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后怎么消除肥胖纹(减肥怎么消除肥胖纹最有效)
- 1、专家称肥胖细胞有记忆,减肥一年后三至五成的人会反弹,四年后绝大多数人恢复之前体重,如何应对?
- 2、肥胖细胞有记忆?减肥后易反弹,科学应对体重管理是关键
- 3、“一段时间控制不住,现在更胖了……”怎样减重才不容易反弹?
专家称肥胖细胞有记忆,减肥一年后三至五成的人会反弹,四年后绝大多数人恢复之前体重,如何应对?
据央视网3月10日报道:专家表示,有研究表明肥胖细胞有记忆,减重人群在减重结束大概一年后,约30%—50%会发生反弹。四年之内,绝大部分人都可能会回到减重前水平。由于体重和体脂的减少,会被机体认为是对生命的威胁。
难怪,为什么很多人减肥不久就反弹了?
发表在英国自然代谢期刊上的一研究发现,肥胖会让大脑对食物变得迟钝,损伤对饱腹感的认知能力,并且这种伤害在成功减肥后也无法修复,因此很多人在减肥期很难抑制进食的欲望,导致体重反弹。
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张能维教授提醒,减肥有很多方法,长期坚持都会有效,但千万不要心血来潮地减。
张能维解释,人体内有一个体重调定点,也叫体重生物钟,这个调定点的记忆最好要保持两三年以上,比如从150斤减到100斤,维持三年后,从此体内记忆就是100斤,保持体重就不难了。但是如果不能长期坚持,心血来潮减一段时间,无法形成体重生物钟,体重会反弹到甚至比之前更重,反而还不如不减。
靠生活方式减重,主要是做好两点,张能维教授介绍,一是计算好每日进食的总热卡数;二是选择可以长期坚持的运动。每日进食的热卡数,不能只计算三餐摄入,加餐、零食的热卡数都要计入到内,对于轻体力劳动的女性来说,每天总共摄入1000卡的热量就够了。建议不要随意购买代餐食用,因为有些代餐包装上没有任何成分介绍,难以计算出实际热卡。可以自己搭配代餐。运动方面,要做到有氧、有趣、有长度。结合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实际情况选一个感兴趣并能长期坚持的。
北京世纪坛医院肥胖与代谢病中心主任医师廉东波教授提醒,每次运动时心率要达标并持续30分钟,每周最少运动150分钟,这样对减重才有效,心率计算公式为(220-年龄)乘60%。一个简单判断运动是否有效的方法就是运动时可以说话但无法唱歌。
据报道,肥胖已经成为全球的健康公敌,世卫组织将其列为十大慢性病之一。它的破坏力可能仍然远超你的想象——就算减肥成功,有些肥胖遗留的“后遗症”也难以抹除,甚至不可逆转。如难以短期消除的慢性病,难以消退的橘皮组织膨胀纹等纹路,因大体重导致的关节变形等。
减肥只是迈向健康的第一步,坚持规律的生活方式才能逐渐减轻或消除肥胖带来的后遗症。最高端的减肥往往只需采用最朴素的方法,也就是控制饮食,适量运动。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难点在于科学和坚持。对普通超重者来说,每周减重零点五公斤比较安全与容易接受坚持下来,减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如果你努力了很久还没瘦下来,千万别破罐子破摔,可以向专业医生寻求帮助,减肥最终达成的应该是身体和心理的共同健康,而不只是一个数字。
极目新闻综合央视新闻、健康时报、生命时报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肥胖细胞有记忆?减肥后易反弹,科学应对体重管理是关键
###爆料##减肥##减肥也要健康吃#
2025年3月10日,央视网报道了一项关于肥胖细胞记忆和减肥反弹的研究,引发了广泛关注。研究表明,肥胖细胞具有“记忆”功能,即使成功减重,体重也容易反弹。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减肥的复杂性,也为科学应对体重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肥胖细胞的“记忆”现象
发表在《英国自然代谢期刊》上的研究指出,肥胖细胞在减重后仍会“记住”之前的肥胖状态,导致体重反弹。数据显示,减重一年后,约30%—50%的人会出现体重反弹,而四年内,绝大多数人会恢复到原来的体重。这一现象被称为“体重调定点”或“体重生物钟”,即身体倾向于维持某一特定体重范围。
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张能维教授解释说,体重调定点需要保持两三年以上,才能逐渐稳定。这意味着,减肥不仅仅是短期的体重下降,更是一场长期的体重管理战役。
肥胖对大脑的深远影响
