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容易流汗(肥胖容易出虚汗)
特别爱出汗 是病了吗?
有说法称,流太多汗是身体虚弱的表现,但也有人说不流汗不利于身体排毒。那么,这些说法哪个靠谱,流多少汗才是好的呢?
人为什么出汗
一般情况下,人体体温保持在37℃左右,当外部环境温度变化或者做了运动的情况下,体温会升高,此时就需要借助皮肤散热来平衡人体温度。汗腺出汗就是一个重要的体温调节途径。人体的汗腺大约有400万个,分为大汗腺和小汗腺,大汗腺主要分布在腋窝、乳腺和会阴处,而小汗腺就分布在全身各个部位,集中分布在手掌和脚掌。每个人汗腺的发达程度和位置不同,加上不同的基础代谢,出汗量和出汗位置就因人而异了,比如有些人额头出汗多,而有些人腋下出汗多。汗液作为一种新陈代谢的产物,排出身体的同时带走多余热量。所以出汗的作用是散热,保持人体体温的平衡。汗液作为一种新陈代谢的产物,排出身体的同时带走多余热量。所以出汗的作用是散热,保持人体体温的平衡。
多汗vs少汗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一天的排汗量在500到1000ml,高温或者运动都会导致出汗增加,夏季出汗量可达到1500到2000ml,约等于3到4瓶矿泉水的量。然而,根据每个人汗腺的数量和分布不同,在高温下和运动后出汗各有不同,只要身体没有不适就是正常的。除了以上两种因素,影响出汗的还有生理方面的因素。
常见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肥胖性出汗:较为肥胖的人,脂肪较厚,散热也慢,因此出汗就更多。
味觉性出汗:摄入辛辣食物时,辣味会刺激到交感神经,使人出现冒汗的情况。
精神性出汗:常说的“捏一把汗”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或者兴奋的情况下,小汗腺受到一定的神经刺激,能够促进汗水的分泌和排出。
孕期出汗:女性怀孕后,雌激素水平较高,基础代谢加快,体温升高,导致出汗增多。
大量出汗如何
处理不伤身体
及时补水,大量出汗后要适当增加水的摄入量,匀速少量间断补水,小口慢饮。还可以喝些酸梅汤、绿豆汤、金银花茶、薄荷茶等,切忌大量饮用冰镇饮料。避开凉风,出汗后应注意避免直接吹风,风扇不要开得过大,尤其别在空调出风口吹风。此外,即使是夏天,夜晚开窗睡觉也不要让风直吹。延迟洗澡,出汗后身体毛孔张开,血液高速循环,热水会加快血液流动,可能造成身体缺氧。正确的做法是稍微休息会,等汗收后用温水洗澡。
出汗小妙招
夏日炎炎,不少人出门一趟就大汗淋漓,大量的出汗导致人体丢失水分,同时流失不少的电解质,可能出现烦躁、疲惫乏力,心慌、面色发红等症状,一些老年人还容易出现血管堵塞,突发心梗。所以夏季出汗后要采取一些行动。具体有以下做法:
1、多喝电解质水
前面说到汗液基本是水分,那么大量出汗后就需要及时补充水分。注意不要因为口渴而猛灌,建议小口、多次地饮用。
2、多吃富含钾、钠的食物
出汗会流失电解质,其中的钾元素能够调节细胞内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维持心肌功能,使心跳规律正常,可以通过食用绿叶蔬菜或者水果来补充。流失的钠元素则可以通过饮用淡盐水来补充。这也是为什么跑步后都要喝一些矿物质饮料的原因。
3、及时降温
当身体温度升高,出汗严重时,除了补充水分外,也可以进行物理降温,比如吹风扇、喝冷饮、洗手洗脸等,从根源上减少水分的流失。条件允许下,出汗后建议尽快更换衣物或者洗澡,让身体变得舒服些。
4、补充葡萄糖
出了很多汗会消耗身体过多能量,而糖分也会随之被消耗,如果糖分流失过多,身体会出现困倦、疲劳,而正常代谢也会受到影响,可以口服葡萄糖或者喝些蜂蜜水或者糖水,来补充身体所缺乏的糖分。
出汗对皮肤好吗
出汗可以让皮肤变好。当剧烈运动之后,体内产热,皮肤温度也会随之升高,皮肤出汗后,汗液在皮肤的表面挥发,可以帮助皮肤降温,使人感到凉爽和舒适。出汗之后可以帮助形成皮肤屏障。皮肤分泌的汗液里面有水分和一些化学物质结合皮肤分泌出的油脂,在皮肤角质层外侧形成一层薄薄的保护层,这层保护层可以减少外界环境对皮肤的刺激,有保护皮肤的作用,防止皮肤病的发生。出汗可以帮助皮肤排毒。当皮肤内的毒素通过面部皮肤出汗的途径排出以后,就可以避免皮肤上出现由于毒素累积而出现的痘痘以及面部斑块。
来源: 吉林12320
动不动就出汗,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有人出汗多,有人出汗少?
