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肥胖的(喜欢肥胖的女生的男生怎么想)
7个习惯可能是导致肥胖的“元凶”,现在改还来得及
曾经网上有人调侃说,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除了“容易胖”。的确,肥胖太常见了,甚至已经成了困扰现代人的主要疾病之一。
而众多的研究证明,肥胖是“万病之源”,三高、冠心病、脂肪肝、癌症等多种疾病都与它相关。甚至有研究发现,超重可能缩短预期寿命,20-30岁时严重肥胖的人,预期寿命可能会缩短10年。
但更令很多人苦恼的是:自己明明也没怎么吃高脂高糖的食物,为什么还是一年比一年胖?
一、不被重视的7件小事
竟也可能是长胖“元凶”
其实,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也可能是你变胖的“推手”!
1、长期不吃早饭
现代人普遍睡得晚,早上起不来是常事,早餐也就干脆放弃了,特别是周末。但不吃早餐可能让你“越饿越胖”。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习惯性不吃早饭的人,肥胖的可能性是一般人的4倍。
首先,不吃早饭带来的饥饿感,更容易渴求高热量食物,导致中午、晚上食量增加,全天热量摄入过多,更易肥胖。
其次,早餐消耗的热量比其它两餐更多,而且能明显提高代谢率。如果不吃早餐,热量需求被分摊到中、晚餐上,代谢效率相对较差,也更容易发胖。
【建议】早餐必不可少,7~9点进食较好!一般早餐热量和营养素摄入最好能占到一天总摄入量的30~40%。
而优质早餐应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纤维素,如:面包 牛奶 新鲜蔬果。
2、喜欢重口味饮食
重甜、重盐、重辣、重油等重口味食物能带来更大的味觉刺激,因此深受人们喜爱,特别是红油火锅、奶油甜品等。
但糖、油摄入过多,都会转化成脂肪堆积在体内;重盐、重辣等刺激会让人胃口大开,吃得更多,也就更容易肥胖了。
2014年发表在《中华疾病控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饮食偏辣、偏咸者出现超重、肥胖的可能性分别是不吃辣、咸淡适中者的1.41倍和1.31倍。
【建议】日常饮食要做到“三减”:减油、减盐、减糖,每人每天摄油量不宜超过25g,摄盐量不宜超过5g,添加糖摄入量不宜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提示:一些饼干、糕点,即便吃起来不油不甜,但也可能加了不少油盐糖,注意观察配料表。
3、吃饭顺序不对
吃饭顺序不合理,也容易增加肥胖几率。实验表明,就餐时先吃米饭等碳水化合物,餐后血糖会陡然升高; 一口菜一口饭混着吃,虽然餐后血糖略有降低,但存在明显峰值。
而血糖升得太快、太高时,胰岛素大量分泌,更容易产生饥饿感,多余的糖分还易转化成脂肪囤积,增加肥胖、三高风险。
比较合理的吃饭顺序应该是:先喝汤(清淡的汤),再吃肉类和蔬菜,最后吃碳水化合物。这样一来,餐后血糖更平缓,最高值也相对理想,不容易长胖。
4、经常吃饭太快
有些人吃一顿饭10分钟就搞定了,但很多实验结果都表明,吃饭速度快的人群比吃饭慢的人群患肥胖症的风险增加2.15倍!这是因为:
一方面,大脑接收到“我吃饱了”的信号大概要20分钟左右,如果吃饭太快,大脑来不及收到信号,就会继续进食,等感觉到饱的时候,往往吃撑了。
另一方面,快速进食会让体内血糖的升高速度增快,胰岛素分泌增多,多余的糖分被转化为脂肪存于体内,更容易发胖。
【建议】吃饭宜细嚼慢咽,不仅有助于控制食量,还能减轻胃部负担。一般建议早餐用时15~20分钟,中、晚餐用时30分钟左右。
5、“无糖食品”不节制
不少人认为“无糖食品”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不易长胖。但其实未必。
首先,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每100ml或100g食品中含糖≤0.5g就可以称为无糖食品。也就是说,无糖食品也可能含有蔗糖等,只不过比较少。
其次,即便没有额外添加蔗糖,也可能含有阿斯巴甜、安赛蜜、甜蜜素等甜味剂。有研究发现:它们也会促进胰岛素分泌,引起血糖升高,过量摄入增加肥胖风险。
更何况,“无糖食品”也含有碳水化合物,吃多了都会胖。
【建议】无论是不是低糖、无糖食品,都应适量食用。害怕长胖或血糖升高的人,可适当选择天然代糖,比如赤藓糖醇,既可以改善口感,又不会被肠道内的酶代谢而升高血糖。
6、长期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不仅会降低基础代谢率,还会增加饥饿素(促进食欲)、减少瘦素(抑制饥饿)的分泌,从而让人吃得更多,更渴望高热量饮食。