除了细胞记忆,肥胖还会对大脑产生深远影响。研究表明,肥胖会损伤大脑对饱腹感的认知能力,即使减肥后,这种损伤也难以完全修复。这导致减肥者在减重后难以抑制进食欲望,从而引发体重反弹。
张能维教授指出,减肥期间,控制饮食和适量运动是关键。他建议,减肥者应计算每日进食的总热卡数,并选择可以长期坚持的运动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抑制体重反弹。
专家建议:科学减肥与体重管理
针对肥胖细胞记忆和体重反弹问题,专家们提出了一系列科学减肥与体重管理的建议。
张能维教授强调,保持体重调定点两三年以上是防止体重反弹的关键。他建议,减肥者应计算每日进食的总热卡数,并选择可以长期坚持的运动方式。例如,每周减重0.5公斤较为安全且易于坚持。
廉东波教授则从运动角度提出了建议。他指出,运动时心率应达到一定标准,并持续30分钟以上,每周最少运动150分钟。这样的运动强度和时间,才能有效促进脂肪燃烧,防止体重反弹。
肥胖的长期影响与后遗症
肥胖不仅影响体重,还会遗留一系列“后遗症”,如慢性病、橘皮组织膨胀纹、关节变形等。这些后遗症在减肥后也难以完全消除,给减肥者带来长期的身心困扰。
张能维教授提醒,减肥只是第一步,坚持规律的生活方式才能减轻或消除这些后遗症。他建议,减肥者应向专业医生寻求帮助,达成身体和心理的共同健康。
科学减肥的建议
面对肥胖细胞记忆和体重反弹问题,科学减肥与体重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一些科学减肥的建议:
1. 控制饮食:计算每日进食的总热卡数,避免高热量、高脂肪食物。
2. 适量运动:选择可以长期坚持的运动方式,如快走、游泳、瑜伽等。
3. 每周减重0.5公斤:这一减重速度较为安全且易于坚持。
4. 寻求专业帮助:向专业医生或营养师寻求帮助,制定个性化的减肥计划。
尽管这项研究为减肥和体重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但我们仍需保持一定的怀疑态度。首先,肥胖细胞的“记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研究结果可能受到样本量、研究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其次,体重反弹的原因可能不仅仅是细胞记忆,还包括心理、环境、社会等多方面因素。
此外,专家建议的科学减肥方法虽然合理,但实际操作中可能面临诸多挑战。例如,计算每日进食的总热卡数需要较高的自律性和专业知识,而长期坚持运动也需要克服惰性和时间管理问题。
肥胖细胞有记忆,减肥后易反弹,这一发现揭示了减肥的复杂性和长期性。科学应对体重管理,不仅需要控制饮食和适量运动,更需要保持长期的规律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止体重反弹,达成身体和心理的共同健康。
2025年3月10日,央视网的报道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减肥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而是一场需要长期坚持的体重管理战役。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科学减肥,健康生活,远离肥胖的困扰。同时,我们也应保持批判性思维,不断探索和验证新的科学发现,以更全面、更科学的方式应对体重管理挑战。
“一段时间控制不住,现在更胖了……”怎样减重才不容易反弹?
今年国家有关部门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引导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体重门诊。目前,多家医院已设立肥胖门诊、减重科,但仅靠看一次病,不足以解决全部问题。
很多人在减重后会出现反弹,甚至有医生表示,常遇到患者坚持不下来的问题。“患者控制了一段时间控制不住,现在更胖了,胖了二三十斤……”
这种情况不仅削弱了减重效果,还会打击减重者的信心。为什么很多人减重不久后就反弹了?怎样减重不容易反弹?
01
为什么很多人减重不久就反弹了?
目前,业界普遍认为,“溜溜球效应”是减重后反弹的重要原因之一。
“溜溜球效应”:主要是指人从减重行为获益后,产生放松和自我奖励的心理,从而引发饮食失控。同时,脂肪细胞具有记忆效应,人一旦恢复不健康饮食,脂肪细胞会迅速恢复原状,进而引发体重反弹。
长期节食或极端低热量饮食会导致基础代谢率(BMR)显著下降,身体进入“节能模式”,减少能量消耗以应对“饥荒”。
当恢复正常饮食时,代谢率无法快速回升,热量摄入突然超过代谢需求,会导致脂肪重新堆积。
02
怎样减重不容易反弹?
