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人为什么肥胖纹红色(为什么肥胖纹一会儿浅一会儿深)

大众卫生报 0
文章目录:

视频 | 你还在为“膨胀纹”苦恼?这个科普一定要看……

很多胖胖的人身上都有一道道“花纹”,就像皮肤“裂开”一样;一些孕妈妈也有类似的痛苦,怀胎十月好不容易“卸”了货,肚皮上却留着一道道触目惊心的“妊娠纹”;一些瘦高瘦高的年轻人,由于青春期快速生长,在大腿、臀部等位置出现了“生长纹”。这些花纹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膨胀纹,下面就请长沙市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黄敖为我们科普膨胀纹的那些事。

什么是膨胀纹?

膨胀纹,又称为萎缩纹,一般表现为境界清楚的波浪形条纹状萎缩,最初为淡红色或紫罗兰色轻微隆起的条纹,称为“红纹”。随后,颜色逐渐转为带有光泽的苍白色,略微凹陷,表面平滑或者有细微皱纹,称为“白纹”。膨胀纹通常无瘙痒等自觉症状,一般不会自然消退。

膨胀纹是怎么产生的?

有研究认为,当身体迅速生长时,皮肤受到拉伸,此时,如果结缔组织中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这些是保持皮肤紧致必需的)跟不上身体的变化,就可能导致真皮和表皮撕裂,出现膨胀纹。

正常皮肤(左)及膨胀纹皮肤(右)

此外,在膨胀纹发生的过程中,激素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体重的快速增加、身高的快速变化(如青春期生长突增)或肌肉增加都有可能产生膨胀纹,所以青少年、妊娠、肥胖者是膨胀纹的常见人群。

膨胀纹也可见于导致皮质醇增多的病理状况,如库欣综合征、长期系统或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等。

膨胀纹的分型和表现

膨胀纹根据其发病人群和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青春期膨胀纹 好发于大腿内侧、手肘和膝盖上方、臀部、女性乳房部位的皮肤。

2.妊娠纹 发生于孕中晚期,主要见于腹壁皮肤,也常见于乳房、臀部和大腿等部位皮肤。

3.库欣综合征或皮质类固醇所致的膨胀纹 该型膨胀纹比较粗大,分布较广,除了青春期膨胀纹发生的部位以外,也可以累及面部等其他部位。

如何预防膨胀纹?

市面上常用的橄榄油、妊娠油、乳液等等对于膨胀纹的预防作用有限。目前预防膨胀纹最有效的方法一是控制体重和维度,增加皮肤弹性用;二是适度拉伸锻炼可延展皮肤张力;三是注意饮食,食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以及维生素A 、C、 E的食物。

膨胀纹如何治疗?

如果膨胀纹已经产生了,现代医学对它也不是没有办法。从局部治疗再到激光治疗,虽然无法完全去除,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外观并减轻症状。目前,通过1064nm Nd:YAG 激光、585nm脉冲染料激光等可用于改善红纹,而CO2点阵激光、强脉冲光、射频技术等可以改善白纹。

指导专家:长沙市第一医院皮肤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副主任医师 黄敖

文案:李丽琴 张丽

通讯员:宁瑜 王希

制作:彭璐

隐形的敌人:揭秘肥胖纹的真相与祛除方法

所谓的肥胖纹,其实就是生长纹。

有些人的生长纹在大腿小腿胳膊上,这就导致了即便是夏季,短袖短裤他们也是绝对不会穿的。

生长纹

人体生长由纵向生长(Längenwachstum)与横向生长(Breitenwachstum)两部分组成,纵向生长通常发生在16~18岁之前,横向则没有任何限制。

皮肤伴随我们成长,为身体定型。而这一切全部都归功于真皮层内充满弹性的纤维组织,它像弹力织物一样延展自如。皮肤就像服装制造厂,里面有着各种不同分工的生产者,而父母则是决定我们皮肤弹性的人。也就是说,不管我们的皮肤是跟舒适的家居服一样有弹性,还是保精致有型弹性很小的休闲服,都是由基因决定的。

我们的皮肤结构是这样的:

表皮层:表皮是皮肤最薄的部分,由五个层面组成,在人体不同部位呈现不同厚度,但没有血管和神经。

真皮层:真皮位于表皮之下,坚韧而富有伸缩性,主要是由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和无定型的基质组成。

皮下组织:位于真皮下方,由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所组成,所以又称皮下脂肪组织。

皮肤结构

这三层组织的修复能力是完全不一样的。表皮最强,真皮最弱。所以在生活中你会发现,一些小磕碰、小擦伤之类的伤痕,很快就好了,而且还不会留下疤痕。但是有些伤痕不仅会有遗留下来,而且还会长久保持。

这其中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伤到真皮层。

如果某个部位的皮肤延展过度,则需要对其采取加固措施。

手臂小腿肚增肌过快;女性妊娠期乳腺增大,罩杯变大;随着宝宝变大与脂肪层的不断增厚,腰围也跟着不断增加…这些都会导致真皮层内纤维组织互相分离,直到某一刻伸展过度发生断裂。

生长纹

为了修复结缔组织网中的裂痕,真皮会很快利用纤维组织编出额外的「缝合线」,对受损部位进行持久加固。缝合线在表皮下隐約可见,它们会渐渐伸展变细。就像受伤导致的瘢痕,新生的生长纹也呈红色,而在几天后会变白,相间的白色条纹看上去跟瘢痕很像,会跟着你很长的时间……

之前说过,真皮层修复能力最弱,所以一旦伤及真皮层,极有可能出现难以消除的疤痕。而重点是,生长纹就是出现在真皮层,是属于真皮层受损。

当然同一类型的妊娠纹也是如此。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纵向生长纹附近的皮肤被向两侧拉开,横向生长纹则来自于过快过度的延伸生长。

