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幼升小 肥胖(小学肥胖儿童干预方案)

广东省中医院 0
文章目录:

佑吾幼 | 孩子肥胖怎么办?这2招很重要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物质越来越丰富,饮食结构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一辈的人总认为“能吃是福”,有一种饿叫做“爷爷奶奶觉得你饿”,孩子吃得越多,养得越胖越好;而且孩子更容易受到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食物的诱惑。不良的喂养方式叠加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使儿童肥胖已然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近年来,儿童肥胖的流行趋势在全球范围内呈快速增长。据《柳叶刀》2024年的研究,全球儿童和青少年的肥胖率是1990年的四倍,肥胖已成为大多数国家最常见的营养不良的形式。我国儿童肥胖率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上升,目前正处于迅速上升期,一些大城市的儿童肥胖流行程度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肥胖对儿童健康有哪些危害?

儿童肥胖对孩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生长发育、运动能力、智力发展、心理健康等都有不良影响。儿童肥胖可能会增加身材矮小、性早熟、儿童高血压、心脏受损、早期动脉粥硬化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疾病的概率,成年后更易出现心脑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甚至有过早死亡的风险。

肥胖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儿童的某些神经认知功能和智力,导致其执行力、注意力、运动能力等下降,甚至让海马体减小而引起记忆力下降。且肥胖引起的穿衣不自信、户外运动少、长得矮、性早熟、自卑感等可能会导致孩子情绪低落、焦虑,甚至患有抑郁症。

青春期时性腺轴启动,第二性征出现,激素水平波动,此时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非常容易导致肥胖。花季雨季的年龄,敏感而又叛逆,渴求友情,渴望尊重,懵懂情愫滋生,对个人形象的要求比较高,这时候的肥胖也容易导致心理疾病,家长要注意监测预防、干预治疗。

体重多少算是超重和肥胖?

上图是1-12岁孩子的标准体重对照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体重分别对应不同的标准。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当然还需结合孩子的身高进行科学的评估。

孩子成长历程中,有四个肥胖的“敏感期”。分别为胎儿期、婴儿期、5-7岁的脂肪积聚期、青春期。在这些阶段,脂肪细胞体积增大,数量也会明显增加;而成年以后的减肥只能减小脂肪细胞的体积,无法减少脂肪细胞的数量,所以肥胖儿童实现“苗条健美”的身材难度会更高。

因此我们要定期监测孩子的身高体重。上图是正常儿童筛查的频率。如果疾病状态下,会监测得更加频密,具体要听从医生的建议。

肥胖儿童如何减重?

目前儿童的减重方式有生活方式引导、行为心理干预、药物治疗,对于有合并症的极重度肥胖,甚至需要进行胃部分切除的减重手术。中医的中药汤剂、针灸、穴位埋线、耳穴压豆、刮痧走罐、小儿推拿和中药泡脚等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孩子肥胖了怎么办?林晓红医生推荐这两种方法很重要。

生活方式的干预是最重要的,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配合。大原则是要管住嘴,迈开腿!

管住嘴

首先要科学饮食。在保证营养摄入的基础上,制定减少热量摄入的健康饮食计划。营养治疗是肥胖儿童首选的一线治疗方式,推荐限制能量平衡饮食,三大营养素建议:碳水化合物 50% ~ 60%,脂肪 20% ~ 30%,蛋白质 15% ~ 25%。建议使用单独的餐盘,方便控制食物总量。小口慢吃,每口饭菜至少嚼20下再吞进去。每吃一口都放下碗筷,可以减缓进食的速度。如果吃得太快,胃来不及有饱腹感,大脑来不及反应和发出停止进食的指令,会增加后续的进食量。

分享下目前比较推荐的科学进食顺序:饭前先喝一碗清淡的汤,增加饱腹感,降低食欲,减少接下来的进食量。第二步,吃富含膳食纤维且热量低的蔬菜,升糖指数低,不会突然升高血糖,导致它容易转换成储存在身体的能量。第三步,吃优质蛋白质,本身消化吸收蛋白质就需要身体消耗比较多的热量,时间也久,也延长胃的排空时间。最后只留一点肚子,吃碳水化合物类的主食,从而控制整体热量的摄入。