同时,睡眠不足的人精神状态也比较差,身体疲惫就更不想运动,就更容易长胖了。
有研究发现,平均每天睡6小时的人比睡7小时的人体重增加得多;而相较于每晚睡眠不足5小时的人,睡7~9小时的人发生腹部肥胖的风险降低28%~35%。
【建议】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睡前不要玩手机,以保证7~9小时的睡眠时长和良好的睡眠质量。而周末补觉要适度,睡得太多也会减少能量消耗,易增加肥胖风险。
7、习惯开灯睡觉
有些人睡觉时喜欢开着灯,觉得更有安全感,却也可能促进肥胖。
2019年一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内科杂志》上的研究表示,夜晚睡觉时暴露在人造光下的女性,肥胖的风险比没有灯光暴露者高19%。
这是因为有光线刺激时,视网膜会向大脑里的生物钟发出信号,提醒松果腺减少褪黑素的分泌,从而影响睡眠。时间久了,肥胖的几率就更高了。所以,晚上睡觉还是关着灯比较好。
二、秋冬季节气温低
相对更容易长胖
经常称体重的人可能会发现,一进入秋冬季,体重秤上的数字就蹭蹭蹭地往上涨,你以为是衣服越穿越多造成的,其实可能是秋冬季本来就更容易长胖,因为:
1、脂肪合成加快、分解减慢
脂肪有减少体内热量散失、防止外界热量侵入的作用,从而帮助保持体温恒定。秋冬季节气温降低,为了维持正常体温,人体会本能地储存更多的脂肪来抵御寒冷。
此时,人体脂肪合成速度比平时快2~4倍,分解速度却低于平时的10%。如此一来,脂肪合成多于代谢,就容易造成脂肪囤积,进而导致肥胖。
2、喜欢趁热吃
天气一冷,大家都想吃点热乎的,但食物的温度,尤其是淀粉类食物,对消化吸收有重要影响。
热的淀粉类食物更容易被消化吸收,进食后很快就会从胃部排出,造成饱腹感下降,饿得相对比较快。因此,人们往往会摄入更多的食物,体重就更容易上升了。
而淀粉类食物放凉后会产生抗性淀粉,这是一种膳食纤维,相对不易被消化吸收,饱腹感更强,吃得少了就不容易长胖。
3、吃得多,动得少
天气寒冷时,为了维持体温,身体需要补充更多热能;而且天冷会促使胃酸分泌,让人胃口大开,吃得更多。
另一方面,温度下降,人的惰性开始滋生,越来越不愿意运动,只想窝在床上或者沙发上。吃得多动得少,多余的热量就会转变成脂肪囤积起来。
三、减肥越早越好
4招助你轻松瘦
很多人长胖往往会先胖肚子,这是因为腹部的肌肉对脂肪的抗拒能力较弱。但一旦变成“大肚子”,就很可能导致内脏脂肪过多,进而影响脏腑功能,危害更大。
《JAMA network open》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越早减肥,死亡风险降低越多。因此减肥刻不容缓。少吃多动是减肥的必要条件,而结合一些减肥“窍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高蛋白减肥食谱
减肥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控制饮食,即控制全天热量摄入。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陈伟曾在节目中分享了一种高蛋白减肥食谱,让150斤的姚女士在两三个月减重42斤,而且脂肪减少、肌肉增多。有需要者,可以参考一下。
【高蛋白减肥食谱】
早餐:“小三样”,即蛋白粉 膳食纤维 复合维生素,具体的食用量得根据男女体重而定,可咨询营养师。
午餐:小红 小黄 小绿,即2两红瘦肉 4两薯类(大约1个土豆) 半斤蔬菜;
晚餐:小白 小黄 小绿,即比中午稍多的白肉或豆制品 4两薯类(大约1个土豆) 半斤蔬菜。
2、“燃脂菌”:益生菌
研究发现,肥胖与肠道菌群有关。厚壁菌属(胖菌)多的人容易胖,分支杆支菌属(瘦菌,如:乳杆菌)多的人容易瘦。
所以,建议日常适当增加酸奶、泡菜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补充肠道益生菌,有助于减肥。
3、“燃脂肚”:腹式呼吸
人体的呼吸方式有两种: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其中,腹式呼吸法能辅助燃脂减肥。这是因为吸气时膈肌下移;呼气时膈肌上移,相当于我们在锻炼膈肌,在呼吸的同时也能帮助消耗热量。
【腹式呼吸动作要领】吸气时肚子鼓起来,呼气时肚子缩回去,速度放缓,每分钟6次左右。
4、山楂玉米须饮
中老年人常见的向心型肥胖,与饮食过多、过于油腻导致的胃肠功能紊乱有关。针对这种问题,中国医学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医内科李贻奎主任医师给出了一款代茶饮——山楂玉米须饮。
【方法】取山楂10g、玉米须2g,热水冲泡即可饮用,能健胃消食、化湿,辅助改善肥胖。
喜欢胖女人的男人,到底藏着什么小心机?
