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变形计肥胖少爷(变形计胖子)

香港电影怀旧 0
文章目录:

香港影坛10位胖子:洪金宝能打,郑则仕会演,王天林地位比较高

香港电影辉煌时代,出现了李小龙、成龙、李连杰这样的功夫巨星,也有许冠文、周星驰这样的喜剧大佬。无论是“红花”还是“绿叶”,那个年代都堪称“百家争鸣”。

在这之中,也不乏外形胖胖的明星,他们有的是导演,有的是影帝,也有相当一部分是配角,但都在辉煌年代给影迷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打造过难以复刻的经典形象。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香港影坛的10位“胖子”。

01、王天林

1928年出生的王天林,在摄影师梁洪的提携下,王天林从录音转做了场记,并且担任著名导演洪叔云的助理。

这段时间里,得益于洪叔云的暴脾气和教导,王天林储备了很多导演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被提拔成了副导演。

1950年,是王天林人生的转折点,这一年他执导的首部影片《峨眉飞剑侠》上下集上映,而且取得了不错的反响,从此开始自己的导演之路。

而且他还是一位“高产导演”,能够驾驭任何类型的影片,如歌舞片、文艺片、清装悲情片、市井喜剧片、粤语片等,因此他也被称为“王大仙”。

此外,也有不乏优秀作品,诸如《野玫瑰之恋》《家有喜事》《神经刀》等。

在转投TVB之后,王天林在执导电视剧上又发挥了惊人的能力。由他主导的《陆小凤》《萧十一郎》《小李飞刀》《楚留香》《射雕英雄传》等,至今都是经典之作,堪称TVB里金牌监制的王牌。

上世纪90年代,王天林退休,开始在自己徒弟的电影中客串,其中杜琪峰的大部分电影都有王天林的身影,最经典的莫过于《黑社会》里的邓伯。

2002年,王天林获得了香港金紫荆奖终身成就奖,这个奖足以证明他的成就。2010年,在其参演的《灭门》上映后10个月,王天林于香港病逝,享年83岁。

02、王晶

受父亲王天林的影响,王晶从小就对电影产生了兴趣。但与父亲不同,他的标准是“只有大卖的电影,才是好电影。”

1981年,26岁的王晶终于开始独立做导演,在父亲的“默默协助”下,影片《千王斗千霸》大卖,王晶也被人们熟知。

此后,王晶陆续拍出《花心大少》《青蛙王子》《精装追女仔》《最佳损友》等一系列卖座的搞笑喜剧片,虽然饱受当时电影人的诟病,但并没有违背王晶自己的“标准”。

1989年,《赌神》横空出世,一时间风靡香港。随后王晶与周星驰在拍摄《赌侠》时,碰撞出了火花,开创了“无厘头喜剧”时代,《九品芝麻官》《整蛊专家》《百变星君》等影片席卷全港。

此后,王晶还打造了一个大IP——《古惑仔》,这一系列影片的影响力不必多说。

王晶虽然多年来被人称“烂片之王”,但他对电影也有追求,曾投资许鞍华拍摄《天水围的日与夜》,自己也拍过《笨小孩》这样的催泪影片。

2017年可以说是王晶的翻身之年,一部《追龙》,让影迷们大呼“港片再现辉煌!”

现在王晶已经67岁,依然坚持拍片,今年上映的《倚天屠龙记之九阳神功》和《倚天屠龙记之圣火雄风》,虽褒贬不一,但却也圆满了影迷的情怀。

03、洪金宝

洪金宝出生在一个演艺世家,爷爷洪济是武打片导演,奶奶钱似莺是中国第一代“功夫女星”。

洪金宝幼年时,就被送到了京剧大师于占元门下学武戏,还机缘巧合与成龙、元彪、元华等师兄弟组成了“七小福”。

进入影坛后,洪金宝和师兄弟们都在给巨星李小龙做龙虎武师,他还在《龙争虎斗》中与李小龙对打过。

李小龙离世后,洪金宝成立了“洪家班”,把元彪、元彬、午马、林正英等人纳入麾下。

洪金宝带领着洪家班,凭借着过硬的武术功底及敢拼命演戏的精神,闯出了属于洪家班的一番天地,产出了《赞先生与找钱华》《败家仔》《杂家小子》等优秀的影片,并且多次夺得影帝称号,或获得了多个动作设计奖。

