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是否肥胖(怎么判断是否肥胖计算公式)
别再瞎喊胖啦!教你科学判断是否真胖
走在大街上,总能听到有人抱怨“我又胖了”,但你真的胖吗?很多人仅凭体重数字或自我感觉来判断,其实并不科学。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判断胖瘦的科学方法,让你对自己的身材有个清晰认知。
一、BMI指数:快速初步判断
BMI(身体质量指数)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计算方式很简单: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比如,一位身高1.65米、体重60千克的人,其BMI=60÷(1.65×1.65)≈22。
对于成年人来说,中国标准下,BMI在18.5 - 23.9之间属于正常体重;24 - 27.9之间为超重;达到28及以上,就判定为肥胖了 。
不过,BMI也有局限性,它没办法区分身体里的脂肪和肌肉。有些健身达人,肌肉发达,体重重,BMI可能显示超重,但他体脂低,身材可一点都不胖;还有些人看着不胖,BMI正常,可实际上脂肪含量高,肌肉量少,这种就属于隐藏的“胖”。
二、腰围:关注腹部脂肪堆积
腰围能直观反映腹部脂肪堆积情况,而腹部脂肪过多与多种慢性疾病密切相关,像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测量腰围时,受试者自然站立,两肩放松,双臂交叉抱于胸前,保持平静呼吸。测试人员立于受试者侧前方,将带尺的游离端环绕受试者腰部,使带尺经脐上0.5 - 1厘米处(肥胖者可选择腰部最粗处)水平环绕一周,在呼气之末、吸气未开始时测得的数据即为腰围测量值。
在我国,一般认为成人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即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腹型肥胖)。即便体重不超标,但腰围超标,也要警惕,可能已经处于健康风险中。
三、体脂率:精准衡量脂肪水平
体脂率指的是人体内脂肪重量在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是最能直接、精准地反映人体脂肪水平的指标。
一般来说,正常成年男性体脂率在15% - 25%,女性在20% - 30%。若男性体脂率>25%、女性>30%,大概率就属于肥胖一族了 。测量体脂率的方法有生物电阻抗法(很多家用体脂秤用的就是这个原理)、双能X线吸收法(一般在专业医疗机构使用)等。
四、特殊情况:虚胖与实胖的辨别
从中医角度来看,肥胖还分虚胖和实胖。
实胖的人,体型壮实,食欲旺盛,偏爱高油高糖食物,说话中气十足,脸色红润,皮肤油腻,血压正常或偏高,舌红苔黄腻。他们肥胖多是因为后天饮食不节,加上久坐少动,导致痰湿脂浊聚集体内 。
虚胖的人,通常脸色苍白、手脚冰凉、动辄气喘、食欲不振、脘满腹胀、恶心嗳气、容易感冒出汗、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苔胖。主要是先天脾胃功能不足,或长期饮食失调、过度思虑等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无力,水湿痰浊代谢不畅而肥胖 。
判断自己是否真胖,不能只看一方面,最好把BMI指数、腰围、体脂率综合起来评估,必要时还可参考中医对虚胖、实胖的判断,全面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要是发现某个指标不太正常,也别慌,从现在开始调整饮食、增加运动、规律作息,让自己迈向更健康的生活状态 。
这两种方法可以判断你是否肥胖
【这两种方法可以判断你是否肥胖】1.体重指数法:体重指数=体重的公斤数(kg)/身高(m)的平方。当体重指数在18.5至22.9之间,为正常体重;在23至24.9之间为超重;在25至29.9之间为肥胖;在30以上为严重肥胖。 2.腰围法:女性腰围大于2尺4寸、男性腰围大于2尺7寸即为肥胖。若体重指数正常,但腰围超标,也属于肥胖。很多疾病都与肥胖相关,如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骨关节疾病等。因此肥胖人群,要做好减肥计划,控制能量的摄入和消耗,保持合理的体重。(来源:北京华信医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你有多胖?对照这三个标准查查看!健康“三减”,帮你减重
过完春节,不少人都长了肉,又到了减肥的时候,今天咱来说说科学减重。
正好需要!
