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褪黑素 肥胖(褪黑素胖人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体重飙高!你睡前这7个习惯把减肥计划秒毁了

明明都有运动和去健身房,怎么身上的肉不减反增,你也有这种困扰吗?

减肥是一生的课题,即使控制饮食、定期运动,有时候体重数字就是下不来,其实并不是方法出问题,而是睡前的几个小习惯,将你长久的努力摧毁了!外国网站Prevention分享,这7个小习惯会让你的体重默默上升,别让一时的疏忽毁掉精心已久的减肥计划。

1.吃饭时间离睡前太近

无论吃晚餐还是零食,靠近睡前都会增加身体吸收热量,导致体重增加,尤其是在褪黑素升高期间进食,会胖得更快。白天身体运作才活跃,晚上则比较难有效代谢食物。

2.感到紧张或焦虑

晚上别再回工作讯息了!压力、睡眠不好和体重增加有关,所以晚上找个解压的方法,例如和朋友一起散步,喝杯热茶或洗热水澡,可以帮助体重控制。

3.边看电视边吃饭

在电视前吃东西会让你没有饱足感,只要用餐期间放下手机或关掉电视,就可以专心用餐,这有助于享受美食,也帮助适应自己的身体,不会吃得过饱。

4.吃完晚饭继续坐着

研究显示,吃完晚餐后散步可能使体重减轻,除了散步之外,也可以透过洗碗、洗衣服或做家事来活动身体。

5.睡的不够早

睡不够会令你早上疲惫,也会影响体重,睡眠少的人往往消耗掉更多卡路里,也增加胰岛素抗性的机会,因此建立健康的睡眠习惯,才能保持健康的体重。

6.晚上水没喝足

睡前不需要狂灌水,不过晚上多保持水分可以帮助身体提供需要的东西,同时向身体发出讯号,说明已经饱了。

7.不吃晚餐

有些人为了减肥,选择不吃晚餐,但这样第二天早上可能吃得太饱。如果有血糖调节问题的人,不应该长时间没有摄取食物,这导致饥饿的激素增多。(东森)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7个习惯可能是导致肥胖的“元凶”,现在改还来得及

曾经网上有人调侃说,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除了“容易胖”。的确,肥胖太常见了,甚至已经成了困扰现代人的主要疾病之一。

而众多的研究证明,肥胖是“万病之源”,三高、冠心病、脂肪肝、癌症等多种疾病都与它相关。甚至有研究发现,超重可能缩短预期寿命,20-30岁时严重肥胖的人,预期寿命可能会缩短10年

但更令很多人苦恼的是:自己明明也没怎么吃高脂高糖的食物,为什么还是一年比一年胖?

一、不被重视的7件小事

竟也可能是长胖“元凶”

其实,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也可能是你变胖的“推手”!

1、长期不吃早饭

现代人普遍睡得晚,早上起不来是常事,早餐也就干脆放弃了,特别是周末。但不吃早餐可能让你“越饿越胖”。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习惯性不吃早饭的人,肥胖的可能性是一般人的4倍

首先,不吃早饭带来的饥饿感,更容易渴求高热量食物,导致中午、晚上食量增加,全天热量摄入过多,更易肥胖。

其次,早餐消耗的热量比其它两餐更多,而且能明显提高代谢率。如果不吃早餐,热量需求被分摊到中、晚餐上,代谢效率相对较差,也更容易发胖。

【建议】早餐必不可少,7~9点进食较好!一般早餐热量和营养素摄入最好能占到一天总摄入量的30~40%

而优质早餐应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纤维素,如:面包 牛奶 新鲜蔬果。

2、喜欢重口味饮食

重甜、重盐、重辣、重油等重口味食物能带来更大的味觉刺激,因此深受人们喜爱,特别是红油火锅、奶油甜品等。

但糖、油摄入过多,都会转化成脂肪堆积在体内;重盐、重辣等刺激会让人胃口大开,吃得更多,也就更容易肥胖了。

2014年发表在《中华疾病控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饮食偏辣、偏咸者出现超重、肥胖的可能性分别是不吃辣、咸淡适中者的1.41倍和1.31倍

【建议】日常饮食要做到“三减”:减油、减盐、减糖,每人每天摄油量不宜超过25g,摄盐量不宜超过5g,添加糖摄入量不宜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提示:一些饼干、糕点,即便吃起来不油不甜,但也可能加了不少油盐糖,注意观察配料表。