青少年朋友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能采取极端的饮食方式,例如完全不吃碳水类食物,碳水化合物是儿童青少年成长必需的热量和营养来源。掌握好进食的食物种类和顺序,也可以达到理想的减脂效果。

迈开腿

推荐儿童的电子屏幕时间要限制在每天1~2小时以内,并减少其他静坐少动行为。大于等于6岁的小朋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中高强度的运动大于60分钟时间,每周至少进行3天的增强肌肉和骨骼的高强度运动。而减重需要的运动量会更高,建议有氧运动为主。运动开始的第一分钟,身体就在消耗脂肪,随着运动时间延长,脂肪供能比例会逐渐增加,要想减脂的效果越好,自然是运动时间越长越好。肥胖孩子运动量要循序渐进,减重目标要分阶段小数量慢慢减,不能一下子加码,要不容易半途而废。建议家长尽量一起运动,以增强其执行度。

运动燃脂的同时,可以增加身体的肌肉量,肌肉含量越高的人,同是休息状态下能比肌肉含量少的人,消耗更多的热量,还更加抗疲劳,在人生的马拉松,他们往往能保持更旺盛的精力。

广东省中医院儿科

广东省中医院罗笑容名医工作室

广东省中医院许尤佳名医工作室

岭南儿科杜明昭、

文子源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

儿科佑吾幼志愿服务队

来源:“佑吾幼育儿科普”公众号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儿科 林晓红 伍铭瑜

执行编辑:卢悦明 倪晓良

审核校对:王军飞

责任编辑:陈佳佳

运动+母乳,预防儿童肥胖的新思路

09月29日的《母婴之声》,我们解读了 10 篇文献,关注:母乳喂养,婴儿啼哭,电子烟,热浪,肠道菌群,杀虫剂,臭氧,PM2.5,性取向,睡眠障碍。


运动 母乳,预防儿童肥胖的新思路

Trends in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10.9]

① 从胎儿到2岁是儿童肥胖的病理生理障碍发生的最关键时期;② 最近的研究表明,运动可以改善母乳成分,从而减少肥胖的代际传递,母乳成分的差异可能在肥胖的母婴传播中起重要作用;③ 母乳低聚糖(HMOs)被认为是将母亲肥胖与婴儿生命早期体重增加联系起来的母乳中心化合物,其效应可能通过改变婴儿肠道菌群来介导;④ 急性和慢性运动可以改变母乳的营养和非营养物质的生物活性。

【主编评语】

本综述总结了一个新的儿童肥胖预防思路,通过部分小鼠实验发现,母亲运动可以改变母乳成分,婴儿摄入母乳后可以改变肠道菌群,从而减少肥胖的发生风险。(@Epi汪)

【原文信息】

Exercised breastmilk: a kick-start to prevent childhood obesity?

2023-09-19, doi: 10.1016/j.tem.2023.08.019


Nature:婴儿啼哭或刺激母亲泌乳

Nature——[64.8]

① 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将婴儿发声的听觉信息传递给小鼠催产素神经元的神经回路;② 研究人员对清醒母鼠的催产素神经元进行了活体电生理记录和光度测量,发现在幼鼠发出叫声时,催产素神经元会激活下丘脑催产素神经元;③ 也就是说催产素神经元会对幼崽的叫声做出反应,但不会对纯音调做出反应;④ 催产素是乳汁排出的关键因素,这一通路确保了哺乳期女性大脑状态的调节,从而实现高效地养育。

【主编评语】

催产素是一种神经肽,对孕产妇的生理健康和产后育儿(包括分娩和哺乳期间的乳汁排出)很重要。Nature发表的这项研究描述了一条神经回路,该回路将幼鼠的叫声信息引导到母鼠的催产素神经元,从而影响母性行为。这一发现为理解母体如何整合来自子代的感觉信息以进行有效育儿提供了机制性的解释。(@Epi汪)

