥胖的危害并发多种疾病:研究发现:高血压、脂代谢异常、不利的左心室质量改变、高胰岛素血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也证实与儿童期肥胖相关。
成年期肥胖:美国儿科学会出版的《PEDIATRICS》期刊上的发表了一项相关研究报告,研究表明,儿童早期和青春期是避免成人期肥胖症的“关键窗口”。儿童早期和儿童期的体重和体重增长速率与成人期肥胖症的发生率相关,成年期肥胖的人常常在儿童期超重或肥胖。
造成儿童心理不良影响:肥胖儿童较正常儿童更容易有心理上的疾病,且肥胖女童心理创伤程度较肥胖男童更为严重。主要表现为贬低自己、抑郁、饮食混乱、暴食症及学习障碍和社会适应性差。
如何预防儿童肥胖?1、饮食干预,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
一日三餐应规律进食,特别注意早餐的摄入。保证饮食种类多样,保证营养,少食用高盐、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少喝含糖饮料。注意:此时儿童还处于生长发育中,在控制体重的同时,也要满足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
2、加强体育锻炼
以儿童自身可耐受为度。平时可以选择走路、跑步、跳绳、游泳、球类运动及骑自行车等运动。
3、儿童和家长共同参与
儿童的积极参与是预防儿童肥胖成功的关键。同时家长参与也是儿童肥胖预防与管理的基础,因为家长是儿童饮食结构和行为的主要调控人员。两者共同合作,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4、保证良好的睡眠
睡眠不足也是重要的“肥胖因素”。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学龄前儿童每天要睡13个小时以上,小学生每天至少要睡10个小时。
作者: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涂发妹;南昌大学护理学院在读研究生刘萍萍
#我的健康十八式# 【小儿肥胖的运动疗法、心理护理】
运动疗法
1.适当的运动能促使脂肪分解,减少胰岛素分泌,使脂肪合成减少,蛋白质合成增加,促使肌肉发育。
2.肥胖小儿常因动作笨拙和活动后易累而不愿锻炼,可鼓励和选择患儿喜欢和较易于坚持的运动,如晨间跑步、散步、做操等,每天坚持至少运动30分钟,活动量以运动后轻松愉快、不感到疲劳为原则。
3.运动要循序渐进,不要求之过急。
4.如果运动后疲惫不堪,心慌气促以及食欲大增均提示活动过度。
心理护理
鼓励患者参加正常的社交活动,正确认识自身形体的改变,积极参与到饮食管理和运动锻炼中来,重新建立信心,保证身心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