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小学生肥胖原因(小学生太胖是不是不正常)

环球网 0
文章目录:

我国近三成儿童青少年超重或肥胖“小胖墩”该如何科学减肥?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放暑假了,不少家长觉得孩子平时读书辛苦,就想趁假期好好补一补。资料表明,两个月的暑假,有孩子竟然能长胖七八公斤。《202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在我国,6到17岁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率高达19%,而6岁以下的儿童,超重肥胖率则为10.4%。最近一次全国学生体质调查发现,我国学龄期儿童超重肥胖人数已经达到了3400万。

孩子多胖算超重,甚至必须去看病?哪些原因最易导致孩子肥胖?Ⅱ型糖尿病这种成人病甚至是老年病怎么会找上了孩子?这个假期,孩子们如何减肥呢?我们一起看看专家的介绍。

哪些原因最易导致孩子发胖?

数据显示,我国6到17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十年时间增长了两倍,人数超过5000万。哪些原因最易导致孩子发胖呢?

专家分析儿童青少年肥胖率持续上升的原因,初步认定与不吃早饭、经常吃零食、偏食、营养过剩、不爱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同时,研究显示,肥胖具有遗传和家族聚集性。如果父母双方都肥胖,那么孩子出现肥胖症状的概率高达七到八成。如果父母中一方肥胖,那么孩子有四到五成的概率会长成胖子。

如果母亲在怀孕时吃得过多,导致胎儿过大,很有可能会造成孩子的脂肪细胞增殖过度,这就意味着孩子出生后很有可能肥胖。事实证明,母乳喂养不太容易使孩子长胖,而吃奶粉的孩子出现肥胖的概率相对更高。

专家特别提醒,有些孩子习惯长时间玩电脑、看电视、打游戏,以至于缺少运动量,也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

“小糖人”增多 老年病怎么找上了孩子?

调查显示,过去十年,我国儿童Ⅱ型糖尿病患者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增长,糖尿病这种公认的成人病甚至是老年病怎么会找上了孩子?专家表示,肥胖就是最主要的原因。建议所有超重以及家族中有糖尿病人,或自身具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症状的儿童青少年,从青春期开始要注意进行Ⅱ型糖尿病检查,最好每两年进行一次。

除此之外,肥胖还会给孩子的身体带来哪些危害呢?戳视频↓

“管住嘴、迈开腿” 孩子如何科学减肥?

减肥要“管住嘴、迈开腿”,那么如何吃才能帮孩子瘦下来呢?专家表示,有相当多的儿童肥胖是由不良饮食习惯造成的,突出表现为:喜食甜食、油腻食物;喜喝稀汤、饮料;暴饮暴食,常吃零食;饭后静卧,缺乏运动;夜间进食,或食夜餐,以及过早饮酒。要想减肥,以上这些不良饮食习惯需要戒除,多给孩子吃少油少糖、纤维含量丰富的食品。再说“迈开腿”,孩子越胖越不爱动,让“小胖墩”动起来,有什么好办法吗?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闫洁为大家支招↓

同时,家长们也要注意,如果生活方式干预失败,未成年人是否也能通过药物来减肥呢?这需要医生进行专业评估,且对孩子的年龄和身体情况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家长切莫擅自给孩子用药减肥。

(总台央视记者 张萍 曹宇 孔冰冰)

2020年中小学肥胖率超10%

近日,一份针对115万余在校学生体质健康的调查数据监测显示,全国学生体质健康“不及格率”基本呈下降趋势,但视力、肥胖相关数据却在不断上升。其中,2020年我国大学生肥胖率为5.5%,而中小学则超过了10%。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中小学生在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作息时间等都存在很多问题,要帮助中小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全国约3成大学生体质健康不及格,体质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小学生。对此,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这与学制或教育政策相关。初中、高中乃至大学,课业负担加重,学习压力提升,再加上可能很多人未养成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会下滑。

来源: 人民日报

少年儿童肥胖问题为何愈发明显?医生提醒要注意这些事项

原标题:少年儿童肥胖问题为何愈发明显?医生提醒要注意这些事项

义诊现场,来咨询的家长很多

四川新闻网成都5月17日讯(记者 李丹)5岁儿童体重86斤、11岁儿童体重148斤、17岁少年302斤……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肥胖与代谢性疾病中心收诊数据显示,儿童及青少年肥胖患者的收诊率每年都在成倍增加,其中最小患儿年仅5岁,已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营养失衡,是引发青少年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为进一步提升公众对营养问题的认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于5月17日举行“2021年全民营养周暨中国学生营养日”主题义诊。由临床营养师团队,为市民带去了专业的营养科普。