【原文信息】

Neural circuitry for maternal oxytocin release induced by infant cries

2023-09-20, doi: 10.1038/s41586-023-06540-4


JAMA子刊:孕期戒烟,电子烟或是一种选择

JAMA Network Open——[13.8]

① 纳入1329名孕妇,其中67%是电子烟的老用户(在怀孕前就有使用),5%是电子烟新用户(在怀孕后开始使用),以及28%是尼古丁替代疗法(NRT)使用者;② 与NRT人群相比,使用电子烟的人群在孕晚期的戒烟率更高(50.8% vs 19.4%);③ 怀孕前开始使用电子烟的使用者的戒烟率高于NRT者;④ 而孕期电子烟的新用户与NRT者的戒烟率无统计学差异;⑤ 本研究表明,在孕期采用电子烟替代香烟或许是一种减轻母婴健康损害的可行策略。

【主编评语】

近几年,电子烟是否能够减少因吸烟导致的健康损伤仍存争议。但是作为新兴的戒烟策略,电子烟是否可以让吸烟的女性在孕期戒烟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本研究通过人群调查,发现孕期就使用电子烟的“老用户”在孕期戒烟率较高。(@Epi汪)

【原文信息】

Cigarette Smoking Abstinence Among Pregnant Individuals Using E-Cigarettes or Nicotine Replacement Therapy

2023-09-12, doi: 10.1001/jamanetworkopen.2023.30249


JAMA子刊:孕期经历“热浪”增加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JAMA Network Open——[13.8]

① 纳入40万余名孕妇数据,其中3446名在孕期发生了严重的妊娠期事件(SMM),包括输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败血症等;② 总体来说,妊娠期或妊娠晚期长期暴露于高温环境与SMM风险增高有关;③ 妊娠期或妊娠晚期高暴露于极端高温天气,SMM风险分别增加27%、28%;④ 在不同的热浪分型中,短期热浪暴露与SMM风险增加有关;⑤ 在教育程度较低或在寒冷季节(11~4月)怀孕的母亲中,上述关联性更大。

【主编评语】

高温热浪,是一个气象学术语,通常指持续多天的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本研究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妊娠期,尤其是妊娠晚期经历高温热浪,会增加妊娠期严重不良事件风险。孕妈妈在夏天或许更要做好防暑工作。(@Epi汪)

【原文信息】

Analysis of Heat Exposure During Pregnancy and Severe Maternal Morbidity

2023-09-07, doi: 10.1001/jamanetworkopen.2023.32780


益生元补充对婴儿肠道菌群的影响(系统综述)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10.2]

① 检索并筛查相关的文献,最终纳入32个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② 补充益生元和合生元后,肠道双歧杆菌水平增加,但是单独补充益生菌没有该效果;③ 益生元和合生元总体上可以增加配方奶粉中所补充的细菌菌株水平;④ 无论是益生元、益生菌还是合生元,是否可以增加粪便中梭菌属水平结果并不一致;⑤ 补充益生元和合生元可以降低粪便的pH水平;⑥ 未来的研究有必要采用更加综合的办法评估益生菌、合生元在婴儿中的补充效果。

【主编评语】

本研究总结了从RCT研究中获得的各项关于婴儿补充益生元、益生菌及合生元的研究证据,对其肠道菌群变化、其他健康相关结局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综述。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临床干预研究提供了思路。(@Epi汪)

【原文信息】

Effects of prebiotics, probiotics, and synbiotics on the infant gut microbiota and other health outcomes: A systematic review

2022-01-04, doi: 10.1080/10408398.2021.2022595


亲代杀虫剂暴露造成代际毒性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11.4]

① 吡虫啉(IMI)和噻虫嗪(THM)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本研究借助斑马鱼模型F0代在受精后暴露于IMI、THM(0、50、500ng/L)144天,允许以内部交配、交叉交配两种方式产卵,并产生F1代;② IMI和THM影响F0斑马鱼的繁殖力、性腺发育、性激素水平,并被发现累积于F0的肌肉和卵巢中;③ 在F1代,父母暴露于IMI和THM也会影响其性激素水平,并提高心率和自发运动率;④ 父系或母系斑马鱼长期暴露于IMI和THM可引起严重的代际毒性。