在繁华的都市中,有一位名叫李昊的男子,他不同于常人的一点是,他深深地被那些身材丰满的女性所吸引。在周围人眼中,他似乎总是对那些体态丰腴的女子投以特别的目光,这不禁让人好奇:喜欢胖女人的男人,到底藏着什么小心机?
李昊并不是一个张扬的人,他平日里总是温文尔雅,对待工作也认真负责。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他从小就对胖女人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这种情感源于他童年的一个记忆,那是一个关于温暖和母爱的记忆。
李昊的母亲是一个典型的家庭主妇,她身材丰满,笑容可掬。在李昊的记忆中,母亲总是忙碌于厨房和客厅之间,为他准备可口的饭菜,为他缝制新衣。每当他遇到困难或者不开心时,母亲总会温柔地抚摸他的头,给他讲一些有趣的故事,让他感受到无尽的温暖和安慰。
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李昊逐渐发现周围人对胖女人的偏见和歧视。他看到那些身材苗条的女性受到更多的关注和追捧,而那些胖女人则往往被忽视和冷落。这让他感到十分困惑和不解,他不明白为什么人们会对胖女人抱有如此偏见。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李昊结识了一个名叫小雅的胖女人。小雅性格开朗、善良可爱,她虽然身材丰满,但却拥有着一颗自信和乐观的心态。她从不因为自己的身材而感到自卑或者沮丧,相反她总是用自己的笑容和善良感染着周围的人。
李昊被小雅深深地吸引了。他发现自己不仅喜欢小雅的外貌,更喜欢她的性格和内在。他开始主动接近小雅,与她聊天、交流。他们一起看电影、逛街、吃饭,享受着彼此的陪伴和关爱。
在与小雅相处的过程中,李昊逐渐明白了自己喜欢胖女人的原因。他发现自己并不是单纯地喜欢胖女人的外貌,而是喜欢她们那种独特的魅力和气质。胖女人往往给人一种温暖和舒适的感觉,她们拥有着一种与众不同的自信和从容。这种自信和从容让李昊感到安心和放松,让他觉得自己可以在她们面前展现真实的自己。
此外,李昊还发现胖女人往往拥有着一种独特的母性光辉。她们像母亲一样温柔、体贴、关心着周围的人。这种母性光辉让李昊感到一种被呵护和照顾的感觉,让他觉得自己可以在她们身边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昊和小雅的感情越来越深厚。他们开始谈论未来、规划生活。李昊告诉小雅自己一直以来的困惑和偏见,小雅则用自己的经历和故事告诉李昊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和爱情。
最终,李昊和小雅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他们的婚礼简单而温馨,只有亲朋好友的祝福和陪伴。在婚礼上,李昊深情地告诉小雅:“我喜欢你的胖,更喜欢你的善良和自信。我会一直陪伴在你身边,爱你、照顾你、守护你。”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喜欢胖女人的男人并不一定藏着什么小心机,他们只是被胖女人那种独特的魅力和气质所吸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偏好,我们应该尊重并理解彼此的选择和决定。同时,我们也应该摒弃对胖女人的偏见和歧视,让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和爱情。
以吃为使命的女孩:非洲这个国家痴迷于以胖为美,根源是什么?