你有多胖?对照这三个标准查查看~
01
人体BMI指数:
体重(kg)/身高(m)的平方。按中国标准来对照,BMI指数在18.5~23.9之间为正常体重、24.0~27.9之间为超重、大于28.0的则为肥胖。
02
腰围:
男性腰围大于90cm,女性腰围大于85cm,都属于腹型肥胖。
03
人体体脂肪率:
它反映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当男性体脂>25%、女性>30%就是肥胖一族。
看清上面这三个标准,我们不仅可从外形上判断是否肥胖,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检查判断人体内脏脂肪是否超量。
是的,有的人虽然瘦,但是内脏脂肪也高,还是需要按照科学的标准来判断。
在减肥过程中,也有人常说要节食减肥,其实减肥贵在平衡。
这四个减肥误区你中了没?
01
误区一:节食
通过节食来减肥确实有些人能收到短期的效果,但这并不是科学持久的减肥方式。
节食会导致营养失衡,短期减下来的不是脂肪,而是肌肉和水分。而节食因为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导致基础代谢率低。基础代谢率一旦降低,人体消耗热量变少,热量就很容易堆积在体内。
另外,人体的细胞具有记忆功能,节食会让细胞在一段时间内处于饥饿状态,而一旦恢复饮食,细胞就会疯狂地摄取热量,导致吸收更多。
节食带来的基础代谢率降低,让节食人群在恢复正常饮食后,陷入吸收高、消耗低的状况,反弹是必然的。
02
误区二:光吃素
水果、蔬菜被很多人视为减肥圣品,殊不知,有些水果和蔬菜比肉类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更高,特别是某些水果,其含糖量很高,完全不适合减肥人士。
吃过多的高糖分水果和蔬菜,不但不能减肥,还可能适得其反。相反,适当吃些肉类,尤其是瘦肉类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其实反而低。
03
误区三:只吃粗粮杂粮
对于正常人群而言,粗粮是好东西,但只吃粗粮其实与只吃水果蔬菜来减肥是一个道理。大多数的粗粮不仅含有纤维,同样也含有碳水化合物。
单一营养物的摄入,一方面会导致碳水化合物摄入多;另一方面不吃肉类和奶蛋类食物,蛋白质的匮乏会让肌肉流失,基础代谢率降低。因此,恢复正常饮食后,都容易反弹。营养摄入不能过于单一,均衡的饮食才是硬道理。
04
误区四:运动后喝饮料
“一瓶运动饮料的能量相当于小半碗米饭!”运动过程中应该多次少量喝水,以白开水、淡茶水、矿泉水等不含糖的水为主,运动后不要马上进食、喝碳酸饮料及运动饮料、吃宵夜啤酒等,不然很容易把运动消耗掉的能量马上给补回来,这是导致运动减重失败的常见原因。
如何科学减肥,这三点建议请收好啦!
加强锻炼,坚持“五三一”法则
想减肥,运动是必不可少的。所谓的“五三一”法则就是每周运动5次,每次30分钟,每分钟心跳至少要达到110下。
慢走一个小时或散步对于想要通过运动来减重的朋友可能收效微弱,推荐快步走、游泳、平板支撑等。
运动过后这样吃
1.运动后喝白水、淡茶水等不含热量的液体。
2.运动后半小时内尽量不要进食(水除外),不要选择在运动完第一时间即身体最饥饿的情况下进食。
3.运动后大概30~40分钟,进食的欲望降低后,适当补充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作为加餐,如鸡蛋、牛肉棒、牛奶等。
减盐、减油、减糖
生活中要注意“隐形盐”,比如调味料里的鸡精、酱油、蚝油,包括酱类,都是含有盐分的,要减少摄入;
烹饪的时候,把先放盐变成后放盐,在快出锅时撒上盐,这样口感既好,又能控制盐分的摄入量;
每人每日摄入不超过30克的食用油,相当于三小勺的油;
多用蒸煮炖烩等烹饪方式,少用煎炸,减少油的使用;
烹饪时用葱、姜、蒜,或者胡椒一些芳香配料来代替,这样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糖和盐的摄入。
在生活中,可以选择低糖或无糖的食物和饮料,减少糖的摄入;
减少在外就餐,点餐时可以让厨师少放盐油糖,达到“三减”的目的。
综合自人民网健康、中国疾控动态
来源: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