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引起的腰疼(肥胖引起的腰疼怎么办)
当“肥胖”遇上“腰痛”……可得当心喽!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倜 通讯员 梁辉 王圣淳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工作环境也不断变化,腰腿疼痛似乎越来越常见。其实,除了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还有很多病都可能导致腰痛,椎管内硬膜外脂肪增多症就是其中较为少见的一种。尤其是体重过重的朋友,更加容易中招。”11月10日,湖南省人民医院岳麓山院区骨科七病区盛斌主任医师接受采访时表示。
请看一个病例。湖南长沙48岁的唐先生身高178厘米、体重96公斤,是一位“重量级”人士。近三年来,他饱受腰痛困扰,看了好些医院都考虑为腰椎间盘突出,接受对症治疗后效果不佳。
“当时我们经检查发现,唐先生的确患有腰椎间盘轻微膨出,神经压迫不明显。”盛斌回忆,为了找到导致患者症状如此严重的根源,自己反复仔细查阅影像资料后发现,唐先生腰椎管内有异常增生的脂肪信号,初步判断为少见的“椎管内硬膜外脂肪增多症”。
“该病发病率仅为2.5%~25%,好发于肥胖人群,男性更为多见。”盛斌解释,正常人的椎管内都含有少量的脂肪组织,如果脂肪含量异常增多,对脊髓和神经产生明显压迫,就会出现相应的神经压迫症状。
具体说来,当脂肪增多位于脊髓胸段水平时,最常见的症状为进行性背痛;当发生于脊髓腰骶段水平时,可出现髋部、下肢缓慢进行性无力、间歇性跛行、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最终,盛斌率团队为唐先生施行腰椎后路椎管扩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手术很成功。但他的例子,还是给广大肥胖人士提了个醒。
“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多,临床上患椎管内硬膜外脂肪增多症的人也越来越多见;此外,长期服用激素或患有库欣综合征的人,也容易罹患此病。”盛斌提醒。
此外,据他介绍,由于目前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较少,部分临床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容易与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等疾病混淆,造成漏诊、误诊。因此,加强医务人员对此病的甄别,以及群众对疾病的认识和预防都十分必要。
番外篇:肥胖者易腰痛,如何科学有效地减肥?
你好,欢迎来到我的康复课程,我是康复师陈杰,本集我们来讲讲关于减肥的知识。
人为什么会肥胖?直接原因是脂肪过多,而每天缺乏运动且饮食不科学,导致脂肪堆积,就变胖了。如果这些脂肪没有被消耗,就会被“储存”在身体中,大腿、臀部、腹部是最容易堆积脂肪的部位。
如果想通过运动减肥,就需要首先把当天摄入的脂肪消耗掉,然后再去消耗以前堆积的脂肪,同时,控制糖和脂肪的摄入量,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减肥的目的。
很多人抱怨说自己明明运动了却还是很胖,就是因为,你的运动仅仅只是消耗了当天摄入的热量,身体里原来储存的脂肪仍然原封不动地存着呢,而如果不加控制饮食,摄入量如果大于消耗量,脂肪还是会越堆越多。
如何衡量身体是否超重呢?我们在腰痛的上集中,讲到了测试体重的BMI值(即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又称体重,英文为Body Mass Index,简称BMI)。
BMI等于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男性达到20,女性达到22,是相对理想的状态,大家减重可以参照这个指标。
了解了这些原理,我们再来说减肥,直截了当地说,减肥有以下几大要诀。
减肥要诀一:低强度的持续运动。
比如长时间地走路或慢跑,长途骑自行车等,并且要注意,这些运动一定要在适当心率区间,只有在适当的心率进行锻炼,才能消耗更多的脂肪。这里我们提供一个低强度运动的心率计算公式:
训练心率=(220-年龄-静息心率)x(50% ~ 70%) 静息心率,静息心率就是早上起床时的心跳,可以通过心率表来测。