同时,在洪金宝的助力下,林正英也打造出了“僵尸道长”系列影片,至今令后人难以超越。

如今,洪金宝已经年过70,昔日最灵活的胖子已经不能打了,期待他的《七人乐队》再现“七小福”练功场景。

04、郑则仕

郑则仕虽然为自己打造了一个“肥猫”的标签,也有不少经典的影片和形象,但他的人生似乎有些坎坷。

在初入TVB,郑则仕只能跑龙套,因外形肥胖,他被安排到周润发等人主持的节目做嘉宾。也正是得益于周润发的影视圈子,郑则仕学到了很多演戏的技巧。

1985年,郑则仕自导自演的影片《何必有我》上映,影片中他饰演的肥猫打动了观众的心,这部影片取得了成功,郑则仕也获得了当年的影帝。值得一提的是,周润发在这部影片中为郑则仕做配角。

《何必有我》之后,郑则仕就获得了“肥猫”的称号,并且凭借这个IP打造了3部电影、4部电视剧,让内地观众都认识了这个胖胖、憨憨的香港演员。

郑则仕的身价也随之水涨船高,并且跟风开了一家电影公司。但天有不测风云,他的公司不仅赔光了本钱还欠下了2000万的债务。

危急关头,郑则仕经历了周润发闭门羹、被张卫健告上法庭,最终在刘德华的帮助下,任制片人、拍戏,最终还清了债务,带领一家老小重新搬回了豪宅。

如今的郑则仕71岁,再加上糖尿病的折磨,让他尽显老态,但他依然活跃在银幕,坚持拍戏,这就是老一辈港星的态度。

05、林雪

说起香港影坛的胖子,就不得不提林雪。作为香港最著名的胖子之一,林雪从小就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他在14岁的时候家道中落,随着父母偷渡到了香港,打散工为生。

林雪脾气非常火爆,常泡在桌球馆,还时不时地和人打架,虽然后来在林正英的劝导和帮助下进入了剧组做场务,有了正经工作,但他火爆的脾气依然没有收敛。

林雪曾经说过,半个香港的娱乐圈,都得指望他才能吃上口热乎饭。而他的这种暴脾气,也被周星驰借鉴,在《喜剧之王》中重现。

90年代,林雪开始转到台前演出,《力王》中不仅演一个囚犯,而且还是变形后“所长”的替身,在三四十度的高温下穿着厚厚的肉皮道具,与已经泡臭的猪肉牛肉一起,在大水池里泡了6个小时。

他和周星驰缘分也比较深,早就《破坏之王》中就被安排了一个角色,后又出演《回魂夜》《食神》,当然最经典的还是《功夫》里的二当家。

但林雪真正的伯乐是杜琪峰,刘德华、吴镇宇、刘青云,虽然是杜琪峰经常合作的对象,但老杜的真爱是林雪,是他的御用配角,也是出演杜琪峰电影最多的男演员。

从《非常突然》到《再见阿郎》,再到《枪火》《放逐》《暗战》,再到《孤男寡女》《单身男女》,基本上叫得出的杜琪峰电影,总有“胖雪”的一个角色。

虽然老杜现在不怎么拍戏了,但林雪一直活跃在影坛。

06、樊梅生

提到樊梅生这个名字,可能有些人会陌生一些,他是功夫明星樊少皇的父亲,在香港影坛有着不俗的地位。

在颜值小生扎堆的香港影坛,外形粗犷、身材肥胖的樊梅生可以说是丝毫不占优势,但是他却凭借着自己一身的功夫,打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虽然在影片中,樊梅生饰演的多是配角,但他却把每一个角色都塑造得很出彩,如《水浒传》中的李逵,《三少爷的剑》中的哑巴,《A计划续集》中的虎哥手下等。

在数十部影片中,92年上映的《力王》可以说是樊梅生的代表作,他在影片中饰演副监狱长单眼蛇,与儿子樊少皇饰演的力王有段经典的对手戏。

据了解,樊梅生与李小龙关系甚好,甚至是至交,李小龙称樊梅生为“自己的弟弟”。

如今的樊梅生已经80岁,已经淡出了影坛,但是他塑造的形象依旧经典。

07、秦煌

秦煌,老顽童代言人,早期在佳艺电视混迹,在《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里饰演老顽童 ,这个版本因为年代比较早,再加上电视台曾经被烧,所以看过的人不多。

大家真正认识秦煌,还是通过83版《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真正演活了老顽童这个角色,成为了最佳周伯通代言人,后来者很难将其超越。