肥硕的肚子,粗壮的大腿,颤巍巍的胸部,体重甚至超过200斤,当一位这样的女性站在你面前,你会觉得美吗?从正常人的审美角度考虑,根本不会。然而,在位于非洲西北部的毛里塔尼亚,这样的女人却非常受欢迎,男人有时为了抢夺胖女人,还会大打出手。
毛里塔尼亚位于非洲西北部,全国三分之二的土地都是沙漠。人民只能仰仗剩下的那三分之一土地赖以生存。广袤的沙漠,有限的耕地面积,让这个国家三天两头闹饥荒,粮食危机是横亘在所有国民面前的最大问题。
但即便处在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下,整个毛里塔尼亚的女性中,依然有高达20%的女性极度肥胖,有超过一半以上比率的女性处于超重状态,这个比率甚至已经超过了美国。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个国家的男性居民身材都比较中规中矩,肥胖率仅仅只有4%。
如此极端,是为哪般?为什么三天两头闹饥荒,女性还能这么胖?而女人又为什么非要将自己养成一个壮硕的大胖子?
虽然毛利塔尼亚耕种面积极少,但俗话说“靠山吃山”,他们有着很多非洲国家无可媲美的矿产资源。
毛里塔尼亚的铁矿储量达到87亿吨,此外铜矿、石膏、磷酸盐等资源同样尤为丰富。而毛里塔尼亚一年的开采量仅为1000万吨左右。也就是说,如果他们靠坐吃山空活着,都够活870年的。而这些矿石大多出口法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
但是这个国家的奇葩之处就在于,他们出口矿产的钱,并没有用来振兴工业,而是大部分都用来换食物了。甚至有的时候,他们拿着自己的矿产去向别的国家要吃的,所以毛里塔尼亚又有了一个“非洲乞丐”的外号。而更奇葩的还要数他们畸形的审美。
现在毛里塔尼亚人靠矿山活着,人民也算饿不着了。但是在过去,他们只能靠狭隘的田地种植农作物,还需要应对两三年就来一次的撒哈拉沙漠风暴,能吃顿饱饭几乎成了一种奢望。
所以毛里塔尼亚人憧憬着,甚至可以说是崇拜着肥胖,这种“以胖为美”的思想已经根植在他们的意识中几百年了。衡量一个女性究竟美不美,不是白皙的皮肤,不是苗条的身材,而是看身上肥肉的厚不厚。
在这种畸形的审美下,毛里塔尼亚的女人们将脖子上、肚子上、大腿上堆积出来的一层层游泳圈视为美,把因为快速变肥而爬满整个身体的肥胖纹视为美,把小山一样虎背熊腰的体型视为美。
为了能变“美”,毛里塔尼亚的女性们为此付出了太多。
毛里塔尼亚的小女孩在5岁之前身材大多都是比较纤细的。于是为了增肥,她们的母亲一般都会用非常极端的做法——“催肥”。
为了能让女儿的体重未来不输在起跑线上,她们的父母就会对孩子实施强制性喂食。更可怕的是,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拥有更高的“起点”,甚至会将这种喂食的时间提前至四岁。
从四五岁的十三四岁,女孩的主要生活就是努力去吃,将自己吃成一个人人羡慕的大胖子。每当父母觉得自己家孩子的体重还没有达到理想标准时,就会将女儿关起来,进行强迫性喂食,一直到体重长到他们满意的数值才会放人。在此期间,女孩们被剥夺了除去吃饭之外的任何活动。
每当她们因为吃太多东西,导致胃部胀痛时,父母也直接当做没有看见,甚至还一遍遍地给自己的孩子洗脑:我这是为你好,以后你会感谢我的。
每一代的女孩子们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在父母的不断洗脑中,她们也就接受了“胖就是美”的这个设定。由于肥胖没有上限,使得没有人喜欢自己当下的样子。她们想变得更胖,这样才会成为整个村庄最靓的女人,更受别人的喜爱。
而相比于这种观念,“催肥”手段或许更奇葩。
为了让女儿能安心养膘,妈妈们最常见的措施就是专门搭建一个小帐篷,让女儿躺在帐篷里,每天唯一的任务就是吃。每隔几天,妈妈就会拿出更大码的衣服放到帐篷里,看看女儿能不能穿上。
在所有人的意识里,一旦孩子穿得上更大码的衣服,就一定能有一个更加光明的前景。
在被催肥期间,女孩们究竟要吃些什么,才能确保体重能在短期之内成功上涨呢?曾经有记者就亲眼去见证了非洲女孩催肥的整个过程。
那是两个才11岁的小女孩。每天早上,女孩的妈妈会给她们每人送去整整一升加了过量糖份的牛奶,一升麦片粥,以及一公斤的蒸粗麦粉。你以为这是一天的伙食吗?不,这仅仅是早餐的量。而吃光这些东西,女孩们往往要花上足足两个小时。