举个例子:今年40岁,身体情况一般,早上醒来然后你测一下你的心跳大概80次,那么适合你的运动心率就是130到150次。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早上起来时如果你发现你的心跳变成了75,那么说明你的心肺能力也得到了加强。
低强度的运动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能让氧气参与进来,就是我们所说的有氧运动,脂肪消耗是需要大量氧气的,如果是无氧运动,你消耗的就是身体的“糖”了,所以这一点务必要注意。
减肥要诀二:增加肌肉含量
肌肉能增加代谢能力,肌肉含量多的人,不动时消耗的能量也会比常人多,要知道,人体运动的时间是相对较少的,所以增加肌肉含量,也是减肥的重要方法。
很多女生不喜欢肌肉块头过大,她们生怕力量训练会让自己变成肌肉人,但这种担心其实大可不必。
首先,由于生理原因,女性先天脂肪含量就比男性多,正常情况下,健康女性的体脂含量是20%-25%,而男性的体脂率正常区间是在15%-20%,如果超过这两个数字,就属于胖了,当然对于女性来说,需要保持一定的体脂率,这样才不会影响生理周期,女性体脂应不低于17%。
其次,真的想练成肌肉人是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训练的,所以,简单的力量训练是不会影响体态的,反而会使你的核心肌肉耐受力更强,身体状态更好。
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肌肉的代谢能量不是最高的,并且想通过增加肌肉来消耗脂肪需要花费比较大的代价,虽然它能使你更有力量、更健康。所以科学持续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减肥要诀三:科学饮食
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物主要可分为三类:蛋白质、糖、脂肪。
这三者在人体的吸收率和转化率是不一样的,蛋白质只按需要的量吸收,比如身体需要50克蛋白质,而你吃了100克,那么有50克在4小时后就会被排出体外。糖的转化率大概是70%-80%,而脂肪的转化率是96%-98%。通俗地说,脂肪基本是吃多少吸收多少,都不怎么浪费。
需要注意的是,蛋白质不能吃太多,摄入过量的蛋白质,其中的氨基酸会被储存在血液中,这个时候如果运动,身体会优先消耗蛋白质存下来的氨基酸,不会优先消耗脂肪。
我们正常情况下需要多少蛋白质?一公斤体重对应1.5克蛋白质,比如你是50公斤,那每天至少需要摄入相当于6个鸡蛋左右的蛋白质。
糖是非常重要的,没有糖就可能有气无力,甚至晕倒。如果你抽血时有晕针的现象,可以在抽血前准备一杯葡萄糖或者一些糖,抽完血喝一杯葡萄糖,就不会晕针了。糖主要来自于主食,如大米、面食等,50公斤的体重每天至少需要100克糖。
而脂肪呢?我们每天正常吃的饭里,已经有不少脂肪了,并且脂肪的吸收率极高,一点小零食也会有不少脂肪,所以,只要正常吃饭,就不需要再考虑另外摄取脂肪,相反,脂肪是需要控制摄入的。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科学饮食和节食是两回事,仅仅是少吃或不吃不仅不会减肥,还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
你可以根据以上描述来搭配自己的饮食,当然,具体到个体都是有差别的,举个比较具体的例子,如果你体重50公斤,在不怎么运动的情况下,你每天就需要大约至少50*1=50克蛋白质,50*2=100克糖,50*1.8=90克脂肪。
此外,在开始减肥前,我建议你先去比较专业机构测一下体脂,然后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搭配饮食。
所以,正确的减肥应该是这样的:低强度的运动加科学饮食,如果能增加肌肉含量就更好了。总之,运动很重要,饮食要科学。
好了,本集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我们下集再见。
胖了容易腰痛,腰痛了又容易胖!扒一扒腰痛与肥胖的“爱恨纠缠”
众所周知,肥胖除了影响颜值以外,还会给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比如会引起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脏病、关节炎……而我们今天要讲的,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伤害——那就是肥胖对腰椎的伤害!