不仅如此,秦煌还创造了一个纪录,他是演出金庸剧最多的演员,比如大家熟知的黄日华版《天龙八部》里的岳老三、陈小春版《鹿鼎记》中的茅十八等。

不仅如此,他还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在拍摄电视剧《林冲》的时候,饰演鲁智深的秦煌,敬业地从数米高的酒楼跳下来,即使摔得鼻青脸肿,也坚持完成拍摄。在表演动作戏的时候,更是曾受伤进医院。

如今已经74岁的秦煌,依然没想过退休,但现在的他身形变胖了不少,他也坦言体力和身手远不如年轻,但依然坚持着演戏这个兴趣,今年1月份播出的《青春训练班》中还能看到他的身影。

08、黎小田

提到黎小田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他与其他几位“胖子”也不同,他的主业其实不是演员,而是香港影坛的“音乐扛把子”。

黎小田是著名音乐家黎草田的儿子,5岁时就已入行,参演过电影《女儿经》《可怜天下父母心》,可以说是一位小童星。

1973年,27岁的他参加了TVB作曲邀请赛并且获得了季军,从此开始作曲和编曲。

可以说,他的音乐是随着香港武侠片时代一起发展起来的。到了七八十年代,武侠成为了香港影视剧的主流,黎小田也顺应潮流,创作出了《万里长城永不倒》等气势磅礴的流行曲。

此外,黎小田还捧红了梅艳芳、吕方、张国荣等众多明星,仅为梅姑就写了几十首。而且他和张国荣的关系很是亲近,可以说是亦师亦友,他为张国荣写出了《侬本多情》《迷路》《分手》等多首经典歌曲。

值得一提的是,梅姐和哥哥共同主演的《胭脂扣》,黎小田也有“参与”,影片的同名主题曲就是黎小田所写。而且这首歌,还获得了第八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配乐和最佳电影歌曲2个奖项。

2005年,黎小田获得第五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殿堂作曲家奖,并在次年金帆音乐奖颁奖典礼上,获得终身成就奖。这些奖项,都在诉说着黎小田的成就。

2019年12月1日,我们永远告别了黎小田,也告别了香港影坛乐曲的黄金时代。

09、陈龙

提起陈龙,很多人想到的可能会是《琅琊榜》中的蒙大统领,而今天我们要聊的是香港黄金配角陈龙。

陈龙早年是戏班出身,他出演的第一部动作影片是《七侠五义》,在当时那个武侠电影盛行的年代,陈龙凭借着精湛的武功,受到了不少导演的青睐,出演了《玉面飞狐》《唐山大兄》等影片。

后来,陈龙和弟弟陈会毅,一起加入了洪金宝成立的洪家班,与洪金宝并称“洪家班两胖”,参演了《富贵列车》《鬼打鬼》《龙的心》等一系列洪家班的影片,虽然都是配角,但也是影片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外,他还与刘德华合作过《五亿探长雷洛传II之父子情仇》、与周星驰合作过《赌侠II上海滩赌圣》,与李连杰合作过《方世玉》,还在林青霞主演的《六指琴魔》中,饰演了每次都姗姗来迟的“迟来大师”,都是银幕上经典的角色。

2005年,演完《一石二鸟》之后,陈龙就淡出了银幕。于2021年10月10日去世,享年79岁。

10、林子聪

从小就胖的林子聪,在中学辍学之后,凭借着天马行空的想法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进入了TVB,成为了TVB最年轻的编剧。

他在这里遇到了他一生的贵人——周星驰,当时的周星驰已经凭借着无厘头喜剧成名,而林子聪还是个默默无闻的小编剧,而且首次见面的热情也令不擅交际的周星驰对他“退避三舍”,不过他意外摔进游泳池的画面却让周星驰记住了他。

也正是如此,在筹拍《少林足球》的时候,周星驰给了林子聪一个角色。得到星爷的赏识和机会,林子聪非常高兴,但是拍片过程却很是痛苦,一个吃生鸡蛋的镜头就反复拍了很多遍,导致林子聪看见鸡蛋就想吐。

也正是这部影片,让观众认识了林子聪,也改变了林子聪的人生轨迹,影片拍摄完,林子聪就从TVB辞职,加入了周星驰的公司做编剧,还在2004年,参演了星爷的《功夫》。

《少林足球》《功夫》的火爆,让林子聪的片约多了起来,还转战内地,参拍了多部影视剧,如《隋唐英雄传》《仙剑奇侠传3》《活佛济公》等。

同时林子聪不甘只做演员,也开启了自己的导演路程,他执导的第一部影片是《得闲饮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还获得了刘德华“亚洲新星导”计划的扶持,这让林子聪信心倍增,又执导了《大四喜》《超时空救兵》《笑林足球》等影片。