有的人身上甚至还会出现许多又红又紫的宽线,条纹间的皮肤十分松弛,就像老化了的气球一样悬挂在那儿,说正常也正常,说是病也是病。

红色的生长纹还可能是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或是「库兴氏综合征]的反映,二者均由肾上腺素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所号致。肾上腺皮质激素过高时,皮肤会变得单薄易破,很容易出现生长纹。倘若症状十分明显,应进行一次彻底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检查。

库兴氏综合征

虽然完全祛除生长纹是不可能的,但医疗美容至少能给改善一下,比如微针滚针、发热的黄金微针和激光。平时煮过鸡蛋的都知道,蛋白质对热度十分敏感,因此高温也可以改变瘢痕内部的蛋白质结构。

所以要真正祛除生长纹,只有以下几个方法:

1.药物治疗:生长纹主要是由于皮下的弹力纤维发生断裂引起的,可以通过使用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凝胶、硅凝胶以及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达到淡化以及消除生长纹的目的。

2.激光治疗:如果患者生长纹较为严重,可以通过使用点阵激光或光子嫩肤等方式进行治疗,使得皮肤的胶原蛋白能够新生,达到消除生长纹的目的。

3.寻找专业祛疤机构进行修护,修护师会根据你生长纹的情况来定制不同的生长纹修护套餐,还会时刻回访提醒你修护时期的各类注意事项等。

提醒:腿上出现红色斑块要警惕!可能是静脉曲张或者血栓的信号

参考文献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报告》

2. 《临床医学杂志》2023年第5期

3. 《皮肤病学临床指南》第3版

4. 《常见血管病变的诊断与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

5. 《健康时报》2023年8月刊

最近是否发现腿上出现了一些红色的斑块或者颜色异常的区域?这些症状看似无害,但背后可能隐藏着静脉曲张、血栓甚至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今天,我们就从一个真实的案例开始,深入解析这些腿部信号到底意味着什么。

案例:一位40岁女性的警钟

小王(化名),一位40岁的白领,平日工作繁忙,久坐是她的常态。

一个月前,她发现自己的小腿部位出现了几块红色的斑块,起初并没有疼痛感,仅仅是外观上的异常。她以为是皮肤过敏或者蚊虫叮咬,便没有在意。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红斑逐渐扩散,并且伴随轻微的肿胀和隐隐的刺痛感。

最终,在一次长途旅行后,她的腿部肿胀加剧,甚至伴随发热症状。

小王慌忙就医,医生确诊她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如果再延误治疗,可能会导致肺栓塞,甚至危及生命。

医生视角:腿上红斑的医学解读

从医学角度来看,腿部的红斑可能是多种问题的表征,尤其需要警惕以下几种情况:

1. 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腿部血管的异常扩张和扭曲。早期症状常常是皮肤表面出现红色斑块或者褐色沉积,特别是在膝盖以下区域。

2. 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溃疡或者血栓性静脉炎。

3. 深静脉血栓(DVT)
DVT是血液在腿部深静脉中形成的血块,阻碍了正常的血液循环。早期症状包括局部红肿、皮肤发热以及轻微的疼痛。

4. 如果血栓脱落进入肺部,将引发肺栓塞,危及生命。

5. 丹毒
丹毒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急性感染性疾病,常表现为皮肤红肿、灼热和剧烈疼痛。

6. 腿部的红斑可能是丹毒的早期信号,若不及时治疗,感染会迅速扩散至全身。

7. 皮肤过敏或湿疹
虽然皮肤问题如过敏或湿疹也可能导致腿部红斑,但通常伴随剧烈瘙痒或皮屑脱落。

8. 与血管疾病不同,这类问题多为表层症状,不会引发深层的健康风险。

数据支持:这些疾病有多常见?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统计数据,静脉曲张的发病率在成年人群中高达30%,其中女性患者占比约60%。

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虽低,但其致死性却不容小觑,每年因肺栓塞导致的死亡案例占院内死亡总数的10%。

这意味着,腿部出现红斑绝不是小事,尤其是中老年人和久坐人群,更是高危群体。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

久坐不动: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肥胖:多余的体重会对下肢血管施加额外压力,诱发静脉曲张。
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类似病史,患病风险会显著增加。
激素水平的变化:女性在妊娠期或者服用避孕药期间,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容易诱发血管病变。

医学干预:从检查到治疗

当患者出现腿部红斑时,医生通常会通过以下方式判断病因:

1. 超声检查:通过彩超观察血管内是否存在血栓。

2. 血液检查:检测炎症指标和凝血功能。

3. 皮肤活检:排除感染性疾病或皮肤过敏。

治疗方案根据具体病因而定:

· 静脉曲张:轻度患者可通过穿戴医用弹力袜改善血液循环,严重者需要手术治疗。

· 深静脉血栓:以抗凝治疗为主,必要时进行溶栓治疗。

· 丹毒:抗生素是首选,早期介入非常重要。

生活方式干预:如何避免腿部红斑的困扰?

保持适量运动:每天坚持至少30分钟的步行或简单拉伸,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
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对下肢血管的压力。
避免久坐:每隔1小时站起来活动一下,养成“动起来”的习惯。

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纤维和维生素C的食物,有助于维持血管健康。

写在最后

腿上的红斑看似微不足道,却可能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求救信号。如果您发现这些异常,请不要忽视,及时就医是关键。

健康是一生的财富,无论工作多忙,都请给自己的身体留出一份关注。

愿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今天开始,更加关心自己的健康。让我们从小小的腿部信号入手,守护生命的大门!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