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过度肥胖(孕妇过度肥胖影响胎儿吗)
孕妇肥胖有哪些危害?教你3种方法来控制体重
怀孕期间为满足母体和胎儿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会暴饮暴食,会导致体重超标。整个孕期体重增长20斤是正常现象,但是体重超标的话会对胎儿健康带来一定影响,且不利于分娩。
孕妇肥胖会带来哪些危害?
1、易引起妊娠疾病
孕期太肥胖会诱发多种妊娠期疾病如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和血栓等。分娩时可遭遇子宫乏力、产后大出血、胎盘早剥或会阴部撕裂以及软产道受到损伤等,威胁母婴健康。
2、易导致子女肥胖
怀孕期若摄入太多高脂肪食物会导致身体肥胖,所产生的胎儿长大后也易肥胖或过重。另外孕妇体重过重会让行动变得笨重。怀孕后期盲目进补,产后几年内仍然不能瘦身,不利于产后身材恢复。
3、影响分娩
身体肥胖的孕妇胎儿可能偏大,增加难产几率或分娩时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生孩子时胎儿过大,在通过阴道分娩时会引起难产、宫缩乏力和阴道撕裂。即使采取剖腹产方式,肥胖的孕妇因为腹壁脂肪充盈而阻碍手术视野。
孕妇肥胖怎么办?
1、控制好饮食
孕期体重增长过快的话,需控制进食量,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需要额外加餐,每顿饭只吃八分饱。若感觉到饥饿时可吃坚果蔬菜或水果来缓解饥饿感。怀孕期不能盲目节食,也不能乱用减肥药,以免影响胎儿生长发育。
2、晚饭吃得少一些
孕妇要保证早餐和晚餐丰富,晚餐以清淡细软为主,不能吃太咸过甜或太油腻的食物,晚餐吃七分饱即可,睡觉前三个小时内不能吃任何食物,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影响睡眠质量。
3、保持适度运动
孕期肥胖一般和缺乏运动以及营养过剩有关。可通过运动和食疗的方法来减轻体重,每天抽出30分钟时间运动,比如散步或练习瑜伽,以身体感觉不到劳累为度。
温馨提示
孕妇肥胖引起多种疾病,同时易出现早产或巨大儿,所以要注重产检,适当增加次数。每天早晨醒来后坚持称体重,若是一星期内体重增加超过一斤,这说明超重,需适当的调整饮食以及活动,避免让体重增长过快。另外孕妇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少吃零食,可选择低热量的水果当做零食,尽量不要吃炸薯条、糖果或瓜子仁等。炒菜时尽量选择花生油菜籽油或橄榄油等植物油,多吃豆类玉米来当做主食,少吃白面或精米。
孕妇肥胖增加后代终生心血管病风险
肥胖人口迅速增加,影响到近1/3的育龄妇女。5月12日发表于《生理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指出,母亲肥胖会损害胎儿的心脏健康和功能。
研究发现,母亲肥胖会导致胎儿心脏的分子变化,并改变与营养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从而大大增加后代日后出现心脏问题的风险。这是第一项表明心脏是由胎儿期接收的营养物质“编程”的研究。
基因表达的变化改变了心脏正常代谢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方式。它们将心脏的营养偏好进一步转向脂肪,而不是糖,结果肥胖雌鼠胎儿的心脏变得更大、更重,心肌也更厚,并显示出炎症迹象。这会降低心脏收缩和向全身输送血液的效率。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小鼠模型,该模型复制了肥胖女性的生理学和胎盘营养物质输送模式。
在研究中,雌鼠被饲喂高脂肪饮食和含糖饮料,这相当于一个人经常食用汉堡、薯条和碳酸饮料(约1500千卡)。雌鼠一直吃这些食物,直至增重25%。另外50只雌鼠作为对照组则被控制饮食。
研究人员使用超声心动图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等成像技术,对子宫内及出生后3个月、6个月、9个月和24个月的小鼠幼崽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后代的基因、蛋白质和线粒体。
结果发现,后代心脏代谢的变化与性别密切相关。雌性胎儿的心脏有841个基因表达发生改变,雄性胎儿心脏则有764个,但在两性中,只有不到10%的基因表达均发生了改变。
不过,性别之间的变化存在差异——雄性心脏功能从一开始就受到损害,而雌性心脏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恶化。
心血管健康和功能持续损害的性别差异可能是由雌激素引起的,但性别差异的分子原因尚不清楚。
论文第一作者、科罗拉多大学的Owen Vaughan表示:“我们的研究表明,母亲肥胖与后代心脏代谢疾病之间存在关联。这项研究提高了人们对相关机制的认识,并为心脏代谢疾病的早期预防铺平了道路。”
他举例说,人们可以根据母亲或孩子的体重指数或性别,为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营养建议,或者开发针对胎儿心脏代谢的新药。
研究人员指出,小鼠怀孕时间短、后代多,饮食与人类不同,因此需要在人类志愿者中进行研究,进一步证明母亲肥胖和后代心脏功能关联的确切分子机制。(王方)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13/JP282462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孕期体重增长太多 不是好事
怀孕后,孕妈妈总会听到诸如“一个人吃两个人用,你得多吃点儿”这样的话。一些孕妈妈也希望通过吃来给孩子提供足够的营养。但是,如果孕妈妈在孕期吃得不科学,便会导致体重明显增加。每当此时,孕妈妈总会觉得“怀孕了体重增加很正常”。
但在产检时,面对这些体重明显增加的孕妈妈,医生常常如临大敌。尽管孕期体重增加是正常现象,但体重异常增加则可能是身体的一个预警指标。
因此,每个孕妈妈在漫长的孕期,除了关注自己是不是吃得好、吃得多,还要关注自己的体重增加情况,如果在短期内快速增加或增加幅度已经远远超过正常范围,一定要在产检时及时告知医生,请医生帮忙查找原因并纠正。
水钠潴留带来的“肥胖”
孕妇小A的故事
小A孕前就超重,初次产科就诊后,被医生告知要进行妊娠期营养管理,建议其在营养门诊就诊,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每天适量摄入水果。但是小A工作繁忙,产检时间有限,并且觉得“吃饭谁不会”,便没有到营养门诊就诊。小A平常饮食以在单位食堂进餐和点外卖为主,火锅及烧烤类食物是她的最爱。
随着孕周增加,小A逐渐出现了难以缓解的疲惫。除了上下班路上有少量步行路段,她无法进行任何锻炼。孕中期常规产检时,医生发现小A在2周的时间内,体重猛然增加了4千克,增长速度严重超标。医生立刻将小A收入院,并对她进行了饮食和运动的指导。住院期间,食堂为小A准备了低盐低脂饮食。仅仅2天后,小A的体重便下降了2千克,她感觉减肥从来没有这样轻松过。不过医生告诉她,根据她的情况,减下去的应该都是水分。为什么会这样呢?