更可怕的是,在她们好不容易吃完早饭,还没来得及消化时,妈妈又会端来一份分量更大的午餐。
肚子不饿,吃不下是肯定的。刚开始11岁的小女孩会闹脾气不吃,但她们的妈妈总有办法去治这样的孩子。
在孩子用餐期间,妈妈会拿着一根木棍站在一边监视,确保每一口珍贵的食物都被女儿完整吃进肚子里。一旦她们不配合,妈妈就会拿出杀手锏威胁道:你不想吃,那么就一辈子都不要出去和朋友玩了,她们不会喜欢瘦女孩的。
一天下来,才10多岁的孩子足足摄入了9000卡路里,而按照国际标准,同龄的女孩子一天的卡路里摄入量才不过2000卡。这样足足高出约5倍的卡路里摄入,女孩们胖不起来才奇怪。
而更让人感到吃惊的是,9000卡对那些女孩子来说,不过才是最基础的一个额度。当父母觉得自己孩子还不够胖时,就会将她们关进小黑屋,进行更加“系统”的灌胃,那时,女孩们每日摄入的卡路里,更是能达到惊人的16000卡。
这种人为的,不顾身体健康的催肥方式,惊呆了外国人,但当地人早已经司空见惯。
当然,由于几乎每个有女儿的家庭都有增肥的需要,需求最终催生了市场。于是,在毛里塔尼亚的国土上,逐渐开始有人干起了增肥营。
安米是将增肥营经营的风生水起的人之一。当地人,甚至外地人,提到安米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因为这人的业务能力实在太强了。在她的营地里,随处可见被父母送过去增肥的女孩。
和如今减肥训练营的宣传广告语一样,安米的广告打得非常好。她对将女儿送来营地的父母表示:给我三个月,我就能让你们的女儿脱胎换骨!
父母们不知道安米具体是如何操作的,只知道三个月后来再来营地,就能看到一个体型变得更为肥胖的女儿。
而安米的训练计划说起来也简单。她每天大约会强制性让孩子们吃下热量奇高、鸡蛋大小的油丸子约莫40个,喝下六七斤的山羊奶以及几大碗的稀饭。
为了感受这增肥必备“良方”的效果,有采访的记者就亲身体验了训练营的伙食,仅仅只是吃了两天时间,期间偷偷摸摸不知道吐了多少次,他的体重就长了足足5斤!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速度!
在她的训练营里,女孩们的进食被管理得非常严格,一旦她们表现得不配合,安米会用尽各种办法折磨女孩。
比如她会在不愿配合女孩的脚趾间放一根木棍,撑开脚趾缝隙不让闭合,这酸爽应该不亚于用火柴棒撑着上下眼皮不让人睡觉。
深谙青春期女孩心理的安米,偶然还会煽动一些更胖的女孩孤立那些体重增幅慢的女孩。在这种情况下,女孩们就会明白,不想变得形单影只,不想被孤立,甚至不想被暴力,她们只能拼了命地往嘴中塞食物,拼命增肥。
按照约定,如果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在三个月里能成功增肥到160斤,那么女孩的父母就需要交给艾米155美金的训练费。
虽然说,对人均年收入不高的毛里塔尼亚人民来说,三个月就花掉他们年收入的十分之一,花费有点大,但却没有人会认为这笔付出与未来的回报是不成正比的。
然而灌胃手段,或许只是毛里塔尼亚人变“美”的冰山一角。为了胖,他们其他的催肥手段更是五花八门。
在文章开头也提到,毛里塔尼亚是一个国土面积三分之二被沙漠占领的国家,虽然靠出口矿石能换来食物,但仍然有不少家庭常年都要面临粮食短缺的问题。没有足够的粮食,没有足够的热量吸收,也没有钱将孩子送到增肥营的家庭,但也想让女儿变胖,他们还有另外一出昏招:吃药。
现在人都知道,吃减肥药减肥,可能短期之内有效,却可能对身体产生不可磨灭的损伤。同理,吃增肥药也是如此。但即便如此,在毛里塔尼亚的黑市上,增肥药依然供不应求。
在黑市上,人们最常买的药,一种是名叫地塞米松的类固醇药物,主要作用是降低人体的新陈代谢;另外一种药叫做赛庚啶,它的主要作用其实是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但是在不良反应里有一栏:“长期服用会增加体重”。正因这一副作用,赛庚啶成为了毛里塔尼亚人的至宝。
最可怕的是,有些家庭一边亲眼看着一个女儿因过量服用这类药物而死亡,一边却平静地让另外一个女儿继续服药。在增肥面前,父母竟然变得毫无人性,死亡死亡都不算什么了。这种对病态审美的疯狂追逐,对生命的完全漠视,让人难以想象。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国家如此疯狂的呢?其实这个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女性,而在于男性。这里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
