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四肢肥胖身体瘦(四肢比较胖)

北京老年医院 0
文章目录:

我怎么又胖又瘦啊?!警惕少肌性肥胖 →

还记得那些年,我们调侃的“豆腐渣工程”吗?外表光鲜亮丽,内里却松松垮垮,不堪一击。殊不知,我们的身体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沦为“豆腐渣工程”的受害者!而这场“豆腐渣工程”的幕后黑手,正是近年来悄然兴起的健康隐患——少肌性肥胖

少肌性肥胖 是指

肌肉减少(肌少症)与 体脂过多(肥胖)

同时存在 的状态

“我怎么又胖又瘦啊!”

想象一下

你的身体就像一座城市

肌肉是坚固的建筑

脂肪则是四处游荡的“拆迁队”

当“拆迁队”势力日益壮大

而“建筑工人”却日渐懈怠

这座城市就会逐渐被“豆腐渣工程”侵蚀

变得外强中干,危机四伏

更可怕的是

少肌性肥胖往往披着“健康”的外衣

让人放松警惕

你以为体重没有变化就万事大吉?

殊不知脂肪已经悄然攻占了你的肌肉领地

让你的身体机能每况愈下

甚至埋下各种慢性病的隐患!

接下来

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少肌性肥胖的神秘面纱

捍卫自己的“健康城市”

─=≡Σ((( つ•̀ω•́)つ

秒懂肌少症与肥胖的诊断标准

PART/1 肌少症的诊断标准

肌肉量减少

使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或人体成分分析仪BIA等测量四肢骨骼肌量,可诊断为肌少症。(DXA男性<7.0kg/m²、女性<5.4kg/m²)(BIA男性<7.0kg/m²、女性<5.7kg/m²)。

肌肉力量下降

常用握力来评估,一般男性握力<28kg,女性握力<18kg,提示肌肉力量下降。

肌肉功能减退

通过 6 米步行速度、坐起试验等评估,6 米步行速度<1.0m/s 或5次起坐试验时间≥12秒或SPPB≤9分,可认为肌肉功能减退。

PART/2 肥胖的诊断标准

体重指数(BMI)

BMI = 体重(kg)÷ 身高 ²(m²),BMI≥28kg/m² 可诊断为肥胖。

体脂率

通过双能X线吸收法、生物电阻抗法等方法测量,一般男性>25%,女性>30%可视为肥胖。

腰围

通常男性≥90cm,女性≥85cm,可认为是中心性肥胖,也是肥胖的一种重要类型。

腰臀比(WHR)

男性≥0.9,女性≥0.85,也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

怎样安全 “甩肉” 不踩雷?

PART/1 原则

避免快速减重

快速减重可能导致肌肉流失加剧,建议每周减重0.5~1公斤。

注重营养均衡

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支持肌肉修复和代谢健康。

结合运动干预

通过抗阻训练和有氧运动,增加肌肉量,减少体脂。

PART/2 饮食调整

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

促进肌肉合成,防止肌肉流失。推荐食物:鸡蛋、鱼类、鸡胸肉、豆类、低脂乳制品。建议:每餐摄入20-30克蛋白质,早餐尤其重要。

控制总热量,避免高糖高脂食物

减少体脂积累,改善代谢健康,但不过度节食。推荐食物:全谷物、绿叶蔬菜、低糖水果、坚果(适量)。避免食物:精制糖、油炸食品、甜点、含糖饮料。

补充维生素D和钙

促进骨骼健康,预防骨质疏松。推荐食物:牛奶、酸奶、奶酪、深海鱼、蛋黄。补充建议:如果日常饮食不足,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促进肠道健康,增加饱腹感,帮助控制体重。推荐食物:燕麦、全麦面包、蔬菜、水果。

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减轻消化负担,稳定血糖水平。建议:每天可安排3餐正餐 2次加餐,加餐可选择坚果、酸奶或低糖水果。

PART/3 运动干预

抗阻训练(力量训练)

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推荐动作:深蹲、靠墙俯卧撑、弹力带训练、哑铃练习。频率: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钟。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重量。

有氧运动

燃烧脂肪,改善心肺功能。推荐运动:快走、游泳、骑自行车、太极拳。频率:每周3-5次,每次30-45分钟。运动强度以运动后微微出汗、呼吸加快但不影响说话为宜。

平衡训练

预防跌倒,提高身体稳定性。推荐动作:单腿站立、脚跟脚尖行走、瑜伽平衡动作。频率:每周2-3次,每次10-15分钟。

注意事项

运动前进行热身,运动后进行拉伸。根据老人身体状况调整运动强度,避免过度疲劳。有慢性疾病的老人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

PART/4 生活方式改变

规律作息

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时间,有利于身体恢复和新陈代谢。

减少久坐

每小时尽量起身活动3~5分钟,增加日常活动量。

心理调节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因压力过大导致情绪性暴饮暴食。

为你定制 “轻盈小目标”!

