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七大并发症(肥胖七大并发症包括)
肥胖是病!过度肥胖会引起这4大后果,医生提醒:科学减肥很重要
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餐桌上的食物种类也越来越丰富,虽然不用再担心饥饱问题,但因为碳水,脂肪摄入过多,肥胖也会随之而来。但近年来,随着肥胖人数的逐年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肥胖视为常态,认为肥胖只是一种“可能会影响健康”的生理表现。
但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肥胖一直都是病!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肥胖列为生理代谢疾病的一种,且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大约有50多种并发症与肥胖症相关,肥胖也因此一跃成为并发症状最多的生理疾病。
为什么说肥胖是病呢?还请提高警惕
我们不妨从疾病和肥胖的共同点开始讲起:
一般来说,大部分疾病,都是以损伤身体健康为前提进行发展的,在疾病恶化的过程中,患者大多会出现身体虚弱,生活自理困难,心理压力大等相关症状。
而肥胖人群同样也会有类似的情况出现,因此肥胖者体重较大,因此身体骨骼,器官等承受的压力大,生理功能下降,身体就会变得虚弱;
而过度肥胖者,无论是起身或是弯腰等行为都很难做到,因此生活自理也会出现相应的影响。
还有例如因体型、肚腩的外形原因导致滋生自卑,社恐的情绪,增加了肥胖者的心理压力等。综上所述,疾病和肥胖所造成的身体健康,生活以及心理方面的问题如出一辙,因此说它是疾病,真的一点都不假。
不仅如此,正如文章开头所提到的,肥胖一直都是并发症状最多的生理表现,这也是肥胖被列为疾病范畴的原因之一,尤其是这5种健康的负面后果,更值得各位肥胖的朋友“敲响警钟”。
长期肥胖,身体可能会承担这4大严重后果
【呼吸道疾病】
肥胖者的一大显著特征就是脂肪堆积,而大量的脂肪也会长期堆积在咽喉,下颚等部位,受到脂肪的挤压,呼吸道也会因此变窄。
因此肥胖者大多会有呼吸困难,喘不上气的情况,长期如此,呼吸道受到压迫而毛细破损,炎症的风险增加,极易引起气管炎,咽血,结节一类的疾病症状。
【消化系统隐患】
肥胖者的脂肪大多会堆积在腹部,因此腹腔的空间会因为脂肪的挤占而变小,因此处于腹腔中的肠胃压力会增大,继而出现反酸,胃食管反流等一系列消化疾病症状。
不仅如此,肝脏也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肥胖者脂肪占比较大,肝脏也会因为代谢能力减弱而被脂肪浸润,增加脂肪肝等慢性疾病风险。
【内分泌紊乱】
肥胖是代谢症状的一种,同样也会影响到人的内分泌,激素分泌水平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尤其是对女性来说,长期激素异常,容易造成月经紊乱,子宫肌瘤等一系列妇科疾病。
【骨骼负担增加,骨病隐患提高】
因为脂肪储备增加,肥胖者的体重也很大,骨骼作为支撑身体的结构,同样也会受到非常大的压力,尤其是膝盖,关节等部位,承受的压力和磨损更严重,出现潜在的关节炎,膝盖积液等症状的隐患也会更大。
不仅如此,大量的脂肪游离在身体环境内,还会阻碍钙质的吸收,钙质是生成骨质,提高骨骼密度的重要营养物质,肥胖者身体的骨质不断流失,骨质疏松也会加速出现。
综上所述,肥胖之所以归属疾病的范畴,不仅仅是因为它和疾病的相似度,更和这些因肥胖引起的并发症脱不开关系,身体长期存在上述症状,持续恶化,甚至还会诱发糖尿病,高血脂,慢性炎症,甚至是肿瘤等更严重疾病,还请肥胖的朋友一定要重视起来,积极且科学的减肥,才能护佑身体健康。
对于肥胖者而言,怎样才能科学地减肥呢?