有网友私信说自己今年60岁,平时身体还算硬朗,就是爱出汗,天气凉爽的时候情况稍微好点,只有在爬楼梯或运动时才会出汗,天热的时候完全受不了,动不动就出汗,一整天身上都汗哒哒,非常难受,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病。
出汗很常见的现象,运动、吃饭、紧张时都有可能出汗,有的出汗是正常的,而有的出汗是病理性的,代表身体出现某种疾病,要重视起来。
为什么有人出汗多,有人出汗少?
肥胖的人容易出汗,他们给人的印象通常是气喘如牛,满头大汗,一边说话一边用纸巾擦着鼻梁上和额头上的汗,到了夏天身上的汗就像雨水一样往下淌,这是因为肥胖的人体内脂肪较多,而脂肪有保温的作用,体内的热量很难散发出去,只能通过大量流汗散热,而瘦削的人脂肪相对少一点,出汗的情况也会比肥胖的人少一点。
出汗和环境温度有很大关系,天气炎热、室内通气不流通、人口聚集、吃火锅等等,这些都会导致周围的温度上升,等到人体远离闷热人多的环境体表温度就会慢慢降下来,流汗的情况也会缓解。另外长时间高温户外作业、跋涉的人员也会出现动不动就出汗的情况,都是和温度、活动量大有关,属于正常现象。
动不动就出汗和个人体质有关,有的人汗腺发达,即便坐着不动身上也会出汗,而有的人不管怎么跑步、跳跃身上出的汗也比较少。汗腺发达通常和基因遗传有关,一般父母一方也有爱出汗的情况,只要对身体健康没有影响,就不用太过担心。
除了正常出现的情况,还有是疾病引起的,大家一定要及时了解,如果自己身上也有类似情况要及时检查病因,等到疾病治愈了,出汗的情况会逐渐好转。
动不动就出汗是什么原因?可能和以下几种疾病有关。
动不动就出汗可能是低血糖引起的,孕妇和成年人低血糖发作时较为明显的症状就是出汗,同时伴随着手抖、乏力、嘴唇苍白等症状,老年人低血糖发作时症状会更加严重,出汗很多,心情烦躁,几乎不能站立,这是因为交感神经兴奋导致激素水平上升,从而身体大量出冷汗。
甲亢患者出汗是因为怕热,身体调节温度的能力异常,不能及时散热,再加上患者的情绪也会受激素影响,变得容易紧张、不安、烦躁,也会导致出汗变多。对于这种情况要及时就医治疗,时间长了对工作和生活都会造成影响。
糖尿病患者也有异常出汗的症状,主要是因为神经功能异常,对温度不敏感,不能正确分辨高温和低温,常常被烫伤或冻伤,就算大量出汗也不会感觉热。出汗后患者的饮水量和进食量也会增加,但是体重却不见增长,如果发现有这种情况,患上糖尿病的概率很高,要及时监测血糖水平,及时服用降糖药。
患上更年期综合征睡觉经常出汗,这也和激素水平有关,面颊发烫、身体发烫、口干心烦,正常情况下进入老年期激素水平稳定了这种情况就会消失。这段时期以身体舒适为主,可以打开空调和电扇让房间温度更适宜。
在中医上还有三种情况容易出汗,首先是湿热重,它的症状主要是手心发热出汗,长时间写作业、拿手机手心一层汗,黏糊糊的非常难受,这种情况和体质有关,对健康影响小,虽然爱出汗但不是大量流汗,可以不用在意,基本上到了天气凉爽的时候手心出汗的情况会减少,平时可以多吃些清热去火的食物,比如说雪梨、柚子、黄瓜等。
阳虚和肾虚也会导致身体爱出汗,但是出汗主要集中在头部和上肢,下身很少出汗,这种情况要经常晒太阳补充阳气,晚上睡前泡一泡澡,按摩手心和脚心,饮食上不要吃冰镇的食物,白天不要贪凉,减少在空调房内的时间,多进行运动,同时还要保证睡眠充足,避免熬夜。
由此可见,出汗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大家可以对照文章看看,如果是疾病引起的,要及时检查对症治疗,如果是体质原因则不用担心,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胖人多痰湿 调理是关键
中医常说“胖人多痰湿”,肥胖的原因也多与“湿、痰、虚”有关。
据中医专家介绍,湿气的发生,多和水液代谢异常有关。而中医讲水液代谢,多从肺、脾、肾、三焦等脏腑来论。正常情况下,体内的水液主要是靠肺、脾、肾和三焦来调节,心肝辅助调节。中医认为,肺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饮,肾主气化代谢,三焦是津液代谢的通道,体内五脏六腑各司其职,津液才能代谢正常。
异常情况下,如果肺脾气虚,人体代谢的能力不足,表现出气虚肥胖,主要表现是肉特别松软,还胆子小,容易感到乏力,动一下就出汗。气虚久了就可能导致阳虚,阳虚肥胖主要的表现就是怕冷,常感到手脚发凉,不爱动,体重容易反弹。如果能量不够,或者能量局部不通,身体调节水液代谢的能力就会失职,多余的津液无法正常代谢排到体外,那么就堆积在体内,变成痰湿。痰湿堆积在体内,就容易出现腰腹部肥胖。
据《大河健康报》