3、吃饭顺序不对

吃饭顺序不合理,也容易增加肥胖几率。实验表明,就餐时先吃米饭等碳水化合物,餐后血糖会陡然升高; 一口菜一口饭混着吃,虽然餐后血糖略有降低,但存在明显峰值。

而血糖升得太快、太高时,胰岛素大量分泌,更容易产生饥饿感,多余的糖分还易转化成脂肪囤积,增加肥胖、三高风险。

比较合理的吃饭顺序应该是:先喝汤(清淡的汤),再吃肉类和蔬菜,最后吃碳水化合物。这样一来,餐后血糖更平缓,最高值也相对理想,不容易长胖。

4、经常吃饭太快

有些人吃一顿饭10分钟就搞定了,但很多实验结果都表明,吃饭速度快的人群比吃饭慢的人群患肥胖症的风险增加2.15倍!这是因为:

一方面,大脑接收到“我吃饱了”的信号大概要20分钟左右,如果吃饭太快,大脑来不及收到信号,就会继续进食,等感觉到饱的时候,往往吃撑了。

另一方面,快速进食会让体内血糖的升高速度增快,胰岛素分泌增多,多余的糖分被转化为脂肪存于体内,更容易发胖。

【建议】吃饭宜细嚼慢咽,不仅有助于控制食量,还能减轻胃部负担。一般建议早餐用时15~20分钟,中、晚餐用时30分钟左右

5、“无糖食品”不节制

不少人认为“无糖食品”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不易长胖。但其实未必。

首先,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每100ml或100g食品中含糖≤0.5g就可以称为无糖食品。也就是说,无糖食品也可能含有蔗糖等,只不过比较少

其次,即便没有额外添加蔗糖,也可能含有阿斯巴甜、安赛蜜、甜蜜素等甜味剂。有研究发现:它们也会促进胰岛素分泌,引起血糖升高,过量摄入增加肥胖风险。

更何况,“无糖食品”也含有碳水化合物,吃多了都会胖。

【建议】无论是不是低糖、无糖食品,都应适量食用。害怕长胖或血糖升高的人,可适当选择天然代糖,比如赤藓糖醇,既可以改善口感,又不会被肠道内的酶代谢而升高血糖。

6、长期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不仅会降低基础代谢率,还会增加饥饿素(促进食欲)、减少瘦素(抑制饥饿)的分泌,从而让人吃得更多,更渴望高热量饮食。

同时,睡眠不足的人精神状态也比较差,身体疲惫就更不想运动,就更容易长胖了。

有研究发现,平均每天睡6小时的人比睡7小时的人体重增加得多;而相较于每晚睡眠不足5小时的人,睡7~9小时的人发生腹部肥胖的风险降低28%~35%

【建议】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睡前不要玩手机,以保证7~9小时的睡眠时长和良好的睡眠质量。而周末补觉要适度,睡得太多也会减少能量消耗,易增加肥胖风险。

7、习惯开灯睡觉

有些人睡觉时喜欢开着灯,觉得更有安全感,却也可能促进肥胖。

2019年一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内科杂志》上的研究表示,夜晚睡觉时暴露在人造光下的女性,肥胖的风险比没有灯光暴露者高19%

这是因为有光线刺激时,视网膜会向大脑里的生物钟发出信号,提醒松果腺减少褪黑素的分泌,从而影响睡眠。时间久了,肥胖的几率就更高了。所以,晚上睡觉还是关着灯比较好。

二、秋冬季节气温低

相对更容易长胖

经常称体重的人可能会发现,一进入秋冬季,体重秤上的数字就蹭蹭蹭地往上涨,你以为是衣服越穿越多造成的,其实可能是秋冬季本来就更容易长胖,因为:

1、脂肪合成加快、分解减慢

脂肪有减少体内热量散失、防止外界热量侵入的作用,从而帮助保持体温恒定。秋冬季节气温降低,为了维持正常体温,人体会本能地储存更多的脂肪来抵御寒冷。

此时,人体脂肪合成速度比平时快2~4倍,分解速度却低于平时的10%。如此一来,脂肪合成多于代谢,就容易造成脂肪囤积,进而导致肥胖。

2、喜欢趁热吃

天气一冷,大家都想吃点热乎的,但食物的温度,尤其是淀粉类食物,对消化吸收有重要影响。

热的淀粉类食物更容易被消化吸收,进食后很快就会从胃部排出,造成饱腹感下降,饿得相对比较快。因此,人们往往会摄入更多的食物,体重就更容易上升了。

而淀粉类食物放凉后会产生抗性淀粉,这是一种膳食纤维,相对不易被消化吸收,饱腹感更强,吃得少了就不容易长胖。

3、吃得多,动得少

天气寒冷时,为了维持体温,身体需要补充更多热能;而且天冷会促使胃酸分泌,让人胃口大开,吃得更多。

另一方面,温度下降,人的惰性开始滋生,越来越不愿意运动,只想窝在床上或者沙发上。吃得多动得少,多余的热量就会转变成脂肪囤积起来。

三、减肥越早越好

4招助你轻松瘦

很多人长胖往往会先胖肚子,这是因为腹部的肌肉对脂肪的抗拒能力较弱。但一旦变成“大肚子”,就很可能导致内脏脂肪过多,进而影响脏腑功能,危害更大。

《JAMA network open》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越早减肥,死亡风险降低越多。因此减肥刻不容缓。少吃多动是减肥的必要条件,而结合一些减肥“窍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高蛋白减肥食谱

