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肥胖怎么消除(熬夜肥胖怎么消瘦)
睡眠不足,体重上升:如何摆脱熬夜带来的肥胖风险?
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
今年的主题是“健康睡眠,优先之选”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
熬夜和不规律的生活似乎已成为常态
但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
这种生活方式不仅会损害我们的健康
还可能让我们不知不觉地变胖
熬夜是如何让我们变胖的?
激素失衡:
熬夜会严重干扰人体的生物钟,导致激素水平失衡。例如,睡眠不足会使“饥饿激素”(胃饥饿素)水平升高,同时降低“饱腹激素”(瘦素)的分泌。这意味着我们会更容易感到饥饿,且难以感到饱足,从而导致食欲大增,尤其是对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
代谢紊乱:
熬夜会使身体的基础代谢率下降,能量消耗减少。同时,胰岛素抵抗也会增加,导致血糖无法被有效利用,进而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此外,熬夜还会干扰褪黑素的分泌,进一步扰乱睡眠节律,形成恶性循环。
夜间进食:
熬夜的人往往会在夜间进食,尤其是高热量的夜宵。研究表明,晚上8点后进食的人群肥胖风险更高。这种额外的能量摄入很难在短时间内被消耗掉,最终转化为脂肪堆积在体内。
运动意愿降低:
长期熬夜会导致身体疲劳,精力不足,从而降低运动的意愿和能力。缺乏运动不仅会减少能量消耗,还会进一步加重肥胖问题。
如何打破熬夜与肥胖的恶性循环?
1.规律作息
尽量在晚上10点到11点之间入睡,保证每天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规律的作息有助于调整生物钟,恢复正常的激素分泌。
2.健康饮食
避免熬夜时进食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晚餐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同时,减少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这些物质会干扰睡眠质量。
3.增加运动
即使工作再忙,也要保证每天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或瑜伽。运动不仅能提高基础代谢率,还能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
4.减少屏幕时间
睡前尽量减少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因为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导致入睡困难。
5.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长期存在睡眠问题,建议咨询医生或睡眠专家,必要时进行睡眠监测。
《科学》研究再次证实:熬夜会导致肥胖
来源:科技日报
近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再次证实了熬夜与肥胖之间的联系。研究指出,生物钟失调会导致大脑在不适当的时间促进食欲增加,并揭示了肝迷走神经可能是治疗肥胖症的一个潜在靶点。
研究人员通过小鼠实验发现,当肝脏的生物钟失调时,会通过肝迷走神经向大脑发送误导性的节律信号,导致大脑在非活动时间段内诱导食欲,进而引起饮食失调,最终导致进食增加和体重上升。
(责编:林凡巽、姜洁)
如何缓解“熬夜”疲劳,听听军医给你的补救方案
如何缓解“熬夜”疲劳
■康瀛月 解放军报记者 孙兴维
茅文宽 绘
熬夜通常指人在正常睡眠时间内不入睡或延迟入睡的行为。中医认为“昼养阳、夜养阴”,晚上11点后肝脏进入修复排毒时间,若此时还未入睡,就属于熬夜。此外,睡眠时间不足、睡眠不规律等,也属于熬夜范畴。若长期熬夜,会导致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甚至引发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
人们在熬夜后最明显的感受是疲惫犯困、精力不足。有的战友认为,只要补觉就可以消除熬夜的危害。其实不然,不科学的补觉方式,不仅不能修复熬夜带来的损伤,还会加重身体负担。还有的战友认为,只要睡眠时长足够,睡眠时间不规律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这种认知也是错误的,长期睡眠不规律会引起生物节律紊乱,导致肥胖、内分泌失调等健康问题。
战友们在站岗执勤、话务保障、夜间训练时,不可避免地会熬夜。联勤保障部队第903医院神经内科专家代钊介绍,虽然熬夜会影响身体健康,但只要通过科学的方式补救,就能降低熬夜给身体带来的损伤。在此,为战友们介绍一些熬夜后的补救方案。
补充睡眠。补充睡眠是降低熬夜危害的有效方式之一,但并非越多越好。中医认为“子午觉”十分重要,“子”指子时(晚上11点至凌晨1点),“午”指午时(中午11点到13点)。若熬夜时间较短,可以在第二天通过午休补觉,但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1小时左右即可。若熬夜时间较长,甚至通宵,可以利用第二天上午和午休时间进行补觉。午休后要回归正常作息,以免影响晚间睡眠质量。
增加营养。熬夜会增加身体能量消耗。连续熬夜后,要注意及时补充营养,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平时可适当多吃鸡蛋、牛奶、新鲜水果和蔬菜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忌寒凉、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否则会加重肠胃负担;甜食会增加身体疲惫感,也要少吃。
及时补水。熬夜会加速体内水分流失,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新陈代谢减慢。因此,战友们在熬夜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建议分时段饮用温开水,一天的饮水量不宜超过2000毫升,以免过量饮水引起水中毒或水肿。有条件的,还可以在热水中加入红枣、金银花、菊花等冲泡。需要注意的是,浓茶和咖啡虽有提神作用,但会使身体处于兴奋状态,甚至加重疲惫感,不宜在熬夜时过量饮用。
护理眼部。长时间熬夜容易使眼睛疲劳、干涩、酸胀,严重的还会导致视力下降。建议战友们熬夜时适当做眼保健操,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利用休息间隙闭目养神,缓解眼周肌肉痉挛;日常饮食中可增加胡萝卜、菠菜、牛奶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营养眼部神经。
适当运动。熬夜后身体通常比较疲惫,要避免剧烈运动,可以适当进行慢跑、散步、游泳等轻度有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也可以通过瑜伽、拉伸放松等方式缓解肌肉疲劳。建议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避免过度疲劳。
巧用理疗。熬夜会导致身体新陈代谢变慢、体内湿气堆积。战友们在熬夜后可通过洗热水澡、泡脚等方式促进血液循环,排出身体湿气;平时可适当多晒太阳,能够促进气血运行。此外,对一些穴位进行按揉,可以疏通经络,降低熬夜对身体的损伤。太冲穴、大敦穴和三阴交穴,是护肝的重要穴位,经常按揉可以缓解熬夜对肝脏的损伤;按揉百会穴、涌泉穴、内关穴,有助于安神醒脑、缓解疲劳。
放松心情。熬夜后容易出现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当察觉自己情绪不佳时,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放松心情、舒缓情绪,也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看电影等休闲方式调整心情。
(本文刊于《解放军报》2025年3月16日第7版)
来源: 中国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