对于大多数减重者来说,某种程度的减重后反弹可能难以避免,但明确自身肥胖情况、制定合理的减重目标、选择适宜的减重方案,有助于预防或减轻减重后反弹。
■ 明确自身的肥胖程度
体质指数(BMI)是评估全身性肥胖的通用标准,BMI=体重(千克)/身高(米)²。在我国成年人中:
BMI<18.5为体重过低;
18.5≤BMI<24为正常体重;
24≤BMI<28为超重;
28≤BMI<32.5为轻度肥胖;
32.5≤BMI<37.5为中度肥胖;
37.5≤BMI<50为重度肥胖;
BMI≥50为极重度肥胖。
BMI虽然计算简便,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殊人群需要联合体脂率、腰围等多个指标进行肥胖评估。
■ 明确减重目标
减重目标应进行分层个性化设定。大多数超重和轻度肥胖症患者只要在3~6个月内将体重降低5%~15%并维持,就可以有效地改善健康状况。
中、重度肥胖症患者需要有更高的减重目标,以获得肥胖相关疾病的更优改善,通常需要到专业医疗减重中心制定合适的减重目标。
■ 选择适合自己的减重方案
最基础的减重方案是饮食和运动干预,适合所有超重及肥胖人群。
减重反弹往往是因节食方案选择不合理,虽然短期见效快,但难以坚持,复胖不可避免。
目前,间歇性断食是适合各类减重人群且可长期应用的饮食干预方法。一般采取5 2模式,1周中5天相对正常进食,其他2天非连续摄入平常1/4能量,男性约600千卡/天,女性约500千卡/天。
当然,还有很多调整能量和营养素比例的医学减重饮食方案,某一种饮食方案并非适于所有肥胖人群,健康且可长期坚持的饮食方案,是避免体重反弹最重要的一步。
运动是减重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合适的运动不仅可以消耗能量和脂肪,还可以提高肌肉含量,提升基础代谢率和身体素质。可以每周进行2~3次有氧耐力运动,每次30分钟~1小时,比如跑步、骑车、游泳等大肌肉群运动。要根据自身心肺功能和健康状况逐渐增加运动总量和强度。
其他可选择的运动方式有力量抗阻训练、动态拉伸、静态拉伸等。运动要注重安全,避免运动诱发疾病和副损伤。
越早对肥胖进行干预,脂肪细胞的记忆反弹越轻,减重效果会越好。如果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正在经历反复减重-反复复胖的“溜溜球效应”,可能需要到专业的医疗机构或者减重代谢中心进行科学减重。
03
体重管理门诊是面向所有
想要减重的人群吗?
目前,各地不少医院都开设了体重管理门诊,或者减重多学科联合等门诊,帮助居民定制减肥计划。这些门诊是面向所有想减重的人群吗?这些门诊是如何帮人减重的?
记者以普通市民的身份体验了几家三级综合医院的减重门诊,均被医生告知,由于没有达到医学范畴的肥胖标准,无法以肥胖为病因开具处方,而减重门诊主要是为肥胖人群提供医学治疗。
■ 浙江:社区医院开设减重门诊 就诊更便捷
在浙江杭州天水武林街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者正站在人体成分分析仪上,握住手柄进行身体测试。不到半分钟,医生便可开具一张带有身体质量指数、内脏脂肪等级等数据的分析报告,并以此为依据,为患者定制减肥方案。
定制的减肥方案中,不仅有一日三餐的详细食谱建议,还有清晰的运动指南。医生还会联合营养科、中医科等多学科医护人员组建一对一的减重规划群,每日对患者的饮食、锻炼情况进行监督与指导。
■ 上海:依据BMI指数等指标形成个性化诊疗方案
上海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也联合了多学科专家,成立了医学体重管理中心,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例如针对BMI指数为24~28的超重人群,可通过定制膳食方案和运动康复指导进行干预。
■ 湖南:儿童减重门诊 科学指导瘦身
儿童青少年中的超重肥胖者也适用于体重门诊。在湖南省儿童医院体重管理中心减重门诊,已有严格按照医嘱食谱执行一个月的家长,明显看到了孩子的变化。
来源: FM93交通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