在正常国家,29岁的女孩还算比较年轻,但在毛里塔尼亚,29岁的安妮却已经到了当奶奶的年纪了。
因为别家大多在6岁左右才开始灌胃,但安妮的父母为了让女儿更具备竞争力,竟生生将这项计划提前了两年。四岁的安妮每日就需要面对庞大数量的食物,在日积月累的粗暴喂食中,安妮的体重长到了父母都很满意的程度。
但这个过程有多痛苦,只有安妮自己自己知道。
在面对采访时,29岁的她回忆,小时候,妈妈对她说的最多的字眼就是吃饭。为了刺激她进食的欲望,妈妈还诱惑她说,多吃,变胖了就能比你的朋友还漂亮。
可她一点都不饿呀,但如果自己不吃东西,妈妈可能会用更加强硬的手段逼迫她,于是安妮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像完成任务一样,将妈妈投喂的食物给吃下去。
这样的填鸭式喂食,让安妮小小年纪,身材就因为肥胖而变得“成熟有韵味”起来。12岁,有人来上门提亲了。
男方是一个年纪足以当安妮爸爸的人,但由于对方给家里的“彩礼”非常丰厚,这让安妮的父母非常满意,喜滋滋地就将女儿嫁了出去。
13岁,安妮生下了第一个孩子,从此,她开始过上了祖祖辈辈循环往复的生活:给女儿灌胃,走她曾经也走的非常痛苦的道路....
这样的人生本该是痛苦的,就连安妮本人也觉得没有多幸福快乐。但在其他人眼中看来,安妮这样的人生却是十足令人艳羡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个国家的男人喜好胖女人。而女性为了迎合男性的审美,就不得不给自己洗脑:越胖越美,最终在全国都形成一种内卷的态势。
而男性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病态的审美,就是因为穷。
毛里塔尼亚并不是一个富裕的国家,而粮食的不足,让人长时间处于饥饿,给人带来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瘦弱”。
于是,将“瘦”与“穷”划上等号的毛里塔尼亚男人们,为了证明自己并不穷,就会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的女人看起来并不饿,而展现这种状态最直观的方法,就是让她长胖。妻子的肥胖和男人的富有挂上钩,最终让好面子的毛里塔尼亚男性审美逐渐开始病态化。
除此以外,毛里塔尼亚的人也非常直接地表示,妻子越胖,在进行性生活时,男性也能从中收获更多的快乐。
但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受益的一方都是毛里塔尼亚变态的男性。
而女人在增肥的过程中收获了什么呢?因肥胖引起的脏器衰竭、糖尿病、睡眠呼吸障碍等,她们随时有可能会在睡梦中就停止呼吸。
除此以外,女性在被长期灌胃的过程中,因为呕吐而遭到拳打脚踢,这无疑给女性的内心留下了不可愈合的创伤。
病态审美,让女孩子遭受了众多苦痛,小的时候她们最讨厌的就是胖。但悲哀的是,等这些女孩长大,她们却逐渐成为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
后来,“我就成了你。”
结语:吃饭这事,本身应该是享受,但对这个特殊国家的女孩们来说,却成为了一项几乎终身的任务。食物赋予人们的不再是味觉上的享受,而是对身体的摧残。
毛里塔尼亚这事,让笔者想到了中国的典故。
楚王爱细腰,于是整个宫廷的女子都开始以“细腰”“弱柳扶风”为美,甚至为此不惜折损自己的身体;李煜喜小脚,于是在一千多年里,裹脚逐渐演变成坑害无数女性的恶性习俗....
对毛里塔尼亚已经形成“以胖为美”审美习俗的男男女女来说,抛弃这样的习俗,也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毕竟意识观念,思维形态上的东西,想要作出改变,得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此之前,这个国家的女孩子们,还要继续被残酷的“灌胃”习俗一直折磨下去。不知道当他们的铁矿被挖完的那一天,当他们没有了食物那一天,能否醒悟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