不少肥胖者意识到了肥胖的危害性,从而选择去减肥,但如果用错了方法,比如盲目的绝食,过量运动,或者借助减肥药,抽脂等方式,不仅不能有效减脂,甚至还会对身体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因此,想要科学减肥,还请牢记以下2点原则:
①要有坚持的信念
坚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短时间的一时兴起,根本无法起到减肥的效果。
所以各位有心减肥的朋友,首先就要坚定自己的信念,要有坚持下去的决心,这才是减肥成功的基础。
②降低碳水的摄入
很多人觉得,只要不吃肉就是减肥了。但其实不是这样,碳水才是引起肥胖的真正原因,科学降低碳水摄入,才能真正起到减肥效果。
常见的碳水比如米饭、馒头、面条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减少碳水摄入,并不代表不吃碳水,可以利用“粗粮代替细粮”的方法,用升糖更低,膳食纤维丰富的粗粮,比如玉米,红薯等来部分代替米饭,面食,通常替换占比在三分之一左右相对科学。
综上,肥胖真的是一种疾病,不容小觑,合理科学地减肥,才能真正帮助肥胖者找回健康。仍需重申的是,科学减肥的前提,需要根据自己具体的身体情况来制定计划和目标,拥有坚持不懈的决心,才能真正看到减肥成功的曙光。
参考资料:
[1]翟屹, 赵文华. 肥胖疾病负担的研究现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7, 28(1):3.
[2]郝莉莉, 穆西珍. 关于肥胖与疾病[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6.
研究揭示:肥胖新冠患者更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
当地时间2月6日,意大利媒体报道了近日在《国际肥胖杂志》发表的一篇主要由意大利团队完成的论文,此项研究揭示了肥胖新冠肺炎患者更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理。
相关论文插图图片来源:《国际肥胖杂志》
论文指出,病人感染新冠病毒后,脂肪细胞遭到破坏,导致脂肪栓通过血液进入其他身体器官,在肺部形成膜结构,进而造成严重呼吸功能障碍。
米兰国立大学教授恩佐·尼索利补充说,感染新冠病毒的肥胖患者,尤其是内脏肥胖者更容易出现因脂肪细胞死亡而引起的脂肪炎症。
米兰国立大学指出,意大利和法国研究人员通过对19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以及23名因其他疾病死亡的患者进行尸检研究,得出的上述结论。
《国际肥胖杂志》创办于1977年,是自然出版集团旗下的医学期刊。(记者 李耀洋)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肥胖有哪些症状和并发症?
适合人群:普通人群
肥胖症本身的症状
大量脂肪堆积在体内,给肥胖者的机体造成了严重的负担和损伤,从而出现各种症状。
我们经常看到肥胖者没走几步路,就会停下来休息,气喘吁吁。气喘就是肥胖症的常见症状,因为肥胖有可能导致原有的呼吸系统疾病加重、呼吸道感染。堆积的肌肉会给身体带来机械性压迫,让患者感到呼吸困难。
我曾经在某个减肥训练营做培训,跟学员们一起练习长距离快走,有个100千克的"胖友"走个百八十米就要休息一下,我说你要坚持啊,他反驳我:"肯定比不得你们轻松,走得那么快,我比你多负重30多千克的嘛。"
的确,与正常人相比,超重者需要吸入更多的氧气,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就好比是"负重行走"。肥胖臃肿的身体、备受压迫的呼吸系统,给身体带来的负荷不断增加。
同时,关节周围的脂肪限制了关节活动的灵活性,呼吸系统和心血管又难以给予足够的"补给",肥胖者们感觉到疲惫不堪,会通过减少活动量来缓解和适应。结果,运动量一少,体重更是居高不下,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此外,肥胖症本身的易发症状还有消化不良、多汗等。腹部厚厚的脂肪块,会对肥胖者的消化系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类型的消化不良,也会造成恶性循环,让体内脂肪更容易"聚众成胖"。
而肥胖者皮下脂肪的堆积,会导致体温难以顺利传导出体外,因而只能用出汗的方式来散热降温。所以,肥胖者们比正常人更容易大汗淋漓。
肥胖症的并发症
我们身边的胖子越来越多了,而且各个年龄层都有。这跟很多原因有关,但主要的原因是: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改善,生活习惯却在不断恶化。越来越多的人偏爱高热量的食物,习惯于宅在电视电脑前,缺乏户外活动,甚至几乎没有运动。
肥胖症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状况。据介绍,全球超重或者肥胖的人数已经高达21亿。而因为肥胖,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死亡的人数,每年高达340万,这个数字让人触目惊心。
毫不夸张地说,超量的脂肪几乎可以摧毁你身体的每一处角落,它真的不仅仅是让你行动不便、身材不美这么简单,而是像个寻找机会的死神,盘桓在你周围。
比如,肥胖有可能让你睡着睡着就一命呜呼——肥胖引发的气喘,会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如果出现低氧性心律失常,会危及生命。大多数肥胖者都在忍受下肢浮肿的折磨,脂肪的压迫使下肢静脉瘀血和回流不畅,身体代谢的变化导致静脉血栓的风险增加。
很多年纪轻轻的肥胖者都已经在面临这些困扰了。肥胖会大大增加你患上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各类病种的危险,也有可能遗传给你的后代,或者干脆让你不孕不育。
这些疾病往往不会"单打独斗",它们往往"结伴而来",让你不堪其苦。而如果你面临手术,肥胖还会增加麻醉和手术的风险,容易被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疝气、血栓等术后并发症盯上。
总而言之,肥胖症就像一颗随时有可能爆发的炸弹,潜伏在你的体内,已成为仅次于吸烟的第二个可预防的致死性危险因素。所以,你还敢胖下去吗?