近些年的林子聪随着商业价值的下降,在银幕上的曝光程度也越来越低,为了生存,他还接了不少网游广告、参加综艺节目,但却激不起什么火花。

如今,这些曾经活跃在香港影坛、有着一定影响力的胖子们,有些已经淡出了银幕、安享晚年,有些已经离世,还有些依然坚持着自己的初心,感谢他们曾经为辉煌的香港电影做出的贡献。(撰文:西窗雪)

中年男星发福太可怕!满面横肉不敢认,脸肿成馒头,男神成路人

有些明星年轻时也曾玉树临风,貌比潘安,一个比一个帅气。

可现在再次看到他们,有些已经肥胖到让人认不出,胖到脖子都没了。

不得不感慨一句“中年男性的颜值杀手是发福”啊。


因为沈腾身上幽默搞笑的天分,所以让人往往就忽略了他的颜值。

但是年轻时候的他可是军艺校草。

翻了他年轻时的照片,我特别想知道,是什么样的人生经历,才能把一个40出头的男人摧残成这样?

和现在对比,胖胖的他显然已经完全沦为大叔

潘粤明

这是年轻时候的潘粤明

他在《白蛇传》中饰演的许仙,在《京华烟云》中饰演的曾荪亚,完全满足了观众对唇红齿白、奶油小生的全部想象。

这是现在的潘粤明,从“玉面小生”到“油腻大叔”。

李敏镐

此前,李敏镐流出的最新广告影片图,着实把我惊到了。

这还是我的初恋男神吗?

照片里的李敏镐人都快肿成了刚出锅的“馒头”,不得不让人感慨,韩国的空气里好像有酵母一样。

在韩剧最火的时候,李敏镐可是红得发紫的亚洲偶像。

他演的电视剧,就没有一部不火的。

《花样男子》、《城市猎人》、《继承者们》、《蓝色大海的传说》都是现象级热门爆剧。

这几年,李敏镐好像一直没有摆脱水肿的问题,他的脸也在精瘦与肿胀之间反复横跳。

不过颜值总的来说也是急剧下滑,不知道是不是反复减肥的关系。

李敏镐的脸部平整度变得很差,甚至出现了“垮”感。

十年前《继承者们》里李敏镐这优渥的下颚线可谓是迷倒了一片少女

不知道李敏镐何时才能恢复到这种豪门少爷里的长相啊。

韩国男明星呼吸的空气里有酵母这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了。

很少有男明星能逃脱这种魔法攻击的。

沙溢

提起沙溢,现在网络上最出圈的梗是“英子,开门,爹地”。

沙溢自从身材走形以后,很少有新作品产出,基本都是综艺,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搞笑艺人。

谁还记得他曾经是军艺的校草。

沙溢在《上错花轿嫁对郎》中白衣胜雪的沙平威,

20年后在《小欢喜》里挺着肚腩念叨“英子开门”

粉丝戏称:“军艺校草最终都成了军艺笑话。”

魏骏杰

还记得《陀枪师姐》的魏骏杰吗?

曾经被称为师奶杀手的他风头无两,迷倒一大片香港师奶,曾几何时,魏骏杰也是响当当的大帅哥。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身材开始发福,体重一度达到260磅,当时网友调侃他:直接胖成了球。

俗话说:一胖毁所有,也不是不无道理的。

发福这件事,对中年男人来说,是一个毁颜值的致命利器。

其实中年人发福倒没什么可嘲的,大部分人都会有这么一天。

但作为一个演员,脸和身材就是表演用的工具,欲先行其事,必先利其器。

看着这些男神如今沦落为土圆肥大叔,当真叫人感概时间的残忍。

看完《变形金刚7》,我笑了:让汽车人在草原打架?没钱就别拍了

《变形金刚7》,竟然给我看困了。

2007年,由迈克尔贝指导的《变形金刚》上映。

当时我还小,没有条件在电影院观看,但我依然记得新闻满天飞的盛况。

电影院摩肩接踵,各大部门纷纷组团刷副本,记者到电影院随机采访,甚至还能看到明星。

当观众第一次在银幕前看到擎天柱变身,那复杂的部件运转与金属碰撞声的震撼,完全不亚于1895年看到火车冲破银幕的情形。

我记得当时甚至有人说:

“美国人已经造出变形金刚了,这就是实拍的。”