进入中年,大多数人开始发福,不少人体重超标甚至肥胖。而中年同时又是腰椎变化的分水岭,不注意保护腰椎,就可能导致腰椎间盘退变突出,引发腰痛。
腰椎不能承受之重——挺起来的大肚腩
肥胖带来的体重增加,尤其是肉肉长在腹部,会使得腰椎出现前凸,为维持身体的直立,腰椎后方的肌肉就会不停的用力。而你首当其冲的“大肚腩”,使得你在工作时身体会更加远离工作台面,这样一来,腰椎的肌肉负荷也会更大。肌肉长期超负荷工作,就容易出现劳损,损伤会进一步诱发炎症因子释放,从而刺激导神经,进而导致腰痛。
除了容易引发腰部肌肉的劳损,体重还增加了脊柱的负荷,脊柱受压导致椎间盘附近的骨质血供减少,椎间盘内的营养物质也就随之减少,长此以往,椎间盘易出现退变,容易出现椎间盘突出,引发腰痛。而且,大肚腩还会引起骨盆前倾,进一步加重腰肌的劳损。
最新研究也指出:越胖,腰痛风险越高
2021年,一项关于“人体脂肪、年龄、BMI等和腰椎退变、腰痛的关系”研究指出,皮下脂肪、内脏脂肪和BMI等的增加,与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患者腰痛存在很强的正相关。
可见,肥胖甚至超重体脂增加和脂肪堆积会增加腰部肌肉和脊柱压力,腰痛和椎间盘退变发生率增加。美国肥胖协会的报告也表示:近3分之1的胖子普遍存在肌肉骨骼疼痛,尤其是腰背疼痛。而腰围较大的女性腰痛的风险更大。
太胖容易腰痛,但其实“腰痛星人”也容易胖!
通常来说,由于腰痛者多需要卧床休息、减少体力劳动。加上生病后低落的情绪,热量摄取更多,就容易导致体重增加。很可能一个腰痛的瘦子,最终也会变成一个腰痛的胖子。肥胖容易腰痛,腰痛又容易肥胖,最后形成恶性循环。
科学研究已经指出,地球上没有所谓“健康的胖子”。如果您有腰痛又超重,更加要重视这个问题。科学地饮食、运动加上药物治疗,是可以安全有效的减重的,同时对腰痛的防治也有积极作用。
腰痛的“胖星人”,应该怎么关爱你的腰?
1. 腰痛的“胖星人”,运动时要护好腰
肥胖人士运动时首先应注意护腰。对于胖人来说,由于腰椎包裹在厚厚的脂肪中,适应力会差一些。如果突然进行大量的运动,会在短时间内给“倦怠”的腰椎增加过大的压力,导致腰椎无法承受。一些人就因运动不当,造成椎间盘突出或关节损伤。
因此进行负重练习时,一是要确保自己的姿势正确,二是不要勉强尝试太大的重量。建议肥胖人士选择游泳、骑自行车、水中有氧操等能较好保护关节和腰部的运动,同时注意加强大腿的力量,以有效地减轻膝关节和腰部的损伤。
2. 腰痛的“胖星人”,吃饭要慢
对于肥胖的腰痛人群,减重过程中,最为推荐的是要慢食。口中的食物尽量多次咀嚼,可使我们大脑中控制饮食的中枢有充足的反应时间来产生“饱的感觉”。通常大脑的这种“饱感”需要超过20分钟时间,才能做出自觉停止进食的决定。
3. 腰痛的“胖星人”,减重的同时要坚持治疗
产生腰痛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临床中最为常见的为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对此类病症的治疗,临床大多都选择保守治疗,症状较轻者,可通过休息、保暖、避免弯腰、锻炼等方式;若症状还不能缓解时,可给予针灸、推拿按摩、理疗,同时口服腰痛宁等药物来缓解疼痛,消除炎症反应。
但要注意,若想选择推拿按摩、针灸、理疗等方法,一定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由专业的医师或康复师来进行,以免不规范的治疗引发疾病的加重和其它意外事件的发生。
文中配图部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