儿童肥胖症的并发症
肥胖不只是中老年人的"专利",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和儿童,也面临着肥胖的问题。儿童肥胖症,可以分为乳儿肥胖、幼儿肥胖、学童肥胖以及青春期肥胖。其中,乳儿期和青春期这两个阶段,因为脂肪组织发育最旺盛,成为儿童肥胖症的高发阶段。
医学杂志《柳叶刀》曾经做过一次相关的调查,全球范围内的肥胖儿童正在增多,儿童患肥胖症的概率在升高,目前全球大约有1.7亿儿童超重或者肥胖,以美国最为突出,1/3的美国儿童和青少年正在被超重或者肥胖困扰。
肥胖儿童在成年之后,患糖尿病的概率要高于正常儿童。这还不是最可怕的,现在,部分儿童和青少年,年纪轻轻已经患上了糖尿病,让人不得不提高警惕。跟正常儿童相比,肥胖儿童的心脏、肺部等脏器要承受更大的压力。
所以,班级上的小胖墩们,常常为体育课发愁,他们总是上气不接下气,体育成绩拉总成绩的后腿。这是因为,大量厚厚的脂肪堆积在孩子们的胸壁、腹壁,影响膈肌正常发挥作用,胸廓呼吸运动减弱。
肺的通气功能也受到影响,无法满足整个机体的需求,导致小胖墩们无法支撑大运动量的活动——跑步落在队伍后面,打球坚持不了几分钟,俯卧撑起不来,引体向上更别想……这些小胖墩们成年后患冠心病的概率也增加了。
肥胖儿童的脂代谢紊乱,血中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的水平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这是导致冠心病的危险信号。同时,高血压和高胰岛素血症对肥胖儿童的"情有独钟",也会刺激冠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恶化,为成年后埋下冠心病的祸根。
肥胖与心血管病的关系
与肥胖相关的并发症有很多,尤其以心血管疾病最为严重,如果不引起重视,将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
任何事情都必须有个度,过了就有害无利,脂肪更是这样。大多数肥胖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疾病。同样,心脑血管疾病,也是导致肥胖人群死亡率远远高于正常人群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为胖友们的血液里,"内容"比较丰富,脂肪含量往往高于普通人。增高的脂质会损伤血管内皮,再通过受损的内皮进入到血管壁,在血管内壁下面沉积。时间久了,就有可能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严重的话还会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一系列的心脑血管"突发事件"。同时,肥胖者的体表面积也超过正常人,这就导致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血流量都比正常人有所增加,才能维持在整个身体里完成完整的循环。
而这样伴随而来的就是每搏输出量(一次心搏,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的增加,于是,左心室的负荷加重,从而导致左心室肥厚和扩张。再加上,大多数的肥胖患者都伴有高血压病史,这就更使得全身血管阻力增加。
左心室太受累了,它进一步扩张,心肌需氧量增加,反应在肥胖患者身体上的症状就是,很容易充血性心力衰竭,容易发生心肌梗死,也就是猝死。别再胖下去了,你的心脏和血管快承受不了你的体重了。
一旦引发心血管疾病,不仅身体遭罪,在运动项目和体能方面也会限制多多。总之,胖友们必须要重视肥胖给身体带来的负担和危险,采取适合自己的减肥方法,向着健康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