老年人减重应以健康为首要目标,避免追求过低的体重或快速减重。减重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体重下降,还要关注体脂率和肌肉量的变化,确保减重过程中肌肉量不流失。

老年人理想体重目标:对于老年人来说,一般BMI在20.0~26.9kg/m²范围内被认为是相对健康的。但老年人身体情况较为特殊,一些肌肉量减少、身体较为虚弱的老人,BMI可适当放宽至22.0~27.9kg/m²。

叮~小结时间到!

“肥胖 肌少症” 的老年朋友们要注意:减重可大有讲究,得把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全方位 “动员” 起来!

在饮食上,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像牛奶、鸡蛋、鱼虾,让蛋白质成为肌肉的 “坚固后盾”。

运动方面,抗阻训练和有氧运动得 “强强联合”。抗阻训练能给肌肉来一场 “力量派对”,哑铃操、深蹲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帮您练出结实肌肉;有氧运动则像给身体 “吹吹风”,散散步、打打太极,把体脂慢慢 “吹跑”。两者齐头并进,才能有效减少体脂、增加肌肉量,让您的健康状况 “一路飙升”。

建议寻求医生或者营养师 “出谋划策”,量身定制一套专属减重方案,助您轻松和肥胖、肌少症说 “拜拜”!


(作者:北京老年医院老年医学科 李理)

美国研究:全身胖是种病,肚子胖更“要命”!男女发胖原因大不同

文 | 神经科健康科普W博士

编辑 | 神经科健康科普W博士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嘿,别光低头看手机,看看你的肚子!是不是感觉腰围比去年又“膨胀”了一圈?别不当回事儿,美国研究发现:全身胖已经不妙了,但肚子胖更是“要命”!

你以为只是穿衣服不好看?错!肚子上的脂肪,才是影响健康的“头号狠角色”!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为什么男女的胖法完全不一样,肚子胖到底有多危险,又该怎么对抗它!

1. 为什么有些人胖得“匀称”,有些人胖得像个“啤酒桶”?

胖子分两种:一种是“全身胖”,另一种是“肚子胖”。前者可能是营养过剩,但后者,往往是内脏脂肪超标

内脏脂肪,顾名思义,就是堆在你肚子里、裹在器官外面的那层脂肪。它可不是普通的“肉肉”,而是会分泌有害物质,影响血压、血糖,还可能导致心脏病和糖尿病!

所以,别再觉得“啤酒肚”只是喝出来的,它真正的罪魁祸首,是久坐、吃得多、动得少,还有——年龄!

2. 男女发胖方式大不同,谁更容易胖肚子?

为什么男人容易胖肚子,而女人容易胖大腿和屁股?答案其实很简单——激素决定了你的“囤肉”方式!

男人:雄激素高,脂肪主要堆在肚子上,所以快到中年,肚子就开始“突飞猛进”!

女人:雌激素让脂肪更喜欢囤积在臀部和大腿,形成“梨形身材”。但更年期后,雌激素减少,肚子也开始“发福”了!

所以,男人和更年期后的女性,都是“肚子胖”的重灾区!

3. 肚子上的脂肪,到底有多“毒”?

你以为肚子胖只是不好看?错!它可能让你早早“报废”!

研究表明,内脏脂肪太多,会增加心脏病、中风、高血压、糖尿病的风险。尤其是那些“看起来不胖,但肚子鼓鼓的人”,更容易被这些疾病“盯上”!

更可怕的是,内脏脂肪还会影响激素分泌,让你的新陈代谢变慢,脂肪越积越多,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别再觉得自己是“幸福肥”,你的脂肪,可能正偷偷“谋害”你的健康!

4. 为什么你减肥,总是瘦不掉肚子?

有些人天天嚷着减肥,结果脸瘦了、腿瘦了,肚子还是“稳如泰山”?

那是因为——肚子上的脂肪,最难减!

内脏脂肪代谢慢,不像皮下脂肪那么容易消耗。其次,如果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脂肪会优先囤积在肚子上!

想瘦肚子?光靠仰卧起坐没用!你需要的是——高强度运动 饮食调整 充足睡眠!

5. 想要甩掉肚子上的肉?这几招最管用!

别再相信“躺着抖腹机就能瘦”的广告了!真正有效的方法,只有这几种:

① 控制饮食,别让脂肪“越堆越多”

少吃高糖、高脂的食物,尤其是甜饮料、炸鸡、精制碳水(白米饭、白面包)。多吃蛋白质、膳食纤维(蔬菜、全谷物),让身体燃烧更多脂肪!

② 运动要选对,光做仰卧起坐没用!

最有效的减脂运动是——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 力量训练!别怕练肌肉,肌肉多了,基础代谢也会提高,脂肪才会乖乖燃烧!