现在想想,这正证明了好莱坞电影特效已经到了国内观众不能理解的地步。

7月11日上映,单日突破2242万票房,打破内地首映日纪录。

而后居高不下,电影院甚至为了照顾影迷通宵放映,最后累计2.81亿,成为当时中国进口片票房史第二名。

第一名,是1998年上映的《泰坦尼克号》。

后来的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每一部都会在内地引起巨大轰动。

媒体铺天盖地,观众们盛装出席,连明星都会自发性组团观看。

它代表了好莱坞科幻的最高水准,当然也是全世界最值钱的IP,能塞进去几秒的广告,演个转瞬即逝的角色,就已经是无上荣誉。

不过,随着系列口碑不断下滑,这个神话逐渐崩塌了,到《变5》时更是因为全球反映不佳,不得不另起炉灶。

耐克少爷的《大黄蜂》后,6月9号,《变形金刚7》正式上映了。

票房并不理想。

首映日8241万还没破亿,截止到发稿前,上映3天累计2.2亿,预测最终票房6亿。

看起来还算可以,但在这个通货膨胀的今天,相较于首映日一两亿、总票房动辄十几亿的前作,《变形金刚》这个IP显然有些后劲不足,颓势尽显。

当然,这一次并不是没有创新。

《变7》集合了另一个经典IP《超能勇士》,让猩猩队长与擎天柱并肩作战。

作为同样30年前的童年经典,不可谓不重磅。

临近上映前,导演还放出豪言:

《变7》将重现当年《变1》的辉煌!

可看完电影,我却产生了另一个想法:

《超能勇士》拖累了《变形金刚7》。

让我们从头开始说。

《变形金刚:超能勇士崛起》

故事紧跟《大黄蜂》,背景设立在90年代,比卖拷贝的版本更早,但剧情却似曾相识。

一开头,又是一种新的文明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了,变形金刚不是唯一的外星人,又是两派抢夺火种,哦不是,是叫“超曲速钥匙”

紧接着,好莱坞又开始叠zzzq。

男主是个拉美裔(准确来说是西班牙裔?没看明白)美国人,还是个退伍军人,弟弟身患重疾,需要大量金钱治病。

好家伙,一上来就给上了少数族裔 退伍军人 儿童 特殊疾病的四重buff,看得人节奏狂起,欲罢不能,恨不得当场捐款,不哭不是地球人。

紧接着,女主登场。

她不仅是非裔黑皮,还是肥胖体质,感觉人形变形金刚都打不过她。

形象嘛,长这样——

电影中有一组镜头,先给她了一个特写,紧接着切给猩猩队长。

有一瞬间,我还以为导演想表达:

女主是猩猩队长的女儿。

这让我想起来某品牌的模特。

全世界都知道她丑,但你不能说出来,说出来就是“不自由”。

“美”怎么能被定义呢?我说美就是美。

还有咄咄逼人的白人男高管,只想喝酒不想聊工作的白人女馆长,就连汽车人都有一位说着西班牙口音。

这味儿,可太对了。

别看buff叠的狠,但编剧的小算盘打的也稳。

人设咱正确,但干的事儿不正确不得了?

男主为了凑医药费,联系了黑人老街坊,去白人的慈善作秀晚会偷豪车

另一头,女主趁着馆长去慈善晚会的契机,偷拿了馆长的ID卡,跑到博物馆研究文物。

男 女 主 角 ,雌 雄 双 偷 !

当然,如果你能忍受以上的设定,那《变7》的正确浓度还是相对而言很少的。

这一部吸取了《变5》失败的经验,大幅度减少了人类戏份。

两位主角只是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戏份不多。

更值得称赞的是,他们还没有名正言顺的爱情戏,最多只是点头之交,避免了观众产生对人类繁衍的恐惧感。

不过,人类戏份太少,这也导致《变7》的剧情太无聊,太乏味,太儿戏。

整部电影2个小时,三段大战,基本都遵循一个结构:

人类发现线索→变形金刚们前往→天灾紧随其后→大战砰砰砰

男主偷的车是汽车人“幻影”。

阴差阳错下,他被擎天柱指派到博物馆偷取超曲速钥匙,而此时,女主正在博物馆偷偷摸摸研究钥匙。

两位小偷,哦不是,是男女主汇合,天灾紧随其后,大战一触即发。

钥匙被抢走,紧接着,女主发现另一半钥匙在秘鲁。

一行人又翻越山海来到南美洲,与巨无霸(超能勇士)集合。

天灾紧随其后,又是新一轮大战。

最后,钥匙合二为一,宇宙大帝登场。

人类又发现了摧毁传送器的方式,兵分两路前往。

天灾紧随其后,又是砰砰砰。

就真的很无聊。

感觉就像是回到了80年代的好莱坞,剧本古典到不能再古典。

你都不用猜剧情,因为他压根不想藏什么,甚至说,整体剧本的精彩程度不如一集美剧。

我都纳闷了,人类、汽车人、巨无霸、天灾、宇宙大帝,稍微算算就有5个阵营了吧?

