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过度的措施(肥胖过度的措施有哪些)

中医减重从泽伟 0
文章目录:

肥胖——人人都吃得起的方子,疏肝郁,通气血,降低体重不反弹!

在现代医学中,肥胖常被简单归为热量过剩或代谢异常,依赖节食、运动或药物控制体重。然而,在中医视角下,肥胖与人体阴阳失衡、气血不畅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是气滞血瘀。气血运行受阻,代谢废物难以排出,导致脂肪堆积,形成肥胖。

总结过往临床经验,我发现许多肥胖患者不仅仅是肥胖,还通常伴随肢体沉重、面色沉暗、月经不调等外在反映。

去年曾接诊了一位陈女士,从事财务工作,长期久坐电脑前,饮食不规律,常因工作压力暴饮暴食。就诊时她自述:体重三年内暴涨了20多斤,尤其腹部肥胖明显,平素情绪烦躁,常感胸闷腹胀,月经前乳房胀痛,经期血块多且色暗,舌下有紫黯瘀斑,脉象弦涩。更令她苦恼的是,尝试多种减肥方法均反弹,甚至因过度节食出现头晕乏力。

综合辨证,我判断陈女士属于典型的气滞血瘀体质。

久坐少动致气机不畅,情志郁结加重气滞,日久血瘀内生。瘀血阻滞经络,影响脾胃运化,代谢废物堆积成脂;肝郁克脾,水湿运化失常,形成“痰湿 瘀血”的恶性循环。

针对陈女士的体质,我开方: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柴胡、枳壳、当归、生地、牛膝、桔梗、甘草等(一人一方,辨证使用)

服药首周,陈女士即感胸闷减轻,小腹坠胀缓解;

我嘱咐她配合规律作息,每日快走半小时促进气血运行。

二诊时,她惊喜发现月经量增多,血块减少,体重下降6斤,舌象瘀斑变淡,脉象趋于和缓。

后续加入丹参15g、山楂10g以增强活血消脂之力。

3个月后体重共下降22斤,腹部赘肉明显减少,月经恢复正常,精力大幅提升。

其实这个方子是血府逐瘀汤的加减方,神奇在于其“通、化、调”三位一体作用:

通:桃仁、红花如“血管清道夫”,破开瘀血屏障

化:柴胡、枳壳疏解肝郁,恢复气血周流

调:当归、生地滋养阴血,避免祛瘀后正气亏损

牛膝的巧妙运用更使瘀血从下焦排出,直接改善盆腔循环,这对女性肥胖合并妇科问题尤为重要。

诸药配伍,如同打开身体“气血闸门”的金钥匙,让瘀滞得消,代谢自畅,体重自然回归平衡。

注意事项:

经期及孕妇禁用(含活血药)

服药后可能出现短暂腹泻,为瘀血排出反应

需配合情绪疏导,避免“气滞-血瘀-肥胖”循环

个体差异显著,需在中医指导下调整用量。

医生提醒:过度肥胖就是病 那我们日常该怎么去做才能改善。

过度肥胖确实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一种慢性疾病,它不仅影响外观,更与多种健康风险(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关节问题等)密切相关。要在日常生活中改善或预防肥胖,需要从饮食、运动、生活习惯和心理调整等多方面入手。以下是一些科学且可行的建议:

一、饮食调整:核心是「均衡」而非「节食」

1. 控制总热量,但避免极端节食

- 计算每日基础代谢率(BMR),合理分配热量缺口(建议每天减少300-500大卡)。

- 减少高糖、高脂、精加工食品(如含糖饮料、油炸食品、甜点)。

- 增加饱腹感强的食物:高纤维蔬菜(西兰花、菠菜)、优质蛋白(鸡蛋、鱼肉、豆类)、全谷物(燕麦、糙米)。

2. 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 定时三餐,减少零食摄入,尤其是夜宵。

- 用小号餐具控制份量,避免「吃光」强迫症。

3. 警惕隐性热量

- 沙拉酱、坚果、果汁看似健康,但热量可能很高,需注意摄入量。

二、运动管理:循序渐进,长期坚持

1. 有氧运动为基础

- 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

- 初期可从每天10分钟开始,逐步增加时长和强度。

2. 加入力量训练

- 肌肉量增加能提升基础代谢率,帮助长期减脂。

- 每周2-3次抗阻训练(如深蹲、俯卧撑、哑铃)。

3. 融入日常活动

- 多步行、爬楼梯,减少久坐(每30分钟起身活动)。

三、生活习惯:细节决定成败

1. 保证充足睡眠

- 睡眠不足会导致激素紊乱(如饥饿素升高),增加食欲。

- 成年人建议每天睡7-9小时,固定作息时间。

2. 学会压力管理

- 压力会诱发情绪性进食,可通过冥想、深呼吸、兴趣爱好缓解。

3. 记录与监测

- 定期测量体重、体脂率(但不过度焦虑数字波动)。

- 使用饮食日记APP记录摄入,增强自我监督。

四、心理与行为调整:避免极端,注重可持续

1. 设定合理目标

- 每周减重0.5-1公斤是安全范围,追求长期健康而非快速瘦身。

2. 建立支持系统

- 与家人或朋友互相督促,必要时寻求营养师或医生指导。

3. 接受波动,拒绝挫败感

- 体重短期波动是正常现象,关注长期趋势而非单日变化。

五、特殊情况处理

- 病理性肥胖(BMI≥35或合并疾病):需在医生指导下结合药物、手术等医学干预。

- 代谢综合征患者:需同步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定期体检。

总结

对抗肥胖的本质是建立可持续的健康生活方式,而非短期“减肥计划”。通过科学饮食、规律运动、良好作息和心理调节的长期结合,逐步改善代谢状态。如果自我管理困难,可寻求专业团队(营养科、运动康复科)的帮助

,避免盲目尝试极端方法。记住:健康的身体是生活质量的基础,每一步改变都值得坚持。

肥胖后如何减肥

肥胖后减肥需要科学的方法和长期的坚持,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建议:

1. **调整饮食**

- **控制热量摄入**:每日摄入的热量应低于消耗量,但不要过度节食,避免营养不良。

- **均衡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减少高糖、高脂肪和高盐食物。

- **少吃多餐**:每天4-5餐,每餐少量,避免暴饮暴食。

- **多喝水**:每天饮水1.5-2升,帮助代谢和排毒。

2. **增加运动**

- **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帮助燃烧脂肪。

- **力量训练**:每周2-3次,增加肌肉量,提升基础代谢。

- **日常活动**:多走路、爬楼梯等,增加日常消耗。

3. **改变生活习惯**

- **规律作息**: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睡眠不足会影响代谢。

- **减少久坐**: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避免长时间久坐。

- **减压**: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避免情绪化进食。

4. **设定合理目标**

- **循序渐进**:每周减重0.5-1公斤为宜,避免快速减肥带来的健康风险。

- **长期坚持**:减肥是长期过程,保持耐心和毅力。

5. **寻求专业帮助**

- **营养师或医生**:如果肥胖严重或伴有健康问题,建议咨询专业人士,制定个性化方案。

- **心理支持**:如有情绪或心理问题,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6. **避免误区**

- **不依赖减肥药**:避免使用未经科学验证的减肥药或偏方。

- **不盲目节食**:过度节食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和反弹。

7. **监测进展**

- **记录体重和围度**:定期监测体重和围度变化,及时调整计划。

总结

减肥需要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的综合调整,设定合理目标并长期坚持。如有需要,寻求专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