小A的这种情况,医生称之为水钠潴留。若水分摄入>消耗,并留存在体内,便会引起水肿。人体有自我保护、自我代偿的机制,大量的饮水会自动排泄掉,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多余的水分并不会排泄掉。水肿在孕妇中并不少见,入院后体重能够立即下降几千克,并不是医生用了什么“减肥神药”,而是低盐低脂饮食帮助孕妇降低了超标的钠离子浓度,从而释放了潴留的水分。
小A喜欢的外卖、火锅及烧烤类食物中,常常会盐分超标。此外,钠离子不仅存在于食盐中,还广泛存在于多种食物中。值得庆幸的是,小A没有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等并发症,中晚孕期及时按照医生的建议调整饮食,小A的体重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能量摄入过度导致肥胖
孕妇小B的故事
小B孕前是个健身爱好者,一直维持着苗条的身材。因为计划选择剖宫产,所以怀孕后她从不担心宝宝太大,在饮食上开始“放飞自我”。怀孕后,以往不敢吃的炸鸡、烧烤等高热量食物,都逐渐加入了小B的食谱,同时原本规律的健身运动也停止了。到了孕40周,小B的体重增长了26千克。她相信自己会有个“大胖儿子”,等孩子生下来,自己的体重就差不多恢复了。但最终,宝宝的出生体重仅2500克。
回顾小B的病例,我们推断,是其平时的生活方式导致了肥胖。不止如此,在孕晚期,她的血脂、血糖等指标都出现了异常,并可能损伤了胎盘功能,影响了胎儿的营养供应,使得胎儿处于一种慢性宫内缺氧的状态,出生体重偏低。这样的孩子,身体的脏器功能在孕妈妈的肚子里可能已经受到了损伤。
孕期高血糖对胎儿有危害
孕期体重异常增加仅是一个结果,导致其发生的原因可以有很多种。简言之,即身体的摄入>消耗。摄入比较容易计算,就是日常饮食,根据进食品种和数量,可以简单计算出每天摄入的能量和水分。
孕妈妈的饮食,不仅要为自己的日常活动提供能量,还要为宝宝的生长发育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确保宝宝能健康成长。如果孕妈妈摄入的能量和水分超过了自己和宝宝的需求,就会转化为脂肪蓄积在体内,造成体重的过度增加。
不止如此,体重超标的孕妈妈常常会伴随着血糖升高,这会给宝宝带来更多危害。孕妈妈血糖异常是如何影响胎儿的呢?原因可以归纳如下。
1.自我储存——人体的脏器对于血糖较敏感,过高的血糖会被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多余的脂肪不仅会增加孕妈妈的身体负担,还可以通过胎盘直接作用于胎儿,转化为胎儿的脂肪,导致胎儿体重过大。
2.自我装饰——多年前国际上已有多位学者发现了血糖对人体遗传物质表观遗传的影响。同时我国也有多名专家进行了相关研究,证明了胎儿遗传物质的甲基化及组蛋白修饰会受到宫内环境的影响,由此孕妈妈们的高血糖可以直接作用于胎儿。小宝宝的遗传物质被不按常理地“装饰”了一番,埋下了健康隐患,以至于其本该健康顺遂的人生,可能年纪轻轻就患上了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
3.自我损耗——有些糖尿病患者,并没有家族病史,对于这类患者专家推断其是在胎儿期受母体宫内环境的影响所致。研究显示,宫内营养过剩,可能导致胎儿的免疫细胞异常,进而增强胰岛素抵抗,引起血糖异常。
4.自我损伤——血糖可直接作用于胚胎或者胎盘血管,导致胎儿发育异常或胎盘功能异常,如果没有及时纠正,就会导致流产、胎儿畸形、胎儿生长发育受限等。
孕妈妈们在孕期要合理管住嘴,适度迈开腿,同时认真监测体重,当发现体重异常增加时,积极配合医生寻找原因、解决问题。
文:北京市朝阳区妇幼保健院 崔蕾 任虹 尚艳红
编辑:穆薪宇 李诗尧
校对:杨真宇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