随便编编也不至于拿出这么烂俗的故事吧?

自打看《变形金刚》以来,这是我第一次在电影院睡着了。

虽然只有短暂的几分钟,但突然垂下的头颅伴随着邻座传来的耻笑,这也足以让我刻骨铭心。

如此催眠,剧情无聊是一方面,动作场景也占很大原因。

我们看《变形金刚》,看的是什么?

是变形、是机械、是公路上暴土扬尘的驰骋。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遮天蔽日的钢铁巨人,在人类文明下的绝对统治力。

当擎天柱在楼层中跳跃,当红蜘蛛在半空玩弄着F22战机,当汽车人们骑着钢铁霸王龙纵横在香港街头……

当我们印象当中硕大的建筑、载具、武器,在变形金刚面前却宛如玩具。

这种游戏人间,犹如误入小人国般的碾压与暴力,正是变形金刚的精髓所在。

它既是科幻片,同样也应该是灾难片。

在以往的《变形金刚》系列中,虽然偶有别的场景,但最后大决战基本都会在城市中,从而凸出变形金刚在人类社会中的威慑力。

可《变7》为了照顾《超能勇士》(没有预算),只在开幕的博物馆大战中是现代场景,还是夜场戏。

而后立马就转向秘鲁,以原始森林为背景。

一马平川的绿色平原,没有现代建筑,甚至连个车都很少。

就算是几十个变形金刚在打,你也簇生不出任何心惊肉跳的感觉。

你根本不知道它有多大啊。

就算是把它们看成是一群180CM的人也不为过,毕竟根本没有参照物。

能够参照的只有两位主角。

但与其说是衬托出汽车人的“大”,倒不如说是对比出了人类的“小”.

两位主角不但没有给汽车人形象加分,反而更像是个挂件,处处拖累汽车人,擎天柱好几次为了保护男主陷入险境,就好像普通人误入大人国那般无力。

当然了,最后或许是编剧觉得人类戏份太少了,突然让男主继承了幻影的衣钵,化身为钢铁侠拯救世界。

但走到这一步,《变形金刚》的味儿也就荡然无存了。

整部电影,从剧情到战斗场景甚至说是汽车人的造型,都没有可道之处,观看过程中我始终半梦半醒。

直到最后30分钟时,猩猩队长的经典变身才打起了精神。

但紧接着又暴露出另一个问题:

《变7》为了超能勇士看,把背景设立在原始森林,但超能勇士的戏份却很少。

猩猩队长有经典变身,犀牛和黄豹变身都没看清,一闪而过。

飞箭勇士更惨,全程老鹰状态,连个人形态都没有。

除了飞箭勇士之外,其他人都在后半段出现。

猩猩队长作为第二男主还算有点台词,犀牛和黄豹自报家门后就隐身,黄豹明明一个话痨,却愣是改成了哑巴,把幻影一半的台词给他也行啊。

这么说吧,超能勇士的戏份,看完预告,正片基本也就剩下15%了。

结语

《变形金刚7》开分6.9,经过两天的洗练,目前已经跌落到6.3。

按照这种速度,相信不久后就会触及6分及格线,跌到5分也不是不可能。

别说重现《变1》的辉煌,我估计恐怕会挑战《变5》的落魄。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特意重看了一下《变形金刚1》,试图寻找一下当年的成功密码。

结果一看就停不下来,连看三部。

明快的节奏,幽默的台词,人与机器同步协作的动作设计...每一段都让人欲罢不能。

别说困,简直像吃了某迈一样停不下来。

卖拷贝是懂得怎么拍机器人的。

在他的仰视镜头下,擎天柱总是那么高大,我们就好像就站在他脚下,能清晰听到机器的运转声。

可16年过去了,卖拷贝拍不动了,变形金刚重启了,主角变黑了,童年也变味儿了。

《变7》更像是一坨好莱坞量产化的产品——

优缺点都很明显,也不明显,能看,但又看不进去,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就像如今的好莱坞,在自欺欺人中,早就没了当年的统治地位。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