少年儿童肥胖问题愈发明显

洋洋(化名)只有5岁,但体重却已经达到86斤,哪怕是配上1.2米的身高,也是个标准的“小胖墩”。究其原因,就是管不住嘴,还迈不开腿——饿了就吃,幼儿园吃了回家还要继续吃,却基本上“零运动”。

与洋洋遭遇超重问题相比,11岁的小刚(化名)的问题更严重。1.6米高的他,体重已达148斤。更令他郁闷的还有外形问题:明明是个男孩子,胸部却比一般的女生都大。为了避免同学的嘲笑,他基本上走路都不敢抬头挺胸。“一点都不挑食,尤其喜欢吃米饭,越长越胖。”小刚的妈妈意识到问题,赶紧带他就诊。一查才发现,外形问题仅仅是冰山一角:除了超重,小刚被发现有较严重的脂肪肝,胸部过大则是出现了乳腺增生的问题。

接受医学治疗

两个小朋友的超重问题尚能通过营养、运动处方改善和控制,15岁的小花(化名)作为一名极重度肥胖患者,只能通过外科减重手术解决由肥胖带来的 一系列问题。因为家长的过度溺爱,小花每天的进食数量只能用“不计其数”形容,到青春期时体重已经高达194斤,血糖、肝功、胆固醇等指标无一正常……

“肥胖低龄化的趋势近年来非常明显。”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肥胖与代谢性疾病中心主任刘雁军表示,该中心已先后收诊近百例低龄肥胖患者,其中以10岁左右的少年儿童为主,最小年龄仅5岁。

“未成年人的体重问题更应该重视。”刘雁军表示,青少年超重可能会引起生长周期缩短,发育时间提前等不良后果;同时,容易导致成年疾病低龄化, 甚至脂肪肝、高血压、高血脂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可能是正常体重儿童患病的数倍乃至十几倍。此外,由肥胖引发的不良情绪也是日益凸显。

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各个方面都不容忽视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于莺曼表示,造成青少年肥胖的原因可大致分为三点:一、家族基因遗传及疾病影响;二、因社会环境导致学习压力增大缺乏锻炼;三、营养观念错误及营养知识科普缺失。

除了基因和疾病的因素,导致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原因正是“管不住嘴,迈不开腿”。而让青少年们“管不住嘴,又迈不开腿”的,也许不仅仅是他们自己。有的胖是长辈们突如其来的关爱,随时都想给娃娃加餐。一会儿一个水果,一会儿一杯牛奶,一会儿一把坚果,正餐还要“再加碗干饭哇?”

有的胖是家长的爱非其道的溺爱,纵容孩子的偏食和挑食。餐桌上只要有娃娃,必须加几道浓油赤酱的“硬菜”,油炸零食甜品饮料也统统安排上。还有的胖是在社会环境中形成的错误饮食习惯。早上来不及吃早餐就饿着,清淡的菜吃不惯就外食,家长太忙没空做饭那就外卖,食堂饭菜偏重口不被重视影响味觉。

还有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如今,青少年的饮食偏好和追求网络潮流,追赶网络上时兴的各种美食,比如奶茶甜品,重油重盐的下饭菜、火锅,西式快餐等等。

现目前,社会群体的营养意识是较为浅薄的,营养知识的缺乏是普遍的。因此,青少年肥胖成为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共同影响下孵化出的健康问题。

如何预防?

建议学校和家庭做到这些

于莺曼表示,青少年肥胖的预防,一定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参与提高健康意识。

学校建议:

·强化营养知识宣教

·强化学校配餐:如根据学生年龄阶段制定营养配餐;课间提供水果作为加餐,减少不健康的零食摄入;增加饮水设施,减少学生饮料摄入想法。

·提升运动量:对学生运动时间和强度适量增加。

家庭建议:

·共同备餐:可选择在周末和孩子一起集中备菜备餐,备好的食材可放冰箱冷冻保存。用餐时充分加热食物,营养会被最大限度的保留。

·科学进餐:三餐齐备,切勿忽视早餐;加餐的选择,最好是非加工类食品,比如水果、坚果、牛奶、酸奶等;饮品建议选择不加糖的饮料或者无添加果汁,但饮品最好选择白开水。

·就餐选择:外出就餐注意选择干净卫生的餐厅和菜品,同事做好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几大营养素搭配,以及盐、油、糖等成分的控制。同时注意控制总量,以避免入过多热量,减轻身体负担。

·提早干预:预防青少年肥胖,可以提前从婴幼儿时期就开始。母乳喂养和有效的辅食添加,可以预防成长过程中的肥胖问题。此外,因注意肥胖相关因素的关注,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图由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提供

(记者 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