减肥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控制饮食,即控制全天热量摄入。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陈伟曾在节目中分享了一种高蛋白减肥食谱,让150斤的姚女士在两三个月减重42斤,而且脂肪减少、肌肉增多。有需要者,可以参考一下。

【高蛋白减肥食谱】

早餐:“小三样”,即蛋白粉 膳食纤维 复合维生素,具体的食用量得根据男女体重而定,可咨询营养师。

午餐:小红 小黄 小绿,即2两红瘦肉 4两薯类(大约1个土豆) 半斤蔬菜;

晚餐:小白 小黄 小绿,即比中午稍多的白肉或豆制品 4两薯类(大约1个土豆) 半斤蔬菜。

2、“燃脂菌”:益生菌

研究发现,肥胖与肠道菌群有关。厚壁菌属(胖菌)多的人容易胖,分支杆支菌属(瘦菌,如:乳杆菌)多的人容易瘦。

所以,建议日常适当增加酸奶、泡菜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补充肠道益生菌,有助于减肥。

3、“燃脂肚”:腹式呼吸

人体的呼吸方式有两种: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其中,腹式呼吸法能辅助燃脂减肥。这是因为吸气时膈肌下移;呼气时膈肌上移,相当于我们在锻炼膈肌,在呼吸的同时也能帮助消耗热量。

【腹式呼吸动作要领】吸气时肚子鼓起来,呼气时肚子缩回去,速度放缓,每分钟6次左右。

4、山楂玉米须饮

中老年人常见的向心型肥胖,与饮食过多、过于油腻导致的胃肠功能紊乱有关。针对这种问题,中国医学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医内科李贻奎主任医师给出了一款代茶饮——山楂玉米须饮

【方法】取山楂10g、玉米须2g,热水冲泡即可饮用,能健胃消食、化湿,辅助改善肥胖。

疫情期间全球三分之一人口发胖:压力问题是主因

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网站4月8日发表题为《全球三分之一人口发胖:为何新冠肺炎普遍引发肥胖》的文章称,疫情情况下发胖的主要原因是压力问题。全文摘编如下:

新冠病毒和魔鬼一样,有各种面孔和名字。它不但带来死亡和重症,还有其他不幸。席卷全球的“肥胖大流行”可能不是所有不幸中最危险的,但肯定是最广泛的。各种研究表明:疫情期间,全球近三分之一人口增重。23%的俄罗斯人体重增加,人均增长6.1公斤,这个数字非常可观。同时也有13%的俄罗斯人意外减重。美国的情况也差不多,42%的美国人发胖,人均增重13.2公斤。同时也有18%的人表示体重急剧下降。因此,如果你也在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之际吃胖了身子,那么你肯定并不孤单。

有些人不想减重却日渐消瘦,而另一些人像吹气球一样发福,原因何在?

美国宾厄姆顿大学教授、神经生物学家莉娜·贝格达奇寻找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她感兴趣的领域是研究饮食和生活方式以及压力和精神障碍(如焦虑和抑郁)之间的关系。她认为,疫情情况下发胖的主要原因是压力问题。人在面对压力时作出“战斗或逃跑反应”,这是在进化过程中习得的面对危险的本能。

在承受压力的情况下,人体内血清素、多巴胺和褪黑素水平会降低。

血清素掌控情绪、食欲和消化功能。血清素水平低的人会感到焦虑。

多巴胺也被称作幸福荷尔蒙(实际上它的作用是预先体会到行为结果带来的满足感),它能够有目的性地调节行为动机。如果体内缺少多巴胺,人就没有足够动力去迫使自己活动。

褪黑素是一种睡眠激素。如果体内褪黑素不足,会破坏身体所习惯的睡眠和清醒状态。你将无法入睡,哪怕夜色已深。

在这种情况下,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可能最先受到影响。即使在岁月静好时,维持健康生活也要耗费许多精神力量,而如今机体被调动起来抵抗死亡威胁,你肯定无法逼迫自己生吃胡萝卜并狂踩健身车。

当身体急需多巴胺、血清素和其他令人愉悦的激素时,健身车又算什么呢?体内有一个声音发出命令:打开冰箱,用美味但不太健康的食物解决问题。

因此,如果你想保持最佳体重,首先要对压力宣战。尝试冥想,多做运动,多听音乐,多欢笑,别再拼命干活。

来源:参考消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