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脾胃会导致肥胖吗(脾胃不和会胖)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肥胖的孩子也是脾虚?听听医生怎么说

小雄的体重明显超标,被诊断为“肥胖”。医生在指导饮食、建议锻炼的同时,开具了一张中药处方。妈妈看着处方中的党参、白术、茯苓等药,提出了心中的困惑,这些都是健脾胃的药啊,孩子已经很胖了,为什么还需要健脾胃呢?健脾后不是更能吃了吗?医生解释道,肥胖的孩子也有可能是脾虚惹的祸!

95%~97%肥胖患儿均属于单纯性肥胖,常见的原因包括营养摄入过多、活动量过少、遗传、出生体重过大或小于胎龄等。中医认为肥胖症的发生主要与脾胃有关,痰湿是主要的病理产物。古人云“肥人形盛气衰”,“肥人气虚有痰”,均提示肥胖症的体质特点在于“虚”,是由于脾肾脏腑虚弱,津液失常,痰湿、膏脂内停,停于皮下则出现肥胖。由于脾虚导致肥胖的患儿常常表现为形体臃肿肥胖,自觉肢体困重,嗜睡多汗,乏力少动,腹满,挑食、偏食,尿少,便溏,或者大便黏腻粘马桶,舌淡胖。这部分孩子就是人们常说的饭量不大,但体重却居高不下,喝口凉水都长肉的体质。所以,脾虚除了传统意义上可导致形体消瘦、生长发育落后外,还能导致水湿停聚,体态肥胖的“虚胖”。这类患儿导致脾虚的原因往往是由于家长片面强调高营养,给孩子进食过多肥甘厚腻之品,超过了脾胃的运化功能,即古人所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脾虚所导致的肥胖除饮食调整、运动疗法、行为矫正外,中、重度肥胖儿可采用中医治疗。中医治疗主要以调理中焦脾胃,化湿祛痰为原则,达到减食而不厌食,减肥而不腹泻,减体重而不减力的目的。相比较药物治疗,更主要的是生活方式的干预,包括合理膳食、加强体力活动和锻炼、矫正引起过度进食或活动不足的行为和习惯等。肥胖治疗的关键重在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坚持体育锻炼,控制高热卡食物摄入量,持之以恒。

(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 副主任医师陈自佳 主任医师吴力群)

来源: 光明网

脾胃失调导致肥胖?中医帮你辨清证型,做好调理

肥胖已经逐渐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对于肥胖问题,中医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提供了多样化的解决方案。

脾胃失调是主因

《黄帝内经》将肥胖者分为脂人、膏人和肉人三型。膏人“纵腹垂腴”,脂肪聚积于腹部,导致腹部肥大下垂,类似现代常见的腹型肥胖。脂人全身脂肪分布均匀,骨骼偏小,形体肥胖但腹部不大。肉人以肌肉健壮为主,体形宽大,脂肪不多。

从中医角度看,脾胃功能失调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过食肥甘厚味,脾胃运化功能受损,水湿内停,酿生痰湿,可导致肥胖。长时间久坐、久卧,缺乏运动,脾胃气机呆滞,运化功能失调,膏脂痰浊积聚,从而形成肥胖。七情太过,肝郁犯脾或思虑过度伤脾,脾失运化,痰湿内生,肥胖也会随之而来。此外,肾阳衰微,寒水失于温化,水湿痰浊内生,也可导致肥胖。

辨清证型防治肥胖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我们在临床上常将肥胖分为以下四个证型。

脾虚湿阻证此证型最为常见,患者多见肥胖且伴有浮肿,头胀沉重,肢体困乏,懒言少动,腹满闷胀,口淡无味,食欲不佳,尿少,舌淡红,苔白腻,脉缓。治疗以健脾益气、渗利水湿为原则,可用参苓白术散。

胃肠实热证患者多见头胀眩晕,食欲亢进,消谷善饥,口臭口干,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以清泄胃热、通腑泄浊为原则,可用佩连麻黄汤。

肝郁气滞证患者多见胸胁胀满苦闷,胃脘痞塞不舒,女性多有月经不调或闭经,还伴有失眠多梦,舌暗红,苔白或薄腻,脉弦。治疗以疏肝解郁、行气化痰为原则,可用逍遥散。

脾肾阳虚证患者多见畏寒怕冷,疲乏无力,腰酸腿软,腹胀痞满,食欲不振,大便溏稀,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疗以补益脾肾、温阳利水为原则,可用真武汤加减。

日常调理有助“减负”

减 肥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通过按摩穴位、中医食疗、中药泡脚等方法来减脂保健。

按摩穴位

01 天枢穴:位于脐旁2寸(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或者拇指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处。按摩此穴可理气燥湿、促进排便。位于脐旁2寸(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或者拇指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处。按摩此穴可理气燥湿、促进排便。

02 关元穴: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按摩此穴可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按摩此穴可培元固本、补益下焦。

03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处。按摩此穴可健脾和胃、补中益气。位于小腿外侧,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处。按摩此穴可健脾和胃、补中益气。

04 中脘穴: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按摩此穴可健脾益气。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按摩此穴可健脾益气。

05 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处。按摩此穴可健脾化痰、和胃降逆。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处。按摩此穴可健脾化痰、和胃降逆。

06 三阴交穴:位于内踝尖上3寸处。按摩此穴可健脾益血、调肝补肾。位于内踝尖上3寸处。按摩此穴可健脾益血、调肝补肾。

大家可用拇指或食指和中指指腹指揉穴位,力度以局部产生酸胀感为宜。每个穴位按揉3~5分钟。

中医食疗

山楂荷叶粥

取生山楂15克,新鲜荷叶1张(或干荷叶15克),粳米100克。将所有食材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成粥,每日食用。此粥适合伤食积滞的肥胖者食用。