【主编评语】

本研究通过斑马鱼模型研究了亲代吡虫啉和噻虫嗪暴露对子代的性腺发育的影响,并通过转录组学分析探讨了其中潜在的机制和关键靶点,为进一步开展机制研究提供思路。(@Epi汪)

【原文信息】

Chronic Paternal/Maternal Exposure to Environmental Concentrations of Imidacloprid and Thiamethoxam Causes Intergenerational Toxicity in Zebrafish Offspring

2023-08-31, doi: 10.1021/acs.est.3c04371


邹志勇 李晶团队:孕期高臭氧暴露增加胎儿先天性心脏病风险

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8.7]

① 纳入来自中国1313家医院的母胎医学研究数据中27834名冠心病高危孕妇(伴有代谢性疾病、孕早期病毒感染、冠心病家族史等),最终17.4%的胎儿被诊断患有冠心病;② 在孕3-8周,母亲臭氧暴露水平每增加3μg/m3,胎儿患冠心病的风险增加17%;③ 父亲吸烟增加了胎儿患冠心病的风险;④ 父亲吸烟与臭氧高暴露存在交互作用,二者存在时胎儿冠心病风险增加123%;⑤ 减少母亲臭氧和二手烟暴露或可预防子代冠心病。

【主编评语】

本研究通过对2万余名孕妇的数据分析发现,孕期母亲暴露于高臭氧浓度,或其丈夫吸烟者,未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增高。本研究为孕期保健指导提供新的证据参考。(@Epi汪)

【原文信息】

Interaction between ozone and paternal smoking on fetal congenital heart defects among pregnant women at high risk: a multicenter maternal-fetal medicine study

2023-09-04, doi: 10.1007/s12519-023-00755-1


儿童期PM2.5暴露或增加未来死亡风险

Environmental Research——[8.3]

① 来自苏格兰1936年的纵向出生队列的2734人,估计其3岁时的PM2.5暴露浓度,随访至86岁;② 共有1608例死亡病例,总体来说,生命早期PM2.5暴露水平越高,全因死亡风险越高,尤其是65~86岁的人群中;③ 儿童期PM2.5暴露增加了恶性肿瘤死亡风险,尤其是女性肺癌,但是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无关联;④ 早期较高浓度的PM2.5暴露(≥50μg/m3)与儿童11岁认知能力较低有关;⑤ 儿童认知能力下降是PM2.5暴露与全因死亡的中介因素。

【主编评语】

空气污染暴露对健康的影响较为深远,而儿童期空气污染对其长期健康的影响仍未知。本研究借助于长期出生队列数据,探索了儿童早期PM2.5暴露与未来全因死亡率的关联,并发现其主要增加了恶性肿瘤的风险,尤其是女性的肺癌。(@Epi汪)

【原文信息】

Early life PM2.5 exposure, childhood cognitive ability and mortality between age 11 and 86: A record-linkage life-course study from scotland

2023-08-31, doi: 10.1016/j.envres.2023.117021


国内团队:本科生心理健康不能忽略性取向和童年虐待经历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6.6]

① 纳入中国大陆地区1920名不同专业的本科生,调查其抑郁症、童年虐待、性取向等相关信息;② 与从未经历过童年虐待的学生相比,报告经历过情绪虐待、性虐待的学生患抑郁症的风险更高;③ 性少数群体在童年经历过虐待的比例更高,包括情感虐待、情感忽视和性虐待等;④ 性少数群体的抑郁症患病率远高于异性恋人群(33.9% vs 16.1%);⑤ 关注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不能忽视性少数群体。

【主编评语】

本研究通过对本科生的横断面调查,分析发现性少数群体童年期经历虐待的比例更高,而其未来患抑郁症的风险增高。这为青少年的抑郁症防控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Epi汪)