③ 规律作息,别让熬夜毁了你的减肥计划!

熬夜会让皮质醇升高,刺激脂肪堆积在肚子上!想要瘦肚子,早睡早起,比啥都管用!

④ 睡前少吃东西,别让脂肪“夜间加班”

晚上吃太多,身体没法及时消耗,就只能囤脂肪了!睡前3小时尽量不吃高热量食物,让肠胃和脂肪都别“加班”!

6. 你的腰围,可能比体重更重要!

别再光盯着体重秤了,判断健康,腰围比体重更关键!

医学上有个标准:男性腰围超过90cm,女性超过85cm,就算是“腹型肥胖”!

这意味着,即使你的体重正常,但如果肚子太大,依然会增加患病风险!所以,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危险分子”?拿尺子量一下腰围就知道了!

7. 结尾:今天开始,让你的肚子“消失”!

别再自欺欺人了!如果你的肚子已经“抢戏”,是时候和脂肪说再见了!

从今天开始,管住嘴、迈开腿、早睡觉,甩掉肚子的“毒脂肪”,让自己更健康、更轻松、更自信!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用,就赶紧转给你的家人朋友吧!毕竟,帮他们少长一点肚子,就是帮他们多活几年!

参考文献: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年。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腹型肥胖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1年,第49卷,第5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肥胖与慢性病的关系》,中国疾控中心官网,2023年。

《中国全科医学》:《腰围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2020年第23卷,第12期。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不同性别的脂肪分布特征与健康影响》,2021年第37卷,第8期。

全身胖、久减不瘦?公开一张方,一用就是20年,一个月掉15斤

很多人为了减肥,去过很多机构也买过很多产品,有的还被骗了,不但钱没了人也没瘦,今天我想告诉大家,根本不用上那个冤枉当!

这块儿我琢磨了很久,中医的方子千千万,不管是原创的,还是经典的,大家都抢着去注册,有些人到死也不愿意将方子交出来,就这样断层了,没有得到传承,流失了,想想也是很可惜的。

很多人问我,中医到底可不可以减肥,我的回答当然是:可以。只是和那些机构相比,他们说的更吸引人,就很少有人关注到我们。

给大家分享一个门诊上的案例;

患者女,身高164cm,体重172斤,确诊为“肥胖症”,服药数月,却未曾见效,还把肠胃吃坏了,心情很烦躁,越来越不自信了,就有人推荐她来找我。

患者自述:四肢发沉、全身疲倦,月经不规律,基本是2-3个月才来一次,有时候7天,有时候3天结束,头脑昏沉,耳鸣声不断,心悸心慌,咳吐白痰,口干舌燥

再看她舌象,舌苔发腻。结合舌象分析,她这属于典型的脾湿肥胖。

辨证后,就给她开了方子:苍术、白术、半夏、陈皮、茯苓、竹茹、黑豆皮、薏苡仁、石菖蒲、荷叶等。

结果怎么样?

仅仅一个月,患者减重15斤,腰围明显缩小,裤腰都松了,整个人看上去明显瘦了一圈,她自己感觉身体也变轻快了,头晕目眩的情况也少了很多。

我又在原来方子的基础上,继续加减巩固,2个半月后,患者体重已经减轻到130斤了,体力也较前增加,全身不适感也基本消除。半年后随访,没有反弹和任何身体不适。

大家看完,这个成果是不是很明显?给大家讲下我的用药思路。

首先这个患者的舌苔腻,这样一般多为脾虚,气血运行不畅,痰湿内蕴。同时他还有头脑昏沉,耳鸣声不断的情况,说明脾虚,湿气重,痰液上浮,导致清窍堵塞;四肢乏力,总是感觉懒洋洋的,是痰湿阻塞了四肢经脉导致。心悸心慌,咳吐白痰,说明痰液已经进入了心脏;口干舌燥,是因为痰湿阻于内,不利于津液输送引起的。

所以,要想得到有效的治疗,首先要从“脾湿”入手。

方子中,苍术——性温,具有祛风散寒的功效,对于鼻塞、恶寒、吐稀白痰、头痛等症状有一定的调理效果。

搭配上白术、半夏——能有效燥湿健脾。

陈皮——具有健脾开胃的功效,其中含有特殊芳香,能够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肠道功能,缓解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等症状。

茯苓、薏苡仁——利水渗湿。

竹茹——清热化痰。

黑豆皮和石菖蒲——健脑益智、具有祛痰开窍、安神定志、醒脾开胃的功效。

再配以荷叶——升脾胃清阳气,共奏健脾祛湿之功。

在我的帮助下,一名又一名的肥胖患者成功减肥,同时,也有更多的人不远千里来找我帮忙减重,看着她们的体重一天天减轻,我也是很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