莲子瘦身汤

取莲子30克,芡实30克,薏苡仁50克、龙眼肉9克、猪肉300克、蜜枣2枚。将所有食材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10分钟后转小火慢炖2小时,调味后即可食用。此汤可健脾益气、补血润肤,适合体虚的肥胖者食用。

昆藻利水茶

取海藻6克,昆布6克,茯苓3克,薏苡仁8克,乌龙茶2克。先将薏苡仁放入锅中,加水煮15分钟,再放入其他食材继续煮15分钟,去渣后代茶饮用。此茶可消痰利水,适合水肿的肥胖者服用。

三花纤腰茶

取玫瑰花9克,茉莉花9克,玳玳花9克,川芎9克,荷叶9克,用开水冲泡即可。此茶可行气解郁、活血利水,适合体内有瘀滞的肥胖者饮用。

橘枣祛痰饮

取新鲜橘皮1片、红枣5颗、红茶适量,用开水冲泡饮用。此茶可利气化痰,适合痰湿壅滞的肥胖者饮用。

降压减脂茶

取决明子9克,山楂15克,海藻12克,夏枯草9克,桑寄生3克,杭菊3克,枸杞子3克。将所有食材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10分钟,去渣后代茶饮用。此茶可消脂、通便、降压,适合肥胖且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的人群饮用。

中药泡脚

在忙碌一天后,用中药泡脚,既有助于消除疲劳,还可帮助减脂。取荷叶15克,砂仁15克,大腹皮15克,槟榔15克,干姜20克,桂枝10克,山楂20克,生大黄5克(关火前10分钟再下)。先将上述中药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熬煮成药汁,然后滤去药渣,将药汁与冷水混合,用来泡脚。

泡脚时,水温不宜过高,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需要注意的是,孕妇禁用此方泡脚。

作者 |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 熊暑霖

编辑 | 梁婧 陈秀超

审核 | 余运西

欢迎扫码订阅《大众健康》杂志

肥胖不是吃得多,或是脾虚惹的祸,3个方法,既调脾胃,还减肥!

“还吃这么多,看看自己都胖成什么样子了”!小袁刚伸出去的筷子又被老妈打了回去。

因为家庭境况不是很好,所以小袁大学毕业后就立马工作了,如今过了好几年,小袁的工作也是做的风生水起,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无数的应酬,和逐渐懒散的心态,小袁觉得自己的体重每年都在增加。

但是又很疑惑,自从变胖后,也没有多吃,也定时的运动,但是体重却不见下降。除此之外,小袁还经常便秘,腹胀、纳差

其实,像小袁这些症状,在中医看来可能是脾虚导致的肥胖,为什么这样说呢?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脾虚泛指因为脾气虚损引发的一系列身体脏器失调的多种生理现象。包括运化失常造成的营养吸收出现异常,水液失于布散致使体湿痰多。

而脾的话在中医看来,又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脾虚问题不能忽视。

因此中医认为:肥胖很可能是因为脾气亏虚、水湿不化引起的。

导致肥胖症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脾胃功能弱,而国人普遍脾胃功能偏弱,再加上后期饮食不当,长期吃一些高脂、油腻、高糖、高热量的食物,或暴饮暴食,又缺乏运动,进而导致脾胃运化失常,脾气损耗,这样就很容易导致肥胖。

此外,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也是比较快的,所以很多人压力也比较大,而如果长期处于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状态下,也会伤及脾气,导致脾失健运、痰湿而生而聚为膏脂,存储于腹中,最终发为肥胖。

而当年龄上涨,各个脏器功能也会减弱,如脾气减弱、肝失疏泄,这些都会导致水谷之精不得属于四肢,进而生出痰湿,郁结与腹部,最终出现肥胖症。

如果是脾虚引起的肥胖,可表现为:

食量不大却经常感到腹胀、形体肥胖、四肢沉重、倦怠乏力、舌头颜色浅淡且有浑浊黏液。

大家可以自己测试一下:

用手指按压一下肥胖的部位,会发现它凹进去了,但是等一会,就会恢复原来的样子。

如果属于这种情况,多半是脾虚导致的肥胖,需要及时调理。

加上如今,冬季寒冷,此时,湿邪很容易找上门,这种环境对人体的脾胃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冬季要注意防湿、调脾、除虚胖

中医推荐3个方法:

1、中药治疗——五苓散

组成:茯苓、猪苓、白术(炒)各10g,泽泻15g,桂枝7g(一人一方,不得照搬),熬煎成1剂药,煎2次后分2次服用。可以起到很好的利水渗湿、温阳化气的作用。

2、艾灸——足三里

足三里可以说是保健脾胃第一穴,位于膝盖下方,小腿外侧,大概四指的位置,艾灸该穴位,可以把脾胃的寒湿祛除,强壮脾胃,使后天生化有源。

3、食疗——鸭肉芡实粥

鸭肉味甘性凉,入脾胃,有滋补、养胃、养肾、止咳化痰之功效;而芡实有补脾止泻、祛湿祛滞、益肾固精等功效,两者加一起煮,可以起到很好的补脾祛湿除虚胖的效果。

做法:将鸭子处理干净,放入水中煮熟,加点盐、葱姜等调理,加入适量水,放入芡实、大米煮粥,煮熟即可。

小袁照着上面的方法调理了一段时间,体重掉了二十多斤,身材匀称了很多,不适症状也没了

脾对我们人体的意义重大,所以发现脾虚时,要及时调理,对于一些虚胖的人,也可以考虑下是不是因为脾虚引起,再去针对性的调理,对减肥是很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