【原文信息】

Sexual orientations in association between childhood maltreatment and depression among undergraduates in mainland of China

2023-08-30, doi: 10.1016/j.jad.2023.08.133


早产儿睡眠障碍与喂养方式和年龄有关

Sleep Medicine——[4.8]

① 纳入104对早产儿母婴,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婴儿睡眠障碍的患病率在45.2%;② 与夜间不喂母乳的婴儿相比,夜间喂母乳≥3次的婴儿患睡眠障碍的风险要高出5倍;③ 与夜间使用奶瓶喂养次数较少的婴儿相比,夜间使用奶瓶喂养次数≥3次的婴儿患睡眠障碍的风险要高出6倍;④ 随着婴儿年龄增加,出现睡眠障碍的风险就会降低;⑤ 而高收入家庭的婴儿出现睡眠障碍的风险也更高;⑥ 本研究为早产儿睡眠障碍的个性化健康咨询提供了参考。

【主编评语】

早产儿有发生多种疾病的风险,包括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本研究通过横断面调查发现孩子的年龄越小、夜间喂养频率越高以及出生于高收入家庭都与睡眠障碍有关。但是小编认为,这种关联并不一定是因果。新生儿夜间喂养频繁可能与婴儿的健康状况等本身存在关联。因此本研究的结论应该谨慎解读。(@Epi汪)

【原文信息】

Sleep disturbances are associated with feeding practices and age in preterm infants

2023-09-04, doi: 10.1016/j.sleep.2023.08.030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Epi汪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9-23 | 逢“疫情”,儿童体重胖三斤?

09-15 | 一文读懂肠道菌群如何影响女性内分泌

09-08 | 酷暑炎热,早产风险也增加!

09-01 | 孕期吃得好,儿童健康发育好!

08-25 | 53万儿童证据: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和出生孕周有关系?

打败“肉肉怪” ——经开一幼肥胖防控活动

小朋友们注意啦!

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最近,科学家叔叔阿姨们发现了一个大秘密:如果不好好保护自己,到2030年,每10个小朋友里就有3个会被“肉肉怪”缠上,不过别担心,经开一幼已经准备好“秘密武器”啦!

武器1

神奇的BMI尺子

体质指数(BMI)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标准,2—5岁儿童超重与肥胖以身高别体重或年龄别BMI标准差法进行判定。在幼儿园中,保健老师每半年会对小朋友进行身高体重监测,每个月会对超重、肥胖小朋友的身高体重进行监测并指导。

武器2

健康的饮食

为了让小朋友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我园在饮食方面保健老师会依荤素、粗细、色彩搭配原则科学定制食谱。班级老师会引导小朋友树立健康饮食理念,如按照“蔬菜先遣队、肉蛋豆护卫兵、谷薯大城堡”的顺序吃饭,细嚼慢咽,少吃炸鸡蛋糕等高油高糖的食品。

武器3

有趣的户外冒险

老师们根据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及发展需要,精心设计了走、跑、跳、投掷、钻爬、攀登等丰富多样的体育游戏。在每天上下午各1小时的“户外冒险”中,可以把“肉肉怪”吓得直逃跑。

武器4

爱的守护

如果不想被“肉肉怪”缠上,爸爸妈妈也是打败它的秘密武器。爸爸妈妈们要定期监测小朋友的身高体重,在家中多备蔬果,多和小朋友进行户外运动,一起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规律作息习惯,这样“肉肉怪”就不会来啦!

给爸爸妈妈们的小提示:

1.彩虹餐桌计划:每日摄入5色食材的餐食。

2.周末徒步计划:每月进行20公里户外徒步

3.20--30分钟用餐制:使用沙漏培养细嚼慢咽好习惯。

亲爱的小朋友们、爸爸妈妈们、老师们,打败“肉肉怪”的冒险之旅已经启程,让我们共同用“秘密武器”守护孩子的健康成长,让每个小朋友都成为打败“肉肉怪”的小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